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本不该把班级分为三六九等,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班级不仅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而且小问题、大冲突不断出现。
面对让人不省心的“差班”,班主任如何才能更好地使自己及班级均转危为安呢?本书就是在作者多年带差班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旨在系统地探讨带好差班的艺术。
作者对差班的成因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实例阐述了班主任带好差班的前提、关键、原则、支柱、捷径、法宝和保障。本书既适合正遭遇差班困扰或准备挑战差班的班主任阅读,也适合普通班级的班主任带班时参考借鉴。
1.国内第一本直指差班管理的著作。
2.作者有着丰富的把差班带成好班的经验。
3.全书既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差班的成因,又结合大量实例介绍了许多成功管理差班的方法,颇具实践指导性。
自序:其实,我真的不想带差班
其实,我真的不想带差班。
我知道我这样说话很“危险”—有些老师可能因此而认为我不敢接受挑战,有的老师可能因此而质疑我担任班主任的能力,甚至有的老师可能因此而怀疑我热爱教育的情怀……不管后果怎样,我依然坚持说出我此时的心声:其实,我真的不想带差班。
自从2008年以来,我经常游走于K12班主任论坛、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班主任网论坛,同时也先后加入了几个教育研讨群。最初,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到网络世界里向同行们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同时也寻找几位“同病相怜”的网友以便诉诉苦。然而,我发现我的目标只能实现一半:我的确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但是很难找到“同病相怜”的网友。在很多网友的帖子里,其主要内容差不多均是有关“幸福”、“爱”、“成功”的,很少有涉及“苦闷”、“恨”、“失败”的。这样的感觉让我很“受伤”,同时也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带班水平很低,我的专业成长空间还比较大。就在这时,我开始阅读教育报刊及教育专著。
今年,是我毕业的第六个年头。在这几年里,我先后带了五个班级(高中分班较频繁,我带的班最长的是一年半,最短的是一学期),其中只有一个重点班级,这个重点班级是我带的第三个班级。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颇深:第一次带班时,我感觉很吃力,很多夜晚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班级事务而失眠,很多时候都有苦闷、恨、失败的感觉;第二次带班时,我感觉比较吃力,但已经比第一次时显得轻松些;第三次带重点班时,我多次感到很幸福、很轻松—这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因为我的带班能力提高了,所以我感到幸福和轻松了;第四次带班时,也就是本书中经常提到的高一(5)班,这个班级毫不费力地把我“打回了原形” —苦闷、恨、失败,而且比第一次带班时更厉害;第五次带班时,我又体会到第二次带班的感觉了—比较吃力,略显轻松。
这五次的带班经历,特别是后两次的带班经历,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三点:
(1)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是一位心态良好、理念先进、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方法科学、善于沟通的班主任。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不可能只在重点班级(本书中一般称之为“好班”)完成,也不可能只在小学、初中、高中某一个阶段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认为任何一位优秀班主任能完全称得上“专业素养完善”的班主任。我们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的经验及思考的局限性,虽然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有共通性。
(2)对于差班来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当初,我在带前两个班级时,一直想不通世界上怎么还存在这么差的班级。等到我带第四个班级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身边就有比我们班更差的班级。有些差班之差,是一些身在公办重点学校的班主任无法体会到的。我这样说,有些老师可能觉得我在危言耸听。此时,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想有一些差班的班主任能认可我的想法。事实上,比我遇到的差班更差的班级,应该是存在的。比如,以男女生之间的行为为例,我遇到的恋爱的男女学生只是在白天上课时彼此把手握在一起,远远不如“摸奶门”事件那样恶劣。
(3)好理念、好方法,在差班不一定能产生好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很多班主任来说,随着班龄的增加,其教育理念应该越来越先进成熟,其教育方法应该越来越科学实用,这样一来,其带班效果应该越来越好。但是,根据我的经历,我第四次带班时,反而比第一次带班时还要惨。当然,我的情况可能是个个案。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某著名教育报社的编辑M老师,在做编辑之前,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了很多年的老师,同时也担任了几年班主任,在做编辑的六年中,其所选及所写文章好评如潮,颇受一线老师及教育工作者认可。后来,M老师从编辑岗位上辞职,来到了一所职高,从他博客上的文章来看,在近一年的职高班主任经历中,他也挺“郁闷”。我多次和他交流有关差班、差生的想法,也引起了他的一些共鸣。
如果现在有两个班级,一个是好班,一个是差班,让我主动选择的话,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好班,原因很简单:我“伤不起”—我不想在早上睁开眼的时候,就开始担心某个学生又不起来晨跑了;我不想在晨跑的时候,又有很多屡屡说“肚子疼”的学生来向我请假;我不想在晨跑刚结束时,就接到生活老师的电话,说某某寝室又没有值日,并让我赶快把学生带回去值日;我不想在早读课进教室时,看到睡着的学生比醒着的学生多,听到早读课比晚修课还安静;我不想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科任老师又领着某个学生来找我,说他又顶撞老师了,或者她在织十字绣;我不想在晚修课的时候,学校领导打电话告诉我我班又有几个学生在操场上溜达、吸烟、打架或接吻;我不想在晚就寝的时候,寝室已经熄灯了,还有几个学生举着蜡烛或手电筒在玩三国杀;我不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因为班级的一些烦心事而闹得睡不着……你让我过一天这样的日子,行;你让我过一个月这样的日子,行;你让我过一学期这样的日子,行;但是,你如果让我的整个教育生涯都过这样的日子,那我真的受不了,即便我不发火,即便我颇具耐心,即便我心胸开阔,我也不想天天一睁开眼就看到懒散、颓废、混乱、糟糕、无聊、谩骂等现象。一个人在这种令人恐惧的糟糕环境里生活久了,心灵会受到严重摧残,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会被严重浪费—正如一些差班班主任们所说,“这是要命的事情”。我梦想着天天生活在美好中,那是一种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享受。那些什么“带差班容易出成绩”、“领导对差班的要求低”以及“差生以后对老师更感恩”的便宜,我一点也不想要。
然而,如果命运真的安排我们必须担任差班的班主任了,那么就算是为了使自己以后少一点麻烦,也有必要好好研讨一下带差班的方法。写作本书的目的,正是想和那些“命运不济”而又尽职尽责、热爱教育的差班班主任们一起来研讨带差班的方法,希望可以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以上这些文字,充分倾诉了我的“怨妇情结”。后面书中的文字,可能会略微变得理智些。
是为序。
温馨提示:轻松进班,等待反复 191
2.魅力释放:我平凡,但不平庸
如果我们总是说自己很平凡,而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也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才艺”,那么就极有可能让学生认为我们是平庸之辈,我们要有一种能够“镇得住”学生的绝活。
现在,世界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七十亿,而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七十亿分之一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可能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动物了,这种生态状况意味着人的平凡属性。另外,常言道“少了谁,地球也照样转”,也就是说,即便是伟人,在自然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某些人所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被另外一些人代替,每一个人的影响力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无人代替的,这从本质上决定了人的平凡属性。
有一些问题学生,整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即便我目无法纪我行我素,你又能奈我何”的可怕思想。遭遇这种思想,如果我们单从表面上进行“针尖对麦芒”式的简单对抗,那么只会让这些问题学生越战越勇,因为正如他们所说,如果单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而撇开非法暴力、恶意惩罚等非教育言行,我们是奈何不了他们的。其实,这些问题学生之所以越战越勇,就是因为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师生面前,我很牛,即便是冒险也要装成很牛的样子;我的问题很有“个性”,老师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提供有效的帮助!问题学生的这种主观上过度将自己特殊化的思想,正是真正的问题根源。因此,在接手一个差班时,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自己的平凡,以免让问题学生产生“这个班主任值得一斗”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引导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以便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自从有学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发生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无特殊性。这种战略有助于淡化问题学生的对抗与抵触的心理意识。我在带差班时,就经常给学生说下面这些话。
据说,全国的班主任有四百多万,我就是他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一分子,这个班级我可以带,其他班主任同样可以带,当班主任只不过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罢了,我不会把我所有或者大部分时间用在班级管理上,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有家庭,我有父母,我有妻子,我有孩子,我必须把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经营一个温馨的家庭上,花在陪伴父母、妻子和孩子上。而我们班的学生,和隔壁班的学生差不多,和以前的学生也差不多,你们所犯的大多数错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发生过了,你们所犯的错误并无新意,对于当了几年班主任的我来说,更是对这些错误见怪不怪,正因为如此,如果你们犯错了,我不会挖空心思地去调查你们所作所为的动机,更不会想法设法地去寻求良方来整治你们,因为我觉得那么做一点意思也没有。当然,由于职责所在,倘若你们真的犯错了,我会心平气和地按照规矩办事。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在笔者所经历的三个差班中,几乎还没有一个学生热情高涨地故意和我对着干,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屑于、不在意这些,他们做起来也就觉得没有意思。而在另外一些差班,班主任时时刻刻像警察一样紧盯着学生以求抓住他们的错误(或把柄),那些问题学生也天天兴趣盎然地在暗地里搞鬼—班主任越着急越气愤,学生就越高兴越起劲。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出现这种糟糕的情况,是因为班主任无数次的暗示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学生的错误思想及言行,即“班主任觉得自己牛,认为自己可以整治好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就觉得自己有必要更牛,因为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治不了他”。这种情景一旦出现,最终受伤的是班主任,受害的是学生。
在反复宣讲“班主任平凡,学生也平凡”的思想后,我们有必要适时显示一下自己“不平凡”的地方,以便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很平凡,但是并不平庸。如果我们总是说自己很平凡,而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也不能展现出任何“才艺”,那么就极有可能让学生认为我们是平庸之辈,我们要有一种能够“镇得住”学生的绝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既不支持人人都争着抢着去带差班的想法,也不赞成学校随便安排一个老师去带差班的做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为差班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种领袖气质,必须具有一种强大的“场”,面对这种领袖气质,身处这种强大的场中间,学生的敬佩之情才会油然而生。只有学生敬佩我们了,我们才可能顺顺利利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被我们引导,就像有一个让我们敬佩的校长领导我们一样。当然,这种领袖气质的培养和强大的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是全才(要是全才的话,那就更好了),我们只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绝活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绝活越多越好。
对我来说,我认为我有两种绝活—一是教学大受学生欢迎,二是我能写些文章。
虽然教龄还不到5年,但是我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充分认可,一方面,我所带的班级每一次考试成绩总是排在前几名,最近一年我所带的四个班级的成绩更是一直排在第一名至第四名,而且平均分有时会比同类班级的高出十几分,虽然这里有班级差异的因素,但是学生不管这么多,因为分班时各科成绩几乎都是一样的,你带的班级考得好,那就说明你有水平;另一方面,我的课堂形象被学生描述为“大耳朵图图”和“天线宝宝”,学生送给我的关键词有四个:可爱、幽默、激情、透彻。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都挺喜欢上我的课,有一些学生我没有教他们,他们甚至跑到校长室去“反映问题”,说学校不够重视他们。
我是一个文学青年,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出版过任何一本文学著作,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文学作品都没有发表过,但是我一直笔耕不辍,时不时会舞文弄墨,写点诗歌、杂文之类的东西。因为喜欢写,我把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转化成文字,不仅发表了几十篇文章,而且还出版了几本教育教学专著,这些“先进事迹”经学校一宣传,立刻就被学生传开了。正是因为这个,很多学生都说我是“才子”,我班的学生更是为此而骄傲,说什么我们班级发生的事情将来会被写进书里!那个高兴劲儿,甭提让别班的学生多羡慕了。
另外,有时无意中的机会,也会让我大放异彩。比如,一次英语早读课,我们班的英语老师请假了,当时没有老师领读,学生就有点懒散,我见此情景,拿起英语课本就有模有样地领读起来(大学时我的英语成绩尚可),没想到这事当天就被学生传开了,说什么化学老师竟然能教英语。意外收获啊!
我身边的一些优秀的班主任,也拥有不少绝活,比如,有个班主任篮球打得特别棒,每天下午课间大休息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他带领着他们班男生在篮球场上驰骋的身影,而他们班级的凝聚力也非常强;有个班主任,特别善于和学生处关系,学生对他异常信服,对他几乎无话不说;有个班主任,字写得特别好,而且楷书、隶属、草书、篆书等信手拈来,常常能让学生惊叹无比……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有理想、有爱好、有能力的班主任,虽然很平凡,但绝不平庸,无疑这样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更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