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最系统地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实践和管理的著作之一。它既介绍了蒙台梭利本人及其教育教学理论,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片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是一本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俱佳的蒙台梭利教育启蒙教材。
该书是蒙台梭利教育研究资深专家刘文教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蒙台梭利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共同撰写的优秀著作。专家的教育理论指导和和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探索,使蒙台梭利教育的智慧光芒在本书中随处可见,深刻地诠释着蒙台梭利教育致力于使师生都感到快乐的理念。
这本书既可以作为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用书、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幼儿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技能的自学读物,还可以供幼儿家长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学习与参考。
2014年7月7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新闻发布会上,蒙台梭利教育培养师成为新增设的六种职业培训项目之一,这意味着这一具有100多年历史、被全球180个国家采用的幼儿教育方法在引进中国30多年之后首次得到官方认可的身份,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即将在中国“持证上岗”,很多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的朋友奔走相告这一好消息。
20年前,我有幸作为辽宁省幼儿教育研究会和辽宁师范大学联合公派的访问学者远赴美国华盛顿蒙台梭利学校学习,从此与蒙台梭利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还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怀疑论者,因为我国教育界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如此,我相信蒙台梭利教育的优势应该兼容并蓄地融合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带着疑问,我开始了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系统地接受培训、学习和研究之后,一种内在的力量促使我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精髓结合到我国幼教的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之中,同时我也开始了发展心理学博士和博士后学习与研究。
2002年,我出版了第一部关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书,我的美国老师——美国华盛顿州蒙台梭利教师培训中心主任Sharlet Mcklurkin女士,和我的硕士导师——我国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丽珠教授欣然作序。
为了探讨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性以及中国化问题,在过去20年中我们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证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第一阶段,蒙台梭利班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这一阶段的成果论文是《蒙台梭利教学法对幼儿个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蒙台梭利班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主要包括三项研究:
研究一:《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创造性人格的比较与研究》。该研究尝试在蒙台梭利教育和非蒙台梭利教育两种模式下,通过问卷、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了解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状况,并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特质加以比较、分析。
研究二:《蒙台梭利教育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对蒙台梭利班和非蒙台梭利班幼儿的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用数据对比来说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的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研究三:《借鉴蒙台梭利教育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实践初探》。本研究采用《0—6岁婴幼儿发育筛查测验》、《瑞文测试》、《幼儿创造性人格评定》等工具来探讨蒙台梭利教学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第三阶段,蒙台梭利班幼儿创造性人格与认知关系(混龄教育)的研究。该研究探讨了蒙台梭利教育对儿童人格和认知两方面的影响,主要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从心理理论和创造性人格入手,探讨混龄教学对4—5岁幼儿认知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并以受认知水平影响最大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幽默感为切入点来考察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四个阶段,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纵向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究。
本书正是第四个阶段的部分成果。
本书正是适应蒙台梭利教育的最新发展,综合国内外最新的蒙台梭利教育研究成果,从现代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理论阐释,循序渐进地引导教师和读者,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观念到具体操作、从环境创设到教室布置、从教师管理到幼儿园管理、从幼儿教养到亲子活动设计、从案例分析到应用方法示范,全方位、多视角地论述,以满足幼儿教师发展和培训之急需,同时也适用于幼儿家长及相关的研究者。
本书作者都是曾经向我学习或与我研讨过蒙台梭利教育的老师,他们分别来自河南周口师范学院、浙江心元教育集团(杭州)、成都金苹果城南阳光幼稚园、香港跨世纪教育集团、新疆乌鲁木齐市博望幼教集团、深圳幼教系统、大连环球双语幼儿园、大连万科魅力之城幼儿园、大连儿童之家、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年龄来看,以中青年为主;从学历来看,基本上都在硕士学位以上;从工作经验来看,基本上都从事过幼儿班级的教学,然后升任主管、园长或集团培训部主任等;从地域分布来看,从西北到西南,从东北到东南,共涵盖了7个省市。
本书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刘文;第三章,朱函昱、李满仓;第四章,林丽、刘文;第五章,黄冠坤、朱函昱;第六章,靳薇薇;第七章,黄冠坤;第八章,宋红;第九章,胡日勒、刘文;第十章,魏玉枝、朱函昱;第十一章,黄冠坤、马云和张莉;第十二章,赖清文、刘文;第十三章,林丽;第十四章,赖清文、刘文;附录由朱函昱整理。全书由刘文、黄冠坤、朱函昱统稿,刘文定稿。研究生邵姝姮、车瀚博参与了本书的校对和排版工作。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首先要衷心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的梁志燊教授。她是我的大学启蒙老师,是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和研究的发起者。她为我提供了许多研究与交流的机会,扩展了我的眼界和思路。虽然她已逝去,但是她对中国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其次,要感谢我的美国老师Sharlet Mcklurkin女士,她虽年逾八十,但仍奔走于世界各地培训幼儿教师和传播蒙台梭利教育。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硕、博士导师杨丽珠教授和博士后导师林崇德教授,他们虽然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学术的道路上伏骥耕耘。他们德才双馨,是我学习的楷模。有幸成为他们的学生,为我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感谢万千教育编辑部的吴红编辑多次盛情邀请和耐心等待,这本书,我们写了一年半,他也耐心地坚守了这么长的时间。
同时,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辛勤工作的同人!本书还参考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对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对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些争议,我们还需要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我认为,实证研究是最佳解决途径。因为在蒙台梭利博士的那个时代,教育工作者包括蒙台梭利博士本人,只能依靠观察和现场实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有更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本书中定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 文
2014年9月10日
于大连万科园
第一节 蒙台梭利的求学之路
蒙台梭利出生,正值意大利的复兴运动时期。那时人们对教育怀有前所未有的热情。她5岁时,因父亲调职,举家迁居罗马。一年后,蒙台梭利开始上学。虽是独生女,但父母特别注意对她的教育,比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等等。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并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蒙台梭利从孩提时代起,就有很强烈的自尊心。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但是不尊重、不关心学生。有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蒙台梭利的眼睛,为了抗议,她从此不在这位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儿童也是人,也需要受到尊重。在早年的学校生活中,蒙台梭利并不出众,但是已经具有了远大的志向。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性格。她的抱负是做一名工程师。
13岁时,她选择了数学专业,进入米开朗基罗博瓦罗蒂工业学校就读。1886年她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16岁,蒙台梭利坚持要进当时只有男孩子才可以进的技术学校——国立瑞吉欧·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Regio Instituto Tecnico Leonardo da Vinci),学习数学、自然科学、语言学等,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得到了所有学科的最后成绩总分150分中的137分,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2]。
然而,在这所技术学校里,她做工程师的理想发生了改变,她慢慢地对生物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1890年从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申请进入罗马大学就读医院专业[3],成为意大利首位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的女性。“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是惊世骇俗的,蒙台梭利不顾父亲对其经济上的中断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不屈不挠的努力,据说还有教皇利奥十三世出面为她说情,1890—1892年,仅两年就以80%的专业正确率通过了考试,获得了专业文凭,得到了进入医学院的通行证。历史上一些走在时代尖端的伟大女性大都是好学不倦的,蒙台梭利也不例外,她甚至认为唯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里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家人反对,沉重的精神压力无人可倾诉,她却愈挫愈勇,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与顽强的精神,奠定了日后献身儿童教育的基石[4]。
罗马大学的毕业论文要由十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评审,结果所有委员会成员都对她的出众才华印象深刻,不但准予毕业,而且给了相当高的分数;100分就被视为优秀,而她获得了105分。1896年7月10日,她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当时,每位毕业生都必须做一次公开演讲。蒙台梭利博士的演讲十分出色,不但改变了她父亲的看法,也让母亲因她而感到荣耀。在上大学期间,她曾代表意大利妇女到柏林和伦敦参加妇女会议,热情支持妇女运动,反对雇用童工,给予各国与会者深刻的印象。
1896年,大学毕业后,她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师,并专门研究儿童疾病。史坦丁说:“回顾蒙台梭利的一生,正印证了她晚年提倡的理论——人生的准备是间接性的。”的确,人必须循序渐进找到自己真正追求的理想,从不间断的尝试中了解究竟为什么而准备、而努力,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光更加璀璨。年轻的蒙台梭利博士就是在这种对生命的探索中不断地成长。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蒙台梭利博士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