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跟禅师学做教师
作者:谢云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303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1372
    装帧:平装
    页码:232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承千余年的禅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历代禅师开悟弟子时的方法及策略,对教育者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作者潜心研读禅门典籍后,以其独具的匠心,打通了禅学与教育的关节,讲禅门公案,说教育教学,既有返本归宗的梳理,又有别开生面的发现,更有独出机杼的表达。

    “跟禅师学做教师”,你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为师之道,还有为人之道。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提纯教育情怀,获得教育智慧,更能成就美好自我,实现理想人生。


  • 推荐

    1.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禅学与教育的相通之处,由禅门公案到教育教学,从另一个视角看教学教学问题及其解决。


    2.一个个禅门公案既幽默风趣又蕴含哲理,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能促使教师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阅读本书,教师不仅可以习得为师之道,还能学到为人之道,更能以平和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现实,成就美好自我。


  • 作译者序

    谢 云 网名“江湖一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教研员。先后荣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教师”等称号。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天涯》、《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1000余篇,著有《背在背上的井》、《灯影里的人生》、《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等。

    近年来专注于教育写作和演讲,在《教师博览》、《福建教育》等开设专栏,在全国各地做专题讲座50余场,为《教师博览》、《教师月刊》、《北京教育》等做过多次大型专题策划。系《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


  • 序言

    自序 重新开始与“从心开始”
        

    对今天的社会,我们已经习惯定位于“转型期”。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从一场酣然大睡中醒来后,正昂然走在“现代化”的路上。尽管心急的人已在讨论所谓的“后现代”,“现代性”却依然像一款摩登的时装,招惹得所有人都想弄一件来穿上。创立、创设、创生、创辟、创意、创举、创见、创制、创研、创行、创基、创办、创革、创议、创述、创始、创建、创造、创新……诸如此类词语风靡一时,甚嚣尘上,仿佛这就是转型期的必然、现代化的必备、现代性的必须。如德国哲学家阿诺德·盖伦所说:“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不断的创新性、合理性和思考性,以及一种与之相应的对一切社会秩序的不可靠感和变化形态。”
        

    《广雅》说:“创,始也。”创就是开始的意思。“开始”一词,貌不惊人却别具意味。曾经有位著名诗人,在抒发某个时刻的特别感受时,所用的题目就是“时间开始了”。“开始”表示从头而来,表示前所未有,表示一切将由此创生——开始,其实就意味着创新。
        

    盖伦所说的“不断的创新性”,必然建立在不断否定、不断抛弃、不断开始的基础上。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事情,都喜欢“重新”开始,或者“从新”开始。一幢楼旧了,拆掉“重新”修;一条路走不通了,换条路“从新”走。就像小孩子在沙滩上过家家,玩透了,或玩腻了,抹掉一切建造和布置,从头再来(重新),或者换一种花样,继续游戏(从新)。有人说,这是转型期社会“必然的原罪”,是现代化进程“必要的丧失”。我对此依然忧虑,心存疑忌和警惕——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视同儿戏,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当成沙盘演练,更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像打麻将“推倒重来”那样轻松,简单了事。
        

    再说,“新的”就必定是“好的”吗?“重新”或“从新”,就必然能让我们从此走上正确道路?恐怕,并非如此。
        

    比如说教育,我以为,其实就用不着那么多创新。一方面,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最终结果,也必定是形成某种文化——新课改刚开始时,我就说过:“课改深处是文化,必然是文化,必须是文化。”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文化尚未成型,“淡化”已开始——文化需要积累,需要沉淀,需要时间的酝酿和发酵,就像一坛好酒。尽管动荡频仍之际,也有文化盛世,如春秋战国,但更多的时候,它需要安静,需要安定,需要一种不被影响和打搅的从容与优雅。就像植物,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在不被破坏和叨扰的生态里,才能根深叶茂,自成天地。另一方面,教育的要素,更多是固定的、恒常的、变动不居的。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和培育,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教育的变动和变迁,也必然是缓慢的。它需要耐心的浸润,而不是猛烈的冲刷;它需要恬然和淡定,而不是急躁和冒进;它需要沉稳渐进的变化,而不是摧枯拉朽的革命——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或许可以洁净空气,教育界的狂风暴雨,往往只能破坏水土,败坏风气。
        

    所以,我始终觉得,那些昨天一个主张,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从头再来”的人,无论他表现或表演得如何热爱教育,如何倾心和倾情教育,如何为教育宵衣旰食、呕心沥血,我都觉得形迹可疑,面目可憎。因为他们往往“心术不正”:要么是功利心太强,要么是牟利心太盛,至少也是责任心缺失——过于追求“新”,过于注重“创新”,过于随意地“重新开始”或“从新开始”,很容易让我们所有人都成为传说中的那只猴子,不断扔掉手里掰到的玉米,不断“投入另外一个陌生”。如此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最终剩下的,却只有手里的那根玉米棒。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时常痛感:我们在努力地创造未来,可是我们的创造没有未来!
        

    以课堂为例,这些年来,我们非常热衷于花样翻新的“开始”,先后闹腾过很多新术语、新概念: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优质课堂、魅力课堂、诗意课堂、活力课堂、互动课堂、共生课堂、立体课堂、循环课堂、开放课堂、主体性课堂、特色课堂、绿色课堂、生态课堂、原生态课堂……这些玩艺儿,有教育行政随意提出的,有所谓专家刻意制造的,也有业务部门肆意折腾的,还有基层学校执意仿效的——所有这些“意”,都算得上佛家所说的“意业”,脱不了贪嗔淫痴的嫌疑。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固然非常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变革固然很有必要,但是,如果这种探索和变革,仅停留在术语创新上,仅满足于概念游戏里,那就实在太可怕了——我一直觉得,对教育而言,“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
        

    尤其可怕的是,随着术语和概念而来的,往往是缠夹不清的释义、含糊其辞的要素、模棱两可的标准,然后是色厉内荏的要求、风起云涌的推动、繁琐僵化的检查——总有些人,要不时地假借手中的权力,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要求学校贯彻,要求教师落实,要求在教学中执行,然后按照他们拟定的规矩和规范,去考核,去评估,去总结。而过程中形成的所谓资料,往往成为他们“创新”成绩的体现,“创新”政绩的表征。
        

    这样的情形,我相信,普天之下,莫不如是。以我们的国情和体制,加上急功近利的世风所向,每每有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方面的新玩艺儿出来,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广,另一方面则是自下而上的群起效仿,甚至效尤——表面上,似乎是两厢情愿,双边多赢,骨子里,总不免苦打成招,屈意奉迎。所谓的“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所谓的“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自古皆然,今亦如此。
        

    感觉最痛苦的,是一线教师。没有革故鼎新的意识,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也没有表达看法和感受的平台,他们只有默默承受的份儿。但改革的力度和频度,变化的强度和烈度,总是像未经预报和批准的大地震,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极限:前一个概念还没闹清楚、弄明白,后一个概念、再后一个概念,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破空而来,接踵而至。很多时候,与真正喜欢教育、愿意在教学上用心经营的老师交流,他们总是满脸困惑,满眼迷茫:“为什么安安静静做教育会这样难?能不能让我们安安心心地教书?”
        

    教育,需要安安静静地从事;课堂,需要安安心心地经营。
        

    安心,是一个美妙的词语。比起字典里静态的本义,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个动作:使心灵安定。安定就会安稳,安稳就不会急躁和浮躁,不会动荡和放荡——据《左传》载,楚武王荆尸曾跟夫人邓曼说:“余心荡。”就是说,我内心动荡,难以安稳。邓曼一听就叹气:“王禄尽矣。”内心动荡不安,你所拥有的福禄就将丧失。果然,没过多久,楚武王就“卒于樠木之下”(病死于樠的木山下)——人,只有内心安定,才能生活安稳,生命安然。
        

    教育是培孕心灵的事业,需要每个教育者有心、用心、尽心——有心才有真爱,用心才能懂爱,尽心才是会爱。当然,前提是真正安心:安心才不会被外境所迷,才不会被乱象所困。我甚至愿意说,对于今天的教育,与其不断地“重新开始”,或“从新开始”,不如让我们稍事停顿,静下心来,梳理教育的本源规律,发现教育的本质问题,再“从心开始”。
        

    从“心”开始,是禅宗的核心主张。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有所谓“三藏十二部”之说,倘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佛”字: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成佛,只要能够“明心见性”。这正是禅门的立宗之本。《五灯会元》里,二祖慧可参学菩提达摩后,第一动念就是请达摩为他“安心”——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而禅门“五家七宗”,在一千余年的岁月长河里,始终没脱开一个“心”字,始终没脱开对“心”的发现和参验。在他们那里,求法即是求心,传法即是传心。所以,禅宗也叫“佛心宗”。
        

    事实上,禅宗让我如此着迷,愿意用心去接近、去探究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他们对心灵的特别关注和关照,不懈追索和追问。差不多两年时光,我一直沉浸在《指月录》、《碧岩录》、《五灯会元》等禅门典籍里,沉浸在“丛林”、“禅院”这一处对我来说既陌生又亲切的美好风景里——在这里,我看到了师徒个性的碰撞,听到了人生智慧的对话,见到了机锋棒喝的交接,感到了以心印心的传承。在这里,我发现了我们所不熟悉的教育气象,体味了我们所期盼的美好教育意韵,感受到了触及内心的愉悦和迷醉。美食不能贪占,独享不如众乐。我觉得应该让更多人来了解和熟悉这道风景,应该和更多同仁分享我的发现、体味和感受。这便是我继《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之后,坚持写作这些文字的根本动机。
        

    如你所看到的,我并非学佛,并非参禅,也并非修道。无论是对佛家的浅表言说,还是对禅门的一知半见,都建立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上,建立在对教师成长的思考上,建立在对可能更美好的未来教育面目的祈望和坚守上。从这样的角度切入,禅宗,其实拓展了我思考教育的维度,廓开了我关注教师生存状况的向度。
        

    今天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今天的教师,承担的压力确实很大。教育的积弊和沉疴,很难在一时半会儿间得到根本的改善和改变。日益僵化的教育现实,日益窄化的教育空间,日益恶化的教育生态,或许将成为每个教师自始至终的生存背景:沉重、坚硬、庞大、森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配逆来顺受,只能无所作为。我们有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有最重要的依托,就是我们的内心。在对教育的长期观察和考量中,我越来越觉得,教育特别需要教师的心灵力量,教师特别需要心灵的成长。这种成长,首先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安静下来,然后慢慢壮大,慢慢结实,让自己变得更加坚信、坚韧,更能抗挫折也更能抗打击,就像我喜欢的那句话: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像刚参学的慧可那样,心未宁而意不安,我们也时常像楚武王荆尸所感叹的“余心荡”。而一颗安宁的心,一颗坚定的心,一颗安顿的心,对教师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急功近利的今天,面对乱象纷纭的教育现状时。我曾多次感叹,没有哪个时代的教育,会像今天这样,特别需要教师的内心力量,特别需要教师回到自己的心灵:看护好自己的心灵,关照好自己的心灵,调养好自己的心灵。在心灵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和方式做出调整和改变,无论是生活方面的,还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相信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我们对自身的任何一次“微革命”,都可能造成身边“小世界”的“大改观”。
        

    虽然这本书命名为“跟禅师学做教师”,但事实上,我的关注、思考和体验,并不局限于教师。对所有教育人和关注教育的人来说,这样的发现和理解,也并非毫无意义——心灵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从心开始”,我们也就不必再有那么多“重新开始”和“从新开始”的折腾和胡闹了。
                                                                                                                       

    谢 云                                                                                                        

    2012年10月22日于四川绵阳绿岛


  •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像禅师那样修行:永怀一颗禅心
            教育就是点亮心灯
            哪个孩子不是好孩子
            要爱,更要会爱
            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无限相信,就有奇迹
            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
            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孩子
            你是你自己的解放者

    第二章  像禅师那样参学:悟得满腹智慧
            回到教育的“本来面目”
            为师当有平常心
            别让眼睛堵塞了心灵
            引而不发是为师
            做师徒,更做道友
            佛陀的眼睛总是向下的
            无为之处有大为
            通往内心深处的路是耳朵

    第三章  像禅师那样示教:育出万千花朵
            别做陷人入罪的教师
            讲与不讲,都需要勇气
            错误也是有价值的
            试着去喜欢蒲公英
            保卫童年,守护天真
            善教者,喻也
            用美德占领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比自己更优秀

    第四章  像禅师那样精进:保持美好状态
            保持内心的洁净与庄严
            建设我们的精神面相
            因材施教,还是因己施教
            总有空间让我们见缝插针
            优秀,都是逼出来的
            大海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做“名师”不如做“明师”
            只要出发,就会有庆典

    附  录  
            禅宗简史:一花开五叶
            中国禅宗传法谱系图

    后  记  禅能使教育更美好
    "

  • 摘要

    "为师当有平常心
    【公案】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祖堂集》卷第十八


    【译解】
    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禅师:“怎么样才是道?”南泉说:“平常心就是道。”赵州问:“要证得这个道,还可不可以往哪个方向努力寻求呢?”南泉说:“如果努力寻求,就会违背参禅的正路。”赵州说:“不寻求怎么知道是道呢?”
    南泉说:“真正的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见闻觉知是妄觉,浑然无知则是无心无记。若是真能达到毫无疑惑的正道,那你的心地就会像虚空般广阔开朗、廓然无边,又怎会被外在的是非观念所拘束呢?”
    赵州听了这话,顿悟玄旨,心里犹如孤空朗月,澄明皎洁。


    一、平常心就是“道”
    在遍布机锋、言语诡谲的禅林语录里,南泉的“平常心是道”可谓平实、朴直,如长庆宗宝禅师所谓“直如家里人说家里事”。但这句“平常心是道”,在赵州与师父南泉的这番对话后,经历代禅师引申、演绎、发挥,成为禅门的重要公案,也成为禅宗的核心思想。
    有僧人问长沙景岑招贤禅师:“如何是平常心?”禅师说:“要眠则眠,要坐则坐。”僧人说:“学人不会。”禅师又说:“热则取凉,寒则向火。”又有僧人问报慈文钦禅师:“如何是平常心合道?”禅师说:“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一个“随时过”所表达的,就是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等的自然生活。在禅者看来,只要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就能始终保有清净自性,如唐朝一位佚名禅师偈颂所云:“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其实,“平常心”最先出自南泉普愿的老师马祖道一禅师。据《指月录》记载:
    (马祖)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马祖的意思是说,道不用刻意地修,只要不污染就成。什么叫污染?只要有生死心,有价值选择,都是污染。如果要直会其道,平常心就是道。什么叫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即是说,只要除却心中杂念,放下是非取舍,这就是不污染,这就是平常心,这就是道——道在“心”,道也在“行”,它既体现在行住坐卧睡中,也彰显于喝茶吃饭、搬柴运水里。


    平常心,其实就是佛心、禅心。佛家禅门认为,每个人都有佛心佛性,都能成佛作佛。关键是我们能否以清净自心、原初本心,去发现、去认同、去领受。倘能自心清净,就永远不会迷失——佛法就是教我们不迷失,无论是顺境逆境,无论是成功失败,无论是苦乐悲喜,或者生死关头……不迷失就能安住当下,不迷失就能做好本分事情。


    这样的平常心,对于教育和教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既平常又不平常的教育
    ……"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