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艾瑞克森
体验催眠——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美)Erickson, M.等
译者:于收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5年7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0219-9
    装帧:平装
    页码:272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以艾瑞克森真实催眠过程的详细记录为材料,由艾瑞克森向学生Rossi讲解催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推荐
      本套书是弥尔顿•艾瑞克森唯一亲自撰写的著作,由艾瑞克森基金会授权,由有二十年催眠研究及实践经验的于收先生五年精心研读翻译,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苏晓波倾力推荐。

      徐峥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中的催眠真的可能发生吗?催眠为什么有改变人行为的神奇魔力?要了解以上问题的答案最可靠的方式便是认识催眠之父弥尔顿·艾瑞克森。这套《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就像是魔术解密表演一样让人惊叹又佩服,它拨开催眠的玄幻与神秘,详细地展示了它的原理、技术和艺术性。

    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
    Ⅰ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
    Ⅱ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Ⅲ体验催眠——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三本书上架后,请加上超链接)
  • 作译者序
    弥尔顿•艾瑞克森被称为现代催眠之父,他的贡献可与弗洛伊德比肩。是他把催眠术从一种控制他人的古老方法演变为现代化的心理疗法。学者们从质疑他的方法转向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泰斗。本套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以直接地了解艾瑞克森这位伟大的天才是如何工作的。那些来访者经过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发生了神奇的改变,看上去十分玄妙,而艾瑞克森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向学习者详细讲解他的催眠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使他们了解催眠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风靡全球的NLP教练技术也来源于对艾瑞克森行为模式的分析。
  • 序言

    这本书是我们早期《催眠实务》(Erickson, Rossi, & Rossi, 1976)和 《催眠疗法: 探索性案例集锦 》(Erickson & Rossi, 1979)两本书的续篇,借由以上两本书,第一作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在临床催眠治疗中训练第二作者欧内斯特·罗西。这三本书汇总起来,对催眠是什么和实现催眠治疗创造性过程的方式,提供了深度的剖析。这三本书的内容最终触及了人类意识的本质,并提出多种开放式途径,以促进在催眠治疗及更多正规研究领域中对它的探索。
    间接沟通是一个总的概念,我们用它来涵盖我们已经多方面描述过的一些概念,如双层沟通、自然方式和利用方式。所有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催眠治疗所涉及的东西比在单一客观层面上的简单交谈要多得多。显而易见,信息的公开内容只是冰山一角。间接沟通的接收者通常不会意识到他(或她)的联结过程在很多方向被自动激活到了什么程度。以这种方式接受的催眠暗示,其结果是,自动唤起和利用患者自己所储备的独特反应潜能,以实现若非如此则无法实现的治疗性目标。在前两本书中,我们把这个过程的运行概述为催眠诱导和暗示的微观动力。虽说这是第一作者对现代暗示学说原创性贡献的精华,但是在本书中,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在悠久的催眠历史中,其他作者在力图达成对间接沟通的共识时,所用过的一些方法和概念。
    本书的第一章,介绍第一作者就临床催眠所做的一次历史性的重要讲座,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从老的权威式催眠到他所倡导的新的许可式催眠的转变。基于这种讲座的独特性质,有一盒语音磁带随本书一同发行。我们强烈建议,职业读者在阅读讲座的文本稿之前,先听听这盒磁带并品味一番。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放在类僵现象、意念动力信号以及第一作者的两种基本催眠诱导和催眠治疗方式上。主要关心的是实践问题,怎样诱导治疗性催眠,以及怎样唤起可应用于催眠治疗中患者储存的生活经验和无意识反应系统。这两章通篇都在讨论我们目前对临床催眠和变动意识状态主观体验不断扩大的认知外延,这也是我们前期工作的主要特点。
    爱温顿出版公司提供了一部关于艾瑞克森的影片,它由斯坦福大学的欧内斯特·希尔加德和杰伊·哈雷制作,因为有很多认真的学生希望能看到第三章所阐述的艾瑞克森在催眠诱导中怎样利用反转定势在非语言层面进行创新性工作,这个影片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第三章所呈现的在催眠诱导中怎样利用反转定势。我们相信,对这种反转定势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将极大地拓展我们对催眠动力的认识,并成为新一代更有效催眠治疗方式的基础。
    第四章,针对催眠的体验性学习,详细阐述了第一作者近几年特别喜欢的工作之一:通过引导专业人士进行自我体验,对他们在催眠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训练。这一章中所呈现的两次晤谈,是对一个具有现代的、理性的、经过科学训练的头脑的人在学习体验催眠现象时所面临问题的详细说明。在此阐述了现代意识在试图通过努力超越它目前的限制,力图对它自己有更多理解时,所呈现出的很多现象和悖论。

    欧内斯特·罗西于加里弗尼亚,马布里
  • 目录
    推荐序——人生无处不催眠
    译者序


    第一章 间接催眠方式
    第一节 心理治疗中的催眠:在海洋君主的讲座
    第二节 间接沟通的“利用方式”
    1. 语言和暗示的艺术
    2. 催眠中的多层沟通 
    3.暗示的本质是内部响应 
    4.海洋君主讲座中的间接沟通 

    第二章 催眠诱导和治疗中的类僵 
    第一节 类僵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认识自发的类僵
    第三节 助长类僵
    第四节 利用类僵
    第五节 总结
    第六节 类僵诱导练习 
    催眠诱导中的类僵应用示范

    第三章 催眠诱导和治疗中的意念动力信号
    第一节 意念动力运动和信号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识别自发的意念动力信号
    第三节 助长意念动力信号
    第四节 助长意念感觉信号
    第五节 利用意念动力信号 
    第六节 总结 
    第七节 意念动力信号方面的训练 
    一个意念动力运动和类僵的听觉-视觉范例:
     助长催眠诱导的反转定势

    第四章 多疑者的催眠体验性学习
    第一次晤谈:催眠细微临床现象的体验性学习
    第二次晤谈:催眠现象的体验式学习
    1.解离以及变动意识状态的现代体验式方法
    2.学习间接沟通:参考框架、元层面和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 摘要
    推荐序
    ——人生无处不催眠

        大脑影像学研究显示,催眠是有别于清醒与睡眠的第三种意识状态。
        在清醒状态下,人类个体用各种防御机制,维持自身的精神的边界,从事各种有目的的活动。人与人的交流,部分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这些交流确保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但是,清醒状态下的活着与交流,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潜意识的,不理解潜意识,就不能够理解个人和社会层面上的诸多“事与愿违”。
        比如,一个人希望自己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四面楚歌。他在意识层面做了很多改善关系的努力,但在潜意识支配的情绪和行为层面,又做着破坏关系的事情。来自心理治疗师的一些不恰当的治疗手段,不仅不能够帮助他,反而会强化他的问题,或者成为他的问题的一部分。所以清醒并非全部的“觉醒”状态,这就是那么多人追求完全觉醒的“觉悟”的状态的原因。
        在睡眠状态中,大脑寻求着整合,为第二天的清醒状态做准备。这也是潜意识高度活跃的状态,人格的影像投射在梦里,通过梦我们可以了解隐藏最深的自己和他人。当然这也是真正封闭的状态,超过阈值的外界干扰,可以使睡眠迅速转变为清醒。
        催眠,英文为hypnosis,源自希腊语睡神Hypnos。这个名字是一个误导,混淆了催眠与睡眠的边界,使催眠变成了“通向睡眠的过程”。中文的“催眠”,更有“促使”、“命令”进入睡眠的味道,离其本义也更加远了。
        催眠的本意是“单一意念”,英文mono-ideoism,意思是意念高度关注到某一点,有点类似中国成语“全神贯注”。德国催眠师Trenkle博士说,他花了17年时间,想给mono-ideoism取一个好的德文名字,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我也想给它取个好的中文名字,也以失败告终。看来催眠这个叫法,把我们“催眠”到了不能改变它的程度。
    十年前我在北京的街头请加拿大催眠师Glen先生吃肉喝酒。我问他怎么看艾瑞克森,他说,艾瑞克森之后的催眠师,无论哪个派别,都受到了他深刻的影响。后来我知道,岂止是催眠,所有关于人类心理的领域,都留下了艾瑞克森不朽的印记。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我们知道巫婆神汉也创造过惊人的奇迹,但却无从考证那些事情的真假。即便是真的,他们也不过是借助了一系列几近失控的言行,如愿以偿地或者出乎意料地解决了一些问题,就像用发射散弹的枪械击中了某一个目标一样。但从艾瑞克森开始,情况变得不一样了。他清楚地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尤其知道使用什么手段去达到。这一套系列丛书就是他使用科学而不是耍魔术的证明。
    艾瑞克森的相当多的理论和方法都具有前无古人的原创性,到目前为止,甚至可以说后无来者。我听过他的几个学生的课,感觉他们仍然生活在师傅的巨大光影之中,对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小事津津乐道,全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壮志。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在抱怨艾瑞克森不是一个好师傅,因为好师傅应该提供弟子超越自己的可能性。
     不过也许是因为艾瑞克森实在太特殊了。
     无数人谈论过艾瑞克森,我们现在正在谈论。简洁地说,艾瑞克森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使他成为了无与伦比的催眠师。一是他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很多的治疗情境让我们看到,他几乎完全“成为了”将要被他催眠的那个病人,能感受到那个病人当下的一切。有这个“进入”垫底子,就是真正“知己知彼”了,催眠师此时哪怕只是轻轻呵一口气,都能直达病人心弦,并产生雷鸣般的巨大回应。
        病人对催眠或者心理治疗的阻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何处理阻抗,几乎直接等于一个治疗师的能力。面对阻抗,艾瑞克森从来不正面“进攻”。艾瑞克森基金会会长Zeig博士在讲台上经常展现的一个动作,就是用整个手和手臂做包抄状,意思是从侧面或后面进入。弗洛伊德是修通阻抗,艾瑞克森是绕过,谁更高明一点,就见仁见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病人的阻抗相当于对治疗师说:这个地方我很痛,请不要从这个地方进入。很显然,艾瑞克森接收到了这个信息,而弗洛伊德没有。
        催眠师或治疗师自己也有阻抗,它来自跟他人交流的恐惧,或者说来自害怕被他人吞噬了自我的恐惧。这涉及艾瑞克森第二个重要的特点,即婴儿般的专注与强大。
        婴儿是不害怕交流和融合的,因为他就在融合中,没有跟母亲的融合,他无法活下去。成长的过程,就是跟母亲分离的过程。如果分离中有太多创伤性体验,他的自我就会破碎,为了维护幻想层面的整合感,就需要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像城墙一样,导致了跟他人交流的障碍。我猜测艾瑞克森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使得他能够既保持婴儿般的圆润完整的自我,又通过长大获得了成人的经验与智慧。这是在维持自我和与他人融合两个状态中进退自如的境界。而经历了创伤性挫折所导致的不完整的人格,总是在用各种初级的防御来维持人格的边界与稳定,无暇也无力进入到他人的内心。这就是严重人格障碍的人不能共情他人的原因。
        老子看清楚了婴儿的强大,所以他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般的高度内敛的人格,像高度凝聚的物质形成的黑洞,其强大的引力场可以吸进去周围的一切。艾瑞克森似乎做到了这一点。
        治疗师的阻抗来自他的人格。比如,他如果不能做到婴儿般的专气致柔,就需要自我防御,带有共性的防御来自过度依赖其理论取向。理论像是横亘在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高墙,使彼此都看不见也听不到。佛教谈放下我执,而我执的真正原因,是我执不够。强大如释迦牟尼的人格,的确是没有什么需要防御了。
        催眠不仅仅是医学手段,它还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北大的方新教授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被催眠的过程。在催眠的眼光下,很多事情的本质会一览无遗。
        文化可以是催眠的一种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是两代人甚至是几代人之间的相互催眠。在这样的催眠配对关系中,下一代人接受的暗示是:你是强大的,你是想成为自己的,所以你要隐藏你的强大而表现出弱小与顺从。上一代接受的暗示是:你是弱小的,你快要死了,所以你需要被顺从,需要无条件地占一些便宜。这一催眠,使得小的更小,老的更老,都不在相称的年龄上。仅仅一个“孝”字,就制造了关系中跨越千年的虚伪与恶意,使所有人都处于未分化的、共生的链接中。所以“孝”是一个负性催眠。正性的、更加健康的催眠是—爱。
         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也时时刻刻有催眠。我们中国人习惯性的客气话是“你辛苦了”,这其实就是在催眠他人。隐藏的暗示是,我像你的一部分一样了解你。这显然也是把独立个体的关系“治疗”成了未分化的关系。而这是否也是疲劳如此渗透性蔓延的原因之一呢?读艾瑞克森可以知道,催眠的目标是使他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独立、自由和强大,而不是相反。
        最近十几年,中国心理治疗各个学派,尤其是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总的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我们也知道,很多问题如影随形。其中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治疗师,有时候是穿着理论的铠甲进入医患关系的,可以想见这会有什么样的治疗效果。读艾瑞克森,实可以破我执、理论执、各种执,相信被艾瑞克森风吹过后的心理治疗界,一定是一片盎然生机。
        赵旭东博士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学位,三年里相当多的时间是在看艾瑞克森的治疗录像。我观看过赵教授的治疗,觉得他不囿于理论的、灵动的风格,大有艾瑞克森的味道。
        杭州电子科大心理咨询中心的陈洁去年去艾瑞克森的故居参加了5天催眠培训。她说艾瑞克森能把石头的沉重变成泡沫的轻盈,而我们很多时候是把泡沫的轻盈变成了石头的沉重。精神的力量可以如此“改变”物质属性,真的令人神往。
        本丛书的译者于收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他精研催眠20多年,此次翻译这个系列丛书,一定“专气致柔”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向他致以略带嫉羡的敬意。
        最后想说的是:相对艾瑞克森,我们也许更有优势,因为我们可以读他的书、看他的治疗录像,站在他的肩膀上;而他不能。在一门学科的发展轨迹上,某个杰出的人物可以空前,但不可能也不应该绝后。

    曾奇峰    
    2015年4月20日于武汉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