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故事、儿童和作家的秘密:走近儿童阅读
爱上阅读与写作,作家和故事知道怎么办
作者:周益民
教师成长/教师内功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602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08016
    装帧:平装
    页码:280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问:这里有故事的秘密?
        

    答:当然,想知道“小布头”“乌丢丢”的来历吗?《狼王梦》《男生贾里》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为什么读了《我要做好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笨狼的故事》《鼹鼠的月亮河》又是怎么回事?《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奇思妙想怎么来的……以上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问:那关于儿童和作家的秘密呢?

        

    答:这是一本访谈录,但又不仅仅是一本访谈录。儿童阅读推广人、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对话28位广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听他们谈儿时的阅读、创作的感受、最经典人物的由来,还有他们的阅读与写作建议,带你走近儿童文学,发现儿童、作家、阅读与写作的秘密。


  • 推荐
    深入访谈28位儿童文学作家
    揭开经典人物创作背后的故事
    发现儿童、阅读与写作的秘密


  • 作译者序


    周益民 特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邮递员,每天可以看到最新的报纸杂志;或者做一名书店的营业员,店里的书想看哪本就看哪本。

    稍大些,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出很多很多好玩的故事。

    长大后,我做了语文教师。那些好书,给我的教书生活带来了光。

    如今,我的愿望是开一家小小的书屋。书屋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我的学生们写的故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放着我自己写的书。


  • 序言

     序
                             

    刘绪源
       

     记得是2010年初秋,中国作家协会在桂林开过一个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我在发言时开玩笑地说:“旧俄时代没有作家协会,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又编、又评、又创作,起到了类似作协创研部的作用。”的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会有如此惊人的发展,和这些大批评家的存在是大有关系的。我们现在有了作协,有了创研部等专职机构,但民间力量仍不容忽略。不光是民间的大家、左右着学界动向的权威们不应忽略,我所指的,还包括那些虽不太有名,影响也未必非常巨大的批评者、研究者和阅读者。鲁迅曾专门论说过“天才”和“土壤”的关系,在给赖少麒的信中还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1935年6月29日函)尤其当有些大家、权威、名人太不争气、太不靠谱时,这“一木一石”的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周益民先生在儿童文学界就常起着一木一石的作用。他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儿童文学,和孩子们天天讨论儿童文学,自己也热爱儿童文学。他写评论,也编著过多种相关的书。在考虑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问题时,我其实很愿意听取像他这样的独立思考者的意见。这一本“作家访谈”,是益民多年劳作的产物,作家分布面广,所谈又有深度,它的结集出版,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幸事。
        

    访谈并不是容易的事。对象的选择,问题的设计,谈话的推进……这一切,无不体现着访谈者的心血,这本身就是“评论”,是实际起到评论和研究的效果的,只不过没有直接站出来大发议论罢了。我曾和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做过两本对谈,在第一本《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出版并颇获好评后,李先生的一位精通他著作的朋友,曾奉献了一份访谈提纲供我参考,希望我们的下一本书按此进行。我看了以后,没有接受。我对李先生说,如果这样谈,那几乎就是把你的著述和观点缕述一遍,虽然面面俱到,但那是普及的工作,不是创造的工作;我希望下一本书仍从问题出发,从你的理论的难点、我的疑点、当下的时代发展与你的理论的碰撞出发,这才更有趣味和张力,也能把理论思考推向前进。李先生欣然接受了这一意见,这才有了第二本《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有过这两次实践,就使我对益民先生这本访谈的构想,有了更多心领神会之处。
        

    我以为,这本“作家访谈”,是有多方面的价值的。
        

    首先,能推进理论的思考。比如,在采访孙幼军时,问到:“什么样的童话是好童话?”孙答:“孩子喜欢的。”又补充道,“有人老爱说‘孩子喜欢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这话绝对正确。可我爱说的一句是:‘孩子不喜欢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具体到童话,当然也如此。”这真是答得又机智又有趣,但也把话说得非常全面了: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要大人和孩子都喜欢——当然首先是孩子喜欢。这话不涩不绕,不故作高深,但有理论的普适性和深刻性,所以是真正的理论。又如,金曾豪在谈动物文学时,把这种“大自然的视角”称作“上帝的视角”,可谓一针见血。他又提出了“反拟人化”的理论主张:“写动物小说就是写动物世界,不要跟人类世界故意进行简单的链接。我最反对拟人化。我觉得这是动物小说跟童话的区别。我写的是真正的小说,只不过是把人变成了动物。小说必须有三个原则,有个性,有情感,有社会。我觉得动物世界这三个原则都具备,我不需要拟人。它跟人类社会当然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个关系最好就是‘比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动物小说最好的境界。看了这个作品,读者可能会联想到人类社会的什么,这就是比兴,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联系,不是等号。”这是由长期的创作实践而升华的理论。可见,真正的理论光靠理论家是创造不出的,必须是理论家和实践家结合,才有理论创造可言。
        

    其次,有助于对作家的理解,从而也有助于文学批评的进展。仍说孙幼军,他在最后向小读者推荐书时,介绍了两本:“中国的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外国的是《吹牛大王历险记》。”从这里,我们就能知道他对童话艺术的追求是什么了。从这两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挡也挡不住地向外涌的童趣,还有那无穷无尽的狂野的想象,这不正是孙幼军的风格特征吗?在彭学军的访谈中,有一段话也很有意思:“最初是写短篇,几个短篇一出来,有人觉得我是在模仿沈从文,我觉得很奇怪,那时好像只读过他的《边城》,再说,我和他的语言风格也不像呀。后来是我自己悟出来了。我发现,在写别的题材时,边写边在心里默念用的是普通话;而写湘西题材时,在心里默念用的是吉首话。我这一类的作品总让人想到沈从文,不是说我写得有多好,只因为有一种相同的湘西气韵在那里。毕竟,他走过的青石板路我也走过,他喝过的沱江水我也喝过。”这就解决了很多批评者心中的疑难。看来,风格上的传承,除了通过作品,也可以是通过作品赖以产生的土壤,通过一种创作的基因上的相似或相近——这可说是很有意味的发现。当然,有的作家创作上的不足,从答问时所流露的心态上,也可以找到端倪,在此我就不展开了。
        

    再次,不少作家谈出了很新颖的见解,在许多具体的层面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这就不仅是前文所说的理论的创造,也必将大大推动今后创作的进展吧。比如,韦伶在回答关于少女文学的特质时,说了一大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少女在告别女孩而又还未长成女人的蜕变时期,有一个发呆、走神、做白日梦的阶段,人们爱把这个时候叫作少女的‘多梦时节’。这时的女孩是有些迷离的,比男孩要‘痴’和‘疯’一点。她是活在双重世界的人,一半活在现实中,另一半活在梦想与幻觉中。这时候的女孩有不少经历在内心中完成,那些经历美妙而激越,笼罩着女孩一天的情绪和行为,却不为外人知晓。这是由身体到心智到行为的一个连环过程,是太有文学价值的含苞期少女的青春现象。可惜我们挖掘得还那么浅显和零碎。这种走神中的女孩,常常在劫难逃地将青春生命和宝贵时光交付给精神游历行为……这种状态和心境本来就是文学艺术的滋生地。”这节内容相当丰富,我这里不做“文抄公”了,读者自可翻开书页细读。
        

    总之,这是一本好看而又有多重价值的好书,我有幸先睹,遂在此做真诚推荐。
                                                                         

    2015年10月5日
                                                                       

     于沪西香花桥畔 

    (刘绪源,作家,学者,曾任《文汇报》“笔会”副刊主编)


  • 目录
    01 孙幼军:“怪老头儿”的快乐事儿
    02 金  波:为童年种植真善美
    03 李毓佩:让数学乘着文学的翅膀
    04 年  红:跟小朋友在一起我只有6岁
    05 张之路:怀着感情和敬畏写作
    06 金曾豪:以“上帝的视角” 
    07 梅子涵:聆听生命里的歌声
    08 沈石溪:在动物世界里享受纯粹的快乐
    09 秦文君:对书籍的感情,对童年的坚守
    10 黄蓓佳:小船摇向童心深处
    11 孙建江:“一口寓言”闪耀哲思火花
    12 郝月梅:笑看“捣蛋鬼”和“小麻烦人儿”
    13 冰  波:还记着尾巴在水里甩动的感觉
    14 方素珍:撒播书香的种子
    15 程  玮:牵引孩子走向广阔的世界
    16 徐  鲁:记忆里纸窗上的月光和树影
    17 祁  智:我就在书中等你
    18 彭学军:也走过沈从文的青石板路
    19 韦  伶:一株花树在笔下噼噼叭叭绽放
    20 汤素兰:我与童话一见钟情
    21 章  红:写出儿童心灵的亮晶晶
    22 郁雨君:从千万株蒲公英里走出来
    23 王一梅:月亮河中漂来的故事
    24 杨  鹏:喜欢沉浸在想象的世界
    25 韩青辰:我写作只为我的心
    26 孙卫卫:一直保持孩子的心态
    27 汤  汤:一个偶然的童话
    28 陈诗哥:童话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后  记:自问自答

  • 摘要

    秦文君:对书籍的感情,对童年的坚守



        问:秦老师,您好!我们很想知道您小时候的阅读情况,能说说吗?
        答:我那时候也是受家庭的影响,有一个环境。我母亲很喜欢看书,当时家庭读书的气氛很浓。家庭有这个环境,我们就比较容易喜欢上了读书。


        问:您小时候主要看些什么书?
        答:文学书比较多一些,比如《红岩》之类。当时“红岩”的“岩”字不认识,我把“红岩”念作“红山石”,母亲一直笑我。我觉得很有乐趣,尽管不一定完全明白意思。当时是在很自由、自然的情况下阅读的。给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个老师,是四年级时的祝老师,她是个文学爱好者,特别注重阅读。她每个星期都上一节读书课,读故事给我们听,像《欧阳海之歌》。有时读一半不读了,说等下次再读。我们等不及了,就去找那本书看。后来她给我一张借书卡,可以去少儿图书馆借书,我一次可以借几本。这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有一次,学校里请来了作家胡万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作家,心里十分激动,这可能对我以后走上文学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问:您所说的,正是当下大力倡导的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这些理念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接受。您又是怎么引导您女儿阅读的呢?
        答:前不久,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个节目,也是说的这个内容。我首先让她找书,先熟悉书。我把适合她看的书找出来放在她够得着的地方,然后让她给我找书。比如,我说,给妈妈拿一本字典来……哦,这不是字典……你给我找一本故事书……慢慢、慢慢地,她就知道了各种类型的书,知道了报纸、杂志。同样的书,我会给她买两本。一本是给她撕的,撕坏就撕坏,不要紧的。但总是给她残缺的书也不好,感觉书总是破破烂烂的。还有一本好的放在那儿,是读过的书。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培养起她对书的感情的。在我们家当然阅读的气氛要好一些,我先推荐她读一些优秀的作品,以后可以杂一些。经过前面的积累,她很快就能鉴别作品的优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一开始读得很杂很杂,定位就会很低,往往就难以区分作品。现在我女儿发展到喜欢淘书,去旧书店,得跟她约定几点钟在门口集合,否则她不会出来。有人跟我讲,你这样培养女儿,是要她以后搞“文”吧。其实她喜欢生物化学,她的生物报告写得非常有文采。


        问:您曾经有过五六年的教师经历,这对您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答:我觉得有相当大的影响。我那时什么都教,语文也教,数学也教,体育也教,有时还教唱歌,我唱歌不好,学了风琴。教书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孩子的心理,知道了孩子的认知是什么程度,你怎么讲他就能接受,就能明白。写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对象在那里。


        问:您写过那么多人物,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答:这个很难讲。我写了很多作品,年龄跨度比较大,像《十六岁少女》基本是成人作品。应该说小香咕比较喜欢,贾梅也很喜欢,我比较喜欢女孩子。贾里也很喜欢。我写这么多,很难说最喜欢哪一个,都觉得很有意思。


        问:我看过根据您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男生贾里》,如果电影与书同时摆在面前,您建议孩子先看哪个?
        答:电影肯定是不能够完全反映小说的,那是两回事。电影主要是把小说的部分情节表现出来。根据我的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我都不看,(笑)觉得很难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怎么是这样的?


        问:您的作品既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又得到评论界的赞赏,能说说诀窍吗?
        答:写作儿童文学其实是很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始终存在。一是要坚持文学性,文学性已经越来越难让孩子们接受;一是要符合儿童的趣味。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矛盾,怎么既坚持文学性又顾及孩子的接受度,尊重当代孩子的审美。不少情况往往是,或者坚守文学性,不管孩子的视野之类,或者是不要文学性,只顾迎合孩子的口味。我所做的努力就是在保持文学性的前提下兼顾孩子的接受度,孩子基本上能够跟你互动。两者都想要确实比较难一点。我的创作分几个阶段,有一个阶段比较唯美,比如《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可能在文学性上比较注重一些。后来就又做一些新的尝试,我不愿意总是重复自己,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我的新的想法。


        问:我看到您经常应邀做一些学生作文比赛的评委,能透露一些您的评判标准吗?
        答:我认为孩子应该天然就会作文。现在条条框框太多,让他们没法写。作文实际就是把心里想的写出来,就是心里的表述。我做过一些作文大赛的评委,觉得作文中假的东西很多。总的感觉小学生的作文比中学生的好些,可能中学的孩子被规范训练得时间长了些。我评判一篇作文,主要看三点,首先看是否有想象力,其次看说的是不是自己的儿童的语言,第三看是否有独特的东西。


        问:给我们的孩子推荐一两本书吧。 

        答:《小王子》,它是永久性的,还有《彼得•潘》,这两本应该是必读的书。《彼得•潘》我很喜欢。我觉得这应该是不分年龄、一辈子读的书,小孩可以有小孩的想法,大人可以有大人的想法。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