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新手教师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本书作者收集了众多幼儿园特级教师和名师的成长故事,以四季为序,描述了他们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阅读这些故事,你不仅可以从他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厘清以下困惑:
■ 怎样走出初入职场的迷茫?
■ 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 怎样向师傅、同行、专家学习?
■ 怎样上好幼儿园公开课?
■ 怎样观察、记录、了解幼儿?
■ 怎样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
……
尹坚勤 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现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江苏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分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曾承担的课题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建构0—6岁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体系的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等。
已出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等译著、专著6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前言 用四季记录我们的专业成长故事
教师对时序的直接感受,莫过于季节的轮回交替。因此,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之旅,也可以以四季为序,细数发展时光。每一所幼儿园都有一棵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树”,它把根深扎在幼儿园管理文化与教师团队综合素养的土壤中,而它所需要的养分就是每一位教师长期坚持并为之努力的教育工作。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记录与讲述故事、倾听与分享故事,是幼儿教师教育生活的一种方式。故事记录着日常教育生活过程和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理解。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推动着成长故事遵循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原则发展。记录与讲述故事,让幼儿与教师的生活能够被看见,使得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得到了整合,突出了专业成长的显著特征,突显了有意义的抉择。倾听与分享故事,让教师理解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自身的真正价值,看到了自己与幼儿的共同成长。因此,虽然故事中的文字略显质朴,情节、结构可能尚存可雕琢之处,但却是有温度、有生命的。
每一年、每一季甚至每一天,教师都通过探讨自己在幼儿学习与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编织着成长故事。幼儿教师的成长故事记录了教师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过程,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记录了教师与幼儿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了教师如何支持幼儿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
无论故事的讲述者是谁,都是教师重新认识幼儿和自己以及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学与思”“研与行”是幼儿教师的本色,“愤与悱”也是他们的本真回应。我们似乎无法区分文学故事、课程故事、幼儿故事与教师成长的边界,因为它们已经融为一体。我们似乎也难以评价是故事改变了教研实践、教研实践助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讲故事的水平。
专业成长故事反映了“真实的图像”,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教育活动和课程实践的全貌。鲜活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可以使教师的深度反思得到加强和巩固。倾听、阅读故事的教师会感到这些故事似曾相识,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而备感亲切、真实并且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幼儿园里的专业成长故事带有探究性,记录的是教师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是教师探究并实现自己专业自主和专业价值的过程。“峰回路转”“蓦然回首”便是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幼儿、课程、环境等原点问题的表现。幼儿园里的专业成长故事带有质朴的实践性,蕴含着教师对实践的反思、领悟及重述故事时的再反思。这种“双重反思”使得教师在撰写故事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教育,审视自我观念,促进自身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经验的积累。
儿童蕴含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他们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建构者,儿童有着一百种语言。呼应儿童的发展,教师也就有了一百种的发展和成长。让我们记录和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倾听和分享幼儿园里真实发生的故事吧。这是一种职业使命的担当,是专业赋予的一种责任,更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带来的幸福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对幼儿园良好发展的期望,满怀对幼儿健康成长的期盼,充满对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期待。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与喜悦的心情,期待教师“成长之树”更加繁茂吧……期待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用心地实践、真诚地服务、自然地生活、愉悦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一路前行;讲述故事,倾听欢歌,走在幼儿教师专业之旅的最前方。
本书的编写是集体智慧与实践的体现。其中,“春之篇”的主要撰写合作者是唐松梅(南京市第三幼儿园),案例素材提供者有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赵倩、杨佳佳、钟成珍、孙国群,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的崔玉;“夏之篇”的主要撰写合作者是吴彩萍(溧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案例素材提供者有溧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的蒋君明、方莉华,南京军区联勤部机关幼儿园的杨鲁虹,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的杨凤芹,金湖县育才小学幼儿园的杨贵云;“秋之篇”的主要撰写合作者是张菊萍(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案例素材提供者有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的许丽华、严留芬,金湖县闵桥镇中心幼儿园的陆喜平,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陈静,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唐翠萍;“冬之篇”的主要撰写合作者是朱丽华(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案例素材提供者有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的郑洁、栾晓惠,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陆娴敏、周洁,无锡市硕放中心幼儿园的杨锦华。全书框架撰写、案例改编和统稿由尹坚勤完成。
由于时间仓促,如有粗疏、错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尹坚勤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2017年12月
观察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有感动,有烦恼,有快乐,有忧伤。烦恼也好,忧伤也罢,随着岁月的流淌,它们都会沉淀为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留在我心间的美好回忆。然而,再美好的记忆都会在时光无情的冲蚀下变得暗淡、模糊,甚至面目全非。因此,在这春花烂漫、令人心旌荡漾的时节,我决定用笔记录下与幼儿相处的点点滴滴,夹杂着芬芳依旧的花瓣,收藏进我青春的日记,让我可以时时反思,促我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写观察日记是大多数幼儿教师都会做的事情。我的观察日记虽然不是每天都会写,但至少会有计划地写,以记录每周教学工作中自己的收获,以及自己对某个或某些活动的感想或反思。刚开始写观察记录时,我们大多是以陈述性和概括性的文字记录,是站在活动实施者和主导者的位置上,用带有疑惑并夹杂些许浅层理论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后,我们或许可以站在自省者和旁观者的位置以叙述性和写实性的文字来进行记录和反思。每天的教学生活基本上都是很平凡的,然而孩子们正是在这样平凡的生活中一天天长大,平凡的生活因为有了孩子变得不平凡起来。下面请大家看看我以我们班两个小朋友为观察对象所写的观察日记。首先是关于琦琦小朋友的三则观察日记。
班有精灵名曰琦
她叫琦琦,长得胖胖的,经常扎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腰板直直的,显出很精干的样儿,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她的家离她每天学习生活的幼儿园不是很远。因为爸爸、妈妈都是老师,每天上班都很早,所以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班上的小朋友。她的班上有三个老师,琦琦把班上的三个老师分成了大中小,这样分的原因是因为三个老师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地位不同,用班上小敏小朋友的话说就是,大老师不在就听小老师的,小老师不在就听中老师的。为什么不挨个儿来呢?那是因为中老师是才来的新老师。
早安每一天
这个城市的冬天,天气是干冷的。清晨的空气一吸进鼻子里立马让人感觉凉如薄荷。琦琦到幼儿园的时候,看到扎着长长马尾辫的小老师背着个大红色小包,左手拎个装满了书的粉色布包刚好走进幼儿园。琦琦向小老师露出甜甜的笑脸,小老师也感受到了她那份真诚的天使情感,微笑着向她打招呼说“早安”。琦琦听从妈妈的叮嘱,没有在大型玩具区那儿玩,而是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玩“我爱我家”的游戏。这天,琦琦妈妈的同事——池阿姨的儿子畅也很早到园,于是他俩就在一起玩。琦琦喜欢和畅玩,畅的皮肤白白的,琦琦穿得干净清爽,自然也喜欢和干净整洁的小朋友一起玩。
琦琦接水
自由活动的时候,琦琦选择在美工区玩。她用压印玩具在纸上刻了许多小天使,她喜欢这个新式玩具。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听见了收拾区角玩具的音乐声,她收拾好玩具正准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就听见小老师叫:“琦琦……!”听到小老师叫她,琦琦马上来到喝水的桶前帮小老师接小朋友们的漱口水。琦琦在托盘上放了四个杯子,端着托盘在水龙头下转一圈,就接好了四杯水,之后又拿起了另外四个杯子。
琦琦记得第一次帮老师接水的时候,她先从格子里拿杯子,接完一点儿水后再把杯子放到格子里,速度很慢。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快点儿接水呢?琦琦告诉老师,他们可以两个人一个人接水,另一个人放杯子到格子里,这样速度就快多了。琦琦心里满是得意!可是没过多久,琦琦发现,一个一个拿杯子也很累,于是,她就尝试一次把好几个杯子放在托盘里,一只手控制水龙头,另一只手拿杯子接好水后给老师,这样,速度又快了点儿。再后来,她想出了现在这个奇妙的方法。为此,小老师还和班上的老师夸奖她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琦琦听了很高兴。
吃完饭走进卧房睡觉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了。窗帘全部拉起来了,卧室里只开了壁灯,小老师已经在放故事磁带了。琦琦把被子拉到下巴,听着故事,在小老师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中慢慢闭上了眼睛……
这三则日记记录了琦琦半日幼儿园生活中发生的三件事。在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我试图从琦琦的角度来看所发生的事。故事中的琦琦是我们班上小朋友和老师公认的懂事的孩子,她帮忙接漱口水的事促使我对她进行观察并写了这些故事。对她的观察让我似乎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新的认识。别看他们小,可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摸索出处世之道了。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时候,他们也在观察和理解老师的一言一行。
对岚岚的观察,则让我对许多幼儿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岚岚在幼儿园交的第一个朋友
这天,孩子们正陆续进行点心前的洗手准备工作。突然,我听到盥洗室传来开心的笑声和响亮的说话声。我好奇地循声望去,发现在说笑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班上个头不高、平时很内向、不怎么说话也很少与人主动交流的岚岚。听他说话的是我们班上另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扬扬。只见岚岚正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地向扬扬描述着什么。天哪!自岚岚入园一个月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有活力,第一次见他主动和小朋友交流!要知道,平时的岚岚,可是谁都不理啊!他们在说什么呢?我好奇地站在盥洗室门口,想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只听岚岚开心地对扬扬说:“昨天,你生病没来,我们班好多小朋友去三牌楼的麦当劳玩了。还有好多其他班的小朋友。好玩极了……”声音里透出一种喜悦。扬扬以羡慕的眼神注视着岚岚,倾听着。
吃完点心后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朋友更是形影不离,很有默契地一起玩耍。一方要找另一方玩时,常常无须发出言语的邀请,只要在对方肩膀上轻轻一拍就行了。
在班上一直表现内向的两个小朋友居然如此要好,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但是,我想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进入社会的自我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小伙伴。在选择小伙伴时,他们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当、兴趣相同的幼儿。因此,岚岚和扬扬成为好朋友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不过,以后我还需要多引导岚岚和扬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和更多的小朋友玩耍,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只有这样,岚岚和扬扬才能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中,各方面才能得到均衡发展。
师生间的第一次“对峙”
这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我给小朋友安排的锻炼项目是练习单脚站立。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纷纷开始练习,只有岚岚一人表情抵触地站在自己的标记点上,一动不动。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俯下身问他:“岚岚,怎么了?”他瞥了我一眼,没有应声。我又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说出来老师可以帮助你。”他也不搭理我。当我再次邀请他和大家一起练习的时候,他干脆把身体转过去,避开我的目光。我和他之间一下子僵住了,很多孩子感受到了这种怪异,停下动作看着我们。我大致猜测出又是他的畏难情绪在作祟。“纵容他、任他放弃,还是鼓励他坚持练习?”这两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不断斗争着。最终,我决定不能纵容任何一个孩子,那样反而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于是,我把手伸到他面前,用从未有过的坚定语气对他说:“其他小朋友也是今天才开始练习的,他们愿意尝试,你也一定要试一试。来,我先扶着你练习。”岚岚看到我如此坚决,便用大声的哭叫进行抗议。这一次我没有再因为他年龄偏小而纵容他。在我的坚持下,岚岚最终还是开始练习了,结果,我惊喜地发现:岚岚因为个子小,稳定性反而比其他小朋友好,更容易保持平衡。最终岚岚体验到尝试新事物的成功喜悦,他挂着泪水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教师爱孩子不应停留在温柔的表面。如果今天我因为“爱”岚岚而放弃对他的要求,一味纵容他的畏难情绪,那反而不是“爱”。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教育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支点的“投入式理解”。在以后的师幼交往中,我希望自己不仅对岚岚,对其他的孩子,都要坚持这种“教育爱”。这种“教育爱”可能看起来不温柔,甚至有点严厉,但是这种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骨子里很温柔的爱。
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是丰富教师专业成长经验最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展开专业飞翔的起点。对岚岚的观察,使我更深入地去思考许多幼儿教育问题,而思考所获又丰富了我的教育资源库,使我越来越渴望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心情,去探索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