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技术》自2009年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感谢“万千心理”在这三年中总是主动、及时地告知此书的相关信息,并从出版人的角度就书稿的修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对写书的人来说,书就像自己生的孩子,总是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我虽然有一点自信,觉得自己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在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描述了如何操作相关技术,相信读者能够从此书中受益。但没有想到这样小众的专业类书籍也可以很快重印,并在三年之后进行修订。这真是有点超出我的预期,在此真心感谢读者对此书的认可和喜爱。
在第二版的编写中,我未考虑对原有体系动“大手术”。一方面原因是原书的架构便是按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操作顺序编写的。我在其中细致阐述了相关技术的概念、计划制订以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架构便于人们学习、掌握行为矫正技术。我自己的教学、培训、讲座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在修订时就没有打算调整这个架构。另一原因是目前业界对每一种行为矫正技术的概念、操作方法和要求没有什么大的变更。
因此,第二版的内容主体没有大的变化。第二版除了修改了第一版中错误、不严谨的地方之外,主要有以下四点变化:
第一,针对各个技术,增加了相关的临床干预研究案例。在讲解某种技术时,提供相关的行为问题干预案例报告,可以让读者在真实的案例中看到某种技术或者几种技术是如何对某一类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行为矫正技术。
第二,对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其中第十三章补充了“学校范围中的积极行为支持”,介绍了这种行为干预理念与方法在整个学校范围内是如何实施的;第十四章补充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儿童期情绪和行为障碍上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在处理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采用“启发阅读”或者“知识拓展”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比如介绍了示范模仿疗法中的“自我录像干预法的一般操作过程”等。
第四,新版也增加了案例讨论,这样教师在使用此书作为教材时可以采用书中的案例进行课堂或者课后研讨,从而加深学生对某种技术的理解。
行为矫正技术的理论基础
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二编 用于行为形成和增加的行为矫正技术
正强化的实施
负强化的实施
间歇强化的实施
链锁
行为契约
惩罚的实施
消退的实施
刺激控制与前奏干预
系统脱敏法
示范模仿疗法的实施
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策略
后记
参考文献
强化物的选择在行为干预计划制订过程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会影响到行为干预是否会成功。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确定有效的、可行的强化物比起干预实施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
选择什么样的刺激物作为强化物,一般要进行一个刺激偏好评估(stimuluspreferenceassessment)的过程。这一评估主要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确定个体所偏好的刺激物;二是要确定个体偏好的这些刺激物的相对偏好价值,即偏好的程度;三是在何种情况下这些刺激物的偏好程度会发生改变,比如作业要求、剥夺状态等。一般来说,刺激偏好评估可以通过两步骤来完成:一是收集大量的可作为强化物的刺激物;二是系统地将这些刺激物呈现给个体,让个体确定他所偏好的刺激物以及偏好的程度(Cooper,Heron,Heward,2007)。
若访谈对象是年龄较小的或者语言能力发展不够完善的个体,那么询问的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否则访谈对象不清楚或者不懂所提的问题是什么,访谈也很难成功。对于这类访谈对象,询问时可以同时出示相关事物或者活动的图片(如饮料、食物的图片),指着图片进行提问。当然,若当事人的语言能力有限,访谈当事人本人很难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此时访谈的对象最好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如父母、家人、教师、同伴等。
除了访谈,还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个体偏好的事物或者活动进行调查。在问卷中,可以根据强化物的类别分别列举各种刺激物的内容,如食物类的强化物中可包括巧克力、饼干、水果糖、水果等;活动类的强化物中可包括艺术类活动、计算机游戏、看书、体育活动等;社会型强化物可包括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表扬、微笑等。调查者也可让个体对问卷中所列举出的各类强化物进行评分,可以是五级评分,如非常喜欢、很喜欢、喜欢、不太喜欢、很不喜欢;或者三级评分,很喜欢、喜欢、不喜欢。
你喜欢什么活动?是玩电脑游戏,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操场踢球?
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适用于父母、老师或者其他照顾者。若是由当事人自身填写,则要考虑其语言能力和注意水平。若阅读能力有限,干预者可以根据问卷的题目内容逐条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并将其答案记录下来。
对个体的日常活动进行直接观察,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此种观察通常是一种自由的观察,且所观察的强化物都依赖于情境,因此不一定能让干预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可用于目标情境的强化物。干预者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才能了解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与之后的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哪些刺激物比较适合作为强化物。
2.确定强化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哪些刺激物作为强化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同样的刺激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教师的批评从形式上来看,是属于一种的负面刺激物,但是对于长期缺乏关注的个体来说,则可能是一种强化物。又如,对很多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或者微笑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则不一定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强化物时,要注意不同个体自身的特点。之所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直接观察等方法来选择强化物,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个体的需求。
正常化的要求也可称做生态化的要求,即在选择强化物时要考虑强化物的使用环境。某个对当事人来说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并不一定在所有环境中都具有强化作用。换言之,刺激物的强化效果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即使该刺激物是个体所喜好的,但是能否适合在行为发生的情境中使用,也需斟酌。
例如,对于食物能否作为强化物在课堂上使用,不同教师具有自己的看法。一些老师认为,对于严重障碍的孩子来说,食物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活动;但也有教师认为不能将食物带入课堂,因为食物会使得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破坏,而且当孩子进入社会,人们并不会常常采用食物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强化。
在行为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正常环境对个体行为的要求。因为行为干预的目的就在于要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境,因此,在设计干预计划时就要考虑这些情境对个体的要求,要考虑情境是否允许使用这些强化物、一般同龄人是否使用这些强化物等问题。即使由于特殊的情况,最终仍旧选择这些不为一般群体所使用的强化物,那么在设计矫正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尽快地放弃使用这一类强化物,而转向更适合情境、更常被普通人所选择的强化方式。一般来说,选择自然情境中常常存在的刺激物,更能促使行为在干预训练结束之后在自然情境中维持,即这类的强化物更有助于行为的迁移。
正常化的要求也意味着在强化物选择过程中要注重行为本身的自然结果。比如,如果要鼓励儿童主动与他人接触的行为,最好的强化物应是对他们主动与他人接触的行为的反应,而非其他外加强化物。
发展性原则意味着在强化物选择过程中要注重个体未来发展的需求。对于人来说,行为本身的意义或者价值更有助于行为的保持。因此,在选择强化物时,要考虑外部强化物与行为内部动机的关系。只有当个体真正认识到行为本身的意义或者价值,也就是具有内部动机时,行为才可能真正成为个体的某种习惯。依赖外部强化物,特别是物质性强化物,反而会压抑个体本身的发展需求。在确定强化物清单时,干预者要考虑如何通过外部强化物激发个体行为的动机,从而促使个体行为真正发生改变。
在强化物选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易用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虑强化物的准备是否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在个体行为发生之后是否能够及时发放,是否很容易发放;该强化物在多次使用之后是否会很容易引起迅速的满足等。通常,容易实施的强化物更能被父母或者教师等实施者接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