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作者身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领军人物和学术权威,以本书开创了“整合”及“多维”视角,引领了近二十年来变态心理学教科书的论述方向。他们以自身强大的科研经历和第一手的临床经验为依托,整理了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据,来展示遗传、行为、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类因素之间的复杂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异常精神状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书前4章介绍了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曲折的认识过程,异常心理现象背后的各大影响因素以及应如何看待它们、心理现象正常和异常的评估手段以及DSM诊断标准的进步与局限、阅读和理解研究结论的正确方法等重要常识问题。
第5章至第15章,详细介绍了焦虑、创伤应激、强迫、躯体症状、分离、抑郁、躁狂、自杀、暴食、厌食、睡眠、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性功能、性欲倒错、性别焦虑、吸毒、酗酒、抽烟成瘾、赌博成瘾、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注意力缺陷及多动、自闭症谱系、智力残疾、谵妄以及各种神经认知障碍等诊断的症状、DSM-5判断标准、流行病学数据、病因和治疗手段等内容,并辅以案例描述、阶段测验、延伸阅读、DSM探讨、全章小结以及图文汇总,便于准确理解、加强记忆。
第16章介绍了在美国法律框架下,精神卫生相关问题的变迁与现状,可供我国读者借鉴。
十年前,David H. Barlow 和Mark V. Durand合著的《Abnormal Psycholog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第四版被引进国内,以其出类拔萃的权威性和可读性而持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而本书第七版刚刚在美国面世不久,我们的翻译团队就开始了严肃认真的工作。如今,最新的中文译本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自二十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时起,两位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作者就独树一帜地强调以整合视角来研究和理解心理病理现象。例如,本书在第2章就早早地提出了一病多因原则。作者指出:我们不应以单维模型去看待心理障碍的成因,必须考虑遗传、神经系统、行为与认知机制、情绪因素、社会文化以及人际因素,并且还要包括它们在个体的毕生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这个整合的多维模型是贯穿全书各章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第一版问世至今,本书引领变态心理学领域教材写作方向的原因所在。这种整合的视角,体现了作者在这一领域中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超前的发展眼光。
本书在对各种障碍进行具体阐述的同时,介绍了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修订出版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即DSM-5。作者David H. Barlow博士曾经承担了DSM-Ⅳ[1.美国精神病学会决定从第五版开始,将DSM的版次编号由罗马数字改为阿拉伯数字。]编写委员会的最终审查工作,而且也为DSM-5编写委员会的最终审查小组担任顾问。这使得本书在解读DSM-5所体现的诊断方案的进步和与之相伴随的争议方面,都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书中所涉及的每一种具体障碍,都遵循临床描述、统计数据、病因、治疗这一论述程序。结构清晰,层层深入,虽然内容丰富、篇幅浩大,却丝毫不让人产生繁琐之感。而且,各个部分都穿插着源自两位作者长期临床实践的真实病例,并且提供了DSM-5的相应诊断标准以及心理病理学的多维模型,再加上小测验及图文并茂的总结,共同形成了一套简明有力的学习框架,能够有效帮助读者进行自学与课堂学习。
第七版大量引用了2011年到2013年的新近文献,涵盖了众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和推广应用,人们对影响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对个体异常行为的成因和干预方法,以及干预的效果,也有了更全面透彻的认识。从第七版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针对一些精神病性障碍之外,心理社会干预对于许多障碍有着不亚于生物医学干预的积极效果;甚至对于某些障碍,心理治疗的长期效果要优于药物,例如多种焦虑障碍。这一点已经在使用传统实验范式和新型的脑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干预效果研究中都获得了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认识到正常(normal)与异常(abnormal)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所谓正常,是指统计学意义上大多数人表现出的模式。因此,并不存在绝对的正常和绝对的异常。如果以文献中的症状描述为参照,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发现自己会在某个或某些维度上是“不正常”的。然而,这种“不正常”与患有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只有当个体感到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思维模式和情绪表达,并且明显影响其生活和工作,对其造成痛苦时,这样的“不正常”才会被看作心理障碍。而这一点,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系统评估和诊断程序后才能判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偏离正常的行为是具有其适应性的,换句话说,是个体和社会所需要的正常行为。从宏观角度出发,那些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平均数”的行为,正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多样性的宝贵来源。
同时,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躯体健康之间的诸多相通之处。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会引起患者的痛苦与不适,而且心理障碍引起的行为及情绪的异常反应很多时候也像躯体疾病一样,不是个体自己所能左右的。就像患上躯体疾病需要看医生,需要服药或进行其他治疗一样,患上心理障碍也需要及时求助于心理卫生的专业机构,需要进行系统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患者。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得个体寻求精神科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的行为被社会广泛接受。
在这里,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要提请各位读者注意。“abnormal”一词意为“非常态的”“异常的”“反常的”,它在英文中并无特定的感情色彩。虽然“变态”一词在中文里是带有贬义的,但鉴于“变态心理学”一词在教学与研究领域沿用多年,我们在翻译本书书名时继续使用了这一译法,以保持学术概念的连续性。我们在此重申: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正常”,并且同样或是更加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以及亲友适当的关心与帮助。
科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但时常会有一些新发现颠覆我们以往的思维方式。比方说,进化生物学家曾经长期坚信进化是逐渐积累的结果,而新的证据却显示,进化源自生物应对和适应突如其来的环境大灾变(例如小行星撞地球)。又比方说,发现地壳板块也对地质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长久以来,心理病理学这门科学一直处在碎片化的困境中。心理病理学家们针对现象背后的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各自为政地进行研究和解释。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在大众媒体将某个最近发现的基因、某项生理层面的失调或某些童年经历作为心理障碍的“根源”的那些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种彼此割裂的思维方式,也主导着不少心理病理学教科书有关病因与治疗的阐述。这些教科书的作者常常在某一章中写道,“精神分析理论对此提出……”“生物学理论对此认为……”等,或是在下一部分又写“针对这种障碍,精神分析治疗会……”“认知行为治疗则会……”,以及“生物学治疗将会……”,等等。
因此,从本书第一版开始,我们就试图做好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我们认为,心理病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向广大学者提出了从孤立主义向整合之道转轨的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尽可能简明清晰而富有说服力的方式,来解释众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近来,心理病理学知识的爆发式增长,肯定了这种思考方式是我们正确理解心理病理现象唯一可行的路径。让我们简单举两个例子。在第2章中,我们介绍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表明,应激生活事件可能引发抑郁,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反应。某些个体身上携带着能够影响脑神经元突触内血清素的特定基因,而应激则容易触发此类个体患上抑郁。与此类似,我们在第9章中也提到了社会排斥所带来的痛苦,其背后的脑神经机制与生理痛苦一模一样。而且,我们在撰写本书中所有与遗传有关的部分时,格外突出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谈到了最近从行为遗传学前沿成果获得的一些启发——传统上试图将心理障碍诊断分类建立在坚不可摧的遗传基础之上的目标,已经变得漏洞百出,不切实际了。有关近年来逐步兴起的表观遗传学(即环境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包括一些极端环境因素压倒遗传作用的新近研究结果,也纳入了本书的叙述之中。那些有助于阐明表观遗传学内在机制,或者说,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环境影响如何调节基因表达的具体过程的研究,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上面提到的众多研究结果都确证了本书所采取的“整合之道”:心理障碍并不单单出自基因或环境因素,而是源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着神经递质的功能,甚至是基因的表达。同样,我们不能将生物和社会因素弃之不顾,去研究心理和心理病理学表现背后的行为、认知和情绪机制。我们为心理障碍选择了一种更易于理解的阐述,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临床科学目前的现实。作为同行,你也许已经知道我们对某些障碍了解的多,而对另一些障碍了解的少。我们在书中,尽力向每一位学生呈现浩瀚无垠的心理病理学领域中我们已经走过的那一小段路程,并展望着复杂而广阔的前方。我们衷心希望,你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受到我们传递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精神世界的兴奋。
如前所述,本书第一版引领了一大批变态心理学教科书全新的写作方向,许多此类教材都跟随我们采取了整合或者说多维度的视角。我们整理了大量研究证据,来向读者说明生物和行为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物状态的作用;书中所举的这些例子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关注。比方说,我们讨论了遗传因素对离婚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和行为体验对发展中的脑功能和结构的意义,社交网络与感冒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社会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效果。而在内隐记忆和盲视等现象背后,可能存在某种分离体验,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由此确认了潜意识的存在(但与弗洛伊德所指的充满激烈冲突的意识领域不太一样)。我们还为读者呈现了心理社会治疗影响神经递质分泌以及脑功能的新证据。另外,我们将经常被忽视的情绪理论纳入了心理病理学的讨论之中,比方说愤怒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我们将情绪研究的成果细心提取出来,与行为、生物、认知、社会等因素融会贯通,织成了这一张心理病理学的全景图。
当代变态心理学领域里的任何一种视角都无法忽视毕生发展因素的重要性。我们重点强调了那些调控着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的发展时段。尽管我们用单独的一章(第14章)讲解了神经发育障碍,但发展的重要性贯穿着本书的叙述。比方说,在焦虑、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强迫冲动及相关障碍等章节,我们比较了童年期和老年期的焦虑。这种内容上的系统组织大部分时候与DSM-5保持了一致,以便读者按照童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顺序更好地理解每一种障碍。我们还在探讨每一种障碍时特地涉及了发展的视角,并呈现了具体的发展因素如何影响发病与治疗的有关证据。
我们在书中花了一些篇幅来介绍研究—实践者取向,它对于心理病理学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理想发展模式。与大多数同行一样,我们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将科学发现应用于心理病理学的简单问题。在本书中,我们展现了每一位临床医生可以怎样凭借敏锐而系统的临床观察、对患者个案的功能分析以及在临床环境中对一系列病例的总结归纳,来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做出自己的宝贵贡献。比方说,我们介绍了源自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家的分离现象记录,这些重要的信息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又比方说,我们还谈到了研究—实践者所运用的正式方法。经由这类方法,研究—实践者能够顺利地将抽象的研究设计落实为具体的研究程序。
我们引用了大量的临床病例,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病理学中有关心理障碍成因与治疗的科学发现。我们两位作者都具有长年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书中95%的病例出自我们两人案头的文件夹。这些病例,为我们所要介绍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巧妙的注解与索引。本书中大部分章,都是从一份病例描述开始的,而大多数有关理论与研究的讨论,最终也以这些病例的真实情况来收尾。
我们用了共11章的篇幅来涵盖主要的心理障碍诊断分类,内容涉及三方面:临床描述、病因、治疗与预后情况。我们在书中强调了病例个案和DSM-5的诊断标准,同时也将患病率、发病率、性别比例、起病年龄以及一般病程等各项统计数据纳入叙述之中。由于我们两人中的Barlow博士担任了DSM-5编写委员会的顾问,本书得以将DSM-5的诸项修改背后的原因及争论呈现在读者面前。总体来说,针对每一种具体的心理障碍,我们的探讨都涉及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维度。最后,在每种障碍的治疗与预后部分,我们都提供了有关临床实践的客观情况。
本书前六版一路走来,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革新之处在于,将与治疗有关的内容与相应的障碍放在一起,而不是和其他既有的变态心理学教科书一样单立一章。这种写作思路,顺应了心理社会疗法及药物疗法逐渐细分的大趋势,充分满足了老师和学生们的需求。在第七版中,我们延续了这种整合的传统并进一步完善。
多样性文化和性别因素也应当纳入心理病理学的全盘考虑之中。我们在本书中讲解了当前学术界对于心理障碍中的哪些维度具有文化特异性或普遍性,以及性别角色仍有待厘清的强大影响的主流看法。举例来说,我们探讨了抑郁中的性别比例失衡,惊恐障碍在各种亚洲文化环境中的不同表现,进食障碍背后多样化的伦理规条,各个地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特定方法,以及男孩和女孩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率的显著差异,等等。随着这些命题逐渐成为研究中的标准课题,变态心理学的知识积累也在不断细化和深化。例如,为什么某些障碍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另一些障碍主要出现在男性身上呢?为什么这种性别比例的差异有时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会发生改变呢?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性别与文化因素在心理病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牢牢地把握住科学的脉络。
关于DSM-5修订过程中涉及的政治与科学考虑,人们已经发表了许多意见,自然,我们也有我们的看法。心理学家们大多十分关切DSM-5即将呈现的“划界”方式或者说分类标准——无论好坏——及其背后的理由,因为在之前的各版DSM中,科学发现有时会让位于个人意见。但是,就DSM-Ⅳ和DSM-5而言,许多专业判断上的偏差都被远远抛在脑后,因为编写委员会执着于抓住研究数据展开无止尽的争论。(本书作者之一Barlow博士是编写委员会成员之一DSM-Ⅳ,并且担任了DSM-5编写委员会的顾问。)这些激烈的讨论中包括了整合的视角、对既有数据的再次分析以及来自前沿探索的新数据,而从中衍生的新信息,足以填满任何一本心理病理学专业期刊一整年的版面。从学术角度出发,这一过程虽然让人筋疲力尽,但却给人带来了许多启发。因此,本书中介绍了多项与命名有关的争论,以及最近的一些新进展。比方说,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分歧意见,我们还围绕DSM-5中新确立的诊断分类——经前躁郁障碍,以及最终未被纳入诊断标准的混合型焦虑抑郁,收集并更新了有关的研究数据和学术讨论。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确立诊断分类的机制,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和推理过程。除此以外,我们还探讨了在疾病分类学领域里分类法和维度法之间的长期斗争。我们介绍了编写委员会为适应研究结果而做出的妥协,例如为何没有在DSM-5中对人格障碍适用维度法,以及这样的提案如何在最后一分钟被否决,又怎样被纳入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章节——哪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此类障碍中运用维度法比分类法更恰当。
当我们审慎地展望变态心理学领域的未来,预防也许是最值得为之奋斗的方向。尽管它长期以来都是该领域的众多目标之一,但此刻我们很可能已经站在了预防研究的转折点上。本书中涉及的各种心理障碍都会导致情绪痛苦如滚雪球一般持续累积,而全球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发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与技术。我们在相应的章节里介绍了这些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预防努力,包括针对进食障碍、自杀、健康问题等的预防措施,以与各位读者分享这些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也激励研究者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是让人殚精竭虑,但又是令人无比兴奋的。如果没有众多杰出的同行的帮助,我们不可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他们阅读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写下了细致而犀利的评价,督促我们修正错漏之处,提供了更多我们所不熟悉的有关信息,甚至启发了我们对各种障碍分别采取更有效、更富于整合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