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家庭教育
-
幼小衔接——帮孩子轻松上小学
作者:董旭花,李芳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202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5555
    装帧:平装
    页码:208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 内容简介

    幼儿园→小学


    玩具→文具


    游戏→学习

    家长朋友们,我们都期待孩子放下玩具、背起书包就变成一个爱学习、守规则、懂自护的小学生,可是,这好像并不容易。


    那个小小的孩子,会在上学之后面临种种问题:晚上迟迟不睡、早上迟迟不起;记不住作业、做作业拖拖拉拉;不知道自己整理书包、丢三落四;上课坐不住,经常因为纪律问题被老师批评;对学习缺乏兴趣,也缺乏方法;不知道怎样结交新朋友,甚至会遭受欺负……


    这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懂得孩子,懂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会面临哪些挑战,懂得如何帮助孩子迎接这些挑战。阅读此书会帮助家长们拨开迷雾,寻找到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 推荐

    1. 幼小衔接和入学适应是社会热点话题。


    2.全书选取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是家长最关心的。作者是幼小衔接方面的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最实用的。


    3.本书是幼小衔接类图书中给家长看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图书之一。


    4.问题的形式适合家长快节奏的生活,方便家长阅读。


    5.读者对象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家长。


  • 作译者序

    董旭花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园游戏”负责人。主要著作:《幼儿园游戏》、《让宝宝爱上幼儿园:妈妈问•专家答》、《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育指导》等。


    李 芳 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副园长,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市中区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幼教园地》、《山东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并多次获奖。


  • 序言

    幼小衔接接什么(代序)

    好像是一眨眼之间,孩子从哭着上幼儿园到了哭着离开幼儿园,小学生活就这样不请自来,像孩子们一样,家长们满含期待,却又满怀忧虑。


    幼小衔接几乎是所有的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老师们会从孩子上大班开始,尤其是大班春季开始的那个学期,就开展很多专门的幼小衔接活动,比如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环境,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引导孩子认识文具并学习使用文具,整理书包等。家长朋友们则更关心孩子认了多少字、会不会拼音、会不会20以内数的计算,以保证孩子上学后能跟上一年级老师的教学进程,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这些真的很重要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要经历哪些跨越?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呢?


    第一,从幼儿园到小学距离有多远?


    从幼儿园到小学实实在在不像家长朋友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家长们不能期待一个孩子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就能放下玩具、背起书包轻松上学去,而是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入学后会面临哪些变化、应对哪些挑战。上学后的孩子会进入一个比幼儿园大很多的学校,环境变了,一日生活内容变了,学习方式变了,交往对象变了,规则代替自由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要求严格、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会让部分孩子感到一定的压力。


    (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和探索中学习的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


    (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教师关注。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遵守集体规范,尽快融入班集体。 


    (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小伙伴分离,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并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尤其是期望孩子学业优良。所以,他们会为了学业而减少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 


    (6)学习环境的断层。从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到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容易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状态或患有学习障碍。 


    如此看来,孩子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应对这些挑战,轻松而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所以,无论是幼儿园、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忽视幼小衔接工作。我们的准备越充分,孩子的过渡就会越轻松。


    第二,幼小衔接切勿“因小失大”。


    提到幼小衔接,很多家长朋友想到的就是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很多人会觉得孩子上学前学得越多,上学后就越有优势,实际上这种优势是靠不住的。教育研究表明,这种优势只能维持到第一学期三分之二的时间。之后,孩子不仅没有优势,反而可能因为前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惧学、不会学。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幼小衔接教育的观念,不要被某些所谓幼小衔接班的宣传所迷惑,避免孩子陷入“未入学、先厌学”的泥沼。


    一般来讲,孩子在入学适应上表现出来的困难并不是单纯的学业问题,更多的是能力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提高其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三,幼小衔接需要孩子、家庭、幼儿园及小学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不单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不单是家长的工作,而应该是孩子、家庭、幼儿园、小学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有些家长会认为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和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顶多再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或者辅导班,反正不差钱,很显然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在孩子任何一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家庭都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1)父母应注意:


     ● 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包办代替。

     ● 作息规律。
     ●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鼓励孩子多交新朋友。
     ● 陪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探索。
     ● 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和学习。
     ● 对孩子有适当的约束。
     ● 给予孩子适度关注。
     ● 做个好榜样。


    (2)幼儿园教师应注意:


     ●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 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
     ● 适当延长一次活动的时间,鼓励孩子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情。
     ● 关注孩子同伴间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学会基本的交往技巧,能处理相互间的矛盾。
     ● 培养孩子遵守群体生活规则的意识。


    (3)小学教师应注意:


     ● 不要随意进行入学测试,更不可以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也不应该以成绩评判幼儿的好坏。
     ● 安排2~4周的过渡期,上课时间要慢慢延长,具有一定的弹性。
     ● 减少教学内容中抽象性的符号和语言,增加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
     ● 减少呆板式的上课,增加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减少单调的机械练习;减少全班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增加包括小组和个人的多种活动形式,减轻孩子学习的负担。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爱和关注,也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幼儿园应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为孩子入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小学也不应太被动,应该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早在2007年上海市教研室就颁布过《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为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在小学一年级课程中设置了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师生情感交流”三个要素进行设计,教学主要采用游戏、示范、情景模拟、训练、竞赛、儿歌、故事等形式,便于孩子模仿、感受和尝试,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准备期的时间为4周,即新生入学第一个月。这个《指导意见》值得各地小学学习和借鉴。


    第四,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上小学了吗?


    现阶段我们国家普遍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6岁,这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也就是说孩子到了6周岁,基本具备接受学校集体生活和正规学校教育的能力了。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一到6岁都已经准备好了,要知道孩子间发展的个体差异非常大。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具备了入学的基本能力?说起来也简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判断:


    (1)生活有条理,即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好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做。
    (2)交往能合群,即孩子喜欢与他人交往,并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活动守规则,即不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学习活动中都能遵从活动规则,做错了也愿意改正。
    (4)对学习感兴趣,即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问,且做事专注。
    反之,如果孩子入学后表现出疲劳、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紧张、心理压力大、体质下降、课堂违规现象多、学习自信心差,则是孩子入学不适应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最后,还有几句话想要送给家长朋友们:


    孩子就是孩子;


    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适应是一个过程,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


    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

    董旭花
    2011年11月23日

  • 目录

    生活篇/1


    1 生活好习惯 2
    2 依赖性 7
    3 丢三落四 10
    4 不爱清洁 14
    5 做事拖拉 17
    6 放学后的安排 21
    7 三分钟热度 24
    8 零花钱 28
    9 家务劳动 32
    10 赖床 37
    11 保护视力 40
    12 小胖墩 44
    13 疾病与保健 48
    14 行为问题 51
    15 自我保护 56
    16 性和性教育 61
    17 死亡 69
    18 赏识和鼓励 73

    学习篇/77


    19 书包与文具 78
    20 学习兴趣 81
    21 学习习惯 85
    22 学习方法 89
    23 拼音学习 93
    24 数学学习 97
    25 英语学习 101
    26 艺术学习 105
    27 识字学习 109
    28 写字学习 113
    29 阅读与悦读 117
    30 阅读障碍 122
    31 纪律问题与专注力 126
    32 电视和电脑游戏 131

    沟通篇/135


    33 入学年龄 136
    34 幼小衔接班 140
    35 选择小学 144
    36 喜欢上学 147
    37 交新朋友 150
    38 起外号 155
    39 欺负 159
    40 竞争 163
    41 怕老师 166
    42 孩子与班集体 169
    43 父子沟通 173
    44 母子沟通 178
    45 家校沟通 184

    后记/189

  • 摘要

    35 选择小学


    我女儿就要上小学了,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学,但是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都不太好,孩子参加活动的机会较少。好处是离家比较近,孩子的爷爷奶奶能够帮忙接孩子,照顾孩子吃饭。而排名第一的实验一小呢,校园环境非常好,活动也很多,能够让孩子接受一些先进的教育,促使孩子全方面发展,可是离我们家挺远。上这个学校,中午只能让孩子去小饭桌吃饭,孩子挑食,又怕他吃不好;而且每个班的孩子还挺多,竞争比较激烈,我们还得需要托关系交择校费。唉,我现在感觉左右为难,怎么办才好呢,请专家帮忙指点一下。

    孩子上学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它关系着孩子今后的发展,所以家长都非常慎重。许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非常困难,找关系不说,还要交大笔的择校费,其中的利弊家长一定要衡量好。

     如何选择一所比较理想的小学呢?


    第一,学校的师资力量要雄厚。


    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弱是办学质量好坏的关键,也是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不管在哪个学校,遇到一个好老师是最重要的。好的老师负责任,对孩子教育全面细致,比较系统,能给孩子留下终生受益的东西。家长要了解学校师资方面的情况,可以多和在校学生的家长交流,增加了解。


    第二,学校的硬件设施要达标。


    要看这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基本设施如何,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孩子所在学校的环境和设施设备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现在办学都有基本的达标条件,如果一所学校连最基本的硬件设施都不达标的话,更无从谈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问题了。


    第三,学校的办学理念要科学。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教师教育的方向。如果学校不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教师再有想法,再想创新都无法施展。孩子在小学其实就是打基础的阶段,重要的是给孩子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虽然几乎每所学校都宣称自己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某些学校真正推行的却仍是应试教育,导致孩子的负担很重。因此,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要看看学校是否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四,学校离家要近些。


    在小学阶段,学校离家远近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不顾路途遥远,其实这对孩子并不好。如果每天孩子都比别人早起晚睡1~2个小时,长此以往,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上课质量。再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孩子更会受罪。学校离家近可以解决很多后顾之忧,比如孩子学习时间更宽裕、老人帮助接孩子更方便、孩子稍大点自己就能上学放学,等等。


    第五,学校的班额大小要适中。


    班额大小直接影响孩子获得知识的途径。一般名校往往是班额较大,一个班很可能有几十个孩子,优势是教师授课水平比较高,可以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但不足是老师做不到面面俱到,可能会使孩子上课时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打些折扣。而普通小学一个班班额相对较小,虽然教师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孩子回答问题的几率和被指导的机会相对较多,教师可以给孩子比较细致的辅导。


    第六,小饭桌要安全合格。


    现在大多数家长因为工作较忙,中午不可能接送孩子、给孩子做午饭,所以大多数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小饭桌吃饭。在选择小学时,考察小饭桌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因为午餐是一天中非常关键的正餐,所以一定要选择好。低年级的孩子最好选择在学校里就餐,这样孩子中午不用出校门,还有老师照顾着,在学校里比较安全。在为高年级的孩子选择小饭桌时,首先要看小饭桌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有开办资质。环境要卫生整洁,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购买的食品和食谱制订都要合格。其次,要确保孩子安全。一般小饭桌的工作人员放学时都要到学校规定的地方去接孩子,上学时再把孩子送到规定地点,这样孩子来回路上的安全就得以保障。第三,要看对孩子的管理。有的小饭桌工作人员接回孩子后,组织有序,孩子安静进餐,吃完饭再去写作业。而有的小饭桌空间小、环境不好不说,而且孩子吃完饭乱跑乱吵,不利于孩子发展。


    总之,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小学非常关键,请家长一定要全面权衡,做好考察和准备,让孩子能够顺利开心地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