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
作者:茅卫东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407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7466
    装帧:平装
    页码:216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分析了教师职业生涯可能出现的十大误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避误区的方法,视角独特、观点新颖、阐述明晰。不管你是即将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还是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的年轻教师,抑或觉得自身专业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中年教师,回首过去颇有遗憾的老教师,阅读此书都会受到许多启发。

    本书作者曾在省级重点中学任教13年,在国家级教育媒体做过6年编辑记者,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德育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接触过各种学生,见识过诸多同行,也深入思考过各种教育问题。《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一书就是其最新思考的结晶。


  • 推荐

    如果你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本书可助你明确职业规划,少走弯路;

    如果你是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的年轻教师,本书可助你拨云见日,看清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质;

    如果你是专业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中年教师,本书可助你重燃教学激情,跨越专业成长障碍;

    如果你是回首过去颇有遗憾的老教师,本书可助你学会理性思考,形成独立人格,实现生命自觉。




  • 作译者序


    茅卫东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德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

    《读写月报·新教育》核心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校长》杂志专栏作者,“湖南教育·为先在线”网站2013年第九期“非常教师”人物。

    出版有《重寻教师尊严》《心平气和当老师》《怎样的爱才合适——做一个不过分的家长》等书。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16297234


    QQ:23435332 "



  • 序言

    几乎是从感受到教育开始,就觉得教育有问题。


    它竟然不鼓励思考,更不允许质疑,只要求顺从,表扬乖巧。任何独立的思考都可能遭到羞辱:你想干什么?你算老几?


    而我遇到的很多教育的执行者,不论是自己的父母、亲友,还是学校里形形色色的老师,大都长着同一张教育面孔——不苟言笑,长于说教,严以律生,宽以待己,甚至经常言行不一。为什么非得如此?小时候,父母说,你还小,以后就会明白了。长大了一些,老师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子,你会适应的。再后来,自己也做了教师,许多同行说,大家都这样,没办法的。

    无法想象,一个教师为什么就不能自己思考,为什么要阻止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于是,我守着“努力不说假话”的底线,在教育圈居然也混了20多年。这才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是自己吓坏了自己。我们太不自信,总以为没有了别人的引领就寸步难行,甚至可能被带进了沟里还以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很顺利。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又盲目乐观,以为教育会有“葵花宝典”,掌握此术即可战无不胜。


    面对这种现象,很想做点什么,于是寒假里认真梳理了一番,列出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我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个醒:别掉进这些坑里。我更想告诉同行们,在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我们的工作是成就别人,而不是束缚了自己还去捆绑学生;除了帮助学生获得高分,我们其实还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意思……很多方面,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没有想到。

    很期待,已经有些教龄的同行读到此书后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而年轻教师成长起来后会说“幸亏有了这些提醒”。
    如果您对拙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与我联系(我的QQ邮箱:23435332@qq.com),也欢迎加入“教育自由谈”(群号:202017315)一起畅谈教育。


  • 目录
    一、小心被前辈带进沟里——谈“认同误区” 
        一点往事
        一些老教师的成功法宝
        认清某些名师的真面目
        做“明师”比出名更重要

    二、以专业精神对待工作——谈“期待误区”
        该不该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家
        能否从“要求学生配合”到“接受学生的恨”
        教师当有边界意识
        何必要求被理解

    三、学校不该是戏院——谈“表演误区”
        莫把课堂变成舞台
        老师别装别装这是罪
        不做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适应环境不是同流合污

    四、不要迷信“可操作性”——谈“方法误区”
        “去哪里”比“怎么走”更重要
        不要把药方当成食谱用
        有些事心到即可,未必要出招
        真诚和善意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
        教师理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五、有一种迷失叫追求——谈“成功误区”
        别让成功忽悠你
        有一种迷失叫寻找
        什么是为师者的成功
        必须坚持的两个立场
        身为教师的快乐和意义

    六、警惕校园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谈“控制误区”
        课堂教学中的控制
        日常活动中的控制
        国外同行怎么引导学生
        许多教师习惯了被控制

    七、读出自己的思想来——谈“阅读误区”
        少喝点“鸡汤”
        多读些经典
        通过开放的阅读建立自己的思想
        那些影响了我的书

    八、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谈“交流误区”
        不靠谱的教育QQ群
        论坛、博客成为后花园
        警惕伪学习
        真学习的四种姿态

    九、找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谈“反思误区”
        不要把反思变成自我吹捧
        不要用反思来推卸责任
        不要因反思而成为井底之蛙

    十、这辈子值不值——谈“成长误区”
        这些长不大的同行
        超越生存本能,学会理性思考
        超越传统文化,塑造独立人格
        超越个人经历,实现生命自觉

    附录  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在痛苦中开始思考之旅
          学生时代的阅读培养了我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工作经历: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后记  你就是教育

  • 摘要

    ■ 教师当有边界意识 


    和“以校为家”相匹配的另一句话是“爱生如子”。以前只是觉得“爱生如子”太过于崇高,一般教师难以企及,所以我主张的是尊重学生。看了电影《热血教师》之后,才完全醒悟过来。不论是“以校为家”还是“爱生如子”,其实都是教师缺乏边界意识的表现。
    电影《热血教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克拉克老师去学生莎美卡家中,发现她因为要帮母亲照看三个年幼的弟妹没时间做家庭作业。克拉克让莎美卡去完成家庭作业,自己留下来帮她给弟妹们做晚饭。莎美卡的母亲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吃的是克拉克做的晚饭,勃然大怒,当着孩子的面质问他:“你是不是认为我没有能力照顾我的孩子?”克拉克狼狈离去。但此事还没完,第二天,莎美卡的母亲到学校向校长投诉,要求立即开除克拉克。


    莎美卡的母亲有着强烈的边界意识。不管对方出于什么动机,未经许可侵犯了自己的边界就是不行。这不仅仅是权利意识,同样也是责任意识。


    边界意识或者说责任意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第二天上课,我向学生介绍了电影《热血教师》中克拉克帮学生做晚饭这个桥段,然后问学生:“大家设想一下,莎美卡的母亲下班回家看到这一切会有什么表现?”在我的预想中,学生的回答肯定是:莎美卡的母亲会感谢克拉克老师的帮助。


    不少学生的回答如我所料,但有几个学生在我提出问题后毫不迟疑地说:“她会非常生气!”
    “为什么会生气?”这个回答太出乎我的预料了。
    “因为这是在她的家里啊,老师跑去给她的孩子做饭算什么事。”

    说实话,当时我的确是很震惊。现实生活中,越界的事情非常普遍。许多教师在越界,有的让家长承担诸如为孩子听写背书、批改作业等本该是教师完成的工作,有的则主动承担家长未尽的义务,比如给学生准备早餐、为学生买药甚至帮家长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同样,许多家长也在越界,在家中毫无顾忌地翻看孩子的日记,但孩子出了家门,就把一切责任推到学校和教师身上。校长越界更多,比如,规定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必须写多少字的笔记,都超出了校长的权限范围。学校之外,越界之事也是比比皆是……
    越界就是越权,越权也是侵权。因为缺少明确的边界意识,我们总是一方面肆意侵犯别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又经常无可奈何地被侵犯。其中,我们特别不容易拒绝的是别人的好心侵权,比如影片中克拉克替莎美卡做晚饭这样的事。
    从上面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之中。已经有一些家长和学生有了比较清晰的边界意识,哪怕对方出于好心,未经自己的许可照样不得越界干预自己的生活。
    还听说过类似的一个故事。

    一对中国夫妇带着孩子移民美国,孩子的英语不是很好,学校给孩子配备了一名英语补习老师。孩子的父母比较着急,大概也是不差钱,又为孩子找了英语家教。学校老师知道了,急忙找上门来对家长说:“你们是不相信我的教学能力吗?既然学校让我负责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这就是我的事,你们为什么还要请家教呢?”

    这对中国夫妇开始没反应过来,怎么还会有这样的老师,居然不让请家教?对很多人来说,这事的确是不可思议,因为许多老师不但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让家长闲着——帮助听写、检查背诵、批改作业,有些本是老师的工作已经转嫁到家长身上了。有的老师不但动员家长为孩子请家教,还毛遂自荐,主动要求给孩子当家教。

    这样的教师一般都非常重视结果——学生的分数,自己的收入。他们的边界意识不强,或者说责任心不强,所以该做不该做的,只要自己能够省心省力同时增加收入,那就去做。而案例中的英语补习老师,用我们的话说显然是“一根筋”——既然学校让我负责提高这个移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就是我的事。这个美国教师不会像很多中国同行那样思考——家长另请家教,这样子我就可以轻松许多了。人家想的是,这是在怀疑我的专业水准,干涉了我的事情。当然,请家教毕竟是学生家长的权利,所以他选择了上门沟通的方式,而不是让学生转告父母,辞退家教。因为这同样也是尊重家长的权利,是不越界的表现。


    各得其所,各安其职,未经许可决不越界,自己责任决不推诿,多好!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