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许多有经验的咨询师轻技术而重个人成长。在进行心理咨询时,他们会通过强大而稳定的自我人格,与来访者形成抱持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进行疗愈。可这样的过程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慢慢积累,新手咨询师在面对当下紧迫的问题时仍然感到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常常体现在督导中,新手咨询师拿出一个卡在一半的案例,问应该怎么办。督导师却很少直接给出具体方法,而是引导新手咨询师回顾和觉察,让他们自己体会出最适合的方法。当然,根据不同流派的理念,督导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似乎普遍的观点认为,技术并不是解决咨询困境的核心。
不过,就像武侠小说里讲到的练武,内功修为固然重要,一招一式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许多咨询技术的有效性已被研究印证。尤其是认知疗法,本身就是以拥有大量标准化的技术而著称。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学习技术,是入门的重要一步,这会让他们在咨询过程中更自信。即便是成熟的咨询师,通过不断学习、尝试和合理使用新技术,也能在咨询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需要警觉的是,正如前面所说,技术从来不是心理治疗的核心,我们要防止掉进技术的迷窟里。技术只是工具,是为人所用、服务于来访者的。技术不是咨询进展不顺利时的救命稻草,也不是咨询师回避焦虑的挡箭牌。一遇到障碍就想学习更多的技术,这种思维可能会同时伤害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理咨询,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永远是需要毕生修习的内功。
另外,正如前面反复强调的,本书是一本字典型的工具书,不能代替教材。想要系统学习认知疗法,还需要单独选配教材,参加培训和督导。也正因为如同字典,它的意义便在于被查阅,而非全文背诵。读者不必贪多求全,样样技术都要掌握。再有,对于非心理咨询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本书太过繁杂,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不适合自助。如有自助需求,可以阅读我参与翻译的另一本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引进出版的认知疗法系列书籍——《理智胜过情感》。相比之下,那本书更加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容易上手。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更好的选择。
技术:区分建设性焦虑和非建设性焦虑
概述
非建设性的焦虑往往无法证实,比如:“我不敢相信这事就这么发生了。”“我感觉太糟了,我受不了。”这样的思维反刍会让抑郁持续并加深(Nolen-Hoeksema, 2000)。这样的思维可以用如下问句重新提问:“我能把陈述变成一个预测吗?”“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提问或干预
“有些焦虑是建设性的,有些不是。建设性焦虑关注的是比较合理的、一般人都可能会想到的事情。例如,如果要从纽约开车去华盛顿,可能会问:‘汽油够吗?’‘我有全球定位系统吗?’建设性焦虑会让我们做出‘要做’清单,指导我们采取有效的行为。相反,非建设性的无意义焦虑指向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是理性的人一般不会关注的事。多数情况下,非建设性焦虑都无法指导真正做事。以下焦虑都是非建设性的:‘要是突然爆胎,车子失控了怎么办?’‘要是发动机爆炸了怎么办?’‘要是有人撞了我怎么办?’”
示例
来访者:这听起来很可行。
作业
可以要求来访者监测自己的焦虑,看看哪些是建设性的,哪些是非建设性的。建设性焦虑是指,一般人都会觉得合理的,并且能够引发特定行为的焦虑。工作表8.13提供了更多细节,该表针对来访者的焦虑进行一系列提问,比如:“这个焦虑是关于一个发生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吗?我做了什么预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有没有今天我就能做的‘要做’清单?我今天能做什么让事情有所推进?我做的行为合理吗?我是否为那些无法掌控的事情过度焦虑?这些焦虑是建设性的还是非建设性的?”
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些来访者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所有焦虑都不理性。可是,焦虑并不全是非理性的,也不全是没有益处的。比如,如果为接下来的年度体检或信用卡账单感到焦虑,就是有益的,它可以确保你去体检和还信用卡账单,这好过完全忘记这些事的存在。我们要提醒来访者,某些焦虑可以转换进“要做”清单里。还有一些来访者会混淆“可能性”和“合理性”。比如,在高速路上开车,的确可能爆胎、失控。但是,这种情况下,你能做的仅仅是保证轮胎的气不要过足和不要超速,尽管这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对于那些需要寻求确定性来保证安全感的个体,可以让他们检验寻求确定性的成本和收益,考虑一下,为什么他们在生活中可以容忍很多不确定的事情,而唯独在这件事上如此执着?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包括,识别自动化思维、垂直下降、监测与思维相关的情绪,以及成本收益分析。
工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