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班主任工作理念与方法
-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知名班主任梅洪建 的心路历程
梅洪建老师呕心沥血写成的又一部“特立独行”之作,深度剖析家校沟通的痛与思,从正反两方面介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经验,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家校沟通的“三经四纬”之道。
作者:梅洪建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702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6316
    装帧:平装
    页码:200页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听过很多妙招,拿来一用并不灵;同一方法,彼时奏效,此刻却不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创建沟通平台、置换沟通身份、奉献真情实意、营造平等热情的氛围等,这些是沟通之“道”还是皮毛之“术”?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梅洪建老师这样说。在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中,梅老师剥开内心之痛,以两个班级比较对照的方式行文,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剖析中揭示真谛。梅老师首先勾勒了家校沟通的两个点—班级定位和家长委员会,然后用诸多笔墨呈现了全书的关键内容—家校沟通的三条经线和四条纬线,最后总结了可以让沟通工作锦上添花的家校沟通之“术”,轻松破解家校沟通中的诸多难题。



  • 推荐

    ·知名班主任梅洪建老师呕心沥血写成的又一部“特立独行”之作。


    ·本书深刻揭示了家校沟通的痛与思,是国内第一本利用小说笔法结构,两个班级比较对照的方式行文而写成的书。


    ·本书传达了这样的理念:“家校沟通,表是沟通,里是做事,一个班主任的做事理念和做事能力才是核心。”阅读梅洪建老师的文字会让你对当下教育更加充满热情和干劲儿。


  • 作译者序

    梅洪建 知名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多家单位办学顾问和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培育—发展”带班理念的首倡者和践行者,致力于打通班改和课改的关节,引发人们对教育突围路径的思考。《班主任》《教师月刊》等15家杂志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20余家媒体推荐人物,《河南教育》《福建教育》等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已出版《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非常语文非常课》《特立独行做教师》等专著多部。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因敏锐的目光、独特的思维、精准的切脉以及踏实的实践精神,被誉为“从实践走向理想的最佳明证人”。微信公众号:微语建言


  • 序言

    听过很多妙招,拿来一用并不灵;同一方法,彼时奏效,此刻却不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创建沟通平台、置换沟通身份、奉献真情实意、营造平等热情的氛围等,这些是沟通之“道”还是皮毛之“术”?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梅洪建老师这样说。在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中,梅老师剥开内心之痛,以两个班级比较对照的方式行文,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剖析中揭示真谛。梅老师首先勾勒了家校沟通的两个点—班级定位和家长委员会,然后用诸多笔墨呈现了全书的关键内容—家校沟通的三条经线和四条纬线,最后总结了可以让沟通工作锦上添花的家校沟通之“术”,轻松破解家校沟通中的诸多难题。


    此外,本书还传达了这样的理念:家校沟通,表是沟通,里是做事,一个班主任的做事理念和做事能力才是沟通的核心。读者既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家校沟通的核心密码,也可以从作者的剖析中发现带班的路径。


  • 目录
    自序:尼采的目标,也是我的

    上篇 绝非弦外音
    第一章 在对比中为你揭秘
    负责任的沟通分享,绝对不是沟通平台、沟通艺术抑或沟通态度的简单介绍,而是从经历的痛苦中打捞智慧。剥开过往的痛苦,才能找到前行的路,所以,我愿意剥开自己的过往,让你看到前行的路。
    第一节 不能不分享的美丽
    第二节 我的痛你一定会懂
    第三节 得意的前置性沟通
    第四节 好评如潮的蜜月期

    第二章 你不懂的家委会秘密
    家委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会成立家委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委会都带来了沟通的成功,个中秘密,本章告诉你。
    第一节 斗争,是合作的开端
    第二节 设一堵隔离的墙
    第三节 成立家委会的前提

    第三章 班级定位可以决定沟通成败
    班级定位与家校沟通何干?你如此发问,一如当初的我。如果不是有过深刻的教训,我也不会窥探出班级定位也可以决定沟通的成败。
    第一节 定位失当的如血教训
    第二节 沟通中的班级定位艺术
    第三节 “打鸡血”与“打点滴”的不同结局

    中篇 沟通之三经四纬
    第四章 家校沟通的情感与生态经线
    你可以给班级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因为图景在凝聚班级的同时,也凝聚着家长的心。假如图景是彼岸美丽的岛屿,而你又没有从此岸抵达彼岸的渡船,还会有多少家长跟着你走?这里的经线,就是从此岸抵达彼岸的渡船。
    第一节 对那场离心离德的反思
    第二节 家校沟通的情感经线
    第三节 家校沟通的生态经线
    第四节 家校合作的互赖建立

    第五章 家校沟通的动力经线
    在通往美好的路上,总有一些人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渡船的速度,希望它快点,再快点。是的,此时,你该怎么做?
    第一节 必须和家长说通的那点事儿
    第二节 你言我语:动力经线第一阶段
    第三节 娱乐励志:动力经线第二阶段
    第四节 “猛药”配制:动力经线第三阶段

    第六章 家校沟通的传语纬线
    如果说经线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渡船,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乘客都可以铁心地跟你往前走,缺少了沿途的风景,难免会有人对终点表示怀疑,而这种负能量的传播速度是超乎想象的。是的,如你此刻所想,如果不能让乘客感受到沿途的风景,危险自然会悄然降临……
    第一节 每天一传语
    第二节 节日里的情感传递
    第三节 做孩子与家长的中间人

    第七章 家校沟通的活动纬线
    做一些活动,链接家校关系,这是不错的思路。可是,怎样才算是链接了家校关系的活动呢?唯有契合的,才是有效的。契合,是关键。
    第一节 怎样才算链接家校的活动
    第二节 我的活动关照你的心
    第三节 我的,就是你的

    第八章 家校沟通的层递纬线
    家校沟通还有线索?是的,和带班一样,家校沟通也得有线索,而且不能是一条线索。绝对不能是一条,因为在单一线索的路上,我演出过悲剧,我不想善良的读者走同样的路。这里,你可以找到让班级层递上升的线索。
    第一节 单一线索的悲剧
    第二节 说品牌班级,并非闲话
    第三节 让家长感受班级的层级提升
    第四节 见证,有效沟通的体现

    第九章 家校沟通的个体纬线
    “大事儿做好,小事儿自消”,我曾如此认为,结果伤痕累累。你可以做好所有你认为的大事儿,但个体的小事儿也可能是大事儿。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事儿如何做?我用实例告诉你。
    第一节 抓大放小的教训与启迪
    第二节 你的心痛,我的行动
    第三节 有效的沟通需聆听过去
    第四节 家校共演一场美丽的双簧
    第五节 我的理论,你的行动
    第六节 你是孩子的重要老师

    下篇 锦上添花
    第十章 锦上添花的沟通艺术
    挟术拒道,是悲哀;据道斥术,也是悲哀。前者是多数人的选择,后者是高手面临的危险。三经四纬之外,我愿把前九章所蕴之术,做蜻蜓点水式的提炼。
    第一节 四招让家校关系锦上添花
    第二节 反转,凝聚家校合力
    第三节 你可以这么和家长说
    第四节 搭建多维沟通平台

    尾声:并非多余的话
    后记:感谢一颗不曾凋零的心
  • 摘要

    第三节 做孩子与家长的中间人


    细细阅读上节内容的话,您一定注意到了一个叫“屈”的孩子的苦恼。


    这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虽然作为班主任不能太多干涉学生的家庭事务,但关涉到自己的学生,内心总是难免有些心疼。


    是的,您也看到了,是屈的奶奶把孩子的话转给了他的父母,恐怕这是最好的选择。我不知道屈的父母后续会有怎样的改变,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孩子的内心,至少要让家长明白:夫妻间的矛盾冲突,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那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每个人都明白,沟通是解决矛盾和困惑的最好的途径。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或者是爱面子等原因,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坐在一起好好沟通?很少!所以才有了矛盾的积累,或者各种痛苦的产生。


    如果不是屈写下这些文字,如果不是被我看到,如果不是屈的奶奶在中间传话,那么他的爸妈怎能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之间,至少在屈看来,有沟通的欲望吗?一定会有的!但是,他们没有沟通过。


    这不是个例,这在当下很多家庭是一种常态。所以,我愿意做孩子和家长的中间人——从这种意义来说,沟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主产品”,而家校关系的构建则是“副产品”,并且,“副产品”的价值不见得就比“主产品”小。


    看看下面这个叫迦的女孩子,在聊天本上给我写的一封长长的信:

    老师好:
    做了这么多年学生,遇见过无数老师,但是我没有遇到一个愿意袒露心声的老师。直到遇见您,每天在聊天本上的交流,我发现您是那么的可信、可亲。所以深藏了很多年的话,我才愿意和您说。


    您一定发现,我的发型有点像男孩子;您也一定发现,我的性格不像男孩子,我是个女孩子;您还会发现,我的性格有些孤僻,我不愿意和人交往。我只能一个人不断地去读书,去做题,只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才能忘记自己是谁,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慰。我愿意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逃避现实。


    您一定想不通,我怎么会是这样的孩子。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留一个男孩子的发型。因为我爸担心我在中学阶段谈恋爱,担心因为谈恋爱影响学习。于是,他不准我留长发,不准我可以像其他女孩子一样戴各种头饰。包括穿衣服也是这样,我没穿过裙子,甚至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我都没有穿过。我只能穿素色的、规规矩矩的衣服。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是我爸的女儿。


    您看到我性格孤僻,不善于和人交往。其实,我也知道,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傻了。但我知道自己的原因,我不愿意和男孩子一起玩,毕竟我是个女孩子,但我又不能和那些女孩子一起疯,因为我不被允许。是的,您看到的我学习很刻苦,我能不刻苦吗?因为我根本做不完作业。不是因为学校的作业多,而是因为我还有额外的作业。就拿作文为例,您要求我们两周写一篇作文:一次是写作,一次是讲评后的修改。您知道吗?我爸对您特别有意见,他认为两周写一篇作文怎么可能写好文章,于是他会给我另外加量。您知道吗,他每周都要我写作文,加上学校的作文,我每周一共要写五六篇作文。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理论,认为多写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我不敢反抗,因为我稍有不从,就会被打。老师,您知道吗?我都是高中生了,我还要被隔三差五地打一顿。我只能服从,只能不停地努力完成他交给我的一系列任务。我委屈,但是还不能哭,我只能把自己藏起来。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谁家的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我不知道我上辈子到底犯了多少错,做了多少孽,才有了这样的“仇人”父亲。
    但是,我不能说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不能说,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他给了我生命。我知道如果我去报案,我可以不被打,但是我也可能因此失去父亲。我宁愿自己忍受委屈,也不愿意失去父亲,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因为他爱妈妈,很爱。所以,我只能理解为,他对我的期望有些过度,我尝试着去理解。可是,我还是有些受不了,我怕我以后会逐渐心理扭曲——当自己认为一切都可以接受的时候,估计我的心就彻底扭曲了。


    跟您聊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求您,能不能和我爸聊聊。我知道凭您的口才和教育理念,应该可以和我爸讲得通的。


    遇见您,我遇见了自己的救命稻草,真诚地希望老师能抽出时间和我爸爸聊聊。

    看到这封信,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迦是个好孩子,她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前三名。不过,她的很多行为表现确实让人感觉怪怪的。如果不是读到这封信,我确实难以发现其中的原因。


    我觉得有必要和她父亲沟通一下。只是,从文字中,我分明感到她的父亲对我颇为不满。面对一个对自己不满,而又如此对待自己女儿的父亲,我有把握和他谈下去吗?没有!如果我把孩子的心理直接呈现给她的父亲,他能接受吗?还是会给孩子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无论如何,我觉得是时候跟这位家长沟通一下了。此外,平时我和迦的妈妈交流更多一些。于是,在西方的平安夜,孩子们都在热闹地庆祝圣诞节的时候,我把她的母亲约到了学校旁边的“有家酸菜鱼”(为什么约到这里,后续会谈到)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姐(这是我对很多女性家长的称呼),很开心您培养了这么一名好学生,感谢您。”作为开场,我一向如此。


    她的妈妈很是欣慰,客气地说了几句话。


    “今天,约您过来是想谈点不便公开的私密话题。”我的话语是想吸引她的注意。“丫头各方面都很好,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性格有些特别,不像其他女孩子那么阳光开朗,总是一个人埋头写作业?”
    “是的,我也奇怪,你说我的性格这么开朗,孩子怎么会这样啊。我也希望她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快乐。”


    “孩子没有和你聊过什么吗?”我把问题推给她,是为了引起她进一步的思考。她只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是的,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往往也是心思不细密、粗线条的人,她在生活中可能忽视了身边最亲的人。再加上孩子的成绩一直不错,对她来说,这就足够了。


    “孩子的学习,在家里不是你管吗?”我明知故问,但还是要问。


    “都她爸操心,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我知道,到我该出手的时候了。于是我把孩子的信拿给她的妈妈看,让她一个人安静地阅读了几分钟。


    迦的妈妈泪光闪烁,她说:“梅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或许这是你的家事,我不该干涉。但是,这是我的学生,更是一个可能无限美好的生命,我觉得有必要告知您。又因为顾虑到姐夫(孩子爸爸)的情绪,我今天才把您约到这里来。我希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并且不会点燃您的情绪和姐夫的情绪,更不会因此而激化他们父女间的矛盾,甚至造成你们夫妻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也不希望因此而造成孩子父亲对我的恨意……”我的话,很真诚。 


    迦的妈妈说:“我懂的,我会采取两全其美的方式来解决的。”


    这件事后续是怎么解决的,我不清楚,但我从孩子后来写给我的一封感谢信里知道他们的问题解决了。阳光又重新爬上了孩子的脸庞,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涉及个体案例的解决,我们真的需要做好孩子和家长的中间人,这是家校合作教育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家校情感凝结的必然选择。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