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万千教育)》分为上编和下编,共10章。
上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角色定位、理念确立、情感因素、基本原则和理想状态等五个方面引发幼儿教师对治班的理性思考。上编内容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定位自己的角色,即让幼儿教师对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自己以及应具备的决定班级各项工作并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认同感;指导幼儿教师明确生活管理、教学管理、家园管理等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
下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实践行动提出了多种策略,并围绕着这些策略指出了各种具体的方法。
【编辑推荐】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又一力作!理性的思考结合大量的场景感强的案例,帮助读者既知道班级管理的技巧,又懂得技巧背后蕴含的理念和真谛!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深化、迁移自己的经验,解决更多的班级管理难题。
【名家推荐】
班级管理能力是一种典型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做中学、积累经验、逐步发展且必须具备的实践性能力,《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则是一个扶助教师掌握班级管理基本技能、发展实践性能力的桥梁。书中来自一线的经验和体会,呈现了一幅幅真实的幼儿教师的工作画面,让大家产生真实的体验,从而发生有效的学习。
——张琼(南粤优秀幼儿教师,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细品蕴藏书中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我们能分享有效的治班之道,体验作者及几位优秀园丁耕耘与收获的满足和幸福。同时,李老师的作品告诉我们,脱身喧嚣的都市,静静地寻找、描绘心底最爱的那一片绿,培育、享受专业成长的丰硕果实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乐在其中。
——龙小敏(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
细读李老师的新作《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书中一线教师的心声和困惑,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的使命;极富实用性和创意的治班策略,让我受益匪浅!
——张文燕(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教师)
李麦浪 从事学前教育与研究工作三十多年。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广东省学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专家,广东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州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称号。撰写的专著《0岁,阅读的起跑线——学前儿童图书阅读与指导》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此外,有五十多万字的论文和教育类文章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核心期刊上发表。
前言
当你看到“治”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想起治国——治理国家政务,使国家强盛安定;治家——治理家庭事务,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治学——钻研学问,达到不同的学术境界。
当你看到“治班”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又会想到什么?你一定会想到管理班级吧。与治国、治家、治学一样,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治班”就是管理班级的方方面面,使之能更适合幼儿的生活与学习。“治班之道”牵涉管理一个班级的目标、方向、原则、方法与策略等。
“治班之道”,幼儿教师应该从 “心”开始,善用真情去感染幼儿、感染家长、感染同事;在“理”中找据,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由“行”入手,注重在行动中去建立班级规范,坚持一贯的适度要求;以“意”为基,建立基本的班级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规则意识;以“谋”为度,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起适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则学习过程;以“和”为贵,师幼共同制定规则并一起遵守,家园形成合力,同事工作默契。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懂得用“场”之策,即不同的场景应有不同的常规,以便大家共同遵守;用“语”之妙,即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运用语言灵活地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用“物”之巧,即在不同的场合中,以不同的材料作为班级管理的不同导向,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但幼儿教师往往会陷入忙碌的班级事务中,纠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沉浸在实际的教学中,而没有一点空暇去理顺自己的思想,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行动,没有机会总结自己治班工作的经验,没有细细地分享过同行的成果……那么,现在起请你从一个幼儿园班级管理者的角度,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理性思考与实践行动,跟随大量的实例分享和理论分析,去了解和理解幼儿教师的“治班之道”。希望在一个又一个具有强烈的“场景感”的案例中,在一个又一个操作性强的参考中,引发你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出行为上的改善,达到有效治班的的效果。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共10章。上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角色定位、理念确立、情感因素、基本原则和理想状态等五个方面引发幼儿教师对治班的理性思考。
上编内容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定位自己的角色,即让幼儿教师对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自己以及应具备的决定班级各项工作并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认同感;指导幼儿教师明确生活管理、教学管理、家园管理等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在“动之以情——用真心感染身边的人”、“晓之以理——深入浅出,讲明道理”以及“持之以恒——坚持一贯,适度要求”三个方面的观点阐述中,帮助幼儿教师确立治班行动的理念,把握好治班的行动方向,构思治班的行动指南。在分析幼儿教师治班行动的情感因素以及各种情感表现的基础上,指出怎样的情感适合治班,引导幼儿教师依据不同情景,适度地呈现自己不同的情感。通过分析幼儿教师治班行动的思想依据,提出了以正治班、以柔治班、刚柔并举、站稳立场等基本准则。此外,还列举了幼儿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提出班级管理的效能和理想状态等问题。
下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实践行动提出了多种策略,并围绕着这些策略指出了各种具体的方法。
制订班级的工作计划是治班过程中最基本的行动。幼儿教师应注意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基线调查以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的状况,怎样对调查所得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怎样找出治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抓住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向找出解决方法,然后经过班级工作人员的共同讨论把计划制订出来。
幼儿的常规管理是幼儿教师在治班过程中最需要采取的行动。幼儿教师应考虑怎样依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建立不同要求的规则,如何在不断的重复中帮助幼儿强化和巩固规则,如何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由浅入深、小步递进、层次分明地帮助幼儿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得到阶梯式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在师幼互动中共同制订规则并遵守规则。
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让“环境说话”最能体现幼儿教师治班的技巧。巧用空间,即幼儿教师应学会给自己的班级规划各种活动区域,与幼儿讨论各区域的功能与作用,和幼儿一起制定不同区域的常规。巧用材料,即幼儿教师应学会动员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材料,并运用不同的材料来体现不同的规则,发挥各种材料在班级规则中的作用。巧用角色,即幼儿教师应学会发挥直接性的指导与提示的教师角色作用;利用游戏角色来间接性地指导幼儿、帮助幼儿;运用朋友的角色,给幼儿平行性的指导与提醒。
家园共育是治班行动的综合力量,合力运用得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班效果。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幼儿教师如何通过多种渠道,使家园联系更多样化、更及时;如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类的指导,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不同主题的家园活动等。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并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因此如何与同事相处在治班的行动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同一个班级里的教师如何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诚意地进行沟通,彼此尊重,易位而思;如何在肯定对方工作的同时,讨论协商,共同承担责任,以及如何保持热情中肯的态度理解对方等。
提升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治班能力提高的过程。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主动地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有效的方法,并把自己所思所想写出来,是幼儿教师提升自己经验的最好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做明智而负责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者,在善待自己的职业、善用自己的权利、善管自己的工作中,实现班级的善治。
李麦浪
2012年2月
目录
上编 幼儿教师治班的理性思考
第一章 幼儿教师治班的角色定位 3
一、定位自己——了解角色的意义与目标 3(三)家园管理——凝聚合力的家园共育 24
(三)拥有时机——要求要恰到好处 55
(三)适度呈现——情感的内外之别 72
(二)坚定自己的信念 91
(五)价值扩大——寻找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108
下编 幼儿教师治班的实践行动
(三)最后定稿——形成班级学年或学期计划 130
(三)适当呈现——让幼儿清楚记住要求 151
(三)朋友的角色——平衡性的指导与提醒 177
(三)定题定向——主题内容更加明确 200
(三)行动在实——各种活动中的积极配合 222
一、动之以情——用真心感染身边的人
人与人之间在进行交往、交流与沟通时,往往会把情感摆在第一位。动之以情,用真挚的感情打动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理解对方、认同对方,这是一种境界。幼儿教师在确立治班理念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就应该是“以情动人”这一点,即怎样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染身边的人。
(一)拥有爱心 —— 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以己之力助别人之需,这就是关爱的本质。关爱行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只要你多去观察,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别人的关爱。
关爱别人就等于是关爱我们自己。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因此,拥有爱心是“以情动人”的首要因素,也是治班理念确立的要素之一。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学会爱护幼儿、关心家长、关照同事。
1.爱护幼儿
幼儿教师要用关爱之心去打动幼儿的心。幼儿初到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方面是环境上的变化。在家里,幼儿拥有所有的玩具、用品和生活上的设施设备;在幼儿园里,却要和其他小朋友共用各种东西,玩玩具,甚至上厕所也要轮候。另一方面是情感上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独自享受着父母和祖辈家长的爱;在幼儿园里,却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老师的爱,这种情感上的变化正是幼儿最难接受和必须经历的关口。在这样的环境和心理变化中,幼儿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关键的。要让幼儿能平稳地过渡到幼儿园生活中和逐渐喜欢幼儿园、老师、小朋友和班集体,幼儿教师就必须拥有一颗爱心,全心全意地去爱幼儿,用教师的爱来温暖幼小的心灵,用教师的情去感动不知所措的幼儿。
幼儿园不好玩彦彦是家中的独子,备受家人宠爱,在家里都是他说了算。平时就是他和妈妈待在一起,爸爸上班较忙,没空管他。妈妈有时做事,他就自己玩汽车,较少与邻居孩子一起玩。这样的孩子一下子就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自然会有诸多的不适与焦虑。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要过集体生活,而集体生活客观上要求大家要在各项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所以,等初来幼儿园的新鲜感和好奇感一过,他们就不愿意来园了。这不彦彦从第三天开始就不喜欢上幼儿园了。
我们主动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分析“彦彦刚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为什么过了几天却哭着不来”的原因。彦彦家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继续坚持送他上幼儿园,鼓励彦彦遵守规则,适应集体生活。同时,我还提醒家长要注意教给彦彦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在双休日要抽空带彦彦与同龄人一起玩,帮助彦彦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感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强调小步递进原则。通过语言、眼神、肢体动作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彦彦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彦彦逐渐明白了上幼儿园要遵守一些规则。
面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分离焦虑情况,如果教师能够分析其焦虑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同时家园合作且进行一致的教育,那么孩子一定会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较快地度过入园焦虑期。
(邓晓新)
2.关心家长
幼儿教师要用关爱之心去感动家长。当家长把自己步履蹒跚、还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放到幼儿园时,心里都难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了吗?被人欺负了吗?孩子吃得怎么样?睡觉时教师是否给孩子盖被子了……这时的家长最需要幼儿教师的关心。因此,幼儿教师应具有明确的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力图做得使家长安心、宽心、舒心、放心。如果教师能在迎接幼儿入园时多一点笑容和亲切的问候,家长就多一份安心;如果教师能把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家长就多一份宽心;如果教师能经常向家长汇报幼儿的成长细节,家长就多一份舒心;如果幼儿在幼儿园里身体、心智、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家长就多一份放心……这样的“以情动人”最能产生特殊的效果。
罡罡妈妈放心了。
新学期开学了,我们班新转来了一名幼儿,叫罡罡。我通过日常细心的观察发现,他的发音不大正确,与他人沟通时有点困难,需要别人反复讲述才有反应。在家访时,我了解到罡罡的双耳听觉能力比较弱,他的妈妈也担心这个问题,怕他入园后不适应。我建议其家长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解罡罡的问题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还是行为习惯上出现的问题。
国庆节过后,罡罡妈妈特意带孩子去香港检查,被确定为先天听觉较弱,大概是正常人听力的70%~80%,进而对他的语言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他不敢说、说话没自信等。在医生的建议下,罡罡佩戴上了助听器。由于每天中午都要把助听器摘下来才可以睡觉,我特意向罡罡的妈妈学习怎样为孩子摘、戴助听器。在每天的班级生活与学习活动中,我也会特意关照他,鼓励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关心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关心、爱护下,罡罡能自然地参加班级里的各项活动了。见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贴心的照顾,罡罡的妈妈很安心地去工作了。
(区泳仪)
3.关照同事
教师要用关爱之心去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同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幼儿园的班级工作需要几位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同时也需要与班级外其他同事的沟通与协调,这样的工作合力是巨大无比的。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同事之间的互相照应是很重要的。在领导下达了繁重的任务后,如何协调分工能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任务;在每天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如何各尽其职以默契的行动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相互配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育个别幼儿的时候,如何前后呼应使大家的教育行为保持一致性;在同事的家庭或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或照顾的时候,如何伸出援手共渡难关……这样的“以情动人”是共同合作的基础。
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这个学期王老师承担了一个区级科研课题。当她接到此课题研究任务后有点担心,怕因为自己承担了科研任务而加重了班级同事的工作量。有好几天,王老师都没敢和我们说,只是自己闷在心里。
当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就主动地安慰王老师,让她不要担心,把课题的任务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王老师听后很感动,马上和我们商量如何设计研究的方案,如何把研究的工作融合到班级的工作里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但顺利地完成了研究任务,我们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李麦浪)
(二)拥有耐心 —— 给予大家最大的宽容
幼儿教师应拥有耐心,即内心不急躁,对任何事情,即使是十分烦琐无聊的事情也不会感到厌烦,并能坚持一件一件地去完成,这就是耐心的真正含义了。耐心是人类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常常作为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在确立“以情动人”治班理念这一点上,幼儿教师的忍耐和宽容之心是很重要的。拥有耐心不仅对教师的工作有帮助,对教师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班级管理方面,幼儿教师的耐心主要体现在接纳幼儿、宽容家长和认同同事三个方面。
1.接纳幼儿
幼儿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间的差异。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体质、性格、习惯、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教师除了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来看待它们外,以耐心来对待它们也是很重要的。拥有耐心能使教师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到每一个幼儿心中,并能把周而复始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2.宽容家长
幼儿教师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家长的各种要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家长花了钱送自己的孩子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他们是有权利享受幼儿园的优质服务的。特别是在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或者幼儿处于低年龄段的时候,家长会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园、班级环境以及幼儿教师提出诸多的要求或意见。如果幼儿教师能以宽容大度的姿态从容地面对这一切,在充分理解家长的基础上去分析家长的意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接纳家长的意见的话,就能和家长在感情上更加接近,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就能更加顺利地开展。
老奶奶的愤怒平息了
一天,盈盈的奶奶来接孩子。看到孩子一天居然换了三套衣服,就大叫起来:“怎么搞的?带这么多的衣服都换了?”我耐心地向盈盈奶奶解释,孩子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很活跃,出汗很多,因此换衣服也勤,怕孩子感冒了。奶奶还是不解地问:“上午一套,下午一套还不行?”我马上介绍了盈盈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奶奶听着听着脸色就和悦多了,也不再执著于孩子的换衣服问题了。可见,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耐心、宽容地对待家长,适当地转换方式,通常情况下是能得到家长的认同的。
(李麦浪)
3.认同同事
幼儿教师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同事的各种意见。幼儿园的班级工作非常琐碎,班级里或班级间的同事都可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做事情的习惯,因此在完成班级各项工作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某些时候,如果大家对做某一件事情的意见不统一,可能就会直接影响班级的和谐气氛,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了解同事的意见,求大同存小异,协调各自的工作方式,在班级的工作中积极地配合,以便顺利地完成班级任务。在工作中互相认同与体谅,才能在感情上主动靠拢,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以情动人”的治班理念。
“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准备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要举行一个大型的亲子体育运动会,各个班级都需要负责其中一些运动项目的材料准备工作。我们班要准备的材料是“投掷”项目中的沙包和“立定跳远”项目中为了让孩子看得清楚而用橡皮绳扎上小花的“起跳线”。起初,李老师想,班上既然已经有现成的小沙包,正好不用做了。但我觉得这些沙包比较旧了,而且也不结实,万一在亲子运动会上坏了、散了怎么办,于是就想再做一些。李老师却认为大家都这么忙,哪有时间做这些。为此,我心里有点不愉快。时间很快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这项任务还没有完成。为了能尽快完成工作,我再一次和李老师商量,她一脸不高兴地说:“那就中午值班的时候做呗。”
到了中午,我主动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一边动手向李老师学习如何做沙包和扎小花,一边夸奖李老师的手巧。李老师在看到我笨手笨脚地被针扎到手的时候,关心地抚摸了一下我的手并不时地提醒着我……通过她那充满关心的神情,我知道我们的心已经连在一起了。
(李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