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嘴巴在哪里?它一分钟能爬多远?
蚯蚓是怎么钻土的?它喜欢喝醋吗?
坑种和撒播,哪个更适合萝卜?萝卜花都一样吗?
黄瓜是如何爬藤的?它的花宝宝和瓜宝宝藏着什么小秘密?
沙子为什么能过滤水?它能用来种萝卜吗?
木头上为什么能长出木耳?什么样的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
关于大自然,孩子们有各种奇思妙想。本书引导幼儿带着以上层出不穷的疑问,在成人的支持下全身心地进入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世界,围绕“动物”“植物”“自然物”和“生活用品”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究过程,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观察和解读幼儿学习行为的方法。
戈柔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是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专家组成员;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十几本。
王明珠 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幼教行政干部。曾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园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太仓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等书。
说起童年,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有这样一些画面:看蚂蚁搬家、“吃饭”,用草芯捅墙洞里的蜂窝引蜜蜂“出洞”,用网兜捉知了,抓来萤火虫做“灯笼”,在蚕豆地里比赛谁找的“蚕豆耳朵”多,在墙旮旯里比赛谁找的蟋蟀个儿大……这就是童年的生活,充满童趣,令人向往!这就是孩子,天性使然,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之心。
作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顺应天性,创造和提供机会,鼓励他们运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去探究具体事物,积累有益的经验,发展探究能力。近年来,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基本共识: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应该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幼儿用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学习科学,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本书以“叙事性案例+简要评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幼儿园中的一个个真实的科学探究故事,向大家完整呈现了幼儿围绕“动物”“植物”“自然物”“生活用品”所进行的持续深入的探究过程,展现了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支持策略。这些案例,是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对幼儿的学习过程所做的观察和记录,它们提供了一系列反映幼儿发展的持续性画面,展现了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经验的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解读幼儿学习行为的方法。透过案例中的许多细节,以及每个小故事之后的简要评述,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和思考,发现教师或在幼儿“身后”或在幼儿“身旁”给予幼儿的支持和帮助,了解幼儿科学探究中的关键问题、核心经验和实践策略。本书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和理论阐述,但一个个真实、生动、鲜活而具有现场感的案例,同样可以引人深思,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本书是写给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但也适合家长阅读。这些探究内容来自生活,由此父母在生活中可以尝试,从陪着孩子一起玩到慢慢学着引导孩子。在此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阅读本书,你可以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哪些内容是适合3—6岁幼儿探究的,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如何学习的,在幼儿科学探究中教师有何作用,等等。
1.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要点
关于科学探究活动,本书向读者阐述了这样几个要点:
(1)探究内容的真实性。幼儿科学探究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有意思”“有意义”“真实可感”等特点。“有意思”,是指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符合幼儿的天性,让幼儿觉得有趣好玩。“有意义”,是指科学探究的内容要建立在幼儿的原有经验基础之上,并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正向引导作用,本质上体现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真实可感”,是指幼儿探究的对象必须是在幼儿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幼儿可以观察、接触或真实感受到,且具有供幼儿观察、操作的基本条件。本书中有关于蜗牛、蚯蚓、蚂蚁、小蝌蚪、蚕、蛤蟆等动物的探究,有关于向日葵、萝卜、番茄、黄瓜、豆类等植物的探究,有关于水、土、沙、石、空气、木头等自然物的探究,有关于镜子、轮子、绳子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探究,这些都是结合幼儿所处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幼儿的周边生活而开展的。
(2)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真实的、现场的、活动的、直接体验的,以幼儿的体验、感受、探究及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使幼儿有一个完整的探究经历。比如,动植物探究活动经常要延续一个月到数月,幼儿全程感受生命体孕育、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每一个探究内容,我们都以主题的方式来组织,这样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帮助幼儿获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领域的完整经验。比如,“哈喽,小蚂蚁”主题活动,我们依据“说蚂蚁—找蚂蚁—探究蚂蚁”的线索,围绕“哪里有蚂蚁”“蚂蚁长什么样”“蚂蚁吃什么”“蚂蚁的洞穴”等幼儿感兴趣的核心问题,通过集体(小组、个别)探究、日常饲养与观察、亲子小实验等途径展开活动。
(3)探究方式的多样性。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感性的,主要通过寻找、发现、饲养、种植、实验、观察、记录来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本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从时间、空间、指导上突破了以往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一个科学游戏的框架,更加注重幼儿小组的、个别的自主探究;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正规科学活动,使幼儿的科学探究不受时空的限制,与日常生活自然融合;把科学教育与环境巧妙整合,让幼儿在自然角里饲养蝌蚪、蚯蚓、蚕宝宝、蜗牛、蚂蚁等,在种植园里种植黄瓜、南瓜、蚕豆、毛豆、向日葵、萝卜等,在区域中玩水、玩沙、玩泥、玩石头等,让幼儿的探究充满游戏的意味。
(4)探究空间的开放性。科学探究场所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使幼儿对自然的探究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家庭科学活动方式是多样的: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在生活环境中收集、准备探究材料,如收集制作玩沙材料,寻找蚂蚁等;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家里进行种植与饲养,如亲子种植黄瓜、饲养蚕宝宝等;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相关的亲子探究调查和记录;发动家长针对探究主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进行指导,如指导教师和幼儿一些种植、饲养方法等,从而让家庭也融入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5)探究活动的人文性。本书中的很多科学探究内容,是有关生命的探究,开展这类探究活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所以,探究活动要尽可能在自然环境中、在生物的原生态环境中进行,在让生物离开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时,尤其是将其从室外带到室内时,一定要创设一个与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相似的“家”,以保证它们的生命安全,满足它们的基本需要。比如,“和蜗牛在一起的日子”探究故事,在蜗牛进活动室之前,教师和幼儿首先讨论了如何给蜗牛建一个适合它们生活的“家”;在探究蚂蚁时,需要到户外寻找蚂蚁,教师告诉幼儿不能打扰、伤害蚂蚁。这样可以使自然探究活动体现出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让幼儿从小就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人类要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幼儿内心种下尊重生命的种子。
2.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关于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本书渗透了这样几个理念:
(1)不可缺失的儿童视角。幼儿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理解事物的方式。“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必须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用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世界,学会洞察幼儿的心理,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需要。
凯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蝌蚪看了好久,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然后他突然问身边的悦悦:“你看这小蝌蚪,全身都黑黑的,你说它有眼睛吗?”悦悦对于小蝌蚪是否有眼睛也不能确定,她犹豫地说道:“应该没有吧,不然我怎么看不到呢?”辉辉听见了,马上接过话题:“蝌蚪肯定有眼睛,不然的话它们游来游去要撞到的!”悦悦涨红了脸,反驳说:“没有,我反正没有看见,那你说说,蝌蚪的眼睛在哪里?”辉辉搔搔小脑袋,也有些发蒙,他仔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一起看向了我……
这是“春天里的黑色小精灵”中的一个故事片段。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是怎么做的呢?
我想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于是在晨间谈话时,将“蝌蚪有眼睛吗”这个问题抛给他们,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的看法。我认真地倾听着,一一记录下来,并在事后及时将幼儿的回答整理、统计了出来。
通过调查、统计,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赞同蝌蚪有眼睛的,那么蝌蚪到底有没有眼睛呢?它的眼睛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了孩子们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
教师“洞察”到了什么呢?教师“洞察”到了幼儿有“了解小蝌蚪有没有眼睛”的需要,并耐心倾听、记录幼儿的不同观点和想法,最后提供了各种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就是教师的儿童视角,从幼儿的行为中洞察幼儿的需求,耐心倾听、理解、接纳幼儿的真实想法,并提供条件满足幼儿的需要。
(2)保持幼儿的探究乐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保持幼儿的乐趣很重要,幼儿持续的观察和探究应该受到鼓励。英国教育理论家、哲学家怀特海认为:“直接的学习应该从浪漫阶段——探究和乐趣阶段开始,因为探究和乐趣为我们持续推动学习提供了一种本能冲动。”按照怀特海的说法,幼儿应该处在“浪漫阶段”的学习中,“这个一般过程是既自然又充满趣味的”。当幼儿对某个探究对象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会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这时教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比如“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等,为幼儿的深入探究创造条件。
(3)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亲历探究的过程,但同时高质量的幼儿科学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指导策略:
①观察与探寻。教师应观察、探寻幼儿对探究主题的好奇点和兴趣点,考虑哪些观点或概念可以生成幼儿的探究主题。也许是幼儿对在户外活动时发现的蚂蚁、蚯蚓产生了兴趣,也许是幼儿对自然角里的种子产生了好奇,也许是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开汽车比赛时对轮子有了兴趣,也许是从与幼儿的谈话中得知幼儿最近在关注什么。教师有了这些发现后,需要围绕“兴趣”“经验”“价值点”“可行性”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评估,然后再确定这个主题(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探究。
②提问与引导。一方面,是教师针对幼儿“应该和能够学习的关键经验”提出“关键问题”,用问题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的提问有多种方式,即启发式、开放式、发散式、指导式,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情况,采用的方式都不同,这会达到不同的支持和引导效果。另一方面,是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问题,鼓励幼儿对问题“追根究底”,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观察、发现。
③记录与评价。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观察记录,随时用图表、文字、符号、照片等形式,记录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思考和精彩观点,记录下幼儿探究的精彩瞬间,作为研究幼儿、评价幼儿、引导幼儿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幼儿的记录和交流,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组织幼儿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小组和集体讨论,充分展现幼儿的观点,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实的兴趣、想法、困难、问题,使幼儿在记录、交流中积累经验,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最后,要感谢参与课题研究和本书编写的幼儿园的热情支持。本书由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苏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吴江明珠幼儿园、苏州市阊西实验幼儿园、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的园长和部分教师共同参与撰写,所有案例都来自于教师亲身的实践,成书过程凝聚着集体的汗水和智慧。科学工作者说:“游戏令人快乐,科学使人智慧,在游戏中亲历科学,感受窥探自然奥秘的喜悦,可谓至高精神享受。”在实践和探索中笔者也曾纠结、迷茫,但与孩子们共同探究、发现的过程,给了我们快乐的享受。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幼儿科学探究中的一些核心经验梳理不到位,难以识别哪些问题是“幼儿应该和能够学习的关键问题”等,敬请广大读者理解并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7月
故事1:蝌蚪吃什么?
时间:2014年3月25日
地点:大三班活动室
自从小蝌蚪在自然角安家后,可乐坏了班级里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他们都乐此不疲地围着蝌蚪的“小房子”观察着它们的变化。两天过去了,早上看着在鱼缸里自由自在的小蝌蚪们,光光小朋友问同伴:“小蝌蚪游累了,我们喂它们吃东西吧!”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可是该拿什么东西喂它们呢?孩子们遇到了难题。
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蝌蚪吃什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马上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蝌蚪可能会吃水里的植物吧。”“蝌蚪是吃饼干的,我在家里喂过。”“蝌蚪喝牛奶吗?”“蝌蚪吃的是米粒吧。”“我想它们是吃肉的吧。”……各种各样的答案不绝于耳。孩子们最后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索答案。接下来,我请孩子们收集了很多的小蝌蚪,再把这些蝌蚪分成9份,养在9只不同的塑料碗里。然后,请幼儿把9种呼声最高的食物(见图4-1)分别放在9个不同的小器皿里。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将给不同的蝌蚪喂食不同的食物,看看它们到底会吃什么。
图4-1
首先,孩子们给1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可乐片,但是蝌蚪一直没有进食的反应。接下来,他们给2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饼干和饼干屑,第38秒时有2只蝌蚪啄食了饼干屑,1分钟的时候蝌蚪开始三五成群地进食。5分钟后,有4只蝌蚪去啃食大块的饼干(见图4-2)。接着,孩子们给3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口香糖,观察5分钟后发现蝌蚪并未出现进食反应。接着,他们给4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花生粒和花生屑,1分钟后有1只蝌蚪啄食了花生屑,2分钟后有2只蝌蚪啄食了花生屑,但并未看到有蝌蚪吃花生粒。接着,孩子们给5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水草,蝌蚪在水草中游来游去,3分钟后看到有蝌蚪附着在水草的根部啃食。然后,孩子们给6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煮熟后的猪肉粒。第47秒时有3只蝌蚪啄食了碎肉粒,1分27秒后又有2只蝌蚪啄食了碎肉粒,3分钟后蝌蚪开始三五成群地啃食碎肉粒。
图4-2
后来,孩子们给7号器皿里的蝌蚪喂了牛奶。在牛奶倒进容器的瞬间,蝌蚪们都四散躲避,随即就有一些“勇敢”的蝌蚪游了过来,它们对着那股牛奶不停地啄食,其他的蝌蚪紧跟着也围拢了过来开始啄食。几秒以后伴随着牛奶在水中的快速散开,蝌蚪们渐渐失去了进食的“目标”,四散游开了。接着,孩子们给8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米饭粒,1分钟内蝌蚪都很安静,并没有出现啃食的情况。1分19秒时有2只蝌蚪啄了两下后游走了,3分钟后有4只蝌蚪啄食了部分米粒。最后,孩子们给9号器皿里的蝌蚪喂食了剪碎的梅子。1分钟后,蝌蚪没有动静,2分钟后也没动静,5分钟过去了还是很安静。
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总有一些蝌蚪无缘无故死在水中,而且身上的黑皮不翼而飞了。这一情况在几个蝌蚪并未进食的器皿中,比较明显。有一天早上,幼儿发现许多蝌蚪正在咬一条没有尾巴的蝌蚪。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发现蝌蚪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能啃食大部分自然食物。另外,它们比较偏爱颗粒较小的食物。如果遇到大颗粒的食物,它们会进行集体啃食。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蝌蚪还会吃比自己弱小的同类。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见图4-3)。
图4-3
幼儿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契机培养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幼儿乐于思考,有着一颗好奇心。在一次日常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对蝌蚪吃什么比较感兴趣,并列出了很多的可能性。如果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则会让幼儿形成依赖成人的习惯,逐渐扼杀幼儿探索、求知的能力。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一起记录实验过程,共同观察探索,最后得出结论,从主动灌输的角色退到辅助引导的角色,通过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