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克莱因
克莱因学派思想新辞典
“一本涵盖乾坤的辞典”,“一位向导”,这是精神分析学习者人手必备的工具书,仇剑崟、张沛超推荐!
作者:[英] 伊丽莎白·博特·斯皮利厄斯(Elizabeth Bott Spilliu)、[英] 简·米尔顿(Jane Milton)、[英] 佩妮洛普·加维(Penelope Garvey)、[英] 西里尔·库弗(Cryil Couve)、[英] 德博拉·斯坦纳(Deborah Steiner) 著
译者:胡 芸、王惠莹、徐 丽 等 译;姜启壮、王应婴、杨 颖 审校
心理咨询与治疗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5年1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8418
    装帧:平装
    页码:616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完全被这本辞典征服了,无数次感慨:如此好读的书居然是一本辞典!

    前面12个主要条目的写作方式,将克莱因学派的核心概念从起源到发展详细地论述了一遍。我想这是理解一个概念很好的方式。在阅读其他书时,难免会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论述,甚至互相矛盾的看法,但是在这本辞典里,它清晰地呈现了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历史脉络中出现和变迁的,不同人如何对此产生了新的甚至不同的理解,这些冲突又是怎么回事,非常清楚和整合,阅读起来真的很舒爽。而且,还有一些原文引用,讳莫如深的概念用一些简单的比喻和轻巧的讲述,就说清楚了!这大概就是一本好辞典的魅力吧!后半部分涉及154个条目,重要的概念都在其中了!推荐大家阅读,这实在是一本好到不容错过的工具书!

    本书分为“主要条目”和“一般条目”两个部分。主要条目共12条,尽可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了克莱因学派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最终源自弗洛伊德,而由克莱因进一步发展,并由她的继任者加以阐述,包括:无意识幻想、儿童分析、内部客体、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俄狄浦斯情结、投射性认同、超我、嫉毁、象征形成和病理性组织,以及最后的技术。一般条目共154条,按字母顺序排列,涵盖了为精神分析思维提供基石的无数概念。它们都与概念矩阵交叉引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 推荐
      克莱因根植于对早期心理发育开创性的探索,为精神分析的思想和临床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想读懂克莱因并不容易,她的观点还时常被误解。本书犹如一位向导,带领读者清晰准确地学习克莱因思想,使读者在阅读中被其勇敢而非凡的工作所滋养。
    ——仇剑崟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学院院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直属会员

      深入学习一个学派的思想,最好是拥有一本精干得当的导论加上一本全而不繁的文献汇编,以及一本涵盖乾坤的辞典。对于克莱因学派或者说克莱因—比昂学派而言,就是眼前这本了。
    ——张沛超 哲学博士
    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克莱因学派思想新辞典》是一本全面、清晰且学术性强的参考书,深入探讨了克莱因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它是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学派的必备资源和宝贵工具。
    ——卡塔利娜·布朗斯坦(Catalina Bronstein)教授
    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前任主席、会员及培训分析师
    伦敦大学学院访问教授
  • 作译者序
    【主译者简介】

    胡 芸 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咨询师、教员、婴儿观察带组老师。

    王惠莹 教育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师,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咨询师、教员。

    徐 丽 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咨询师、教员。


    【审校者简介】

    姜启壮 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注册委员会注册督导师,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认证精神分析师。

    王应婴 美国费城精神分析学院成人、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师候选人,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教员。

    杨 颖 福州大学教师,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完形心理治疗学组委员,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教员。
  • 序言
    R.D.欣谢尔伍德所著的《克莱因学派思想辞典》(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1989, 1991;后文简称《辞典》) 已被证明是了解克莱因学派理论和实践极其宝贵的资料来源,被译成至少七种语言,广泛受到学生和分析师们评论、引用和使用。自1991年版出版以来,当代克莱因学派思想和著作不断扩展,这让鲍勃·欣谢尔伍德(即R.D.欣谢尔伍德)意识到需要再出一个新版本。在完成了创作两个原始版本的艰巨任务后,他向伊丽莎白·斯皮利厄斯和梅兰妮·克莱因信托基金解释说,他很难承担进一步的工作,信托基金表示同意支持这一项目。
    2003年,在伊丽莎白·斯皮利厄斯的主持和参与下成立了一个小组,成员还包括佩妮洛普·加维、简·米尔顿、西里尔·库弗和德博拉·斯坦纳。我们最初的设想是,我们的工作只是更新一些条目的中小型任务。然而,我们很快发现,“更新”并不能简单地移植到“原作”上。在很多情况下,发展似乎导致了对原始概念的修改,而这些修改需要纳入定义中。一些概念已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另一些概念则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意味着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的工作和讨论。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我们的讨论以及随后对词条的修改使我们得到了一套令人满意的详尽定义,但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鲍勃最初措辞的自发性。此外,新辞典的“风格”也不如原始版本那么一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作。
    在为这本新版辞典的出版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不断为鲍勃当初编写《辞典》时所表现出的创造力感到震惊。这个项目最初的灵感来自鲍勃·欣谢尔伍德的出版商罗伯特·扬(Robert Young)的一个想法,鲍勃以极大的天赋和勤奋接受并发展了这个想法。作为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团队,我们完全了解他一个人所做的大量工作。
    克莱因学派的概念通常涉及人类心灵中非常原始的元素。它们有时似乎远离常识,就像亚原子物理学中那些难以把握的粒子,而有时它们却能让人立即感觉到直觉上的意义。然而,书面文字很难传递出对概念的真正理解,读者需要通过探究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来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克莱因的概念与精神分析的临床基础特别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克莱因的理论是临床理论,它非常重视主观体验。克莱因的基础始终是病人在材料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内容,几乎没有一篇克莱因的论文没有大量临床材料来支持其论点。克莱因,治疗室里如此杰出的一位观察者,在1926年到1946年之间的特殊争论里,当她感到自己的观点受到争议时,她总是会依靠这种力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克莱因进入职业生涯和精神分析的时间相对较晚,没有医学或教学等背景;但她拥有一种新的临床技术,这种技术使她能够触及成人和儿童心灵中比迄今为止所探索到的更原始的层面。她为自己的儿童游戏技术所带来的力量而激动不已,并热衷于展示它的有用性。但是,她的技术的新颖性和威力并没有给她带来她所寻求的安全地位,相反:她的非凡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使她成为正统精神分析界中一个尴尬和离经叛道的成员。克莱因学派的精神分析最初(现在也是)饱受争议——常常是痛苦而尖锐的争论,要么被热情接受,要么被憎恨,甚至被禁止。这或许反映了克莱因学派精神分析所处理的材料——被爱与毁灭的激情所困扰的婴儿般的和精神错乱的心灵。
    在处理克莱因的大量作品及其同事和后继者作品日益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沿用了鲍勃·欣谢尔伍德将条目划分为“主要条目”和“一般条目”的做法。主要条目部分尽可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了我们现在认为的克莱因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最终源自弗洛伊德,而由克莱因进一步发展,并由她的继任者加以阐述。这些包括:无意识幻想、儿童分析、内部客体、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俄狄浦斯情结、投射性认同、超我、嫉毁、象征形成和病理性组织,以及最后的技术。
    辞典的第二部分,即一般条目部分,按字母顺序排列,涵盖了为精神分析思维提供基石的无数概念。它们都与概念矩阵交叉引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与旧版《辞典》相比,我们对“主要”和“一般”条目下的内容做了一些改动,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避免重复,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我们认为对克莱因特别重要的主题(“儿童分析”)或在过去20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主题(“病理性组织”“象征形成”)。
    克莱因对“焦虑”概念的根本性关注与“防御机制”概念一样,本应成为一个主要条目,但我们认为这些概念是如此庞大和多样,与许多其他概念的定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继续采用鲍勃的做法来处理它们,以避免重复。 例如,“焦虑”在至少七个其他词条的定义中处于核心地位:“防御机制”“抑郁性焦虑”“内疚”“不可名状的恐惧”“对抑郁性焦虑的偏执防御”“迫害”和“恐惧症”。 同样,“主要”和“一般”的许多条目也讨论了“防御”条目的内容。
    我们决定保留鲍勃·欣谢尔伍德在前几版中煞费苦心提供的截至1989年的克莱因学派出版物综合参考书目。不过,我们没有尝试继续收录1989年之后的书目,因为我们认为,随着后克莱因时代作品的蓬勃发展,这将会占据太多的篇幅。
    我们非常感谢鲍勃·欣谢尔伍德富有想象力地创作了《辞典》,并慷慨且无条件地将新版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希望他的众多满怀感激的忠实读者们能够原谅我们不可避免地在这部作品上留下我们自己的印记,我们也希望他们会发现,这部作品对得起并尊重了他最初的设想。

    伊丽莎白·博特·斯皮利厄斯(Elizabeth Bott Spillius)
    简·米尔顿(Jane Milton)
    佩妮洛普·加维(Penelope Garvey)
    西里尔·库弗(Cyril Couve)
    德博拉·斯坦纳(Deborah Steiner)
  • 目录
    第一部分 主要条目
    1 无意识幻想 | Unconscious phantasy
    2 儿童分析 | Child analysis
    3 内部客体 | Internal objects
    4 偏执-分裂心位 |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5 抑郁心位 | Depressive position
    6 俄狄浦斯情结 | Oedipus complex
    7 投射性认同 |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8 超我 | Superego
    9 嫉毁 | Envy
    10 象征形成 | Symbol formation
    11 病理性组织 | Pathological organisations
    12 技术 | Technique

    第二部分 一般条目
    卡尔·亚伯拉罕 | Karl Abraham
    (治疗室外)付诸行动/(治疗室内)付诸行动 | Acting-out/acting-in
    黏附性认同 | Adhesive identification
    攻击性 | Aggression
    α功能 | Alpha-function
    矛盾心理 | Ambivalence
    美国精神分析与克莱因的关系 | American psychoanalysis in relation to Klein
    湮灭 | Annihilation
    焦虑 | Anxiety
    同化 | Assimilation
    自闭症 | Autism
    婴儿 | Babies
    婴儿观察 | Baby observation
    坏客体 | Bad object
    基本假设 | Basic assumptions
    β 元素 | Beta-elements
    埃丝特·比克 | Esther Bick
    威尔弗雷德·比昂 | Wilfred Bion
    怪异客体 | Bizarre objects
    乳房 | Breast
    阉割 | Castration
    经典精神分析 | Classical psychoanalysis
    性交 | Coitus
    结合父母形象 | Combined parent figure
    部分本能 | Component instincts
    关切 | Concern
    混淆状态 | Confusional states
    体质因素 | Constitutional factor
    接触屏障 | Contact barrier
    容器/被涵容 | Container/contained
    轻蔑 | Contempt
    论战(1941—1945) | Controversial Discussions(1941—1945)
    反移情 | Countertransference
    创造力 | Creativity
    犯罪 | Criminality
    死本能 | Death instinct
    防御机制 | Defence mechanisms
    否认 | Denial
    诋毁 | Denigration
    人格解体 | Depersonalisation
    损耗 | Depletion
    抑郁性焦虑 | Depressive anxiety
    发展 | Development
    梦 | Dreams
    经济学模型 | Economic model
    自我 | Ego
    自我心理学 | Ego psychology
    共情 | Empathy
    环境 | Environment
    求知欲 | Epistemophilia
    外部客体 | External object
    外部世界/环境 | External world/environment
    外化| Externalisation
    粪便 | Faeces
    罗纳德·费尔贝恩 | Ronald Fairbairn
    父亲 | Father
    女性气质 | Femininity
    女性化阶段 | Femininity phase
    碎片化 | Fragmentation
    安娜·弗洛伊德 | Anna Freud
    遗传连续性 | Genetic continuity
    好客体 | Good object
    感恩 | Gratitude
    贪婪 | Greed
    网格图 | Grid
    怨怼 | Grievance
    内疚 | Guilt
    宝拉·海曼 | Paula Heimann
    癔症 | Hysteria
    它我 | Id
    理想客体 | Ideal object
    理想化 | Idealisation
    认同 | Identification
    体内化 | Incorporation
    婴儿观察 | Infant observation
    抑制 | Inhibition
    先天知识 | Innate knowledge
    本能 | Instincts
    整合 | Integration
    内部现实 | Internal reality
    内化 | Internalisation
    内摄 | Introjection
    苏珊·艾萨克斯 | Susan Isaacs
    嫉妒 | Jealousy
    贝蒂·约瑟夫 | Betty Joseph
    梅兰妮·克莱因 | Melanie Klein
    克莱因团体 | Kleinian Group
    力比多 | Libido
    生本能 | Life instinct
    联结 | Linking
    丧失 | Loss
    爱 | Love
    躁狂性防御 | Manic defences
    躁狂性修复 | Manic reparation
    男性气质 | Masculinity
    自慰幻想 | Masturbation phantasies
    唐纳德·梅尔泽 | Donald Meltzer
    记忆与欲望 | Memory and desire
    心身问题 | Mind-body problem
    母亲 | Mother
    哀悼 | Mourning
    不可名状的恐惧 | Nameless dread
    自恋 | Narcissism
    负性治疗反应 | Negative therapeutic reaction
    客体关系学派 | Object-Relations School
    客体 | Objects
    强迫性防御 | Obsessional defences
    全能 | Omnipotence
    偏执 | Paranoia
    对抑郁性焦虑的偏执性防御 | Paranoid defence against depressive anxiety
    部分客体 | Part-objects
    阴茎与阳具 | Penis and phallus
    迫害 | Persecution
    拟人化 | Personification
    倒错 | Perversion
    恐惧症 | Phobia
    游戏 | Play
    游戏技术 | Play technique
    毒害 | Poisoning
    心位 | Position
    前概念 | Preconception
    原初场景 | Primal scene
    投射 | Projection
    在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心位之间的移动 | Ps←→D
    精神变化 | Psychic change
    精神发展 | Psychic development
    精神平衡 | Psychic equilibrium
    精神痛苦 | Psychic pain
    精神现实 | Psychic reality
    精神病 | Psychosis
    实现 | Realisation
    修复 | Reparation
    压抑 | Repression
    阻抗 | Resistance
    复原/恢复 | Restitution/restoration
    遐想 | Reverie
    赫伯特·罗森菲尔德 | Herbert Rosenfeld
    施虐 | Sadism
    汉娜·西格尔 | Hanna Segal
    自体 | Self
    皮肤 | Skin
    社会防御系统 | Social defence systems
    社会 | Society
    分裂 | Splitting
    结构 | Structure
    象征等同 | Symbolic equation
    症状 | Symptom
    牙齿 | Teeth
    思考和知识 | Thinking and knowledge
    移情 | Transference
    治疗联盟 | Treatment alliance
    无意识 | The unconscious
    无意识内疚 | Unconscious guilt
    整体客体 | Whole object

    克莱因学派出版物列表(1920—1989)
  • 摘要
    3  内部客体 | Internal objects



    定义

    “内部客体”这个术语本质上是指被纳入自体内部的某个外部客体的心理与情感意象。自体的面貌已经被投射进内部客体,因而内部客体的特性受自体这些面貌的影响。内化的意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客体(显然也存在于心智之中)之间的复杂互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通过投射与内摄的循环反复。最重要的内部客体来自父母,特别是来自母亲或其乳房,婴儿将其爱(生本能)或恨(死本能)投射进其中。当这些客体被纳入自体时,它们被认为能被婴儿具体地体验到,就像体内的生理现实一般,引起快感(好的内部部分客体-乳房)或痛苦(坏的内部部分客体-乳房)。婴儿对这些客体动机的看法,部分基于婴儿对外部客体的准确感知,部分基于婴儿投射进外部客体里的欲望和感觉:坏客体中制造痛苦的恶意与好客体中给予快乐的善意。
    内部客体在自体中被体验为彼此相关。它们可能被认同和同化,它们可能被感受为与自体分离,同时又存在于自体之中,有时它们被感受为是自体中的外来异物。克莱因学派的理论认为,内部客体的状态对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内摄与认同稳定的好客体是凝聚和整合体验的自我能力的关键所在。受损或死亡的内部客体会引起巨大的焦虑,并可能导致人格解体,反之,如果客体被感受为处于良好状态,则会提升自信与幸福感。
    内部客体可以在不同水平存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或多或少是原始的。婴儿的内部客体最初是在身体与心智中被具体体验的部分,它构成了成人心灵的原始水平,为后来的知觉、感受和想法增加了情感的影响和力量。内部客体可能通过梦、幻想以及语言呈现在自体面前。
    内部客体在概念上令人困惑,因为人们既从元心理的角度又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从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首个内部客体在某种程度上由生本能与死本能创造,可以影响自我的结构,也是超我的基础。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它们属于幻想的内容,但该幻想的内容又具有实际的影响。
    内部客体的概念化与克莱因的生与死本能理论、她关于无意识幻想的观点以及她关于从偏执-分裂心位发展到抑郁心位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心位中,从部分客体到整体客体的移动在起作用。这意味着没有单一的定义可以准确地表达这个概念。

    重要文献(略)


    术语“内部客体”的概念困难

    该术语缺乏独特性
    在思考“内部客体”这个术语时,存在许多概念上的困难。该词被用来指代个体内部各种各样的现象,从身体的感觉到自体的不同部分,再到各种心理意象——幻想、记忆和知觉。术语“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有时是不可区分的,因为二者都可以用来指代心理意象。所有被感知或被记住的客体,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内部的,因为它们存在于心智中。然而可以对那些被体验为在自体内部的客体和那些被体验为在自体外部的客体进行一些区分。内部客体的概念意味着有生命的或曾经有生命的客体,并与之有情感联系。总的来说,这个术语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持久或重复的客体经验。

    内部客体与本能
    在克莱因早期作品中,儿童头脑中父母的性格被占优势的本能所扭曲,尤其是口腔与肛门的施虐驱力。在她后来的理论中,内部客体可能代表着本能;这尤其适用于克莱因在1958年写到的被分裂出去、位于深层无意识中的极端形象。

    内部客体与无意识幻想
    克莱因认为,本能被体验为幻想,例如,死本能表现为某种具体的或幻想的内部攻击者的形式。

    自体-客体的区分:我和非我的经验
    理论上讲,自体和客体没有明显的区分。内部客体结合了自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可以被体验为或被认为是自体的一部分或外来者(a foreign body;见“投射性认同”)。


    内部客体与本能及现实的区分
    内部客体随着个体本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和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本能、客体和现实感知逐渐分化。


    年表

    先驱者
    弗洛伊德(1900)在《梦的解析》中提到了无意识记忆痕迹,意指它们对梦和症状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真正把客体带进自体的想法产生于费伦齐、亚伯拉罕和弗洛伊德在口腔期发展阶段的阐述。1909年,费伦齐创造了“内摄”一词来描述(口腔)过程,即将外部世界带入自我的过程,并“使其成为无意识幻想的客体”(1909, p. 47)。费伦齐后来将这种活动描述为“通过将其客体包含在自我中,使原始自体性欲的兴趣延伸到外部世界”(1912, p. 316)。1910年,弗洛伊德描述莱昂纳多·达·芬奇在无意识中保留了他对母亲压抑的爱,他仍然“无意识地执着于记忆中母亲的形象”,并认同母亲(1910, p. 100)。亚伯拉罕(Abraham, 1911)把体内化描述为口腔本能冲动的心理对应物。
    弗洛伊德在1910年引入了自恋的客体爱(object-love)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性学三论》(1905)和那篇关于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论文(1910)的脚注中都出现过。1914年,弗洛伊德撰写了一篇论文,阐述了自体将自我作为其爱的客体的观点(《论自恋:一篇导论》)。弗洛伊德在1917年的重要论文《哀悼与忧郁》中,使用亚伯拉罕对正常哀悼与严重抑郁的区分,以及亚伯拉罕口欲食人(oral cannibalism)的概念,来描述抑郁的自我如何与内摄的、责备的、丧失了的客体进行认同。然后在1921年,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分裂的观点,其中一部分自我是良知,愤怒地对抗自我中“已经被内摄所改变,包含丧失客体”的部分(1921, p. 109)。良知或批判的代理者后来被命名为超我,它本身就是早期认同的沉淀(1923, p. 34)。弗洛伊德将客体带进自我的原因描述如下。
    当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一个性客体时,他的自我往往随之发生改变,这只能被描述为在自我内部建立客体,正如在忧郁症中发生的那样。这种认同可能是它我能够放弃客体的唯一条件。无论如何,尤其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个过程非常频繁地发生,它使我们有可能假设:自我的特征是被遗弃的客体-投注的沉淀物,它包含了那些客体选择的历史。
    (Freud, 1923, pp. 29-30)

    弗洛伊德后来解释了他所说的“认同”这一术语的含义。
    这就是所谓的“认同(identification)”,也就是说,将一个自我同化(assimilation)到另一个自我中,结果是第一个自我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像第二个自我一样,模仿它,在某种意义上将它变成了自己。把认同和口欲的、将另一个人吃掉的体内化进行对比并非不合适。它是对他人依恋很重要的形式,可能是最早的依恋,和对客体选择不是一回事。
    (Freud, 1933, p. 63)

    所有这一切都为克莱因关于“内部世界充满了内部客体”的思想铺平了道路。

    克莱因对内部客体的看法
    1925—1932年,早期阶段:对俄狄浦斯客体的口腔和肛门攻击(内摄的特征受内摄时所处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影响)
    早在1925年,当克莱因写到“抽动”的时候,她就把抽动描述为与孩子对他的“内部”客体——性交中的父母——的幻想关系有关的活动,这个“内部”客体是指性交中的父母。亚伯拉罕和费伦齐将抽动描述为与自慰有关的自恋行为,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无客体的释放方式。克莱因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认为抽动是从客体关系退化到继发自恋的行为。
    此时克莱因开始构建她的理论,她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焦虑是由他们自己的暴力感受和他们内部存在报复性母亲的幻想所引起的。1926年,她描述了两个极度焦虑的女孩,其中一个叫丽塔的女孩害怕她母亲的报复,因为她的俄狄浦斯式愿望是“篡夺她母亲在父亲那里的地位,从她母亲那里偷走她孕育中的孩子,伤害及阉割自己的父母”(1926, p. 132)。克莱因的观点是,令人恐惧的母亲不是真实的(外部的)母亲,而是被内摄的母亲。
    但是在这里,对幼时愿望的禁止不再来自真实的母亲,而是来自被内摄的母亲,她(丽塔)以多种形式为我(克莱因)活现了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对她施加的影响比她的亲生母亲曾经做的更加严厉和残酷。
    (Klein, 1926, p. 132)

    尽管在克莱因写作的这个阶段,她聚焦于作为坏客体的内部客体,而丽塔的父亲也是折磨人的内部形象,但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父亲:更有帮助的形象,作为一头大象出现在她的游戏中,阻止她起身追求她那邪恶的愿望。 
    克莱因将儿童的原初真实客体与她所说的“意象”区分开来。“他与他们(原初客体)的关系经历了扭曲和变形,因此当下爱的客体现在是原初客体的意象”(1927, p. 151)。克莱因认为,儿童专注于母亲的身体内部及其内容物,包括充满敌意的阴茎,当它们和母亲一起被内摄时(后来被称为“结合客体”),被儿童感觉为有极度的敌意,并引起极度的焦虑。克莱因将这些意象定位在超我中,这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变,超我的发展先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见“俄狄浦斯情结”“超我”)。
    ……超我具有幻想的严苛性。考虑到无意识中普遍存在的、众所周知的原则,儿童会因为自己食人和施虐冲动,而预期受到诸如阉割、被切成碎片、被吃掉等惩罚,并且永远生活在对这些惩罚的恐惧之中。儿童那温柔、慈爱的母亲与被儿童超我所威胁的惩罚之间的对比,实际上是荒诞的,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我们决不能把真实客体等同于儿童内摄的客体。
    (Klein, 1927, p. 155)

    在她这个思考阶段,克莱因经常假设,真实客体是好的(如上面的例子),而意象则是坏的。这个假设在过去和现在都饱受诟病,但克莱因并没有长期坚持这个假设,即使在她提出该假设时,“好的”“真实的”客体也常常是不切实际的,且表现出极端的暴力。佩托阐明了这一点,他指出,尽管克莱因(Klein, 1929)认为杰拉尔德理想中的“仙女妈妈”比残忍的意象更接近现实,“这个更现实的意象仍然愿意帮助儿童杀死他的父亲,阉割他并吃掉他的阴茎”(Petot, 1990, p. 260)。
    一段时间以来,克莱因认为,内部客体的特征由其主导的前生殖器冲动的性质所决定,在此冲动之下客体被内摄。因此在口腔施虐阶段,被内摄的客体将被内摄的过程所扭曲,然后其本身将被体验为充满了口腔施虐。因为,当客体被内摄时,主体使用施虐的所有武器向他们发起攻击,这唤起了主体对于外部和内化的客体会对自己发动类似攻击的恐惧(1929, p. 212)。在这个早期阶段,克莱因还没有发展出她的抑郁心位理论,她认为有益的内部客体的形成取决于儿童朝向生殖器期的成功发展。克莱因指出,如果存在“对口腔吸吮阶段的足够且强烈的固着”,这便会发生(1929, p. 204),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的客体才变得更像真实的母亲。
    克莱因对儿童内部幻想世界的描绘极其复杂,其中每个“人物”,从极端的形象到更加现实的形象,都处于快速波动的状态,时不时地可能与其中一个或多个意象结盟、交战,或被其接管。这种内部冲突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将这些意象“分裂和投射”(1929, p. 205)到外部世界的客体内,而得以缓解。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