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园本培训的专著,它紧密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法规与文件的指导精神,结合当今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工作实情,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严谨求实的态度研究园本培训工作规律,对于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认识和推进园本培训工作既有很强的指导性,又有深刻的启发性。它改变了幼儿园长期以来需要园本培训却无指导用书的局面,可谓当今园本培训工作的及时雨。
本书第一章提醒您:园本培训,势在必行!
本书第二章提醒您:园本培训,您是主人!
本书第三章提醒您:园本培训,无处不在!
本书第四章提醒您:园本培训,内容丰富!
本书第五章提醒您:园本培训,形式多样!
本书第六章提醒您:园本培训,成效归您!
已出版专著:《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新编家长学校教材》《中国儿童情绪管理(0—6岁)》《宝宝入园完全手册》《宝宝入学完全手册》《培养幼儿好习惯》《幼儿的15个好习惯》等。
(三)指导教师反思有方
目前,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现象水平的反思,还需要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反思。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多种反思方式相结合,培养勤于思考的乐趣
“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教师”已经成为现代幼教界人士达成的共识。幼儿教师不是看护幼儿的简单体力劳动者,而是遵循幼儿身心发育规律和幼教发展规律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但要勤于动手,还要勤于动脑,培养思考的乐趣与习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误认为反思就是写,而写就很累、很麻烦、很占用时间,实际上这只是书面反思。反思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分为想象反思、口头反思和书面反思。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比较琐碎,但是思考可以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大脑高级功能。平常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在大脑里放映,然后记下几个关键词,为以后提供回忆线索,这就是轻松的想象反思。在同事交流和教研活动中,教师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反思,把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用口头方式提取出来,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大脑还会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思考,这就是方便的口头反思。经过想象反思和口头反思,严谨的书面反思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处处留心的教师是不会觉得书面反思无从下笔的。
2.多问几个为什么,对熟悉的事件进行陌生化处理
新颖、奇怪、特别的事件容易引起人的反思,熟悉、普通、平凡的事件不容易引起人的反思,这是因为人们对后者容易想当然,觉得它就是如此、一直如此、本来如此,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所以不需要反思。但是如果问一问为什么这件事就是如此、一直如此,怎样证明这件事本来如此,就会发现原本很熟悉的事物突然变得陌生起来,自己可能说不出充足的理由。正如上述案例,教师改变背书包的要求就改变了幼儿尿裤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如果说不出理由,就会刺激反思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对熟悉的事件进行陌生化处理,会激发反思的动力,也为反思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思维线索。
3.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寻找理论反思的关键词
从现象水平的反思到理论水平的反思,对幼儿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个教育现象到底符合什么教育规律呢?教师可能一时无法确定。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把自己想到的几个相关关键词逐一输入到搜索引擎,看看网络提供的信息能否对自己的理论反思有启发。然后再顺藤摸瓜,抓住关键信息,排除不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需要辨别真伪,利用关键词搜索并非为求答案,但求思路打开。
4.加强学习和同伴互助,多视角开拓思路
朱熹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反思也有殚思竭虑的时候,因为人们未必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才思敏捷,所以反思需要“源头活水”的补充。读书学习和同伴互助是反思必不可少的两汪泉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提高反思水平需要持续不断的学思结合过程,比如上述案例的理论反思,教师很有可能一时想不到条件反射,但是只要对这件事采取陌生化的处理,保持“为什么”的疑问,带着疑问读书学习,有时候就能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这就是说灵感会光顾有思想准备的人。同伴交流和研讨也能起到互助启发的作用,比如上述案例使人想到的关键词可能有“尿裤子”“背书包”“自理能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条件反射”等,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想到的关键词不同,反思的角度也就不同,开放的同伴交流能够促进反思。
5.加强行动研究,不断提高反思的实践水平
提高反思水平的目的是提高实践能力,所以要所思为所用。教师要明确自己所反思的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对自己的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明确自己的教育策略所适用的实践范围是什么,并在动态的教育生活中加强行动研究,边思考边实践,把现象观察、理论反思和实践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教育实践。
总之,反思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它能把教师“无意识”的行为和方法唤醒到“有意识”的思维状态,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把“普通”的事件提升为“经典”的事例,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