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从生活中悟教育智慧——教育隐喻启示录
它是生活给教师的建议,是让教师都爱上教学的良策,是形象化的教育学和情景式的教学法
作者:严育洪
教师成长/教师内功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509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05404
    装帧:平装
    页码:256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的意趣,是想通过教育隐喻的方式让教育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让教师能够轻松自如地理解教育。

    本书编写的意旨,是想通过生活之理与教育之理的共鸣、生活之法与教育之法的相通,从而让教师能够实现对“生活教育”新的理解。

    本书编写的意向,是想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来引导教师获得更多的教育发现和教育感悟,获得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

    生活是智慧的源泉。这本可读性和指导性俱佳的著作,将带您采撷生活中蕴含的智慧,运用教育隐喻带来的启示,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效益。



    这本书阐述了一个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道理:教育要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是什么?万物相通,作者从教育中发现问题,到生活中寻找答案,通过生活中的事与物来阐释教育的常识,用践行去接近教育的本质,可读性强。作者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时时处处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引入对教育的思考。我们都需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与这个时代相称,而在本书中我看到了作者的努力。
    —冀晓萍(《人民教育》编辑)

    这是一本发现之书,原来,开车、种树、旅行,音乐、影视、诗歌,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本启发之书,原来,教育的至理不需诘屈聱牙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命题,它在生活的隐喻中就明白、通透地存在着。这是一本开眼之书,原来,“词”与“物”之间有着如此隐秘而丰富的联系,借作者之眼,我们看到生活中的事物鲜活、丰富而细腻的教育意义,也由此重新审视生活。本书还具有一种绝大多数图书稀缺的品质:有趣。因此,读这本书是令人愉悦的,我一拿起它就不愿意放下。
    —陈洪杰(上海《当代教育家》副主编,小学数学“辩课”活动发起者)

    教育隐喻的能力,不仅在于它是教育的思维方式,还在于它是一种理解教育的方式,以相似、相邻性的替代或暗示、假借等方式更形象、生动、直观地启发教师的教育思维,“撰写有关隐喻的文章就是脱掉你的概念衣服跳舞”,但愿这本书能为广大教师理解教育、实践教育跳出华美的舞姿。
    —孟晓东(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 推荐
    这是特级教师严育洪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教育教学感悟整理出来的一部著作。作者通过16个生活事件和生活事物来引导教师领悟教育智慧,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16个启示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直接的作用。书中旁征博引,实例丰富,使全书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较为突出。

  • 作译者序


    严育洪 1970年生,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副主任。

    已发表500多篇论文,其中7篇发表于《人民教育》。已出版24本专著,《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被评为教育部优秀课程资源和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和《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被评为教育部推荐课程资源,《从学生那里学教书》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这样教书不累人》被评为无锡市社科优秀成果,并被马来西亚引进出版。参加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赴全国各地讲学数十次。


  • 序言

    前言
    教育,你像什么?
    ——从“教育就像喂鸡”的比喻写起


    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讲学。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它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他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却自己吃起米来。这时陶行知开始讲话:“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行知如此的“喻‘师’明言”叫好。


    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盐。倘若忘了放盐,即使是大鱼大肉,也会淡而无味,难以下咽。放了“盐”,也就是说,用了比喻,你说的话就会生动形象,能激起听者丰富的联想,耐人寻味,也耐人回味。更重要的是,比喻可以把错综复杂的事情和艰深难懂的道理阐述得明白透彻,加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最近家喻户晓的“苍蝇老虎一起打”这句话便使用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正是因为比喻用得贴切、准确、形象,所以人们很容易理解其表达的意思。无独有偶,邓小平同志的“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隐喻同样要比理论通俗易懂、广为人知。
    隐喻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内涵也很丰富。“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s”,其前缀“meta”的意思是“超越”,而词根“pherein”的意思是“传送”。因此,隐喻的基本词义就是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可以被“说”成第一个对象。教育的隐喻常常被“传送”或“转换”到生活中来解释。


    用生活来解释教育,除了比喻的需要之外,更在于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之理本身就是生活之理。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事务和艰深晦涩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回到教育的源头,用“教育像什么”的生活比喻来更好地理清教育的头绪、理解教育的本质。有人认为,教育语言由教育术语、教育口号和教育隐喻构成;也有人认为,“隐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教育是一种隐喻行为。由此可见,教育与隐喻分不开,也分不得。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在《简论教育学理论中的隐喻》一文中对教育隐喻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语言现象,它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含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含义,是对常规逻辑语言的背离。作为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心灵感受和意象的直接表达,传达了一种词语概念内涵以外的文化信息,是一种体验实在的方式、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是对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隐喻思维归结为替代或改称,更不能认为它只是一种修辞格,应该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非定义的、真正的直接认同。也就是说,教育隐喻在表达上未必都采用“教育像什么”的句式,它也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活动。因此,对教育隐喻的解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文化的解读,解读的过程就是作者内心世界传递的过程。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同学要用砖头砸另外一位同学,便立即上前制止并将他叫到校长办公室。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那个犯错误的男同学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陶行知便掏出一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那个男同学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隐喻式教育的案例,谈话之中没有出现“像什么”的词语,但我们内心可以隐约地感受到“三颗糖”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旁人的眼里,它只是三颗糖——“甜在嘴里”,但在孩子的心中,它不只是三颗糖——“甜在心里”。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喻式教育的力量,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具有新鲜感,更容易接受。
    亚里士多德给予隐喻高度评价,他说:“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鲜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隐喻还可以产生“新鲜”感,让我们认识到常规的词语所传达的“我们已知的东西”之外的内容。教育的隐喻不仅在于话语本身的含义,更在于语言背后的理解,其“话外之音”或“言外之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隐喻的这种特质使其广泛地运用在教育领域。


    本书意在告诉读者:如果想要理解“教育是什么”,有一种解读方式是思考“教育像什么”,而“教育像什么”常常与我们的生活关联。


    搜索一下,关于“教育像什么”的隐喻有很多说法,例如“教育即塑造”,这一隐喻把生活中的塑造与教育等同起来,生动地展现了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通过外在塑造的方法培养人的活动,环境及教育者的作用非常明显。又如,卢梭、杜威等人主张“教育即生长”,也就是说,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健康成长,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教师便是“园丁”,是“浇水者”、“施肥者”,并不实质性地参与生长过程。教育的隐喻还有夸美纽斯的“种子”、洛克的“白板”、怀特海的“树、林”,等等,人们以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方式,用特有的词语或句子充分表达自己关于教育的种种想法和领悟。


    在我国,与“教育即生长”相类似的比较著名的教育隐喻有叶圣陶所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一隐喻把教育的生命色彩凸显出来,“尊重生命”被提到教育的首位,比起将教育与塑造、雕刻等同的提法,这样的隐喻无疑是一大进步。


    本书意在告诉读者:教育的隐喻既可以带给人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召力量,也可以展示教育视域的丰富多彩。通过解读隐喻,努力寻求隐喻的潜在意义,可以对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生活中悟到教育的智慧。


    隐喻是一种诗化的表达活动,融合了许多感性的因素和文化的内涵,超越了理性语言的冰冷,穿越了时空的限制,使教育活动的生命化和教育研究的人性化得到充分凸显。教育的隐喻也是内隐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可以借助比喻的方式把个人关于教育的理解和体验展示出来。


    本书解读的教育隐喻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和一家之言,虽然笔者尽力将前人对教育的隐喻式理解做了更大范围的延伸,寻找了更多的教育形象或教育意象,以期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教育启示和更深的教育思考,但因为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生动的、开放的、多样的,教育隐喻的主体表达也具有极大的生动性、开放性、多样性,再加上笔者对教育的理解有限,因此论述中可能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请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发到我的电子邮箱13861472533@139.com,谢谢!


    严育洪
    2014年年底于无锡


  • 目录
    第一部分 生活事件对教育的启示

    一、“开车”对教育的启示
    ——怎样更好地“走”育人之路? 
    【喻“师”明言】
    教师如教练,不仅需要对学生耐心,而且需要对学生放心;学习如学车,不仅需要时间的磨合,而且需要机会的磨炼。

    二、“抚摩”对教育的启示
    ——教师和学生该有怎样的“肢体接触”? 
    【喻“师”明言】
    摸头、拍肩、牵手、拥抱,是一种肢体接触,也是一种肢体语言,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如此“促膝”谈心或许能谈得更好。

    三、“点燃”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能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新思想? 
    【喻“师”明言】
    学生不仅要有“真知”,还要有“灼见”:首先要有闯劲,敢于问别人不敢问的问题;其次要有创劲,善于想别人不善想的问题。

    四、“种树”对教育的启示
    ——好学之才与学好之材是怎样长成的? 
    【喻“师”明言】
    教书,应按知识的生长规律办事;育人,应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办事。唯此,教师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办好事。

    五、“推销”对教育的启示
    ——怎样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任务? 
    【喻“师”明言】
    要让学习活动“生意兴隆”,首先要让学习符合“生”意——学生的意愿,然后要让活动具有“生”意——生活的用意。

    六、“美食”对教育的启示
    ——一堂课怎样上得“有滋有味”? 
    【喻“师”明言】
    一节美好的课应有这样的“滋味”:上出趣味,滋润学生的天性;上出意味,滋补学生的悟性;上出回味,滋养学生的记性。

    七、“游戏”对教育的启示
    ——课堂上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控”? 
    【喻“师”明言】
    学生如果能像玩游戏那样学,必定学得好。教师的最高教学水平和最高教学境界是能像玩游戏那样教,这样必定教得好。

    八、“旅行”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让学生在知识风景中“修学旅行”? 
    【喻“师”明言】
    教学是一段旅程。进程让学生明确,行程让学生设计,过程让学生体验。教师应做好学生“自助游”学习的“导”师。

    第二部分 生活事物对教育的启示

    九、“阳光”对教育的启示
    ——教师拿什么致学生正在驶去的青春? 
    【喻“师”明言】
    “阳光教育”,才能让学生的生命充满希望;“阳光教师”,才能让学生的心底充满温暖;“阳光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充满智慧。

    十、“模特”对教育的启示
    ——教师如何展示自己的“人身”魅力? 
    【喻“师”明言】
    教师身为教育人,整个人生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奉献给学生的“成”人教育,整个人身都应该毫不保留地贡献给学生的知“识”教学。

    十一、“鲶鱼”对教育的启示
    ——怎样能够搅动学校这“一池春水”? 
    【喻“师”明言】
    教师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果长期处于平常、平静、平稳、平淡、平安的局面,教师和学生可能会平凡甚至平庸。

    十二、“音乐”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让学生在“有声”中学得“有色”? 
    【喻“师”明言】
    用旋律唱响的课堂,学生必定“喜闻”,以更好地“表情”;用歌词唱出的知识,学生必定“乐见”,以更好地“达意”。

    十三、“影视”对教育的启示
    ——用什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收视率”? 
    【喻“师”明言】
    根据观看影视剧的喜好类型,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教育面貌;善于利用影视剧的美好元素,可以改变一节课的教学面貌。

    十四、“诗歌”对教育的启示
    ——教学的线索如何自然地联结成章? 
    【喻“师”明言】
    “起承转合”放到教学之中,既可以是一条知识的生长线,也可以是一条知识的情感线,还可以是一条知识的连接线。

    十五、“故事”对教育的启示
    ——课堂可否多一些学生的惊叹声? 
    【喻“师”明言】
    课堂上除了读书声、讨论声、欢笑声,还应该多一些惊叹声,让学生感叹于知识的神秘,让学生惊讶于知识的神奇。

    十六、“国画”对教育的启示
    ——教学怎样勾画得“言简意赅”? 
    【喻“师”明言】
    在构思教学画卷时,立意要 “高瞻远瞩”,教学才会更有意义;写意要 “简洁凝练”,教学才会更有意蕴。

  • 摘要

    五、“推销”对教育的启示
    ——怎样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任务?
    商品推销是指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出发点,主动运用各种信息交流手段和技术,向顾客传递商品的有关信息,并使顾客接受与购买商品的全部活动及整个过程。推销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策略和技巧,赢得顾客的理解、好感和支持,才能把商品推销出去。


    教育教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一点与推销相通。现在有人把“班级管理”说成“班级经营”,把“课堂教学”说成“课堂经营”,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隐喻。


    可以说,教育是教师向学生“推销”正确思想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推销”准确知识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推销活动一般包括“市场调查—当面交谈—处理异议—达成交易—售后服务”等几个步骤,与此类似,在学校里,一个完整的思想教育活动一般包括“病情调查—当面交心—处理异议—达成理解—过后联系”等几个步骤,一个完整的知识教学活动一般包括“学情调查—当面交流—处理异议—达成理解—过后练习”等几个步骤。不过,我们需要明白,不管是商品推销还是思想“推销”或知识“推销”,都需要顾客和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推销才算成功。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好好研究两个方面的“推销”艺术。


    (一)让学生愿意接受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1.别让孩子轻易说“不”
    (1)不轻易让孩子说出“我不要”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推销故事——
    西屋公司推销员爱力逊负责的推销区域住着一位有钱的大企业家史密斯先生。公司极想卖给他一批货物,过去那位推销员几乎花了10年时间,却始终没有谈成一笔交易。爱力逊接管这一地区后,花了3年时间,史密斯先生才买了几台发动机。他想:如果这次的买卖做成,发动机没有毛病,以后就可以向史密斯先生推销几百台发动机了。可是,他高兴得似乎太早了,史密斯先生见到他就说:“爱力逊,我们不能再多买你的发动机了。”
    他心头一震,就问:“什么原因?”
    史密斯先生说:“你们的发动机太热,我不能将手放在上面。”
    爱力逊知道如果跟他争辩不会有任何好处,过去就有过这样的情形。现在,他想运用让他说出“是”的办法。
    他对史密斯先生说:“你所说的我完全同意。如果我们的发动机太热,你就别买了。你当然不希望它的温度超出电工协会所制定的标准,是不是?”
    爱力逊获得了第一个“是”。爱力逊又说:“电工协会规定,一台标准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22℃,是不是?”
    史密斯先生说:“是的,可是,你们的发动机却比这个温度高。”
    爱力逊没和他争辩,只问:“工厂温度是多少?”
    史密斯先生想了想,说:“大约24℃。”
    爱力逊说:“这就是了——工厂温度24℃,再加上应有的22℃,一共是46℃。如果你把手放进46℃的热水里,是不是会把手烫伤?”
    史密斯先生仍然说“是”。
    爱力逊接着说:“史密斯先生,你别用手碰那台发动机,那不就行了?!”
    史密斯先生接受了这个建议。他们谈了一阵后,史密斯先生把秘书叫来,订了差不多30000美元的货物。
    上述这个推销商品的案例中,推销员先想方设法不让客户说出“不”,然后才慢慢摆事实、讲道理、谈感情,让客户自己改变原有看法并欣然接受商品推销。奥弗斯德教授在《影响人类行为》中说过:“一个‘不’字的反应,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碍,当一个人说出‘不’字后,为了自己人格的尊严,他就不得不坚持到底。”由此可见,命令或辩驳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我们要从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法让顾客回答“是”,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不要让学生轻易说“不”,否则之后再想改变他的态度可能会更难,尽管他最终也发现自己是错的,但为了保全颜面,他可能会选择固执己见。例如,教师提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后,有的学生望而生畏,用“不好想”回绝;有的学生浅尝辄止,用“想不好”回答。一旦学生脱口说出了“不”,此后尽管学生自己想明白了,也常常不肯主动收回自己说过的话。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别逼着学生立马回答,从而避免学生轻易地说“不”。

    (2)不轻易让孩子说出“我不能”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说出的“不能”并非真正的不能,而是“不想”,这属于主观不积极的行为懒惰和思想懒惰。曾经有人指出“我不能跟同事和睦相处”“我不能和丈夫沟通”“我总是不能戒掉烟瘾”“我不能抽出时间去检查身体”……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其实都是“病句”,应该用“不想”的地方都错用了“不能”。如果你有能力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或有能力去改变一种状态却没有行动,那么你并非“不能”而是“不想”。心理学家弗兰克·米尔斯写过一本书《幸福是一种选择》,其中讲到他治疗抑郁症的诀窍——跟患者谈话的时候,要求他们把“不能”换成“不想”。渐渐地,病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责任,不再回避现实,郁闷的情绪自然就没有了。如果用“不想”替换上面那些句子中的“不能”——“我不想跟同事和睦相处”“我不想和丈夫沟通”“我总是不想戒掉烟瘾”“我不想抽出时间去检查身体”……现在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感受?

    在教育中,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让学生用“我不能”来推脱你交给他们的任务,而要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我不想”的托词。一旦学生说出了“我不能”,我们首先应追问学生“你想不想”,以此来判断学生有没有接受任务的热情,然后再追究学生“你能不能”,以此来判断学生有没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的“不能”是属于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然后才能决定下一步教育的对策。


    有些喜欢逃避做事、逃避挑战、逃避责任的学生总是把“我不能”挂在嘴上,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我不能”的消极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学习活动,例如不愿承担班级的劳动任务,对学习探索任务不感兴趣。因此,教育教学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不说“我不能”,而能够充满热情、充满自信地说“我想做”“我能做”和“我想行”“我能行”,在如此健康的心态下,学生才能不怕辛苦、不怕困难。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