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执业之路
心理治疗的困境:理论与常识
帮你厘清并“穿越”各个心理咨询流派的困境
作者:(英)坎贝尔·珀顿(Campbell Purton)
译者:吴佳佳,吉莉
心理治疗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6811
    装帧:平装
    页码:252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每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理论术语、概念体系和治疗理念,也都基于各自偏好的哲学观为理解人性提供一套解释系统。本书第一部分批判性地讨论了临床心理工作者司空见惯的概念和技术,也给了他们更多启发。第二部分作为一种未来临床咨询与治疗发展的假设,构建了实践系统,还提出一种可能性框架,具有深远意义。
  • 推荐
    长期以来,心理治疗界都将“理论系统”作为治疗实践的基础。这也说明了为何不同流派的创建者都致力于提出各自的治疗理论,于其他流派相区别,并坚定地认定自己的理论是描绘心灵世界的真实“地图”。问题在于,当人们看到自己创造的强大模型运行良好,并具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力时,会倾向于过度应用该模型,甚至有意无意地将模型与现实混为一谈,混淆了“地图”与“领土”的区别。在心理治疗中,当心理工作者过于认同某一理论流派时,常常容易出现把理论“套”在来访者身上的情况,甚至用理论“强行解释”来访者的问题,忽视了理论最初仅源于对临床现象的一种可能性猜测和理解框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理论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应忘记:不论地图多么栩栩如生,它都无法等同于领土本身。一个根本性的误区在于,理论家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常识性的现实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作者将各种方法的“核心常识”汇集在一起,以不偏离人们思考个人烦恼的日常方式,提供了一套对心理治疗实践的综合理解。无论是对心理治疗理论哲学分析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临床实践中实际操作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在本书中获得一种“醍醐灌顶”的阅读乐趣。
  • 作译者序

    坎贝尔·珀顿(Campbell Purton)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咨询研究中心高级讲师,聚焦与经验心理治疗硕士学位课程主任。曾经出版《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The Focusing-Oriented Counselling Primer: A Concise, Accessibl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 序言
    推荐序


    本书的作者坎贝尔·珀顿(Campbell Purton)博士是我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向上的老师。我和坎贝尔博士于2007年建立联系,相识已经15年了。他在2008—2010年受邀来华教学,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了长达两年的聚焦取向心理治疗系统教学培训项目,培养了国内第一批聚焦取向心理咨询师。他在英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训练重镇之一的东英吉利大学担任教师,教授聚焦取向心理治疗,并设立了聚焦取向心理治疗的研究生项目。2011年,他来华参加了第一届中国聚焦取向心理治疗会议。会议期间,他说自己不久后就会退休,我才意识到他快70岁了。果然没过多久,我收到了他的邮件—他正式退休了。


    但在2014年和2015年与我的通信中,他说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些临床心理疗法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和聚焦疗法的创始人尤金·简德林(Eugene Gendlin)有了不少交流,对临床心理疗法有一些新的想法。于是,我邀请他在2017年来华期间举办相关工作坊。在那次工作坊期间,我很惊讶地发现他对简德林的聚焦取向心理治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些反思甚至是解构性的。日本的同事也传来信息,坎贝尔博士还去了日本交流,他的观点在日本也引起了反思和激烈的讨论。我得知他近几年与国际上各个心理疗法的同事进行了很多交流,有了许多想法,并正在撰写一本著作。在2018年北京举办世界哲学大会时,我们又见面了。他在大会上做了发言,还举办了一个工作坊,我也借此注意到他提供了对心理治疗的新视角,那次会面他送了我本书的英语版。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反思和解构,因此我联系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商讨出版本书简体中文版的可能性。


    坎贝尔博士早年曾是英国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他还积极投身社区心理咨询等助人工作,并最终攻读了心理学和哲学博士学位,以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作为自己的工作方法。他的哲学研究兴趣在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普通语言哲学,当然他也对佛教哲学很感兴趣,《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英语版的著名译者髻智长老(Ven. Nanamoli Thera,西方三比丘之一)是他的亲戚,这也让他受到了佛教哲学的深刻影响。这样说也许会让读者感到迷惑,所以我需要澄清一下,他是持人本主义取向的大学教师和临床心理工作者,同时也是具备心理学素养和哲学素养的“两栖”学者。在本书中,他就展现了这种两栖性带来的洞见。他以维特根斯坦普通语言哲学启发下的视角,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本质进行了反思,也对各主流疗法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存在主义疗法,等等。他对自己投身的人本主义疗法和聚焦取向疗法也进行了反思,例如质疑罗杰斯提及的一致性。我在组织翻译工作期间十分认真地阅读了本书,同时与坎贝尔博士通过信件进行了交流。我认为本书第一部分最为精彩,对心理咨询师司空见惯、熟练运用并不再多加思考的概念和临床技术进行了批判性讨论,给临床心理工作者很多启发;本书第二部分实践系统的构建相比第一部分的精彩而言平淡了不少,但作为一种未来临床发展的假设,提出一种可能性框架,还是有其意义的。我也在与他的通信中反馈了这一观点,坎贝尔博士很坦率地接受了我的反馈,并表示他也有同样的感受。书的第一部分是他近几年主要思考的内容,他也对这一部分比较满意,而第二部分所陈述的发展和突破的确有限,因为在真正的临床工作中修改和发展本来已成系统的实践技术的确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临床工作者的大量尝试,而他也在持续探索中。


    坎贝尔博士的著作及工作坊的内容启发了我去更自由地看待一些当代心理治疗中已有的、想当然的成见,我意识到不加批判地使用一些源自西方社会文化下的心理咨询技术,会让一部分实践在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时产生问题,而心理咨询的中国化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中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去整合目前源自西方的心理疗法,并最终形成中国化的心理咨询,才是重要的工作。所以,当代中国临床与心理咨询界对心理疗法与中国文化之间联系的讨论,可能是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此处并不是否定源自西方心理学界的心理疗法的意义,而是要尝试着去思考这些心理疗法所根植的人格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根植于西方中产阶级白人男性。虽然学界也有许多跨文化研究,但其存在的深刻差异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和运用的。这本著作中许多启发性的思考,正是中国临床心理学可以反思和利用以使自身真正发展完善的部分。


    本书的翻译工作十分艰难。最早邀请的是国内十分优秀的译者吉莉,但整体工作在哲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术语交替出现的情况下进展缓慢,最后不得不放弃。幸好在同济大学攻读哲学与心理学的博士生吴佳佳接棒了这一艰巨的翻译任务,并以强大的专业能力和翻译能力完成了这一工作。


    我推荐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哲学研究者和相关爱好者都读一读此书,享受思考和创造的快乐,提升自己的专业深度。



    徐钧
    上海南嘉心理咨询中心
    2021年7月6日
  •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困境中的问题
    第一章 心理治疗的效果
    第二章 理论与常识
    第三章 历史性的开端:行为主义和行为治疗
    第四章 人本主义疗法
    第五章 心理动力学疗法
    第六章 认知行为疗法
    第七章 过程体验/情绪聚焦疗法
    第八章 存在主义疗法
    第九章 神经科学

    第二部分 在困境中另辟蹊径
    第十章 备受困扰的来访者
    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的整合
    第十二章 对于实践和培训的意义
  • 摘要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面对变化莫测的心灵世界以及浩如烟海的心理学理论,孜孜不倦地“埋头苦学”成为我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常态。我的理论兴趣广泛,不论是最基础的心理学理论,还是各个现代或后现代理论流派,都是我关注的内容。除了对某个学派整体层面的兴趣,我还会具体关注如精神分析领域的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流派;家庭治疗领域中的系统派、策略派、海德堡学派,等等。学习一个流派的过程,就好比打开一扇大门进入探索心灵的新世界。每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理论术语、概念体系、治疗理念,也都基于各自偏好的哲学观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套解释系统。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与迷茫:该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流派进行学习?如何评估选择的理论流派与自己人性观之间的契合度?在学习了几大主流理论后,自己的学术身份应该选择认同哪一个治疗派别?当明确了自己认同和归属的治疗派别后,要如何看待其他治疗流派并以何种姿态与不同于自己流派的同道交流?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论技术匹配来访者面对的问题?如何评估与衡量所采纳的理论框架、治疗策略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

    就我的经验而言,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我的困惑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常常“越学越迷惑”!为何我在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叙事治疗、家庭治疗等看似截然不同的治疗流派中都能找到共鸣和兴趣点?为何我感兴趣的这几个不同流派间的理论术语截然不同却又似乎彼此相似?这几个不同流派基于的哲学观有何异同,与我个人的价值观、人性观的契合之处又在哪里?学了这么多理论和技术,要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整合与应用?有时候,我也不禁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学习了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理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要怎么样才觉得够……在这两年思索和研究“心理治疗的整合”时,我似乎有了一些头绪,但依然没有定论。不过,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心中的回答倒也简单明了:“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学习,我快乐!”

    话虽如此,细细想来,使我“停不下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好奇求知的天性使然;一部分是学习探索中的新奇感与满足感;一部分是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匮乏和焦虑感;一部分是大环境的烘托与同行们的鞭策……难怪心理学界的同道们往往以“学习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标签自嘲,这既是一种幽默的调侃,也多少反映了“欲罢不能”的无奈——虽然其中还带着些许自我认可的良好感受。一方面,我明确地认可自己探索求知、虚心求学的精神;另一方面,我也需要带着自我反思的态度提醒自己:如何不让迷惑变成迷失?

    直到徐钧老师邀请我翻译本书,我才获得了这个宝贵的、解惑的“天赐良机”。对我而言,翻译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更是解惑的过程。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在进入治疗领域之前,他还是一名受过训练的哲学家。这一跨学科的背景使作者可以借助自身敏锐的哲学洞见和反思能力,指出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要害,对几大主流的心理治疗理论进行哲学批判,并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为心理治疗面临的困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心理治疗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长期面临着“帮派林立”的局面,流派之间的“门第之见”使心理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着理论选择和身份归属的困境。作者在引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治疗从业者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信任一种治疗方法的原则在心理上、伦理上和专业上都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是“一旦投身一种治疗流派和方法中后,人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引导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并且与其他方法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致力于成为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师,就意味着要从无意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于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就可能会显得很肤浅”。而本书的初衷是对心理治疗界目前的困境做出回应,以回答“心理治疗实践所扎根的基础何在”。

    长期以来,心理治疗界都将“理论系统”作为治疗实践的基础。这也说明了为何不同流派的创建者都致力于提出各自的治疗理论,于其他流派相区别,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描绘心灵世界的真实“地图”。为了理解周围环境,人类大脑采取抽象、简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模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必要的,也是在所难免的。问题在于,当人们看到自己创造的强大模型运行良好,并具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力时,会倾向于过度应用该模型,甚至有意无意地将模型与现实混为一谈,混淆了“地图”与“领土”的区别。

    在心理治疗中,当心理工作者过于认同某一理论流派时,常常容易出现把理论“套”在来访者身上的情况,甚至用理论“强行解释”来访者的问题,忽视了理论最初仅是源于对临床现象的一种可能性猜测和理解框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理论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应忘记:不论地图多么栩栩如生,它都无法等同于领土本身。作为理解世界的“地图”,理论只是我们选择解释特定信息的一种方式,因此它对于现实的反映永远是抽象的、简化的、不充分的,现实远远比理论解释更为复杂、混乱、难以捉摸。正如后现代思想认为不存在单一的现实,我们主观认为的现实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虽然后现代思想在当今已广受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依然难以完全避免现代主义寻求“唯一真理”的思维惯性。在这个层面上,哲学批判与自我反思便是帮助我们避免陷入认识误区的必备要素。

    基于维特根斯坦的普通语言哲学,作者认为心理治疗问题的本质在于理论概念的混淆,即“我们以为语言是以某种方式运作的,而实际上它运作的方式与想象中非常不同”。当心理治疗理论家们过于执迷建构理论,创造并使用诸多高深晦涩的术语概念,就不仅加深了治疗师与来访者间的隔阂,也加剧了不同流派治疗师间的隔阂。一个根本性的误区在于,理论家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常识性的现实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因此,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批判性观点:“每种疗法的有效性不在于其特定理论和实践方法,而不过是一种安慰剂效应。治疗方法的真正效果取决于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取决于来访者‘相信’这种疗法会有效”。事实上在作者看来,主流治疗流派“引以为豪”的理论系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这些流派自认为独特的理论部分完全可以用常识性的话语来理解。作者写作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出一种不依赖于理论的方式来理解治疗方法”。

    为达到这一目标,他将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澄清了理论于心理治疗中的位置、理论与常识之间的关系和误区,然后分别对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体验/情绪聚焦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和神经科学等当前流行的主要流派的理论一一加以分析和拆解,指出它们在理论上的困扰和危险,以及该如何转换成常识性的话语进行治疗实践。除了从哲学视角对不同治疗理论进行解构和批判,作者在第二部分将各种方法的“核心常识”汇集在一起,以不偏离人们思考个人烦恼的日常方式,提供了一套对心理治疗实践的综合理解。无论是对心理治疗理论哲学分析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临床实践中实际操作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在本书中获得一种“醍醐灌顶”的阅读乐趣。


    通过翻译本书,我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有了解答的方向,对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有了全新的启发,让我可以继续穿梭在心理学的“广袤丛林”而不致迷失了方向。愿本书的洞见和智慧也能帮助你驱散那些和我一样或不一样的迷雾,获得一份清澈和明晰;同时,也愿我在翻译中的失误或不足不会太影响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吸收。最后,感谢徐钧老师提供的“天赐良机”,感谢每一位读者的包容和见谅,也感谢编辑团队的支持与合作。 

    吴佳佳
    于德国海德堡
    2021年6月28日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