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花朵,教师是园丁。”当成长中的花朵遭遇一些小问题时,园丁们该怎么办呢?本书通过诸多实例,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幼儿最经常出现的41种问题行为:打人、咬人、撕书、发脾气、不参加活动、不爱说话、挑食……探讨了它们形成的潜在原因以及步骤明确的处理方法,为幼儿教师提供了一部详实的“园艺指南”。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幼儿问题行为的处理,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园艺系统”工程,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外科手术。
前 言
在很大程度上,这本书是对我近10年来教授早期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总结。在教授有关学前儿童问题行为指导策略的课程的时候,我的学生常常会跟我说,他们发现一些文献资料谈及的话题很有趣,很令人激动,但是内容不够具体。学生们的反应通常是:“是的,我理解和赞同这些理论和原则,但是当我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我的学生们关注的是似乎从不和其他孩子打交道的塔莎、总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咬人的罗杰以及总是让父母和教师担心的过分挑食的格莱斯拉。正因如此,我开始思考我怎样才能以一种更为具体和实用的方式来阐述有关发展适宜性行为指导策略方面的信息。
自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的25年来,我收到了很多一线幼儿教师的反馈,他们发现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实用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承接之前几版的特点,第六版我也试图帮助教师找到一种合适的、积极的指导技术。本书所涉及的各种方法,都是基于作者的广泛研究,能有效解决儿童的问题行为。每种处理方法都有配套的操作技术。在处理儿童的一些特定的问题行为时,这本书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这也是出版这本书的目的。通过阅读目录,你会发现本书考虑到了儿童的很多种问题行为。
这本书的特点首先是,将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引起这些行为的潜在原因上。在改变某个儿童的问题行为之前,教师应该仔细考察这名儿童的生活环境,弄清可能导致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比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察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可能引起儿童这种行为的任何医学上的因素,这些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察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在这些环境中和儿童一起生活的人。本书在阐述每一个具体的问题行为的章节中,都有一个部分——“行为分析”来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而儿童的行为常常是对其生活的反应。儿童本身没有能力来控制这些因素,因此,作为教师,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搞清楚引发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那些让他们备感压力的因素。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教师与儿童家长合作,向家长咨询信息和建议。本书每章都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建议,指导教师如何就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长进行沟通。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本书第6章——“与家长合作”中介绍到了。本章和接下来每章中的相关部分都强调了教师与家长合作找到儿童问题行为解决办法的重要性。
第六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此版中一个重大的改变是提倡教师们经常使用“计时隔离”策略教育孩子,而在以前的版本中,教师们被要求在使用这个策略时要非常地谨慎。此外,在此版中,这种策略的名称和方法都有所改变。为了更加反映其教育意图,我们把这种策略命名为“自我控制时间”。在使用这个策略的过程中,教师的控制将变少,更多的是儿童的自我主导。儿童有时候需要时间来远离喧闹的活动区和班级活动使自己平静下来,重新获得心理平衡,即自我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此外,儿童是能够知道他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回到自我控制的状态中的。所以,在这版中,我们建议教师要相信儿童,让他们自己决定他们的自我控制时间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已经使用过这个策略的教师已经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第5章中,你会获得更多的关于这个策略的信息。在其他一些章节中,“自我控制时间”也是一种被推荐使用的策略。
我希望这些调整能为那些每天和儿童朝夕相处的幼儿教师提供更有效、更实用的帮助。在理解班级中儿童的整体特征和每个儿童独特性的基础上,教师为每个儿童提供更敏锐的支持和指导,将有助于这些儿童成长为更具有安全感和更足智多谋的青年,因为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Eva Essa博士
第8章
咬 人
两岁的詹妮已经上幼儿园两个月了。她每周会有三个上午的的时间来幼儿园,因为这个时候她妈妈要去大学里上课。詹妮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稍微有点婴儿肥。她爱来幼儿园,而且对所有的活动都充满热情。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常常会拥抱教师和其他小朋友。
然而,詹妮爱咬人。假如某个小朋友拥有她想要的玩具,如一辆玩具小汽车、一个拼图玩具或者是一个毛绒小动物,如果那个小朋友不给她,她就会咬他。有时候,她会走到某一个小朋友面前,笑眯眯地抱住这个小朋友,然后突然咬住这个小朋友的下巴。在用餐时间,如果她没有及时拿到饼干,她也会咬在她旁边的小朋友,在等待活动时也是这样。几天前,因为前面的小朋友没有及时爬上攀爬架,她就咬了那个小朋友的脚踝。
每当詹妮咬人的时候,教师总是会批评她,并告诉她,她的这一次行为给别的小朋友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如果其他小朋友咬了她的话,她也会不高兴的。每当这时,詹妮总是表现出很后悔的样子,并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但是她的后悔通常持续不了很久,她很快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去玩了。有时,在教师的一再提醒下,她可以一天不咬人;而有时,过了一小会儿后,她就又咬人了。
行为表述
这名儿童时常咬其他的儿童。
行为观察
在采取行动之前,教师应该花几天时间观察这名儿童,以进一步了解她的这种问题行为。
这名儿童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咬人?
● 一天中的任何时候
● 在某个特定的活动中,或者是在一日生活的某个环节
● 在室内时
● 在室外时
● 当小朋友们聚集在一起时,比如小组活动时
● 在教师主导的活动中
● 在自由活动中
● 在午睡时间
● 在过渡环节中
● 在她情绪不稳定时
是什么引发了她的这种行为?
● 其他小朋友抢了她的东西
● 她想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东西
● 她身体感到疲劳
● 马上到吃饭时间了
● 她不能完成某项任务
● 教师拒绝了她的某项要求或阻止了她的某种行为
● 她看到其他小朋友伤害了自己的好朋友
● 待在其他小朋友旁边
● 她因为不能参与某项活动而感到焦躁
● 她必须等待才能参与某项活动
谁是受害者?
● 任何人
● 那些与她年龄相同、身高相近的小朋友
● 比她年幼的小朋友
● 从她手里抢走东西的小朋友
● 离她近的小朋友
她在咬人前后会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 在咬人之前,会先看看是否有人在注意自己
● 咬人后,会道歉或者试图安慰被咬的小朋友
● 咬人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当被咬的小朋友哭泣时,她会觉得很不安
其他需要观察的方面:
● 她是否会咬自己
● 她是否也咬玩具,比如积木或者是塑料圈
● 她是否经常把衣服、玩具或者手指放在嘴里
这些事先的观察可以提供给教师一些信息,让教师了解这名儿童咬人行为发生的时间、原因以及经过。绝大多数爱咬人的儿童年龄都较小,通常是两岁左右。虽然很多儿童在小的时候都咬过人,但是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咬人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在这里,教师观察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能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与家长合作
教师一旦观察到这名儿童连续几天有咬人的行为,就要和这名儿童的家长见面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下儿童的这种行为除了发生在幼儿园是否也发生在其他场所比如家里,以及当家长发现孩子咬人时他们使用了什么策略。然后,和家长讨论一下哪种策略最有效。如果咬人的孩子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那么教师要告诉家长,这个阶段的儿童有咬人行为是很普遍、很正常的。此外,教师还要让家长相信,在幼儿园,教师是不会对他们的孩子使用任何惩罚手段的,教师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这名儿童通过其他的技巧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旦你使用的策略发挥了作用,别忘了和家长一起分享这种成功。
行为影响
对于那些年龄很小的儿童来说,咬人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这是因为两岁儿童在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时,还不太能考虑同伴的感受,也不太能把握互动时的分寸。而且,他们正在长牙,就像喜欢咬东西的婴儿一样,他们也可能通过咬人来缓解长牙时的不适感受。
教师应该意识到两岁的儿童爱咬人,这是绝大多数的儿童都要经历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为了防止儿童咬人,教师可以搞清楚儿童咬人的原因,并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如果每次在儿童咬人的时候,教师都要责备甚至是惩罚咬人的儿童,那么儿童就会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咬人,他们就会得到关注。教师的这种反应反而强化了儿童把咬人当做是迅速得到教师关注的一种方式。此外,教师对这种儿童自身不能控制的行为大发雷霆,也会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行为分析
从非正式的观察中获得的一些线索可能会促使教师改善教室里的环境,以帮助那些年幼的、爱咬人的儿童。
● 拥挤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两岁儿童咬人,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在的班级,班额应该很小,一般有8~12名儿童就可以了。此外,再包括2~3名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儿童的咬人行为。
● 两岁儿童需要一些感知觉活动。因此,教室里应该为儿童提供充足地闻、看、听、感觉、触摸、尝试和操作的机会。此外,因为儿童可能会把东西放在嘴里,所以教师应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的是安全的和卫生的。允许儿童尝和咬东西也有助于缓解儿童咬人的冲动。
● 教室里应该为儿童准备适合其年龄发展水平的材料和玩具。比如:如果材料不符合两岁儿童的年龄发展需求,他们就会有挫折感,就有可能会通过咬其他同伴来发泄这种不良情绪。
● 教室也应该被创设成教师很容易就能关注到每个角落和每个儿童,因为认真观察每一个年幼的儿童很重要。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 两岁儿童的教室里应该有很多一模一样的材料。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会分享。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很多件,他们就不会为了争抢东西而咬人或攻击其他儿童。
● 重新安排餐点时间。某些儿童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咬人,因此,如果教师能及时提供给他们食物也可以防止他们咬人行为的发生。
● 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比如生理学上的解释。如果某个儿童之前从来没咬过人,某天他突然开始出现咬人行为,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耳朵发炎了,他在通过咬人来缓解这种不适症状。
如果上面阐述的内容与你之前观察获得的信息不同,或者还是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那么请你接着阅读下面的内容。
目标设定
帮助这名两岁儿童找到替代咬人的方法,减少她的咬人行为。
方法介绍
● 尽可能地确保教室环境的有效性。
●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这名儿童出现咬人行为。
● 强化适宜的社交行为。
● 假如这名儿童确实咬人了,要让这名儿童认识到咬人是一种不被大家接受的行为。
注意这些步骤都是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准备的。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儿童,教师要使用第5章中提到的策略。
概念界定
咬人,是指某个儿童故意把牙齿放在其他儿童身上任何部位的行为。
基准线
为了能够有效地评估你所使用的策略,教师要连续三天记录下这名儿童的所有咬人行为。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某个比较方便的位置摆上一张纸,每次这名儿童咬人后,就在这张纸上做一个简单的标记。三天后,把儿童咬人的总次数记录在频率记录图上。
实施步骤
在你连续三天记录了这名儿童的咬人行为后,开始实施以下的步骤。班里的所有教师都要使用同样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尽可能地确保教室环境的有效性。教师要经常检查教室里的环境布置、材料和日程安排,以确保能满足两岁儿童的发展需要。教室的管理越有效,越能减少儿童受到挫折和发生冲突的潜在可能性。两岁的儿童很容易感到疲劳和饥饿,因此两餐之间,教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些点心。此外,两岁儿童的注意力时间持续很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及时关注;他们喜欢在教师身边玩耍,而不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们没有办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教师在制订计划和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考虑到两岁儿童的这些特点。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这名儿童出现咬人行为。当你知道这名儿童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会咬人时,你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待在这名儿童旁边,认真地观察她,觉得她想要咬人了,就把她抱开。如果她反抗你,温柔地制止她直到她停止反抗;如果她没有反抗,迅速转移她的注意力到别的活动上。千万别批评她!如果你觉得她真的需要咬一些东西的话,就给她一些东西去咬。
强化适宜的社交行为。两岁儿童已经学到了很多积极的同伴交往方式,也知道咬人是一种不被人接受的行为。你要表扬这名儿童适宜的社交行为,要让她知道当她表现出适宜行为时你很高兴。同时,要帮助她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儿童学会了更多的积极的交往方式后,他们就会更加喜欢与他人进行交往。
假如这名儿童确实咬人了,你要让这名儿童认识到咬人是一种不被大家接受的行为。咬人行为应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但是假如这名儿童一不小心还是会咬人的话,按照下面说的去做:
(1)对咬人的儿童说:“不可以咬别人,你会伤到别人的。你看,秀娜正在哭呢,因为你咬疼她了。”
(2)带着那名被咬的儿童去清洗伤口并进行紧急的治疗。让这名咬人的儿童也跟着一起。
(3)让咬人的儿童参与到安慰和照顾被咬的儿童的过程中。描述这个过程。鼓励这名儿童通过轻拍受伤的儿童、给受伤的儿童缠上绷带,或者其他方式提供帮助。这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达同情和进行积极的社会互动的榜样。
继续记录这种行为。运用记录图继续对这种咬人行为进行记录。假如从图上你发现儿童的咬人行为还是很多,那么检查一下预防措施。有些地方可能还有待加强。只要教师对教室里的情况加以注意,儿童的咬人行为肯定会大大减少的。
保持取得的进展
一段时间后,如果记录图显示出这名儿童的咬人行为出现得比较少了,那么这名儿童很可能已经度过了爱咬人的阶段。此时,教师可以停止这些特意的预防措施。不过,教师还需要继续强化那些适宜的行为,因为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