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学技能
-
幼儿教师必须修炼的10项教学技能
作者:俞春晓
幼儿园/学前教育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4991
    装帧:平装
    页码:200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会上课、上好课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本书从集体教学活动构成的要素和开展的顺序入手,阐述了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十大教学技能。全书行文活泼,案例丰富,说理深入浅出,适合各个层次水平的教师选用。


  • 推荐

    【名家推荐】



    本书具有两方面鲜明的特点,一是生动形象,有案例分析、图文描述、实物推荐等;二是指导具体,细致到教室中黑板磁铁的配置量等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可模仿、可操作、可实践。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可以成为幼儿教师的教学工具手册,值得幼儿教师学习、阅读。

    ——孔蓉萍(浙江省杭州市安华幼儿园园长)

    内容讲解得生动,方法具体、可操作,能满足幼儿教师在专业技能学习中的需求。在本书中,我们看到:教学中明确的指令,教学材料的细致准备,教学组织形式的生动罗列……这一切,对于那些刚刚踏入工作岗位、茫然不知所措的年轻教师来说,真是完美的参考宝典。拥有这本书,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冯伟群(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

    阅读本书,我感受到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案例积累,了解到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实用的解决方案,获得了具有启发性和可借鉴性的建议。它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指导用书,能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张莉华(浙江省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教师)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线幼教名师俞春晓的多年教学智慧凝聚之作,是一本让新手幼儿教师学会上课,让资深教师上好课的书。

  • 作译者序

    俞春晓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幼儿教育研究员。先后被评为下城区教育名家、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杭州市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实践导师、浙江省幼儿教育名师工作室实践导师。承担过“幼儿园‘发现式’科学操作活动的探索”、“教师言语行为的观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幼儿园教师反思性评价”、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等课题的研究。十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多篇教案和儿童文学作品在报刊发表;出版专著《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例》,并且多次参与幼儿园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

  • 序言

    开始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学前教育的多事之秋。孩子被揪耳朵取乐、被照紫外线“消毒”、被电熨斗烫作为惩罚……这些事件让人不得不更深刻地思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不是表面上能唱歌、会跳舞这么简单,它首先应该是教师在思想理念上对这个专业有深刻的认识。就拿“揪耳朵”事件来说,该教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她没有建立起“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应该被尊重”这样的专业理念,她更没有意识到,她这样的玩闹行为已经侮辱到幼儿的人格、损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了。笔者在网上也曾看到网友留言,说这样的“揪耳朵”行为是当地常见的打闹形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正说明了“专业化”的问题,教师和幼儿的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的身份是决然不同的。教师是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份职业,这个职业要求其所属人员的意识、行为必须符合这个专业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意识和行为等同于普通的家长,那又怎么能被称为“教师”呢?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幼儿教师入职门槛低、部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较低造成的。所以,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近几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即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之间脱节,也就是说我们也许能培训教师背诵很多教育理论及教育法规,但是真的面对儿童、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运用了隐藏在内心的、传统的、错误的理念,从而出现行为的偏差。这也就是“冰山理论”所解释的,露在海面上可以看见的“冰山”是教师嘴巴里所能表述出来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知识,但是真正引导其行为的是在海平面之下庞大的也许教师自己也模棱两可的思想。教师的专业培训只有撬动这看不见的“冰山”,才能真正帮助教师转变行为。


    笔者基于这样的思路开始写本书。本书针对的是教师的实践智慧,帮助教师梳理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有效的行为经验。同时,这本书尝试将这种经验进行提升,找出这样做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这种实践能力内化为教师的一种教育思想,使教师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行动, 从而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


    事实上,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笔者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因为每每涉及一些话题,总是由此及彼地引发了笔者更多、更深入的思考,而有些问题笔者还不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在论述中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读者见谅,也欢迎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同时,本书中所列举的很多案例,有的是和笔者一起研修的伙伴们提供的,有的是笔者在日常走访、听课中记录的,在此感谢各位。这些案例给笔者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现场,同时,在与各位伙伴们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和理念更是笔者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2013年9月1日

  •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修炼1 让活动富有意义的技能
    修炼2 为活动提供保障的技能
    修炼3 促进儿童多元发展的技能
    修炼4 让活动趣味化的技能
    修炼5 顺利导入活动的技能
    修炼6 恰当呈现活动内容的技能
    修炼7 让环节自然递进的技能
    修炼8 搭建教学支架的技能
    修炼9 巧妙了解儿童经验的技能
    修炼10 活动现场灵活应变的技能
  • 摘要

    (三)厘清教学活动的目标


    这是让你的教学活动富有意义的最关键的能力之一。因为上述对教学内容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如果没有仔细梳理就撰写下来,最终还是凌乱和模糊的。所以,要想让教学活动真正对儿童产生意义,就请把教学活动的目标一条条认真地写清楚吧。你会发现,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更好地分析教材、反思上一阶段的工作,并加深对这个教学活动的认识!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们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目标制定得非常宽泛、空洞,如“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发展自我保护能力”、“培养集体的合作精神”等。这样的目标,放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适用,放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对小班幼儿适用,对大班幼儿也适用。那么,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具体某个教学活动的实施就没有太大的指导功用,也不能表现出这个教育活动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确定每个教学目标的重点


    这个重点就是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观念。

    案 例


    弯弯曲曲的线条


    “弯弯乐园”是一个以粉笔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A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尝试画出不同的曲线;体验粉笔画的乐趣”,B教师则提出了“能用不同的曲线表现各种弯弯的事物;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事物”的目标。

    同样是用粉笔来画曲线,但因为目标指向的差异,这两个教学活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A教师只要求孩子们能随意地画曲线即可,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体验用粉笔画出曲线的乐趣,学习控制自己的用笔。而B教师则要求孩子们对所画曲线有所想象,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力,学习的是画物体轮廓。所以,两个活动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侧重点。A教师组织的活动追求的是绘画过程中孩子们恣意酣畅的宣泄,比的是谁画得最有创意。B教师组织的活动则追求孩子们思维的联想和迁移,比的是谁想得最巧妙。


    2. 注意“内化长远目标,外显现实目标”


    “内化长远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提出对儿童综合发展的要求,比如关于情绪方面的——能快乐、精神饱满地参与活动,有满足感;关于态度方面的——能积极参与活动,专注而投入;关于社会化方面的——乐意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互助合作,乐意分享,有耐心、能细心、有恒心;关于学习习惯方面的——能动手动脑、灵活思维,具有创造性……这些针对儿童长远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每个活动中都会产生,是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蕴含的核心价值和意义,也是教师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关注的。因此,教师不必把这些大而空的目标写出来,而应该把这些长远目标与当前的教学活动进行链接,找到当前的教学活动承载这些长远目标的落脚点,把大目标具体化。



    案 例


    大班体育活动:运西瓜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上面的案例中,两条目标都是长远目标,都很宏大、空洞。孩子们到底将怎样运西瓜?两两合作、三人合作还是小组合作?活动中,孩子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将学到怎样的合作方法和自我保护方法?这些要求在目标中都没有体现。如果改成如下所述,活动目标也许就会清晰许多。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地运用工具控制皮球前进,不被球或同伴绊倒。


    (2)能和同伴协调动作,共同滚动皮球。


    (3)坚持完成任务,乐意与同伴开展比赛,不怕输。

    这三条目标非常具体地把教学活动对儿童的主要发展价值表述出来了。第一条目标清楚地表明儿童将学会用怎样的方式去“运西瓜”,这是对儿童动作发展的要求。同时指出,自我保护的方式是要看清皮球和他人的位置加以灵活躲闪。第二条目标表明在这个活动中儿童要学会的是两两合作,合作的方式是协同推进皮球向前。第三条目标则具体要求孩子们坚持完成每一次任务,即使输了比赛也不气馁。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去把握活动的走向,对儿童的教育也更具有针对性。


    “外显现实目标”,则是指目标要突出这个活动的领域发展特点,明确该教学活动与众不同的独特发展价值。比如,在不同领域中会涉及不同感官的运用,如美术活动是有关视觉发展的,而音乐活动则更侧重听觉的发展;美术活动与手部小肌肉发展更紧密,而体育活动则更侧重大肌肉的发展;科学活动强调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而社会活动更突出情感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哪怕是同样的领域,不同的教学活动也可能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比如,语言活动可以是侧重赏析优美的语言,也可以是侧重发展推理判断能力。所以,写出每个教学活动最突出的“领域目标”,也是厘清教学目标必须做到的一点。

    案 例
    中班美术活动:画树


    A教师的活动目标是:能大胆地画出1~2棵自己喜欢的树;能创造性地表现树的形态和色彩。


    B教师的活动目标是: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树的形态和结构;尝试描绘树的细节特征。

    从这两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分属两个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A教师设计的目标是针对美术活动的,因为它突出了绘画活动的创造性。B教师设计的目标是针对科学活动的,因为它强调了对树木的观察,突出的是如实地“记录”。
    3. 条理清晰地用文字表述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认识有误,其直接体现在阐述目标时主体混淆。

    案 例


    大班科学活动:运水游戏


    活动目标


    (1)提供多种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3)对科学现象有兴趣,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在动手中学会动脑。

    这个案例反映出的就是典型的行为主体混淆的问题。“提供多种运水的工具和材料”的主体只能是教师,“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的主体则指儿童。谁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当然是教师;谁将“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是儿童。类似这样一会儿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一会儿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教学目标,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界通行的做法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来表述目标,这样能让教师比较容易地掌握教学活动对儿童的促进作用,所以该活动的目标可以做如下修改: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运水,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


    (2)敢于大胆实验,学习用统计的方法选出最合适的工具。


    (3)对水流动的现象产生兴趣,喜欢进行探索。

    这样,统一从幼儿要达到的要求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表述,能帮助教师更容易地掌控教学活动的效果。


    要想能简单方便地掌握教学目标的撰写方法,教师们可尝试按照下面的几个步骤多实践。


    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建议把儿童作为教学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以“(幼儿)能……”、“(儿童)应该……”等作为开头。


    步骤2:选择目标指向的行为活动。建议选择恰当的动词来描述儿童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唱出”、“画出”、“记住”、“辨别”、“理解”等。


    步骤3:设定目标产生的行为条件。确定教学活动中影响儿童学习的因素,如“根据音乐……”、“在读懂图片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提示下……”等词句。


    步骤4:制定目标达成的行为标准。标出儿童在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能用来评价学习表现或结果的最低水准,如“合上3/4型音乐节拍”、“正确拆装玩具中的电池”、“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等。

    通过以上方式来梳理,能使教学目标极具操作性和可观察性,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下面就一起来做些练习吧!


    【1】请为上面列举过的案例“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补上教学目标。


    【2】请比较案例“大班音乐活动:溜溜歌”的两个教学目标的异同,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