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手、电影形象大使、青年志愿者代表等是我的学生张伟诗在大学时代的荣誉,更令人骄傲的是,他作为队长带领的“研究生西部支教团”荣获“2007年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他在学生时代就已无须扬鞭自奋蹄,而且保持旺盛的创造力至今。据我观察,他很少有疲倦状态;而据他所言,改掉午睡习惯是为了不浪费时间。
在专业方面,他沉醉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艾瑞克森的催眠研究,这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大一时他将弗洛伊德抽雪茄的经典照片摆在寝室书桌上,后来照片变成了荣格,再后来又变成了艾瑞克森。从他逐渐成熟的思考和表达看,这三位人物对他影响很大,而且并不局限于思维和理论层面。大概便是这样孜孜不倦的经历,加上他个人浪漫的情怀,才使他写出“意识忽明忽暗,生命潮起潮落”这样难得的心理学文学语言。
连榕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恩格斯精通催眠手法、巴甫洛夫痴迷催眠实验、荣格尝试催眠人桥、“中国三子”引领催眠潮流,这些似乎不为大众所知,陌生的内容还包括古老催眠源于星辰仰望、错误催眠治愈人间疾苦、矛盾催眠并行不悖、当代催眠发展既属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但本书并不打算停留于历史知识的陈述,而是试图做出这样的努力:给专业读者一个清晰而严谨的催眠概括,给非专业读者特别是对深度沟通和深度影响感兴趣的爱好者一个浪漫而不失严谨的催眠描绘。
但这种细分领域的梳理并不轻松。一则少有可仿先例,部分资料缺失,耗时费力,二是催眠研究本身长期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各执己见,亦各不相让,三若将百年催眠变迁以重要人物核心思想这一条线串联起来,除需专业基础外,还需执迷不悟的浪漫空想和汗流浃背的放肆梦想,而这也恰是本书创作的二次冲动:催眠未必属于细分领域或小众群体,相反,它无处不在,生生不息。你看,那500年前悄然孕育催眠的漫天繁星今天依旧闪耀光芒,你听,那300年前强力推进催眠的纯粹祝福今天依旧饱含深情,再瞧,那178年前激动验证催眠的科学猜测今天依旧散发智慧,不妨再领略那100多年来并不仅限于眼耳鼻舌身意所见证的催眠传奇,依旧经典。
张伟诗
于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