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班主任工作理念与方法
-
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 ——对常见七类学生的教育艺术
作者:郑立平,陈玉宏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1年2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79288
    装帧:平装
    页码:264页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班主任在教育中颇感棘手的七大类常见学生入手,精选了日常教育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44个问题,并结合作者的亲历亲为和所见所闻的真实案例,总结了一系列可供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学习和借鉴的教育方法。全书既认真探索了班主任的自我提升之路,又详细论述了转化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途径,还力求把我们带入一个个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它不仅是一本班主任案头必备的专业图书,还可以作为班主任培训教材。


  • 推荐
    有的书,让你和学生斗力;有的书,引你和学生斗气;而这本书,教你和学生斗智。底蕴丰厚,品味高雅,篇篇让人受益。
    ——全国著名德育研究专家  张万祥

    凝聚实战者的智慧,融汇研究者的思想。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你会发现自己正逐渐变成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班主任》杂志主编  佟  德

    本书摒弃了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和小案例式的泛泛议论,不拘泥于解决偶发事件的一招半式,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诸多细节问题,总结了一系列可供班主任学习借鉴的规律和方法。
    ——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  刘  潇

    一本好书,足以改变一个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着自己的成长。
    ——《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  贺华义
  • 作译者序

    郑立平  特级教师,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创始人。全国十佳(初中)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山东省教师研修课程专家,《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教师月刊》等杂志的封面人物。已出版《把班级还给学生》等著作多部,深受广大教师推崇。他以“爱心+智慧”打造自己的班级管理品牌,以“反思+创新”体味工作的魅力精彩,以“激情+坚持”创造教育的快乐幸福,被很多年轻班主任称为“神父”。


    陈玉宏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镇马桥小学教师,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核心成员。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在问题学生成因研究和转化方面,有许多独到见解。
  • 序言
  • 目录

    推荐序:教育难题,就是这样破解的


    第一章 缓一缓,给孩子反思过错的时间
    ——针对“问题生”的教育艺术 1
    1.尝鲜好奇——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1
    2.事出有因——孩子犯错的原因总是很简单 5
    3.两肋插刀—— 一种被孩子误解的“侠义”精神 10
    4.网络世界——一个使孩子迷茫的精神家园 16
    5.班级霸主—— 一种棍棒教育的衍生物 21
    6.出言不逊——一个争吵家庭的副产品 27
    7.说不完的“小话”——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32
    8.孩子,你悠着点儿——让孩子明白“尊他”的意义 36
    9.溜吧,别让人看见——让孩子拥有一份责任心 42

    第二章 赞一赞,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
    ——针对“后进生”的教育艺术 47
    1.把关爱装进书包里——和孩子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48
    2.人人有事做——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 54
    3.学会欣赏孩子——将爱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60
    4.爸爸妈妈不在家——让留守孩子学会感恩 66
    5.调皮的“小聪明”——放大孩子的一个个优点 70
    6.每堂课都有一个目标——跳一跳,孩子也能摘到苹果 76
    7.时间是挤出来的——读书从来没有捷径 81

    第三章 避一避,给孩子一份自尊和自信
    ——针对“内向生”的教育艺术 87
    1.小礼物大智慧——“慢羊羊”也能变成“喜羊羊” 88
    2.逼出来的歌声——让孩子在尝试中找回自信 94
    3.我爱我的班——点燃孩子心中的那把火 100
    4.心跳的感觉真好——一起一落之间也有大学问 106
    5.日记里的秘密——让孩子走进自己的故事里 110

    第四章 激一激,给孩子自我展示的舞台
    ——针对“厌学生”的教育艺术 117
    1.破茧化蝶——伟大的成功者都是学习者 118
    2.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123
    3.积行成习,积习成性——好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127
    4.祸起不良社交——好朋友都是“交”出来的 133
    5.缘起逆反心理——从心开始,沟通无极限 139
    6.太阳也会有黑子——让孩子放下心里的包袱 145

    第五章 笑一笑,让孩子笑着接受批评
    ——针对“心理生”的教育艺术 151
    1.青涩的果实你别摘——别把“友情”当“爱情” 151
    2.一个都不能少——父母离异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 158
    3.金钱不是万能的——让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163
    4.弦断有谁听——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167
    5.剥去“懒惰”的外衣——世上只有懒人,没有笨人 173
    6.一个美丽的仙人球—孩子,小心地收起你的“刺儿” 178
    7.青春期的烦恼——再多的“小痘痘”也会消退的 184

    第六章 引一引,给孩子一个奋进的方向
    ——针对“优秀生”的教育艺术 191
    1.我的地盘我做主——警惕班干部“以权谋私” 192
    2.不仅仅是学习——一枝独秀并不是真正的春天 197
    3.从竞争失落说起——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203
    4.一俊不能遮百丑——再美的玉石也会有瑕疵 209
    5.维纳斯的心语——相信并不断超越自己 214
    6.成长的必然——优秀是因为善于改正错误 221
    7.花自飘零水自流——帮孩子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225
    8.迟到的家访——优秀生同样期待 230
    9.你凭啥比我强——别让嫉妒之花常开 234

    第七章 导一导,培养孩子的班集体意识 241
    ——针对“小团体生”的教育艺术 241
  • 摘要
    教育难题,就是这样破解的

    有缘,就能走到一起;有梦,就能创造奇迹。接到郑立平和陈玉宏老师的邀请,脑海中不由得涌现出这样的句子。


    我和立平老师相识并成为挚友,还要追溯到2006年的全国骨干班主任培训。2006年冬,他作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代表来北京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骨干班主任培训。无论从学习的认真态度,还是从交流问题时的深刻思考,或是从案例分析时的独特视角……他都显示出很强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潜质。


    立平总是尊称我为老师,多少让我有些惶恐。一则师生的关系其实只是存续于短暂的培训学习期间,另则,对于立平这样一位建树颇丰的“齐鲁名师”、青年才俊,我自觉才疏学浅难当师长之职。在与立平的交往中,他丰富的实践智慧也让我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也一直关注着立平的专业成长。刚过不惑之年,他就已经是特级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教育部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山东省班主任研究会常委;还是《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教师月刊》等杂志的封面人物,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的创始人。其主持的1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已出版《激情问梦》、《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等个人著作4部,参编《班主任工作实务》等著作7部,应邀在全国各地做关于班主任工作或教师成长的专题报告160多场,其事迹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现代教育报》等10多家报刊有专门介绍。


    他以“爱心+智慧”打造起自己的班级管理品牌,以“反思+创新”体味着工作的魅力和精彩,以“激情+坚持”创造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因宽容博爱的胸怀和对人无怨无悔的帮助而被很多年轻班主任尊称为“神父”。特别是2009年10月,他创立了民间班主任工作研究团体——“心语沙龙”,以网络媒体为依托,通过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团队共读、沙龙对话、视频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师和班主任培训学习活动。如今已汇聚了29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个地市的三四百名优秀教师,活动已经辐射影响到全国,并吸引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和《班主任》等近20家主流教育媒体的支持和关注,许多省市的学校或培训机构,把“心语沙龙”团队的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培训的资源。


    对陈玉宏老师,我不是很熟悉,但读完书后,我敢断定:他一定是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而且很有发展潜力。他不仅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还被“中国教师研修网”评为“研修之星”和“优秀辅导教师”,并有二三十篇文章发表在各级教育报刊上。在信息网络学习日益重要的今天,他的快速成长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立平老师有这样的建树和进步,的确令我这个不是十分称职的师长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钦敬;玉宏老师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优异业绩,也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


    记得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谈到男女思维的异同时,曾有过这样颇有风趣的描述:你们女人的智慧是美的智慧,我们男人的智慧是深沉的智慧。在肯定男人思维具有先天的“深刻”特点的同时,言外之意,似乎也在暗示:男人的思维往往是深刻有余而灵动不足。看了立平和玉宏老师的书稿,让我对瓦西列夫的高论不禁心生疑窦。他们的大作在某种成度上颠覆了瓦西列夫对男女两性思维差异的描摹:男人的智慧不仅是深邃的,也可以变得鲜活、灵动、优美。


    我们看一些所谓的专著和大作时,经常会在迥异的叙事风格和话语方式中纠结:要么生动不足,抽象的说教和生僻的辞藻让我们昏昏欲睡,讲述者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冰冷的语言、苍白的说辞,我们似乎面对的是一张老讼师一般毫无生气的脸庞;要么走到另一个极端, 有些实践研究者的著作过于随意, 全书被事例和感言所充斥,沦为纯粹的演绎和戏说,让我们无法捕捉到作者思考的轨迹,被老师们戏称为“萝卜炖萝卜”。


    通读全书,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两位老师的书是灵动的、鲜活的。不管是教育细节的处理还是系统的活动设计,都让我们体会到他们对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问题深刻的思考与洞见,更让我们在他们自然流淌的创见和驾轻就熟的教育机智中,体会到一个教育实践领域的智者特有的胸襟与心性,让我们对教育者的幸福人生有了更多的向往。这本书在深沉的智慧和灵动的形式上达到了最好的结合。


    立平和玉宏老师的书中渗透了温馨的心语、真实的案例、精彩的故事、深刻的分析……透过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的教育热点问题,洋溢着智慧的精彩,充满了人文的情怀。本书从我们都颇感棘手的七大类常见学生入手,精选了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44个话题,并结合笔者的亲历亲为和所见所闻的真实案例,总结了一系列可供班主任学习与借鉴的规律和方法,既认真探索了班主任的自我提升之路,又详细论述了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班集体自主管理的途径,还力求把我们带入一个个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在内容构思上彻底避免了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和小案例式的点评议论,更不拘泥于解决偶发事件的一招半式,而是用笔者亲历亲为或所见所闻的问题、事件、感悟,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在表述的过程中,力求文字优美、事件典型、观点新颖、见解深刻,能给人以许多富有价值的启发,本书中每一个教育案例的描述,除了略去了孩子的真实姓名外,所有的情节都是真有其人,也真有其事,而且就发生在今日的校园中。本书不仅是一本班主任案头必备的专业书籍,还可以作为各级教育系统和教师研修机构的培训教材。


    《学记》在谈及教师的教育艺术时,曾这样描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立平和玉宏老师以其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洞见诠释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充满生机的一线教育实践舞台上,他们是出色的“歌者”和“教者”。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曾这样说:“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意指真正懂得感情、善于用情的人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中,他们不是圣人先哲,也不是下等粗夫,而是最善于体会生活、感受生活的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刘义庆之所以确信“吾辈”是“情之所钟”的人群,是因为“吾辈”不仅是贴近生活的一群,更是感觉敏锐、善于体察的一群。由此,我也联想到当今担当专业发展重轭的教师群体。在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中,我们常把培养研究型教师作为首要的目标。但是,我们又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并不轻松的现实: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研究的素养和能力。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所用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周而复始。在重复中挨度时光。他们都是感受能力和反思意识双重缺乏的“吾辈”。


    在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当中,自主发展的意识、专业反思的能力成为最核心的特质。我们最终发现,在广大的教师群体当中,那些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育效果佳的教师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善于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流程当中发现问题,在别人熟视无睹的教育细节中形成创见。他们是真正“情之所钟”的“吾辈”。


    因此,我们也可以断言:能破解当下教育难题的人不是工于学理研究的象牙塔群体,也不是只识埋头苦干、疏于反思的“纯实践者”,而应该是像立平和玉宏老师这样一大批拥有实践智慧,同时兼具丰厚学养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教师“新生代”。


    立平老师要算是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玉宏老师也可谓是后起之秀。作为一 个中学教师,常规管理和日常教学的繁重任务就已经让很多老师穷于应付,更遑论教学反思和独立研究。而立平和玉宏老师恰恰是在这样的境遇之下,成长为对学生生活世界最细心、最敏锐的体察者和感受者。在这本书中,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被他们对教育人生的深刻感悟所吸引。循着郑老师思考和探寻的思想轨迹,我们分享着他独特的教育智慧,体会着不同的观察视角,同时,他更以一个拥有超强实践智慧的范例引发我们对于个人专业成长的思索,让我们看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我们都应该成为善于反思、善于观察的“吾辈”。我们也应该更加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专业发展之路上成就卓越的“吾辈”。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致力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广大教师群体来说,立平老师这个成功的范例,其启迪与参照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工作成就和研究业绩本身。


    亲爱的老师,你不是经常为问题生犯愁吗?你不是经常被学生问题纠缠吗?……那么,就请捧起这本书吧,书里到处都是你要寻找的方法与智慧。

    迟希新  

    2010年深秋于北京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博士,教育部班主任国培计划特聘专家)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