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学技能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例
作者:俞春晓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2-02-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5982
    装帧:平装
    页码:224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给幼儿教师看的书。作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按照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阐述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技巧,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如何选择、目标如何定位、情境和材料如何设计、环节如何安排、指导策略有哪些等。说理加上大量的案例辅助说明,使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推荐

    1.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和关注点。


     2.特级幼儿教师俞春晓的倾力之作。


     3. 没有大量理论的阐述,只是方法和技巧的介绍,且辅以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图片,其可读性大大超越了市场上的同类图书。


  • 作译者序

    俞春晓 1970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曾破格晋升为教师高级职称,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杭州市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特级教师。
    在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特色。执教的几十个教学活动在省、市、区教学研讨会上做公开观摩并获奖。


    先后开展过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幼儿园主题活动模式改革、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研究,承担过“区域幼儿园贯彻《纲要》实验”、“区域‘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等研究工作。
    主编和参编过多本幼儿园审定教材,有十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

    治教格言:爱是教育之源


  • 序言
    集体教学活动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绕不开的话题。大家可曾记得,从何时起,对孩子实施的“放羊式”教育被正规的教学所替代?从何时起,幼儿园的教学被批评得一无是处,教师只能用“活动”笼统称之?又从何时起,幼儿园的教学被重新提起,开始被正视、被研究?其曲折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它和教育者的思想、理念的逐步转变相关,有时候甚至还可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区域活动、角色游戏等一起组成了幼儿园“高结构化—中结构化—低结构化”的多种活动形式,使儿童的学习呈现出多样性、生态化的良好格局。所以,教师应该正面地、科学地来看待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我们要把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看做是一种共同生活。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就共同的话题展开交流和碰撞。这个过程不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幼儿分享他人智慧、尝试相互认同、建立核心价值系统的过程。尤其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以便跟上集体思维的进度;需要关注他人的反应以调整自己的思路;需要有勇气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等,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在集体中学习是幼儿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价值就在于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幼儿从个体走向群体。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生活不是唯一的,而只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必须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因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召集起来同步活动,如果集体教学活动是低效的、无聊的,那么就是在浪费孩子的光阴——还不是一个孩子的,是全班二三十个孩子的。所以,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精致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而教师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发起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肩负着重要责任。

    所以,我尝试着回忆自己的一线教学经历和作为研究员的所见所思,希望从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订、情境和材料的设计、环节的安排、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等几方面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的策略来,以帮助教师提高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

    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例
    幼儿园的教师最需要的就是具体、实在的帮助,所以在撰写该书时我特别注意教学案例的选用,这些案例有的是我自己在实践中的发现和体会,也有的是在旁观教学活动时的记载和记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案例,我都要感谢这些教师,正是他们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实践,才让我们能从具体现象中来寻找真理,以谋求共同的成长和提高。

    当然,在撰写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有些篇章写得令自己比较满意,而有些地方觉得还意犹未尽或存在一些问题,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俞春晓
    2011年10月22日
  • 目录
    导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一、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认识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与分析

    一、教学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三、对教学活动内容的审议

    四、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策略


    第二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

    一、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

    二、教学活动目标制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活动目标制订的依据

    四、教学活动目标定位的方法

    五、教学活动目标陈述的要求与方法


    第三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与材料的设计

    一、教学活动情境的内涵

    二、教学活动情境设计中的问题

    三、教学活动情境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四、教学活动材料的内涵

    五、教学活动材料设计中的问题与设计要求

    六、教学活动材料设计与使用的方法


    Ⅳ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与实例
    第四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环节安排

    一、教学活动环节的内涵

    二、教学活动环节设计中的问题与设计要求

    三、教学活动环节设计的方法


    第五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指导策略的运用

    一、教学活动指导中的问题与指导原则

    二、教学活动指导策略的实际运用


    第六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一、对教学活动反思的认识

    二、教学活动反思的技巧

    三、对教学活动评价的认识

    四、教学活动评价的要领与方法

    第七章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设计与反思10例
  • 摘要
    四、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策略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用的教学活动素材很多,但是没有经过教师的截取、筛选、处理、解构,其教育的意义就不能充分显现出来。所以在选用教学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思考。

    (一)截取法

    截取法,指教师根据素材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关键部分作为教育内容。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素材,找到其中各种有价值的教育因子来开展教学活动。

    1.作品截取法

    这是一种从文学作品中选取教学活动内容的方法。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其中可利用的教育元素很多,但是有时候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要挖掘出其所有内涵会使教学活动容量超载,所以教师可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某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虎爸爸造房子

    老虎妈妈要生小宝宝了,虎爸爸决定造一座漂亮的圆房子。圆圆的房子造好了,可第二天早上,虎爸爸、虎妈妈发现房子挪了地方,房里的东西也变了样。原来,昨天晚上房子翻了个身。

    虎爸爸一想,那么我造座椭圆的房子吧。房子造好了,像个跷跷板,可是老玩跷跷板,虎妈妈很担心。虎爸爸又造了一幢三角形的房子,现在稳了,可惜太小了。

    这回虎爸爸造了一幢正方形的房子。房子造得真好,虎妈妈欢天喜地地住进去了,安安心心地生了虎宝宝。虎宝宝们长大了,房子显得小了。虎爸爸有办法,它又造了一幢长方形的房子,又宽敞又明亮,虎宝宝有了自己的小木床和玩具柜,它们真高兴。
    这是一个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故事蕴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比如关于几何形体的认识:圆形内部都是弧度,三角形则顶部太尖,这两个形状都不太适合用在房子上;正方形或长方形四四方方,而且能一层层叠高、延伸,是建造房子的理想形状。所以,教师截取这个故事中关于形状的点,把它作为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内容,用故事的情境来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形状。

    同样,教师也可以截取虎爸爸对房子的艺术设计作为教学点,设计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欣赏各种形状的房子的基础上做一次创意设计。

    2生活截取法

    这是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教学活动内容的方法,需要教师能对幼儿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早上你吃了什么

    近期,王老师听到班级里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早饭吃得不太好,于是她设计了一节“早上你吃了什么”的健康教育活动。她先请孩子们互相调查“今天大家早上吃了什么”,然后统计得出哪些食物大家吃得最多;然后,请保健老师来介绍早饭应该包括哪些食物才健康;接着,让孩子们对照自己的早餐检查少了什么,多了什么;最后,请小朋友自己设计一份早餐食谱给爸爸妈妈,请家长第二天根据该食谱准备早餐。
    这个活动完全来自幼儿的生活,而且针对的是当前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并整合了调查、统计等数学要素设计成健康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能让这个教学活动延续到家庭中,让家长也能参与进来,使教学活动内容来自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非常高明。

    3游戏截取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中也充满了科学、社会等教育因素。所以,教师可以挖掘各类游戏中的学习点用于设计出符合孩子们兴趣的教学活动。

    奇妙的斜坡

    近段时间,班级里很多男孩子把小汽车玩具带来幼儿园玩。慢慢地,他们已经不满足在指定的区域内比赛谁的车跑得快,而是喜欢把车带到滑梯上去滑着玩。俞老师发现后,设计了一个“奇妙的斜坡”的科学探究活动。她出示了三块不同角度的斜坡请小朋友玩汽车,请他们试一试哪块斜坡上的汽车开得远。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发现了斜坡的角度对汽车滑行速度和距离的不同影响,还逐步学会了正确进行比赛的方法和记录规则的方法。最后,俞老师播放了一段生活录像,让孩子们发现斜坡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用途,激发了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这个教学活动来自儿童的自主游戏,教师及时发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对科学现象的懵懂感知,巧妙地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行点拨和梳理,时效性非常好。这样的活动设计,依靠的是教师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准确把握,需要教师能从儿童游戏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中敏锐地捕捉到教育点。

    (二)改编法

    改编法,指教师利用素材中的某些点,通过重新创造而产生符合儿童需要的教育内容。此方法多用于故事、图片的改编上。

    1图片改编法

    图画书是近年来受到孩子、家长和教师欢迎的一种读物,它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尤其以图为优。其图画中的角色形象、场景、情节、绘画风格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教师通过对书中画面的合理改编,可创生出各种教育内容。

    蚯蚓的小学

    《蚯蚓的日记》克罗宁.蚯蚓的日记[M]. 陈宏淑,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8.
    这个故事既富有情趣,又蕴含动物知识。俞老师在6月份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时忽然发现这本图画书里还有很多关于小学生活的信息。于是,俞老师就利用了原书中蚯蚓的形象(见图11),重新制作了一本《蚯蚓的小学》的图书(见图12),并设计了一个关于小学生活的综合活动。

    图11

    图12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完全突破了原有素材的内容框架,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只选用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通过删减和添加一些符号和文字,创编出了全新的教学活动内容。

    2情节改编法

    这也是利用现成素材进行内容再创造的一种方法。只是它要改编的不是图画,而是故事的情节。

    小石头变身记

    原故事《想长脚的石头》讲的是:一块小石头看到别人走来走去心里很羡慕,也想有一双脚。它向小鸡、小猫、蜈蚣借脚都不成功。最后,一位小姑娘用它做了项链,小石头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

    改编后的故事《小石头变身记》讲的是:一块小石头看到周围的朋友都穿着漂亮的衣服,也想有一件美丽的衣服。于是,它向果园里的各色水果借到了各种颜色,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瓢虫。
    这个案例中的改编,借助的是原故事中的形象及“借物”的核心要素,从借脚改成借颜色,把一个单纯的语言教学活动改编成了一个综合语言、认知、艺术的整合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了交往的语言、认知了各种水果、进行了美术的创意表达,使学习的内涵更丰满了。如果教师另有需要,还可以把它改成借其他东西的故事,以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

    3形象改编法

    这是利用文学作品及图画书中的原有角色形象,运用延伸创造的方法,变化出更多形象和情节的方法。比如故事中有小蚂蚁,教师可以延伸出蚂蚁的一家;图片中的蚯蚓弟弟很可爱,教师可以改编出蚯蚓哥哥、蚯蚓妹妹等。

    找朋友

    《小黄和小蓝》李奥尼.小蓝和小黄[M].彭懿,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8. 是一本著名的图画书,讲的是两个色块“小黄”和“小蓝”成为朋友的故事。

    张老师利用这两个形象,设计了更多的颜色小朋友(见图13—15),并开展了一个“找朋友”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辨认更多的颜色的基础上,感受物体排列的各种形式。


    图13图14图15

    这个案例充分利用了原有形象,通过增加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教学元素,使原有素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三)渗透法

    渗透法,指在不改变素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渗透更多的教育元素而使教育内容更丰满的方法。

    一棵苹果树

    在故事《小乌龟看爷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中,小乌龟给爷爷带去的礼物是一棵大大的苹果树。针对中班儿童对树的整体认知(特别是埋藏在泥土中的部分)很薄弱的现状,黄老师在图片中增加了一些关于树的结构元素。她对图片中泥土的边缘进行了切割,在里面衬了一幅树根的图片(见图16)。教学活动过程中当孩子们对树下这大大的一包东西是什么感到困惑时,黄老师翻开了这个部分,让孩子豁然明白,原来平时往花盆中的泥土里浇水是通过根给树喂水喝呢。

    图16

    这个设计没有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任何改变,但是却挖掘出原有素材中蕴含的更丰富的内容,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简简单单地点一点,就增加了一个教育点,解决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却没有理解的问题。

    (四)链接法

    链接法,就是让原教育内容中的某些概念与幼儿成长的独特需要进行链接,使其具有普适意义的教育元素转换成对幼儿具有独特教育意义的内容。

    老鼠嫁女儿

    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儿,总想让女儿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

    它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遮住我!”;它去找找乌云,乌云说:“大风吹散我!”;它去找大风,大风说:“高墙挡住我!”;老鼠找高墙,高墙说:“老鼠打洞挖垮我。” 最后,鼠爸爸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隔壁英俊的鼠小弟。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故事环环相扣的情节告诉人们不要小看自己。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元素,把它和幼儿自信心的建立进行链接,让幼儿从故事中读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从而思考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同伴的优点是什么,从而既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又学会尊重、欣赏同伴,使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教育生命。

    沉下去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物体的“沉和浮”是幼儿园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Q老师却把这个现象和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进行了链接,在让孩子们观察了各种物品沉入水中的现象后,让孩子们思考“如果人掉到水里会怎么样”,从而教育孩子们要注意安全。
    一个科学现象,不仅能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竟然还成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是很多教师没有想到的。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常规的教育内容在和幼儿多元的成长需求链接后,能发挥出更广泛的教育作用,满足更多的教育需要。

    (五)拓展法

    拓展法,是指在原有教学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更多的教育内容,使教学活动具有更丰富的教育内涵。

    1延伸拓展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学活动在原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目标延伸,或从具象到抽象进行归纳,或从原理到现象进行演绎,从而让幼儿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斜坡

    在“奇妙的斜坡”这个科学探究活动中,Y教师在让孩子们操作探索了汽车在斜坡上滑行的各种现象后,还提供了一段视频,让孩子们发现原来斜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立交桥、无障碍通道等都是根据斜坡原理搭建的。
    这类拓展往往基于原有教学活动内容,在此基础上向儿童的生活和游戏拓展,使教学活动从狭窄的课堂向生活世界回归,赋予教学活动更广阔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2整合拓展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内容原有领域或重点的基础上自然融合进其他领域或重点内容。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一定有办法》 吉尔曼.爷爷一定有办法[M].宋珮,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8.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图画书,讲的是爷爷在约翰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把一块毯子逐一做成外套、背心、领带等。一般教师们会把它设计成早期阅读活动。而应老师对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进行了整合,把活动设计成一个手工和图书阅读相结合的综合活动:她让孩子们在故事的带领下先学着用纸张折衣服,再创造性地把衣服裁剪成背心、领带等,既让孩子们动了手,又让孩子们动了脑。
    这类拓展,需要注意的是要分析原有素材和整合进去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要生搬硬套。本案例中的整合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中的手工活动对幼儿理解故事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