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名著
-
爱弥儿(精选本)(软精装)
(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史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与《民主主义与教育》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相媲美的不朽教育经典!著名教育学者檀传宝教授领衔选译《爱弥儿》全书精华部分)
作者:(法)让-雅克·卢梭
译者:檀传宝,傅淳华,陈国清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610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0590
    装帧:软精装
    页码:256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代表作。它系统、深邃、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因该书而被誉为“新时代的苏格拉底”!无数教育大家高度评价了《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和价值。


    卢梭在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独立自主,追求平等自由,能够自食其力的“自然人”。他针对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儿,设计了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分别阐述了其体育、感观教育、智育、德育和爱情教育的方法,对家长和教师教育孩子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为了突显卢梭教育思想的精髓,带领两位博士精心选译了《爱弥儿》一书,为每一部分内容加上了标题,并在精选本中增加了卢梭论述教育的另外三个重要篇章。檀传宝教授还撰写了精彩的“译者导读”,以引导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这部名著。


  • 推荐

    本书是“教育经典名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还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英文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儿童教育心理学》(阿德勒著,杨韶刚译)、《教育的目的(汉英双语版)》(怀特海著,靳玉乐等译)、《教育漫话•理解能力指导散论》(洛克著,郭元祥等译校)等。    本书集中阐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首次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国家,影响巨大。书中阐述的思想对于康德、杜威以及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爱弥儿》也占有重要地位。


    卢梭通过小说体的叙述方式在书中对体育、感官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女子教育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尤其适合广大家长、中小幼教师、高校教育专业师生、教育研究人员深入阅读和学习。


  • 作译者序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新爱洛伊丝》(1761)、《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又名《论教育》)等经典之作,晚年撰写了《忏悔录》《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等。


  • 序言

    译 者 导 读


    一、卢梭和《爱弥儿》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这部著作系统、深邃和深入浅出地呈现了卢梭教育思想的精髓。


    卢梭出身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一名钟表匠,他的母亲在生下卢梭一周后便离开人世。卢梭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受到了舅父和华伦夫人的照顾。他曾求学、流浪,也做过秘书、仆役、伙计、家庭教师等多种职业。卢梭的成长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复杂而有内涵。虽然卢梭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是勤奋的阅读造就了他的博学、自由和创造性人格。1742年,卢梭来到巴黎,后与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等启蒙学者相识,并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1749年他参加法国第戎科学院开展的征文活动,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获得头等奖而一举成名。此后他又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新爱洛伊丝》(1761)、《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又名《论教育》)等经典之作,晚年撰写了《忏悔录》《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等著作。《爱弥儿》的出版触怒了教会,这本书很快受到查禁。卢梭本人也因此受到了迫害,一度流亡国外。


    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为反封建政治而倡说社会契约论,为反宗教压迫而呼吁自然神论,为反传统文明而否定科学艺术促进道德的进步,为反封建榨取、剥削而指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财产制……至于他为反对戕害天性的陈腐教育而高呼自然发展的新教育,乃是他那多方面改造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是它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和《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等著作中。在《爱弥儿》中,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的自然天性。卢梭认为,由于上帝的恩赐,人生而禀赋着自由、理性和良心。自然状态的人性是善良的,由于社会文明尤其是城市文明的污染才使得人性扭曲。“造物主创造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的心灵并不存在生来就有的邪恶。”人的堕落都是由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所以人和对人的教育都应该“归于自然”,即顺乎自爱和怜悯等自然情感或天性。人当然也具有理性,使人可以学习知识和道德。但这一理性又只能通过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法则这一合理方式才能获得。


    第二,自然主义的教育主张。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所以“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身心调和发达的自然人。卢梭认为,儿童所受的教育包括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但是只有后两者与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这三种教育才能相互协调,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天性。教育者(教师、家长)不能强制灌输,而应创造学习环境,防止不良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的作用不应是“积极”的,而应当是“消极”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追求平等、自由,能够自食其力的“自然人”。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给儿童以自由发展的权利。卢梭还按照自己的主张,设计了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四个阶段的教育过程。


    第三,关于道德教育。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应当在青春期进行。因为青春期是情欲发展的时期,也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的阶段。卢梭认为应当培养那种能够克服情欲、遵照理性和良心的指引、恪尽责任的“有德之人”。但是应当依靠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情感,防止卑劣情操的滋生的方式去实施这一教育。所以卢梭特别强调历史、寓言的学习,强调道德实践的磨炼,而坚决反对一味向儿童灌输戒律的道德教育模式。关于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培养自然人,认为自然人与国家公民是对立的。但是在另外一些论述(如给《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中,卢梭又强调在理想的国家中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卢梭认为,应当依据自然教育的原则,培养忠诚的爱国者。为此必须改变国家体制和教育制度。卢梭主张儿童都应当接受平等的教育。公民教育应当通过让儿童参加公众场合的集体游戏与竞技活动、在校内组成模拟政府的学生团体等方式加以实施。


    比较吊诡的是,卢梭的《爱弥儿》受到查禁后,反倒因此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爱弥儿》很快就被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卢梭也被誉为新时代的苏格拉底。据说当年康德在阅读《爱弥儿》时曾经爱不释手,竟然忘记了每天固定要到户外散步的时间!杜威也曾经说过:“我们现在努力追求的改革,其要点已经被卢梭一语道破。”[2]也有教育学者说,今天所有的教育原理卢梭在《爱弥儿》里都已经说过了。更有学者说,假设人类遭遇一场大火,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留存于世,纵使其他教育著作全都焚毁,教育园地仍然会馥郁芬芳[3]!所以,尽管卢梭的观点用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标准来看,还有许多不尽完美的地方,但是毫无疑问,他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的财富。


    二、精选本的努力


    本书是《爱弥儿》的精选重译本。在已经有多个全译本的情况下,之所以要出版这本精选重译本,是希望节约读者的时间,同时又保证精确呈现卢梭的教育思想。因为这本书写得比较庞杂冗长,原书800多页的厚度常常让很多缺乏耐心的读者望而却步。


    精选重译工作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一点:突显卢梭教育思想的精髓。依据这一标准,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删减书中旁出的论述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剔除了占该书近八分之一篇幅的《萨瓦牧师的告白》。当然,我们对一些略显啰唆重复的内容也做了精简。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显而易见的困难,那就是:怎样在删减诸多内容之后依然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我们的做法是在保留全书基本逻辑结构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论述的连贯性,在断裂的地方加上小标题——这是原书所没有的。这些小标题像路标一样,一来可以做区分,二来可以做指引。以第一卷为例,卢梭原文中并无标题,在契合该卷主题的情况下,虑及读者诸君的阅读方便,故为该卷添加了一个标题:婴儿期(0—2岁)。与此同时,按照该卷的叙述逻辑,又将其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拟定了“成人与教育”“自然的教育”“爱弥儿和他的导师”“教育的开始”“生命的表达”“语言的获得”等子标题。对其他诸卷皆做如此安排,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在做“减法”的同时,我们也做了“加法”——为了保证读者能够完整地掌握卢梭的教育思想,我们还在附录部分选择了卢梭论述教育的三个重要篇章,方便大家阅读时做适当的参照和补充。


    首先,我们选译了《忏悔录》中涉及卢梭早年生活经历的部分。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哲人——“三省吾身”之人,对自身生活经历的反思会在他的思想中体现出来。反之,他的思想也会影响他所过的那种生活,所谓“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是也。卢梭就是这样的情形,他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思想家,他本人对自己的个性也有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这种反思和认识集中体现在他的《忏悔录》一书中。生活即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早年生活就是他的早期教育。


    其次,我们还选译了《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涉及公共教育发展的部分。在《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一书中,卢梭为波兰政治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在教育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18世纪时,人们还不怎么关注公共教育。即便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论述的也是私人教师对儿童个体进行的教育。在此,我们从《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中节选出与公共教育相关的两章,以便更全面地展现卢梭对教育的思考。


    最后,我们还选译了《新爱洛伊丝》中涉及卢梭家庭教育思想的部分。《新爱洛伊丝》是一部书信体小说,由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一系列书信来往构成。这封长信是朱莉(即德·伏尔玛尔夫人)的旧情人圣·普栾写给米罗德·爱德华的。信中主要记叙了“我”(圣·普栾)和伏尔玛尔夫妇关于儿童教育思想的讨论。作为一本差不多和《爱弥儿》同时期出版的著作,该书中的大部分教育思想在《爱弥儿》这本教育巨著中都有体现,细心的读者当在寻找这一联系的过程中,体会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整体阅读的乐趣。


    总之,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重要篇章价值的认可,我们才对其进行了选译,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更精确地、更全面地理解《爱弥儿》以及卢梭的教育思想。


    本书的精选重译工作由本人规划,具体节录翻译分工如下:傅淳华主要负责原著序、第一卷、第二卷、第五卷、附录一的翻译;陈国清主要负责第三卷、第四卷、附录二和附录三的翻译。本人则通读了全部书稿,并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两位译者十分努力的工作,为实现本书的出版初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卢梭全集》的中译本已于2012年出版,且卢梭的一些代表作有许多中译本。我们的摘录与重译工作直接受惠于这些前人的贡献,特别是李平沤和彭正梅两位先生的译文,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檀传宝 
    2015年9月9日
    于北京京师园三乐居 

  • 目录
    译者导读
    原著序

    第一卷 婴儿期(0—2岁)
        一、成人与教育
        二、自然的教育
        三、爱弥儿和他的导师
        四、教育的开始
        五、生命的表达
        六、语言的获得

    第二卷 儿童期(2—12岁)
        一、开启新的阶段
        二、童年的幸福
        三、需要的法则
        四、消极性教育
        五、身体的训练
        六、感觉的训练
        七、孩子的成熟

    第三卷 少年期(12—15岁)
        一、当力量超过需要
        二、自然科学的学习
        三、孩子的理解范围
        四、认识自然的状态
        五、应习得一门手艺
        六、爱弥儿已然15岁

    第四卷 青年期(15—20岁)
        一、青春的发育
        二、欲念的滋长
        三、情感的培养
        四、历史的学习
        五、虚荣心的根治及同情心的培养
        六、信仰的培植
        七、青春的安放
        八、进入到社会

    第五卷 婚姻
        一、青年期的尾声
        二、女子的教育
        三、苏菲的形象
        四、爱弥儿和苏菲
        五、爱弥儿的游历
        六、爱弥儿和苏菲的结合

    附录一 卢梭的早年生活
        ——《忏悔录》节选

    附录二 卢梭的公共教育思想
        ——《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节选

    附录三 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
        ——《新爱洛伊丝》节选

  • 摘要

    一、成人与教育


    造物主创造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强使一种土壤长出另一种土壤才可生长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才有的果实。他使得时间、空间和自然条件变得混乱不堪。他残害他的家犬、马匹和仆人。他摧毁一切,破坏万物的本来面目。他迷恋畸形且丑陋的东西。他不要自然造就的一切,甚至对人也是这样,要把人像驯马一样加以训练,像对待花园里的树木一样,塑造成他钟情的样子。但是,没有这种教育,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人便难以成之为人。在现实情况下,一个生来无法得到教育的人,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怪物。偏见、权威、需要、惯例以及一切使我们深陷其中的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提供任何助益。他的天性就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中间的幼苗,被过往的行人肆意践踏。


    我恳求你,温柔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啊!只有你才能使这株幼苗远离大路,保护这株幼苗,使它免遭社会习俗的破坏。你要好好地照料并浇灌这株幼苗,终有一天,它结出的果实会报答你的养育之恩。从一开始,你就要为孩子的灵魂筑起一道围墙,其他人或许可以描绘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唯有你才能将之付诸实践。


    植物的生长需要栽培,而人的成长则依赖教育。如果一个人生来就又高又壮,但是在他正确地学会使用他的身体和力量之前,他的禀赋对他来说可能毫无用处,甚至还会因此而无法获得他人足够的关注,进而伤害到自身。于是,他孤孤单单的,在还没有明白自身的需要之前就死去了。我们哀叹着儿童期的无助,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没有儿童期,人类或许早已灭亡。


    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顽,所以需要理智。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成人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教育的馈赠!


    我们的这种教育,或是源自自然,或是源自人,或是源自事物。我们的身体与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经验,则是事物的教育。


    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于这三种教育。就个体而言,如果这三种教育相互冲突,那么这个学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而且将永远不合他的心意;如果这三种教育协调一致,那么他就会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安宁。这样的人,才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目前来说,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能部分地由我们决定,而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掌控的。即便如此,这种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假设的,因为,谁能够对孩子周围所有人的言行都加以控制呢?
    一旦教育被视作一门艺术,它的成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成功的前提是一切都可控。我们的努力可以使我们不断地接近目标,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有一些运气。


    那么,这个目标是什么呢?正如我们刚刚揭示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既然这三种教育必须相互协调,那么我们就要使这两种能够控制的教育配合另外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教育。也许“自然”这个词的含义太含糊了,那就让我们努力去定义它吧!


    有人说,自然就是一种习惯。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有一些强制养成的习惯始终无法扼杀天性吗?例如,一些被我们控制着无法垂直生长的植物,就具有这样的习性。这些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为的形态,但是它们的汁液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方向。而且,如果这些植物继续生长,它们还是会恢复垂直的方向。人的习性同样如此。只要环境不变,人由习惯产生的习性仍然能被保持得很好,尽管这些习惯对他们来说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环境改变,人的习惯就会消失,天性又会恢复过来。教育确实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记或遗失了自己所受的教育,而另外一些人保持了他们接受的教育吗?这种差异从何而来呢?如果“自然”这个词只限指适合天性的习惯,那我们就无须赘言了。


    我们生来就很敏感,并且自出生始,我们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感觉时,我们就会趋向于寻求或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是否让我们感到愉快,其次要看它们是否适合我们,最后则要看它们是否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关于幸福与善良的观念。随着理性的发展,这些倾向会变得日益有力而持久。但是,由于受到习惯的遏制,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因我们的见解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在发生这一变化之前,它们便是我所说的内在的自然。


    因此,一切都应与这些自然的倾向保持和谐。当然,若我们所受的三种教育仅是有所不同,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当这三种教育彼此相互冲突的时候,当培养一个人不是为他自身,而是为了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很显然,这三种教育之间要保持和谐是不太可能的。由于与自然或社会的斗争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必须在培养一个人和培养一个公民之间做出抉择,这二者不可能兼得。


    凡是较小的社会群体,当它内部很团结并且与其他群体疏离时,往往倾向于脱离更大的社会群体。可以说,一切爱国者都讨厌外国人,在他们眼里,这些外国人只不过是人,与他们并没有什么瓜葛。这种缺陷是无法避免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邻人。在面对外国人时,斯巴达人自私、贪婪并践踏公正,然而在他们国内,却处处洋溢着无私、公正与和谐。请不要再相信那些世界主义者了,他们在书中鼓吹要去遥远的地方探求不屑于在自己周围履行的义务。而这样的哲学家之所以爱鞑靼人,就是为了避免爱自己的邻人。


    自然人只为他自己活着,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依赖于他自己和他的同胞。公民只不过是分数的分子,其价值取决于分母,取决于他与总体(即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怎样才能使人改变他的天性,怎样才能消除他的独立的特质而使之具有依赖性,进而融入群体之中。这样,他便不再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看作群体的一部分,并且只认同这种共同的生活方式。罗马公民既不是凯厄斯[6],也不是卢修斯[7],他就是一个罗马人,他爱自己的国家远胜于爱自己。战俘雷古鲁斯[8]宣称自己是一个迦太基人,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拒绝了罗马元老院提供的席位,除非出自迦太基人的命令。对那些挽救他生命的想法,他均报以蔑视。他有自己的决断,那就是慨然赴死。可以说,雷古鲁斯与今人之间并无很大的相似性。


    斯巴达人佩德瑞特提交了加入三百人会议的申请,但他被拒绝了。然而,鉴于斯巴达已有三百个胜过他的人,他也就高兴地离开了。而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他的真诚。他,就是公民!


    一位斯巴达母亲的五个儿子随军出征。一次一个农奴来了,她颤抖着向他询问最新的战况。“您的五个儿子全部阵亡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取得了胜利!”于是,这位母亲便匆忙赶去神庙感谢神灵。她,就是公民!


    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把自然的感情摆在第一位,他必定无法知道自己的需要。而如果他在自己的欲望与责任之间犹豫不决,并一直为这种内在冲突所困,他将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对自己和他人都无甚益处。这个人可能是当今时代的法国人、英国人,也可能是一个中产阶级者。


    要成为能够建功立业、独立自恃并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必须明晰他所应采取的路线,并能够积极、执着地坚持这一路线。当我能见证这个奇迹时,我便能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或者他是如何做到既是人又是公民的。


    从这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中,产生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教育制度:一种强调公共与普适,另一种强调个体与家庭。


    如果你想知道公共教育意味着什么,可以去读一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书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就进行判断的人所想的那样,是一本政治类的著作。事实上,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好的教育著作。


    在大众的评价中,柏拉图的制度意味着空想和不切实际。但在我看来,莱喀古士的制度如果仅仅停留于笔端,可能更不切实际。柏拉图只是寻求净化人的心灵,而莱喀古士却改变了人的天性。


    公共教育机构已不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因为在没有国家的地方,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民。“国家”与“公民”这两个词其实都应该从我们的语言中剔除出去。至于原因,我是很清楚的,但由于它与当前的论述无关,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那些可笑的学院,我从来都不把它们视作公共教育机构,我也不会把流行的教育归于它的名下,因为这种教育同时追求着两个相反的目的,最终却一无所获。它只能培养出一些伪君子,他们表面上宣称帮助他人,其实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但是,这样的宣称骗不了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秉性,所以他们也只是枉费心机罢了。


    我们的内在冲突就是由这些矛盾导致的。由于被自然和人引向不同的道路,并且不得不屈从于这两种力量,我们便不得不做出妥协,终究哪个目标都无法实现。这样,我们终生都在挣扎与彷徨,以致在未能了却自己的心愿,未能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时候,就溘然长逝了。
    现在让我们谈一谈家庭教育或自然的教育。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他自己而接受教育,那么他对别人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能够将这两种教育目的合二为一,从而消除人的内在矛盾,那么我们就消除了通往幸福生活的障碍。要对一个人进行判断,你就必须看他成人以后的状态。你必须在了解他的倾向、观察他的进步、明白他的发展道路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判断。总之一句话,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的人。当你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相信你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收获。


    要培养这样一个卓越的人,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当逆风行舟时,我们只要换个方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要停在原地时,就必须立即抛锚。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在你发现之前,别让船的缆绳松了,别让船锚动摇。 



    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这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如果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他就会无所适从。只有当命运与他父母的选择相一致时,他所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否则,教育将通过自身造就的偏见,伤害到它的学生。在埃及,儿子不得不依从他父亲的身份,所以教育至少有一个确实可以达到的目的。在我们这里,虽然社会等级保持着稳定,但是构成不同等级的人一直在变化。谁也无法确知,教育儿子获得其父的地位,这样做会不会害了孩子。


    在自然秩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就是获得人性。因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不会忽视这一目标及其相关要求。事实上,我的学生打算做军人,还是做教士,或者是做律师,我都没有什么意见。在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一种职业之前,大自然会让他先成为一个人。生活,这就是我教给他的本事。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可能既不是文官,也不是军人或牧师,但他将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都能很快学会。命运无法让他改变地位,他将始终处在他的位置上。


    我们真正研究的对象是人及其环境。在我看来,我们中间谁最能经得起生活中的安乐与忧患,谁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更多地在于实行而非口训。当我们开始生活时,我们就开始接受教育了。我们的教育始于我们自己,我们的第一位教师就是我们的保姆。古人也常用“教育”(Education)这个词来表达另一层含义,即“养育”(Nurture)。瓦罗[9]说过:“助产士接生,乳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导。”因此,教育、训练和教导是三件事情,它们的目的也像保姆、塾师和教师的一样,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差异并不应全被接受,儿童只应该接受一种目的的引导。


    我们必须观察一般的问题而非特殊的问题,并且将学生视为抽象的人——他们无时不受着充满变化与偶然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生来就被固定在我们国家的某一个地方,如果一年中没有任何季节之分,如果每个人都听天由命以致不会有任何改变,那么现有的教育方法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一个儿童为取得与其相适应的地位而接受教育,由于永远不能脱离这种地位,所以他也就永远不需要面对其他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但是,鉴于人生的无常本性,鉴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动荡不安的精神状况,并且每一代人都会颠覆前人的功业,我们还能想出比把儿童当作永远不出家门、时刻都有人伺候的人来培养更愚蠢的计划吗?只要这个可怜的人迈开脚步在地上行走,只要他走一步下坡路,他就会迷失自我。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要教他忍受这种痛苦,而是要让他感知这种痛苦。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