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幼儿心理
-
透视幼儿心理世界——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
一本可读性和实用性俱佳的幼儿心理学著作。
作者:冯夏婷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4960
    装帧:平装
    页码:260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幼儿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感受世界、怎样应对世界这三个方面,精选了3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详细地向幼儿教师和家长介绍了幼儿的心理世界


    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都是先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引出幼儿的心理现象,接下来分析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再介绍心理学家针对此现象的经典实验研究和结论,然后分别给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教育建议,最后补充“重要参考”资料以增强阅读的愉悦感。


    全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读者了解和观察幼儿的心理现状,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推荐
    这是一本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世界,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的优秀图书;作者提出的教育建议很专业也很实用;它是一本可读性和实用性俱佳的幼儿心理学著作。

  • 作译者序
    冯夏婷  教育心理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从事幼儿心理与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25年。是《妈咪宝贝》《家庭教育》等育儿杂志的专家顾问和撰稿人。主编《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家长篇)》《教育,从爱开始》等育儿图书4本。出版《儿童、家庭和社区—家庭中心的早期教育》等译著两本。长期受媒体和大公司邀请进行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大型演讲。 
  • 序言

    在幼儿心理与教育领域工作了近30年,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愿望——写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有关幼儿心理的书——把大学教材里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像讲故事一般,让幼儿教师和家长轻轻松松地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掌握心理学家们关于幼儿心理成长的研究成果,并且懂得应对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当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吴红先生再一次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写一本以幼儿教师和家长为阅读对象的幼儿心理方面的书时,我终于有了实现这个心愿的机会。于是我和吴先生很快达成了共识,定下了这本书的写作思路。


    本书首先讲幼儿在幼儿园里或家里发生的小故事,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之后再通过介绍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解释这些现象所体现的幼儿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幼儿教师提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和教育的具体建议,同时也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教师和家长们首先可以从“几个小故事”中找到自己班上孩子或自己孩子的影子,从中发现这正是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接着往下看——“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怎么说”,于是恍然大悟,接下来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看完“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和“给家长的建议”,就可以信心满满地对待孩子了。


    最后的“重要参考”部分能够拓展教师和家长的视野,这部分会有一些相当有趣的见闻或故事,能增强阅读的轻松感和愉快感。


    孩子的心理发展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智力发展、情绪和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所谓智力,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情绪和情感,就是孩子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所谓社会性,就是孩子是如何应对这个世界的。这也正是本书的结构。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怎样的?有些什么特点?有些怎样的表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和情感?这些情绪和情感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可能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正确地引导?孩子们的行为有什么特点?他们怎样学习规则?怎样学习道德规范?怎样认识别人的世界、别人的情感、别人的行为?他们怎样学会交往?怎样学会负责任?怎样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本书中得到解答。


    我们的写作团队里,有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达27年的专家学者(冯夏婷),还有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园长周卫红、陈碧燕,硕士毕业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刘艳芝,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在读研究生马淑琴、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玲玲和苏余芬。大家各有所长,贡献自己的研究心得、工作体会、学习以及科研成果,共同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感谢广州市天河区信华芊卉幼儿园和河源市源城区小太阳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


    特别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吴红先生,没有他的努力,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


    感谢我的先生和我的儿子,我的一切成绩都因为有他们的陪伴和鼓励。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对我的期待是我前进的动力。父亲已经过世,希望他的在天之灵能够看见女儿的努力和进步!


    冯夏婷 

    2013年6月于广州


  • 目录
    第一部分 幼儿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1. 是世界太复杂,还是幼儿的头脑太简单?——幼儿眼里的因果关系
    2. 幼儿为什么爱看电视?——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3. 童言为什么好笑?——幼儿的语言常常缺乏逻辑
    4. 为什么妈妈也有妈妈?——幼儿的学习特点
    5. 什么是昨天、今天、明天?——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时间概念
    6. 为什么幼儿画的蚂蚁比树还要大?——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
    7. 天的上面是什么?——幼儿只能理解简单的空间概念
    8. 幼儿为什么爱看动画片?——所有的东西都是活的
    9. “那顶漂亮的帽子是我的”——想象和现实分不清的幼儿
    10. 越会说谎的幼儿越聪明——假装是需要智慧的
    11. 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幼儿对数的初步概念
    12. “我是男孩!”“我是女孩!”——幼儿初步发展的性别意识

    第二部分 幼儿是怎样感受世界的
    13. 幼儿的世界非黑即白——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14. 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5. “老师说的”永远是对的——他律的道德
    16. 警察永远知道谁在做坏事——自我中心的道德
    17. 结果比原因更重要——皮亚杰的对偶故事研究
    18.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被赞扬——幼儿自我概念的建立
    19. 我能行——幼儿开始发展掌控自己的能力 
    20. 幼儿比我们想象的敏感——幼儿自尊的发展
    21. 所有的幼儿都需要被认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2. 容易得“皮肤饥饿症”的幼儿——哈罗的假母实验
    23. 快乐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幼儿的情商
    24. 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和游戏中的社会化——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

    第三部分 幼儿是怎样应对世界的
    25. “我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26. 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幼儿从大人的反应中学习应对周围的一切
    27.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
    28. 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与犯错——幼儿的尝试与错误
    29. 做个“乖”孩子吗?——幼儿的习得性无助
    30. “依赖大人”是最好用的策略——孩子是怎么学会依赖的
    31. “耍赖”是最有效的逃脱方法——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32. 孩子的人格健康吗?——幼儿的攻击、欺负、退缩行为
    33. 独立自主是培养出来的——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发展与培养
    34. “我有好朋友”——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35. 理解别人的开始——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36. 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孩子的同情心萌芽了

  • 摘要

    6. 为什么幼儿画的蚂蚁比树还要大?
    ——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


    几个小故事


    小班的绘画课


    今天,小班美术课的主题是自由画,老师让小朋友们自由地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他们画完之后,纷纷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还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画了什么,老师发现:丽丽画了一只觅食的蚂蚁,可是她把那只蚂蚁画得比旁边的小树还大;乐乐画的爸爸,腿又粗又长,头和胳膊却非常短小;小叶子画的小朋友,身体上有四个大大的圈圈,老师问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圈圈是衣服的纽扣……


    奇怪的对话


    下面是3岁的佳佳和叔叔的对话。


    佳佳:“叔叔,它爬上了你的汽车,还用爪子抓车。”
    叔叔:“什么?”
    佳佳把叔叔带出去,指着汽车顶部的一个刮痕说:“你看。”
    叔叔:“佳佳,这是谁干的?”
    佳佳:“不是我。”
    叔叔笑着说:“我知道不是你,可是这个刮痕是怎么来的呢?”
    佳佳:“它爬上了你的汽车,用爪子抓出来的。”
    叔叔:“谁?”
    佳佳望了望四周,指着一只穿越街道的猫说:“它在那儿。”
    叔叔:“哦,是猫啊!那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
    佳佳:“我说了啊!”


    接电话的安安


    家里的电话响了,妈妈在做饭,就让4岁的安安帮忙接一下电话。安安拿起电话,原来是爸爸打过来的:“喂,是安安吗?”安安点了点头,没说话。爸爸没有听到说话声,感觉应该是安安,就问:“安安,妈妈在吗?”安安又无声地点了点头。爸爸又问:“安安,让妈妈接一下电话好吗?”安安再一次无声地点了点头,然后去厨房叫妈妈听电话。


    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上述几个小故事中的幼儿具有一个相同的思维特点,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幼儿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即幼儿常常依赖于自己的想法而非事物的客观特点,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样。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两个男孩去给妈妈买生日礼物,7岁的男孩选了一串珠宝工艺品,3岁半的男孩则选择了一辆小汽车,小心地包装好送给妈妈。可以看出这个3岁半男孩的行为就是“自我中心”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妈妈的兴趣与自己的兴趣并不相同,当然这并不是自私。此外,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与泛灵论思维、前因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都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故事中小班的幼儿总是按照自己所看到的形象来画画,例如,丽丽在观察觅食的蚂蚁时,她只关注蚂蚁,而忽视周围其他的东西,因此蚂蚁就是她眼中最重要、最大的形象;乐乐的爸爸工作忙,很少蹲下来陪乐乐玩,矮小的乐乐看到的更多的是爸爸的腿走来走去,所以乐乐的画中爸爸的腿占身体的比例特别大;而小叶子知道衣服是穿在身体上的,所以就直接在身体部位画了圈圈来代表纽扣,而且认为其他人也知道这是纽扣。


    第二个故事中的对话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佳佳和叔叔的沟通似乎存在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佳佳看到了猫在汽车上抓出痕迹,她设想叔叔也和自己一样知道是猫抓的,所以一开始佳佳只说“它”爬上了汽车,还用爪子抓车,她以为叔叔知道自己在说猫。这也是由佳佳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第三个小故事中安安的反应也是自我中心的,因为她在用点头回答爸爸的问题时,没有考虑到爸爸是看不到自己的。这是幼儿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典型表现。


    心理学家怎么说


    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如著名的“三山实验”,不仅证实了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特点,也说明了幼儿仅会根据自己看到的而非从玩偶娃娃的角度进行选择的特点,这表明幼儿还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实验也表现出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皮亚杰关于幼儿自我中心思维的实验


    在皮亚杰的一个研究中,实验者将一个男木偶和一个女木偶悬挂在一条绳子上,男木偶在右侧、女木偶在左侧,并让幼儿清楚地看到;然后实验者一手拿着绳子的一头,走到一个屏幕的后面,让幼儿暂时看不到这两个玩偶,这时,实验者让儿童来预测:如果实验者向右拉绳子,哪一个木偶会首先出现。幼儿做出回答后,实验者又把木偶藏到屏幕后面,重复问相同的问题:“如果再向同一侧移动,哪一个木偶首先出来?”这个程序重复了几次,每一次幼儿的回答都非常正确:男木偶。


    但实验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吃惊:幼儿最后做出了相反的、明显错误的预测!这时,研究者问幼儿为什么预测是女木偶先出来,一个最普遍的回答是:“每一次都让男木偶首先出来不公平,现在该轮到女木偶了。”


    这个实验说明幼儿将自己对公平的认识注入了实验环境,表明了其自我中心的思维过程。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


    自我中心是学前期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幼儿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要选择适合幼儿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体建议如下:


    (1)将自我中心的认知问题与道德问题区别开来。不能简单地将幼儿自我中心的行为指责为自私、不道德或性格缺陷,更不要随意斥责或批评幼儿。事实上,自私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忽视他人的观点,而幼儿的自我中心是不了解别人会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事实。因此,幼儿本身也感觉很无辜:“明明我是对的,为什么大家还要批评我?”
    (2)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例如,面对面教幼儿做操的时候,要按照幼儿的左右方位来做动作,需要幼儿活动左手,教师就要用右手做示范;将抽象的音乐意象再现为幼儿生活经验中的场景,让幼儿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欣赏曲子;教学时多提供实物和图片,尽量提供足够数量的同类型玩具、图书,避免幼儿争抢影响教学过程等。
    (3)做中学的科学活动。幼儿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事物,总是相信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自己推翻自己的想法,从物我不分的状态中逐渐分离出来。
    (4)重视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的价值,帮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好玩的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扮演多种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而移情训练可以让幼儿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以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和活动。
    (5)集体游戏和团体讨论。集体游戏既可以给幼儿带来游戏的娱乐,又可以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在同伴交往中认识到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此外,集体游戏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讨论怎么玩更好,让他们意识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
    给家长的建议


    对于父母来说,幼儿的自我中心既会带来快乐又容易让人生气。快乐来源于孩子的一些可笑的观点;生气是由于孩子对外界的一切思考都是围绕着他自己进行的,无法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实际情况。父母需要接受孩子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消除因自我中心而产生的行为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1)接受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以尊重为主、引导为辅。事实上,成人不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吗?有时候我们会抱怨一直不下雨,偏偏要出门的时候就下雨了;一直没有电话,偏偏准备休息时来了电话;偏偏有急事的时候路上堵车……因此,像看待自己的自我中心一样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吧,不需要次次都纠正,要知道,过了学前阶段他就没有这么多可爱的想法了。
    (2)转移家庭成员注意的焦点,不要一味地围着孩子转。如果父母经常说“我不吃,全都给你吃”、“都是给你买的”、“宝宝想去哪里玩,我们就去哪里”,孩子会更加深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又怎能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呢?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妈妈工作时和他游戏时一样不想让人打扰,爸爸妈妈和他一样喜欢吃美味的食物,爸爸妈妈生病时和他生病时一样不舒服……
    (3)通过随机的移情教育,让孩子感同身受。例如,当孩子总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玩伴玩时,妈妈可以问他:“如果你去别人家里玩,别人不让你碰他的玩具,你会开心吗?”当妈妈生病难受需要安静休息时,妈妈可以问他:“宝宝感冒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也想安静地睡觉呢?”通过这种比较,让幼儿体会别人的感受。
    (4)把握要求孩子分享的“度”。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学会分享就是克服了自我中心的行为问题,虽然分享、大方、谦让是传统观点中好孩子应该具备的特点,但过度要求年幼的孩子将喜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虽然能够促进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却可能导致其需求得不到满足,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分享、中庸、和谐固然有意义,难道维护自己的权益、捍卫自己的利益就不重要了吗?孩子也需要懂得什么时候需要分享、什么时候要保护自己。
    (5)让孩子体验自我中心的自然后果。比如第三个小故事中安安的爸爸,就可以在和安安打电话的时候也不说话,让安安体会一下接电话听不到声音是怎样的感觉。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