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专属性体育材料和非专属性体育材料两个维度入手,列举了日常生活中11种材料的150种设计方法与游戏方案。
与幼儿园体育材料的传统制作方法不同,本书中的体育材料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成品材料组合而成的。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耗时、耗力地制作材料,又避免了制作的材料不耐用的缺陷。
汪超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副主任,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曾获得宁波大学“十佳”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20多年的学前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创编学前体育游戏5000多种,带领20多所幼儿园进行幼儿体育活动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已出版著作有《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体育》《体育教学心理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
当人类把眼光投向大自然,开始学会运用身边的各种物质材料来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开始运用智慧不断地改造各种物质材料,人类的历史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总是不断地探索、认识其所在的这个世界,不断地发现、利用、改造这个世界原本就存在的各种资源,不断地发明、创造出各种供人类在这个世界更好地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得人类的历史如此辉煌。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是依托于物质材料的不断发展。物质材料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里程碑,文明的每次进步都因物质材料运用的突破而得以实现。人类在与物质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创造材料,同时材料给人类认识世界、改变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以及放飞梦想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对物质材料的更多操作与使用、更多发现与创造,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特质。人的双手因此变得更加灵活、协调,人的身体因此变得更加强壮、有力,人的认知因此变得更加广泛、深入,人的思维因此变得更加敏捷、开阔。
如同人类的发展史,人的成长过程,也永远离不开“材料”这一重要伙伴。儿童早期通过物质材料的刺激使得大脑快速发育、身体快速成长、认知快速增长。物质材料对于幼儿而言,就如同一本本有趣的书,可以让他们饱含热情、满怀好奇以及投入无限的精力去阅读它们。物质材料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育儿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无论何种学前教育理论,都强调物质材料在幼儿成长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都对材料的形态和功能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赋予不同的教育意义。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体育材料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孩子们对体育材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或独自运用小型的体育材料,或合作使用大型的运动材料;或自发地玩耍,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集体的体育活动,这些无不体现出材料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的魅力。
那么什么是材料?什么是体育材料?体育材料与其他教育材料又有怎样的区别?体育材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哪些体育材料才是幼儿需要的?体育材料在幼儿园教育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和处于何种地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基于何种教育理念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材料?体育材料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主题教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回到学前教育的原点,来寻找体育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教育所采取的一切教育手段必须符合幼儿的需求,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学前教育应达成何种目标,教育的形式如何突显学前教育的特点,内容的选择如何符合幼儿的需求及社会的期望……对于这些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答案。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理念。其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指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它的核心是“做”,是指无论“学”还是“教”都不能离开“做”这一核心。他还要求“教学做合一”必须“在劳力上劳心”,即“手脑并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更加符合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特点。
张雪门先生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学前教育中将其转化为“做学教合一”的思想。他认为:“在幼儿时期,一种知识的获得,应该以直接经验做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的经验,这样才能够融会贯通。”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理论强调,儿童在各种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才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他的行为课程理论更加突显了“做”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当今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幼儿园的实际操作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整个教学法”。他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互相割裂的。儿童在早期的发展中,其所有的行为能力几乎都是并行的,都是最基础、最基本的需求。因此,“整个教学法”给幼儿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育方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在其学前教育建议中提出,要注重儿童主动、自主的活动,强调儿童游戏的本能性,强调以儿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要为儿童提供实物,鼓励儿童自我操作、自我探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第一条就强调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教师要注重活动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幼儿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发展。此外,《指南》健康领域也强调要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通过解读以上著名学者的观念、理论以及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不难发现,注重幼儿早期自我不断生长、成熟的需求,注重幼儿自我兴趣的满足,注重幼儿各种基础能力的平衡发展,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注重幼儿在生活中、实践中及各种活动中主动、自主的操作与探索,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已经是人们的一种普遍观念。那么在幼儿园教育中,设置何种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这些教育理念,才能体现出幼儿教育的特色,促使幼儿通过更多的体验与感受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既能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因生物内趋力而产生的需求(即“动则快乐”),又能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之心,还能促进他们身体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展综合性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最合理的教育模式,而运用体育材料开展的各种活动是实现这种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指南》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从现实出发,对幼儿园体育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书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期望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际操作的方法。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中,第一章对材料和体育材料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材料的作用及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材料与幼儿、环境、教师、课程的关系。第二章从四个角度就材料对幼儿发展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幼儿园体育材料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进一步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园相关的体育材料。幼儿园体育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幼儿园体育材料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幼儿园体育材料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对幼儿园体育材料的选择与制作提出了一些想法,对幼儿园自主性体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提出了一些建议。实践篇则从专属性体育材料与非专属性体育材料两个角度出发,对11种材料进行了分析,以幼儿的不同年龄段特点及材料的不同特性为主要线索,给出了150种创新性玩法。
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品质,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由于本人时间、精力及学识有限,本书肯定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汪超
2015年12月
游戏6 我摆你跨
材料设计与实际运用7——促进幼儿拍球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