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渴望着与某个重要他人拥有激情之爱——爱意初萌芽,继之以浓情,长长又久久。我们似乎可以轻易地提出这些问题:是什么让人觉得亲密关系是既饱含激情又富有意义的?这种富有意义的激情体验能经久不衰吗?当我们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处理家庭琐事、养儿育女、日渐衰老——激情体验又该如何从中幸存呢?本书写得诗意盎然,故事中的困难情境和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它并没有简单地把信息像食物一样放到精美的盘子里送给读者,让读者被动地等待启蒙。本书最有力量的影响来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深的个人卷入,作者会潜移默化地邀请你和他一起思考,共 同解密充满激情的关系中人类体验的矛盾本性。爱,何以历久弥新,岁月长存?
● 本书是美国精神分析师斯蒂芬·A.米切尔的遗著。
● 本书作者出版的《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Freud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深受业界人士欢迎。
● 本书适合希望深入理解亲密关系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斯蒂芬·A.米切尔(Stephen A.Mitchell,1946—2000)
世界上充满了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人类明显具备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复制出人类智能的潜能,关于这种潜能的详细阐述也越来越多;遗传学领域也包含着许多复杂难懂的知识;随着研究的推进,人类制造出能够独立存活的克隆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些让人惊叹的信息洪流经常冲击着我们的思想。然而,日常经验中最能触动人心的议题依旧模糊不清、神秘未解——仅有在概念层面的描述,实践层面却悬而未决、难以令人满意。生命仅有一次,我们希望它充实而富有意义,希望终生维系着爱意与激情。大部分人都渴望着与某个重要他人拥有激情之爱—爱意初萌芽,继之以浓情,长长又久久。我们似乎可以轻易地提出这些问题:是什么让人觉得亲密关系是既饱含激情又富有意义的?这种富有意义的激情体验能经久不衰吗?考虑到各种待承受的挑战——为生计而奔波、处理家庭琐事、养儿育女、日渐衰老—激情体验又如何从中幸存呢?
最杰出的思想家似乎也很难给出答案。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尽管有着非凡的天赋,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但其理论构想对此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当然,他觉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不太乐观。在他对人类心理的构想中,性欲的激情与持久的爱意有着不同的起源,前者是远古的遗传,后者是文明的教化,两者之间成反比而且相互锁定。关系中的性欲激情预示着缺乏足够的温柔和尊重,反之亦然。精神分析因为能够最深刻地理解情感生活而自豪,但此时它似乎把我们带入了概念上的死胡同。弗洛伊德所生活和著述的时代距今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然而在这样一个从根本上影响了所有人的领域里,一直没有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思想。
我和斯蒂芬共同生活了近30年,一起工作养家。我一直很喜欢他对待思想的普遍主义倾向这个品质。在当代和后现代智识风潮中,他的思想蓬勃发展,他愉快地建构又解构着那些通过广泛阅读和临床工作搜罗的思想。
他天生严谨、理性而诚实,无论研究哪个学科,他都着迷于那些精妙的思维过程。他喜欢各种思想,喜欢和它们“玩耍”、抓取它们、观察它们如何支撑起人们对问题的不断探索。最重要的是,他喜欢与他人分享。他欣赏且感激他人的见解,将之视为慷慨的礼物。陪他去书店就像带孩子去糖果店——最终不得不离开时,沉甸甸的包裹里总是装满了哲学书、诗集、最近出版的小说、吸引了他注意的晦涩难懂的物理学书籍,还有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佛学方面的书籍,有时也有精神分析方面的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潜在的竞争:在他宣布安放一个新书架到墙边之前,我能否先一步把画装裱好并挂到墙上。他锻炼时还会听音乐史之类的录音课程。当偶然发现某个特别好的措辞方式或者发人深省的表述时,他喜欢清晰地呈现这些观念,并向家人大声地朗读相应文章。
斯蒂芬从家族中“继承”了对权威结构的审慎态度,所以不管对专业领域的挑战和质疑会带来多少忧虑、烦恼和混乱不安,他都能很快挣脱精神分析中那些僵化原则的束缚。在职业生涯早期,也就是他刚完成临床训练不久,“同性恋是病理性的问题”这一观念根深蒂固,而他是传统精神分析中第一批公开并且富有成效地挑战这一观念的人之一,最终这一错误概念被从精神病学官方疾病命名体系中移除了。
斯蒂芬轻松涉猎了大量精神分析文献,在那个年代,这些文献被严格划分进互相竞争的几个理论传统中,并且主要由经典弗洛伊德取向所主导。这种主导取向宣称其他几种非正统取向是“非分析性的”,也是边缘化的。为了鼓励更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他创办了杂志《精神分析对话》(Psychoanalytic Dialogues),用以发表那些被认为是非经典的、边缘化了的著作,这对那个时代来说是个具有革命性的创举。他还组织多位不同理论信念取向的分析师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这使人们得以在互相对比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地研究不同的临床取向和理论构想。他组织了多场会议,邀请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来参加,以研究人类经验中那些普遍性的问题。
斯蒂芬沉浸在精神分析各个分支和各种争议中,并开始感兴趣于那些他觉得相对不被主流承认却又具有扩展性和普遍化潜力的思路——从表面上看,这些思路在沿着彼此矛盾的路径推进。他和志趣相投的同事一起重新定义了精神分析的类目,将关注的焦点从阐释性欲和攻击欲及症状消除方面转移到生活的品质、个人体验的意义、自我感和与他人的联结等上。当时的文化氛围认为分析师的知识和权威已经定义了分析过程,而斯蒂芬的临床取向则被定义为“关系性精神分析”:强调来访者和分析师间的协作性和开放性,通过发人深省的提问来赋权来访者对咨询过程的参与,而不是假定分析师的陈述性诠释可以揭示来访者心理上“真正发生了什么”——“陈述性诠释”这种表述方式也暗示了分析师拥有某种特权式的知识。
斯蒂芬对于临床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感兴趣,但“激情关系如何保持生命力”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中,频繁地成为他临床著作的关注点,也是我们彼此交流时的常见话题。
在非常仔细地保护来访者身份和隐私的同时,我们也乐于和对方探讨临床工作中的困境,分享新颖的见解,深入反思临床工作所带来的那些困惑又迷人的议题。一位女性觉得和约会对象从来“不来电”或一位男性发现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上了另一个人,这种现象隐含的剧本是什么呢?如何在治疗过程中打破这些凝滞的僵局,将之激活,为之充能?她或他如何能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答案?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更加自由的性习惯?是否也意味着对伴侣多样性有更大兴趣?后者会导致已婚或承诺彼此忠诚的伴侣出现频繁的外遇。或者,这些解释只是一个简便而令人舒适的借口,以掩盖个体难以和伴侣变得亲密的真相。是否有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对象若不是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感情就会变成“一地鸡毛”吗?一个人应该在两性关系中付出多少精力?一段关系中哪些活动是有滋养作用的—而不是试图通过乏味的过度分析来避免承认这段关系事实上已经难以维系?鉴于斯蒂芬和我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也都非常关心彼此关系的质量,当来访者因这类议题来寻求帮助时,我们会觉得与来访者建立了同盟关系。
斯蒂芬不会随机开展研究项目——他被那些在他看来存在错误或者见解过度狭隘的重要领域吸引,他关注的议题包括:精神分析专业的结构、同性恋者的边缘化、精神分析领域中被剥夺了话语权的理念、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被重新概念化的精神分析等。过去他写了许多书籍和论文,现在他想挑战一个真正困难的议题!他决定更系统地思考和论述关系承诺中的爱意和激情。在这个研究中,他想要采用精神分析领域中那些最新的、更有创造性的见解,也给人们更多渠道去了解精神分析领域的新成果。在通俗文化中,人们频繁地忽略这些最新的成果,轻易而盲目地把精神分析等同于过时的弗洛伊德式构想。斯蒂芬也想使用源于精神分析领域以外的那些成果——源于哲学、历史学、文学的成果——以便更深入、更有成效地研讨这些议题。他希望促进精神分析与更广阔的观念世界发展出更好的联结。
斯蒂芬得出这样的结论:太久以来,精神分析将它对某些问题深思熟虑的成果置于“特权”位置,而这既无必要,也无帮助。因此,他决定这本书不应该直接面向精神分析师的专业团体,而应该适当地面向大众。
读者可以期待些什么呢?多年以来,斯蒂芬在私人学习小组里教授过数百名学生。他在精神分析领域的教学是传奇式的:人们加入了他的学习小组,持续数年沉浸其中——因为内容从未冗余重复,也从来没有一个“派别路线”可以定义他的教学。有时他会和我谈起某个特别令他沮丧的班级,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只有在阅读到和其观点不同的材料时才会变得有批判性。他将自己的教学描述为:努力点燃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思考作者试图解开的棘手难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新颖的角度审视同一个议题,或者在认真考量某个作者理论取向的背景信息后,理解他做出了多么具有革命性的贡献。
某个学生这样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学习小组中听斯蒂芬授课时,我经常把他想象成一个织布工。他总是把颜料和纹理添加到做工复杂的纺织品上,利用每一根纤维、每一条思路。”斯蒂芬当然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受尊重的思想家,但他对学生是否支持他的某个具体见解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激发学生去思考。
阅读本书就像应邀进入一个类似的学习小组。“爱情能长久吗?”思考这个有趣的问题令人很愉悦,本书有时也写得诗意盎然,故事中的困难情境和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这绝对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它并没有简单地把信息像食物一样放到精美的盘子里送给读者,让读者被动地等待启蒙。就像临床工作一样,斯蒂芬认为本书最有力量的影响来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深的个人卷入。他会潜移默化地邀请你和他一起思考,共同解密充满激情的关系中人类体验的矛盾本性。本书提供了一些材料,阐释人们在所承诺的关系中为了维持浪漫而遭遇的挑战。当你思考这些临床材料时,他也会邀请你暂停,一起探索自身这方面的思考和体验。斯蒂芬邀请你与他合作,并用这样的方式致敬你的智慧,支持你用它更好地掌控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想你可能会带着自身深深的感触去阅读这本书。如果持续阅读下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带入了过往那些亲身经历的细节,带入了那些私密关系的“缝隙”—这些可能都是以前从没有真正思量过的陌生之地。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既兴致盎然又困惑迷蒙,仿佛内心打开了一道门,通向了一间房,而这心门和心房却从不为你所知。
“爱情能长久吗?”斯蒂芬不是在提出一个反问,而是在向所有人发出邀请,邀请我们和他一起重新思考人类在爱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那些最深刻、最根本的方面,去探索和领悟属于我们自身的答案。
玛格丽特·J.布莱克(Margaret J. Black)
依恋和舒适的爱
好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东西之一,是某种程度上虽虚幻但又精心构建的安全氛围,使孩子得以建立“安全依恋”。用温尼科特(Winnicott)的术语来说,足够好的父母不会与年幼的孩子谈论他们自己的恐惧、担忧和疑惑。他们给孩子构建了“伤害永远能被免除”的感受,孩子不会有突然出现的警惕感,因而可以去发现并探索自己的心灵、创造性和生活中的喜悦。儿童虐待可怕的破坏性不仅在于虐待本身带来的创伤,而且在于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受保护的心理成长空间。
重要的是,孩子意识不到这个保护空间需要父母多么辛劳才能维持,父母在背后又做了多少的事务。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会逐渐学习照顾者是如何提供那个像蚕茧一般的安全空间。孩子们会从对父母的安全依恋中感受到内在的确定感和控制感,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幻象,还是一个很难打破的“魔咒”。这就是为什么对孩子来说突然丧失依恋对象会是灾难性的。
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对环境的控制感,但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控制感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虚幻的。就像众人一样,父母只能有限地触碰和控制自己的感受。因此,儿童深深地被其所处早期人际关系环境的特征所影响,父母也许能觉察到一些,也许不能。通常,父母的秘密也会成为一种可被隐约感知的存在,即使这些秘密已处于未被语言清晰表达的状态。而父母的经历、无意识冲突、所否认的激情都具有“处于孩子觉察之外”的特点,这又往往让孩子觉得它们是诱惑的、禁忌的、神秘的。父母努力尝试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将这些感受特征隔离出去,但往往正是这些感受特征会成为孩子体验中最令人不安、挑逗和兴奋的特点,并深深烙印在孩子的欲望之中。
我们在儿童早期精心设计且必不可少的安全背景下学会了爱,而爱永恒寻求着一种屏蔽了未知、幻想和危险的安全状态。最出乎意料也很荒诞的是,我们努力地使爱情变得更安全,而这些努力又总会使爱情更加危险。毫无疑问,单一伴侣制下承诺的动力之一是为了让关系变得更安全而付出努力,为了保护爱情的脆弱、屏蔽爱情的风险而建造篱墙。然而,当今这一可敬的制度承诺倾向于伴侣互惠。我们选择一个人作为自己唯一的伴侣,这戏剧性地增加了个体对于伴侣的依赖,使爱情变得更危险,也使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障那是一份更令人信服的爱情。我们佯装相信自己以某种方式把爱情中的风险最小化并保证了安全,但也因此损坏了欲望的前提条件——欲望是需要稳固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呼吸和茁壮成长的。
苏珊(Susan)是一位45岁左右的女性,她困惑于自己做过的一些选择,担忧自己的生活陷入了社会学中提到的“陈腐无趣的循环”,于是前来接受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人际关系上,她的童年都非常匮乏。多亏母亲长期虔诚于信仰(虽有点做作),给了她一些微弱的安全感。虽然苏珊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经历非常坎坷,但她凭借非凡的智力和创造力,为自己创造了满意的生活——尽管有些乏味。她和丈夫及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感觉家庭生活过得非常丰富又有意义。然而,在治疗开始的前两年,她陷入了和一位年轻男性的恋情。她鲁莽地、不顾后果地沉迷于这份恋情中,既兴奋又害怕。这是中年危机吗?她应该拒绝婚外情的刺激,成熟理智地回归舒适的家庭生活吗?还是应该放弃熟悉的日常、传统的关系,与情人一起寻求更真实但也更危险的生活?这个选择和电视台时常播放的电影剧情没什么两样,为此她既压抑沮丧,又踟蹰不前。
我经常为苏珊全方位的自我贬低所震惊。她是位才华横溢、极具吸引力的女性,但却总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崩溃的边缘。随着慢慢了解到她是如何组建家庭,我们清晰地发现她的婚姻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像是在疗养院接受照料一样。她丈夫很关心她,甚至可以说有点溺爱她,这传递给她一种他永远可以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的感觉。她痛苦地抱怨说这种溺爱带给她的影响是反情欲的,但随着深入地探索他们的生活安排,我们也越发清晰地发现她依赖于这种溺爱,某种意义上她也在坚持让这种状态继续下去。她相信,沉闷的婚姻和令人兴奋的婚外情都源自这两个男性本身。而我则指出,是她用某些方式让婚姻停留在乏味和可预测的状态,同时又把自己对冒险的需要从婚姻中隔离出去,将之投入另一段关系。我尝试启发她并让她意识到,虽然她很“成功”地将这种情况维持了很长时间,但也总在为某种崩溃做准备;她需要让丈夫“乏味”同时能可靠地照顾她。随着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给双方关系安排了“兴奋”和“枯燥又可预测”的基调,这两段关系都开始发生变化。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在和丈夫互动时是多么压抑,于是她开始和他探讨,希望彼此可以更加敞开心扉、倾诉真情。起初丈夫的回应有些谨慎,但在之后的一次治疗中,她报告说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周末,丈夫甚至用一种让她更兴奋的方式回应了她那略微不同于常人的性癖好。“这个周末真美妙呀,”她说,“非常舒适!(cozy)”
我对她使用的“舒适”一词很感兴趣。以前她用“舒适”来描述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她丈夫会穿着拖鞋、脚步轻轻地为她端上咖啡。她从未用“舒适”这个词来描述自己和情人的关系,那么用它来形容这个周末里打破常规的事就显得有些古怪了。我们开始觉得,她选择使用这个词正是她过去处理相关经历的方式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她可以使自己维持“陈腐无趣的循环”,重新获得熟悉感和可预测感—因为她感到终有一天自己可能还会迫切需要这些熟悉感和可预测感,当然也同样需要不断地反抗这些熟悉感和可预测感,来在自己身上寻找更真实、更有生命力的东西。
孩子和成人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需要既认识自己又认识他人,需要一种完全安全的依恋关系。但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安全感和可预测感都非常难得到。我们常常无休止地努力,试图重建那种虚幻的永恒感和可预测感。当来访者抱怨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婚姻时,我们获得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向其展示他们其实觉得这种死气沉沉弥足珍贵,展示他们是怎样小心谨慎地维护和坚持它,又是如何把性爱过程变得非常机械化、完全可预测——铸成一座堡垒以抵御意外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因此,除了幻想的、虚幻的、支撑安全的维度,“安全依恋”这一概念并不是理解成年人双向浪漫爱情非常有用的模型。尽管我们一直希望爱情能够变得安全,但就其本质而言,爱情是不安全的。
安全感的幻象和想象力的隔离
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告诉我们,运动不能通过绝对参照系来衡量,只能通过相对参照系。如果此刻我正静坐在一架横穿大西洋的飞机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而言,我处于运动状态;相对于同飞机的其他乘客而言,我则处于静止状态。心理也有类似规律——平静和变动也是相对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处的位置和向往的方向。
我们渴望把情感生活看作安全的、熟悉的,也就是处于平静状态;我们也渴望变动,渴望超越心理围城的边界。但是,家到底有多安全、多平静呢?我们的心理围城又有多么安全呢?这些安全感是现实的吗?冒险只是一种幻想吗?
如果我们假定安全感和稳定感基本上是现实的,那么正是变动、间断、无常为想象力创造了空间,使欲望成为可能。但是,如果我们假定人类体验在本质上处于不断演变的状态中,永恒的运动和变化才是本质,那么家和安全就只会产生于想象力的活动。因而,变动和无常就成了体验的基本背景,通常会表现为一种生命难以承受的流动感。在这种倒转的假设中,演变和冒险变成了现实,而保障和安全则是幻想中的,最终导致某种程度上“家”的感觉和寻求联结的感觉都是想象力下的结果。
我们的心理生命和爱在孤独与联结间来回摆荡。孤独和联结都可能是令人恐惧的,也都可能充满风险。但每一种内在危险都可以通过计划和幻想来规避。因此,与婚姻中的法律契约并行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是双方一致赞同的约定,双方约定假装彼此间存在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实际上却又不可能存在的约束——这种共同约定也使双方必须谨慎守护彼此间永远克制的距离。久负盛名的法国精神分析师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似乎认为真实的关系从未有可能存在,但为了描绘虚幻的安全感,他生动地捕捉到“降级了的浪漫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 他写道:“爱情,就是把一件你并不拥有的东西给一个你从不认识的人。”
情侣们拥有着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却又害怕婚姻,这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害怕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当然,扼杀欲望的并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得以构建的方式。为了保护爱情,我们渴望着确定感和绝对的安全感。常见的婚姻誓言——“直到死亡将彼此分开”——似乎精准地按照这一思路给出了肯定的许诺。结婚前,情侣们通常会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天真烂漫的、爱冒险的、生动自然的。在婚姻中,他们却寻求着稳定感和永恒感,开始把自己和对方认同为像母亲和父亲那样的“成年人”,也就是认同为静态的人。他们把随着静态而来的死气沉沉归因于婚姻制度本身,而不是自身对确定感和永恒感的冲突性渴望—他们需要这种确定感和永恒感,以构建婚姻对自己的意义。
一旦完全的安全感、可预测感和合一感在内心中永恒地确立起来,对方很快就会变成愚钝无趣。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最早意识到弥尔顿(Milton)《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那位神秘的英雄不是上帝,而是撒旦。永恒的安全感是虚幻的,是一种人为的设计,也正因如此它会扼杀活力,并催生激烈的反抗。因而,我们会惊叹于正在分居的情侣们会打着“给自己一个未拥有的青春期”这样的旗号,频繁地探索性存在。人们希望自己的青春期拥有自由的性表达,不用受安全或者习俗的约束,但事实上几乎没人拥有这样的青春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很难在长期关系中为青春期版的自我找到合适的位置,因为长期关系都建立在对虚幻安全感的共谋上。性反应既不能被意志控制,也不能刻意操控,这使得性存在简直就是反抗这些心理契约的完美计划。性唤起是难以控制的、不可预测的,也必然会带来脆弱和风险——它揭穿了安全感与控制感的真实情况,让我们知道它们不过是一种幻象。
幻想和某个得不到的或不能接近的人发生性行为,幻想与神秘的陌生人发生性行为,这都极其诱人—诱惑不是简单地源自有了探索禁忌和危险的机会,而是源自它们在一个比现实更安全的场所中(即幻想空间)为将这些禁忌和危险变成幻想提供了机会。如果在现实关系中,我们不会愿意自己变得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