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万千心理官网
下载专区
·
首页
·
万千书架
教材图书
心理学导论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史
变态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情绪·进化·积极·军事·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艺术与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写作
咨询经典
基础教材
大师经典
弗洛伊德
克莱因
温尼科特
科胡特
艾瑞克森
伯恩
亚隆
南希
罗杰斯
执业之路
心理治疗督导
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
克莱因学派
自体心理学
重点图书
客体关系
基础教材
认知行为
基础教材
其他
家庭和伴侣治疗
基础教材
其他
其他治疗方法
团体
正念
聚焦
存在
叙事
沙盘
催眠
艺术治疗
依恋
儿童家庭
家庭
儿童心理
依恋
儿童发展
儿童心理治疗
多动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
万千亲子系列
大众科普
强迫症
抑郁症
其他病症
·
作者译者
作者
译者
·
书评推荐
·
资讯动态
精选信息
活动动态
会议通知
读书会/课程
·
关于我们
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新书上架
咨询经典
热门教材
新书预告
教材图书
心理学导论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史
变态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情绪·进化·积极·军事·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艺术与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写作
咨询经典
基础教材
大师经典
弗洛伊德
克莱因
温尼科特
科胡特
艾瑞克森
伯恩
亚隆
南希
罗杰斯
执业之路
心理治疗督导
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
克莱因学派
自体心理学
重点图书
客体关系
基础教材
认知行为
基础教材
其他
家庭和伴侣治疗
基础教材
其他
其他治疗方法
团体
正念
聚焦
存在
叙事
沙盘
催眠
艺术治疗
依恋
儿童家庭
家庭
儿童心理
依恋
儿童发展
儿童心理治疗
多动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
万千亲子系列
大众科普
强迫症
抑郁症
其他病症
作者
译者
精选信息
活动动态
会议通知
读书会/课程
艾瑞克森
<
>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
中国催眠学组指定教材,国际催眠学会主席Bernhard Trenkle, 中国催眠学组组长、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老师倾情推荐
作者:(美)Yapko, M. D.
译者:高隽
定价:88.00
出版信息
内容简介
推荐
著译者介绍
序言
目录
书摘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0229-8
装帧:平装
页码:512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被一位专家誉为“一本极具专业水准的源卷,将整个催眠传统的深度与广度收入囊中”。本书给读者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忠告,让他们知道如何从事临床催眠,也了解了其中的禁忌;让读者能够熟悉所有的催眠现象,领会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何做导入,如何使用催眠,以及如何能预见到各种危险,从而避免他们。同时本版还涵盖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话题,如身心治疗和催眠,催眠和积极心理学,儿科催眠以及相关的现代焦点技术等。
推荐
本书是由国际催眠大师Michael Yapko亲自撰写。由复旦大学的高隽女士精心翻译,由国际催眠学会主席Bernhard Trenkle、中国催眠学组组长方新老师强烈推荐。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Michael Yapko都是临床催眠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无论对于新手还是专家级的从业者来说,《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一直都是一本必读手册。
作译者序
Michael D. Yapko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他在临床催眠领域的工作得到国际范围内专业人士的认可。他定期在全世界各地授课,并且编写了大量的书籍。他因在催眠和心理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和国际催眠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序言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一书的作者实则无需介绍,尤其是在前三版已极为成功的情况下。迈克尔·雅普克在他的领域中有着极高的国内和国际声誉。在其获得的诸多殊荣中,他是国际催眠协会的终身成就奖——“皮埃尔·让内临床领域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的“心理治疗领域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这一经典著作的第四版会告诉我们,为何他的工作被他的专业同行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跨越了28年高水平的专业生涯。在这一系列的最初,雅普克带领我们学习了临床催眠的技术,而后续不断拓展的版本则反映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让我们注意到了日益增长的研究证据支持临床催眠的有效性。因此,就临床催眠的培训而言,《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确立了其作为极为全面的指导书籍的地位,给读者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忠告,让他们知道如何从事临床催眠,也了解了其中的禁忌;让读者能够熟悉所有的催眠现象,领会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何做导入,如何使用催眠,可以采用哪些策略,甚至让读者能够知道自己可以预见何种危险,从而避免它们。
从始至终,极为丰富的临床材料让本书的洞见变得更为坚实。本书的第三版进一步巩固了前两版的优点,从而让这本书被一位专家誉为“一本极具专业水准的源卷,将整个催眠传统的深度与广度收入囊中”(Philips,2003)。
这一新的版本不仅增添了不少新的章节,而且也对之前的章节做了重大的修改。本版压缩了过去的章节从而强调最主要的信息,同时也在诸多话题上提供了最新的研究素材,从注意的机制到在基因表达和行为医学领域相关的研究发现。本版新增添的章节涵盖了如此重要(且需要)的话题,包括身心治疗和催眠,催眠和积极心理学,儿科催眠以及相关的现代焦点技术。
之前的版本一直秉承的传统是让读者能接触到和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所做的访谈。本版沿袭了这一传统,因而让读者能从更个人化的视角窥见这个领域的创新者和先驱的风采,他们每一个人都分享了各自对催眠的性质和意义的独特看法。在这个领域中的每一个研究者、理论家和临床工作者都必然有其独特的一套假设和先见,或者有其特定的看问题的倾向。加入那些基于个人反思和陈述的章节便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这些假设变得清晰可见。本版的内容不仅为催眠的性质提供了令人深思的讨论,而且也凸显出了做出这些反思的作者本人具有的令人着迷的故事。
在催眠领域中,最为主要且贯穿始终的一系列假设和先见之一是和实在论以及现象论这一两极观点有关的,这也是我个人研究的领域。我们或许会问:在何种程度上,理论和实践的考量是和下列假设密不可分的——即事物看上去的样子和事物真实的样子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在其修订的章节“催眠的现象学”中,迈克尔·雅普克充分意识到对于一个执业者而言,他们需要去回应外在现实的需要。执业的临床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一定是去确立和澄清对于现实的有效反应,也只有来访者本人认为这些反应是有益且有意义时,这些治疗结果才可能被他们认为是有效的。举例来说,当疼痛存在时,它的现实性是无法被忽视的,但是疼痛不仅仅只是物理上的疼痛。在这个方面,雅普克所提出的观点正确而有力,那就是必须将来访者潜在的需要和担忧放在其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样更广大的外在处境中去审视。
他常常会提出这个观点,而且也十分中肯,尤其是当他去描述和分析催眠的不同现象,并且将其定义为既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又会被外在的限制所影响和修正。之后,雅普克重申了他的这个立场,即催眠现象是构建体验的基石。他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观点,即“不同的催眠现象按照其组合各异或纯粹程度不同而构成了当下的体验,无论这些体验是好还是坏。”他清楚地指出,如果不去现实地评估催眠干预可能具有的效果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完整地理解催眠治疗会谈的动力;而在第二十二章的七个案例中,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呈现出的这些会谈材料也强调了他的这一观点。
尽管本书的自我定位是以实用的方式来介绍临床催眠工作,但这一修订的版本绝不欠缺理论上的精细。在整本书中都可以见到他在理论方面的那些发人深思的新观点,而且他的观点在许多方面都会挑战和拓展读者的思考。而在实在论和现象论这两个互相对立的维度上,本书从临床的视角出发,强调两者都是重要的,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同意这一正确的观点。
催眠领域的复杂性、多样的面相以及不同的理论基础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但值得称颂的是,迈克尔·雅普克具有的技艺让他能够以一种可读性很高的方式将这种复杂性传递给读者。无论是谁拿起这本书,雅普克都会以一种既明白易懂又具有学术性的方式带领他们完成临床催眠治疗的艺术和科学之旅。这本书诠释了这个领域的一位专家和权威对复杂性的理解,但它也能清楚地让读者明白,这个领域的复杂性意味着什么。雅普克在达成这一目的的同时也不忘一直鼓励读者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是一本很全面的书籍,而且它的参考和引用工作也极为出色。读者几乎可以从任何临床实践、理论或实证的水平去浏览此书,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所需的实践技能(无论是否正式地去使用催眠),而且能在如何实现催眠所潜在具有的临床效益方面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忠告。
无论是学生、教育者、临床工作者或是研究者,本书都不愧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在专业人员中,很少有人能赶超本书的广博视野以及其对该领域的议题和实践工作的理解。这本书尊重该领域的先驱,解析工作在该领域中富有创造力的人们所做出的那些崭新贡献,会为其提出的观点提供相应的示例,自始至终地提倡来访者的福祉和权益,而且还让专业人员和学生都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去思索:对于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而言,深入地理解催眠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有人想在临床催眠治疗领域寻找到既让人深受启发,又极具实用性的指导,那么我就会毫无保留地向你推荐《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一书。不过我也意识到,没有一本书能满足所有的受众。这本书适用于大多数读者,不过我认为它尤其适合那些想要学习催眠从而将之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的临床工作者。无论如何,这也是雅普克本人的目标,而且他也不辱使命。
和前三版一样,本书的第四版将其对本书主题的热忱清晰地传递给了我们。鉴于迈克尔·雅普克仍继续学习并理解着催眠,因而他对这一领域的激情投入甚至更甚于前。这种激情显然在他继续撰写这一主题的方式中显露无疑。我认为,在催眠这个领域中,每一位优秀的专业人员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很少有人像他这般幸运,能够达成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目标。
皮特·W. 希恩(Peter W. sheehan)博士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框架
第一章 什么是催眠?它有用吗?
第二章 有关催眠的误解和真相
第三章 界定催眠
第四章 催眠状态下的大脑
第五章 何谓心灵
第六章 可使用催眠的情境
第七章 行为医学中的催眠:
放大心身关系
第八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来看待催眠易感性
第九章 催眠的反应性
第十章 催眠的现象学
第十一章 实施催眠会谈的环境和
物理条件
第十二章 催眠和积极心理学
第十三章 催眠的危害、
法律考量和伦理原则
第二部分 实践框架
第十四章 评估催眠的反应性
第十五章 如何组织暗示
第十六章 有关实施临床催眠会谈的忠告
第十七章 催眠导入的正式策略
第十八章 催眠导入的
非正式策略和谈话策略
第十九章 催眠现象:
激发和使用催眠资源
第二十章 在治疗中设计和实施催眠干预
第二十一章 心理治疗中的临床催眠治疗
第二十二章 治疗动力和针对常见问题的
催眠会谈示例
第二十三章 如果来访者没有做出
足够理想的反应
第二十四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治疗
第二十五章 临床催眠治疗在
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跨越流派的催眠:平行过程
跋
结 语
附录A:催眠机构和催眠专业期刊
附录B:补充材料
和催眠先驱及改革者的访谈
附录C:前三版的序言和导读
摘要
第一章 什么是催眠?它有用吗?
维姬知道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但是她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她和许多医生讲了自己的症状,但他们似乎毫不在意,她还提到有几个医生甚至敷衍地把自己打发走了。她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受医生们的欢迎是因为她有厚厚的病历档案,其中还包括了大量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记录。那些医生的理由是,任何有过多次住院和门诊经历的病人,而且去的科室大部分是精神科,那这个女人必定极为麻烦;不止一个医生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了这番道理。在他们看来,她至少也有夸大事实的倾向,或者根本就是一个让人备感挫折且浪费时间的疑病症患者,甚至这一切都是她妄想出来的。她颇有逻辑地反唇相讥:“但是即便疑病症患者也是会生病的”,同时要求进行合适的医疗检查。但医生并没有给她提供相应的检查,直到她最终被诊断为癌症晚期,但一切都为时已晚了。癌症已经扩散到她的全身,侵入了她的大脑、骨骼、肺和肾上腺。她被告知自己时日不多了,或许只能活几周的时间。之前将她打发走的医生们既没有向她道歉,也没有任何悔意。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都努力为他们的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在维姬这个个案中,很不幸的是,一些先入之见让好心的医生们没有去倾听他们的病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都会犯错误,但维姬的个案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是去倾听,而是真正地把病人的话听进心里去。
维姬体内的肿瘤不断生长,这让她总能感到十分强烈的疼痛。那些直到最近同情心才被唤起的医生告诉她,无论想要什么止疼药,她都能拿到,这会让她最后的日子好过一点。但如果可以的话,维姬不想服用任何止疼药,因为她担心它们会给自己的头脑带来消极的影响。无论她还能有多少时间,她都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能尽可能地保持完全的清醒和灵活的身体。她找到了我,希望和我一同探索她是否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管理疼痛,而无须服用任何药物。她听说催眠技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工具,甚至能让病人在不使用任何麻醉药剂的基础上进行重大的手术。维姬所获得的信息十分正确。她想要控制自己的疼痛,从而让自己能很好地生活,直至最后一刻。
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她寻求的是个人的成长。她并没有沉湎于绝望之中,而是选择关注如何增进自己的满足感。维姬的举动让人备感鼓舞,而我则想尽我所能去帮助她。但是我能说些什么去减轻她的痛苦呢?我能教她做些什么来让她了解自己的内在体验和潜在的资源,从而让这些体验和资源能帮助她用她想要的那种舒适、尊严和清晰的头脑去管理临近的死亡?
当我们开始催眠治疗会谈时,维姬已经展示了她许多不寻常的方面:勇气、决心、韧性、聚焦的能力等。当我见到她时,她42岁,她在自己整个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都能够成为强大的个人资源。催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放大人们的能力,包括他们隐藏起来的能力,例如降低对疼痛的主观体验能力或是更好地适应自身境遇变化的能力。催眠会给人们赋权,让他们能发现和发展那些自己身上尚未人知的力量,而其结果常常是令人惊叹的。
催眠帮助维姬找到了她想要的慰藉。你可以在网上下载到我和维姬进行的整个会谈。[1]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维姬会谈的所有文字转录稿和一些评论及分析。你将会发现,这次会谈是一个令人动容的例子,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催眠让努力直面问题的人的生活从此变得不同,即便那个问题是有关生死之事这样的大事。
催眠的力量。催眠的“魔力”。催眠的神秘。催眠的危险。这些字眼本身便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人心生好奇。
什么是催眠?催眠如何能在临床干预中有用武之地?你又如何获得足够的技术将催眠整合到你的临床实践中?这三个问题奠定了本书的基础,而随着之后每一章的展开,你将看到源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多重答案。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催眠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本书将给他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这些视角和方法一方面基于对催眠最新的科学理解,另一方面则植根于现代临床实践的现实土壤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我将以一种概述的方式来探讨和催眠这个领域相关的一些话题:
1. 在尝试界定像催眠这样复杂的事物时所遇到的困难;
2. 人们对催眠怀有的复杂的反应;
3. 催眠在治疗中的有效性;
4.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 过度营销催眠的害处;
6. 对诸如催眠这类多维的体验贴标签所造成的局限;
7. 对于一般的治疗体验和特定的催眠体验而言,沟通和影响都扮演着最根本的角色;
8. 发展一种基于优势的取向将催眠整合进治疗中所具有的益处。
这些话题能很好地开启读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我也将在后续的章节中继续展开这些话题。
界定催眠的首次尝试
(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开篇就想要对这本厚厚的书所涉及的现象下个定义显然是合情合理的。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从催眠诞生之日起,学者们就在同这一问题较劲。即便是对于资深的执业者来说,描述催眠也比给它下定义来得容易。以心理学家和现代临床催眠的先驱之一约翰·(杰克)·沃特金斯(John
购书途径
/ 官方书店
/ 京东
/ 当当
/ 天猫
读者互动
/ 下载专区
/ 读者荐书
/ 读者报错
友情链接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中国心理学会
/
心理学空间网
/
豆瓣读书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万千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848号
010—65181109
购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