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致青年教师
我是一个老教师,看见青年教师就高兴,因为我从你们身上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手捧一颗心,站在讲台上,满身阳光。
我是一个老教师,看见青年教师,我也常常会有些忧虑,因为我确实看到不少青年教师无法适应工作,挫折不断,焦头烂额,甚至失去了自信。
我也看到有些青年教师工作顺风顺水,摘金夺银,但是教育理念迅速老化,用不了一两年,教育理想尽失,变成了适者生存的“现实主义者”,你们的个人“业绩”或许令人羡慕,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好消息。
虽然我至今不敢说已经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了,起码我对此观察了半个世纪,为此探索了半个世纪,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无论属于“事后诸葛亮”还是“事后诸葛不亮”,总会对青年教师有些启发吧?于是我写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谈了教师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思维方式、教育、教学等几个方面。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是“鱼”和“渔业”兼给,但侧重点是“怎么想”,而不是“怎么做”,我只把“鱼”作为“渔”的例子。
我希望青年教师无止境地提升自身的学养和精神境界。学生是学习者,要和学生沟通,你也必须永远是个学习者,否则会心心相隔,话不投机。本书的视角,正是学习者的视角,本书的很多内容都是我近年的读书笔记。
我是一个老教师,看见青年教师就高兴,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手捧一颗心,站在讲台上,满身阳光。我是一个老教师,看见青年教师,我也常常会有些忧虑,因为我确实看到不少青年教师无法适应工作,挫折不断,焦头烂额,甚至失去了自信。我也看到有些青年教师工作顺风顺水,摘金夺银,但是教育理念迅速老化,用不了一两年,教育理想尽失,变成了适者生存的“现实主义者”,他们的个人“业绩”或许令人羡慕,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好消息。
我曾在中学执教20多年,后来去搞教育科研,教育既是我终生的工作,也是我不变的兴趣。忆往昔,激情岁月稠,尴尬岁月亦稠。工作有许多教训和经验,读书有一些反思和感悟,虽然我至今不敢说已经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了,起码我对此观察了半个世纪,为此探索了半个世纪,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无论属于“事后诸葛亮”还是“事后诸葛不亮”,总会对青年教师有些启发吧?于是我写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谈了教师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思维方式、教育、教学等几个方面。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是“鱼”和“渔业”兼给,但侧重点是“怎么想”,而不是“怎么做”,我只把 “鱼”作为“渔”的例子。
编辑建议我作为老教师给青年教师提一些希望。说什么呢?师德呀,师爱呀,责任感呀,敬业精神呀,我就不说了,不是这些不重要,而是人们说得太多了,成了套话了。这里我只谈一个大家说得不太多的问题:希望青年教师都成为“学习型”的教师,做一个思想者。老师们通常都是睁大两只眼睛盯着学生,我建议您只用一只眼睛盯着学生,另一只眼睛用来盯着自己,观察和分析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教育理念。老师们通常都是一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我建议您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自身的成长。我的经验是,只有经常关注自身素质提高的人才可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做教师的人一旦失去“学习感”,他就会蜕变成单纯的管理者,以鸣鞭为业绩,以“逼学生读书”为己任,那就越来越像工头了。我希望青年教师无止境地提升自身的学养和精神境界。学生是学习者,要和学生沟通,你也必须永远是个学习者,否则会心心相隔,话不投机。本书的视角,正是学习者的视角,本书的很多内容都是我近年的读书笔记。
顺便说一下,有不少老师向我咨询子女教育问题,后院着火,焦虑万分。我曾多次做“教师如何教育子女”的专题讲座,就把其中一次讲课记录作为本书附录献给青年教师。初为家长,或可参考。
我的这些文章,其内容多数都在网上发表过,有些网友虽不是青年教师,也说读了有启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当初写的时候,并不是特意针对青年教师的。许多网友的跟帖对我很有启发,在此致谢。
王晓春
2011年10月21日
第一部分 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 1
1.你的角色认定是什么? 2
2.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 7
3.教师与导演不同 9
4.想做新型教师,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10
5.如何不让应试教育碾碎你的教育理想? 12
6.怎么能知道自己的境界提高了? 15
7.教育者的良知 17
8.创造优良的小气候 18
9.教育不是出风头的事业 20
10.对自己也要“因材施教” 22
11.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25
12.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27
13.学生不理你,不要寒心 30
14.读书要有“学渔”的心态 31
15.在人际关系方面、少投入一些精力 33
16.少说话 34
17.注意精力分配 36
18.善待你的“棱角” 37
19.做教师是否需要天赋? 39
第二部分 思维方式 43
20.教改与科研,关键都是思维 44
21.如何处理行政服从与学术独立之间的关系? 47
22.想清楚了的事情,就不要摇摆 49
23.把工作变成艺术 50
24.到哪里去找时间? 52
25.小时候“己所不欲”,长大后“勿施于人” 54
26.学生议论其他老师,是你学习的好机会 55
27.好学生出身的老师,教育差生会遇到困难 57
28.用好奇心抵抗焦虑 58
29.青年教师要不要拜师? 60
30.不要被网络“网”住 61
31.怎样在网上发言? 63
32.警惕工作的“麦当劳化” 65
33.你脑子里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软件”吗? 68
34.多问为什么,少问怎么办 70
35.努力确认因果关系 72
36.思路的横向展开 74
37.思路的纵向展开 75
38.思路的假说式展开 76
39.思路的分解式展开 77
40.思路在反例中展开 81
41.定义和分类是科学的标志 83
42.没有推论就没有思维 84
43.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 86
44.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把已知的东西未知化 89
45.把出乎意料的事情记下来 91
46.对名言警句保持警觉 92
47.人生活在科技产品中,不等于具备了科学精神 94
第三部分 教育 97
48.正确认识教育任务的矛盾性 98
49.教育是慢功。你真的明白这一点吗? 99
50.有经验就能创新吗? 100
51.不要把“培养习惯”简单化 103
52.警惕“常规性习惯” 106
53.师生影响是相互的 108
54.师生既要密切关系,又要有点距离 109
55.人的心理能量也是守恒的 111
56.正确看待物质发明 113
57.不要“引火烧身” 115
58.何为“迈小步”? 116
59.带班如交友 118
60.用情境“管”人 120
61.改变小干部定位 121
62.不要幻想孩子有成人的未来意识 122
63.不要过分追求秩序 124
64.温和的管理方式为何行不通? 126
65.你手里是否只有一把锤子? 129
66.学生其实希望教师严格要求 130
67.限制使用“你应该” 132
68.可否搞个“无批评日”或“无批评周”? 134
69.学会从总体上、战略上评价学生 135
70.用大尺度衡量自己的工作效果 137
71.争取每周说出一句“标志性语言” 139
7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41
73.试试改一改“习惯动作” 142
74.把工作重心向前移 144
75.重视细节要适度 146
76.“亮相”演说不必“豪华” 147
77.教师还是打扮得保守些为好 153
78.指导家庭教育是教师无奈的选择 154
第四部分 教学 157
79.认识教育正规化的利与弊 158
80.处理好管理与教学的关系 159
81.离开教参,你能备课吗? 160
82.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者 162
83.教学,既不能任学生的性,也不能任教师的性 164
84.努力在课堂上创造非胁迫性的气氛 166
85.师生越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越好 168
86.不要指望你的教学会引起所有学生相同的心理活动 170
87.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 171
88.搞清哪些教育目标可以实现,哪些则不能 172
89.多数学习经验都能产生多重结果 173
90.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174
91.一定要关注“学习能力” 175
92.避免过度学习 178
93.注意真问与假问的区别 180
94.学生的“创新”是什么意思? 183
95.重复是记忆的朋友,却是思维的敌人 184
96.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含金量”才高 185
97.对于小学生,什么最重要? 186
98.对孩子的期望值恰到好处,这是很难学会的一种本领 188
99.过程评价应重于结果评价 191
100.应该把考试分数看成敏感话题 193
尾声 195
附录:教师怎样教育子女 201
5.如何不让应试教育碾碎你的教育理想?
青年人总是充满热情。在师范学校读了几年书,这种热情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温度。走上讲台之前,脑子里勾画着美妙的蓝图:我要捧出一颗炽热的心给每一个学生,我要让我的课堂充满快乐,我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我民主,我科学,我倾听,我沟通,我善良,我宽容,我以身作则,我……然而真的踏进校门,却发现眼前遮天蔽日的是一座熟悉的大山—考试,于是只好逼着学生挣分数。一年下来,他可能会发现自己脑中原来的蓝图变得暗淡模糊了,再过一年,他甚至会觉得那已是遥远的回忆。他现实了,他成熟了,受了表扬,得了奖状。可是,一个人的时候,却难免有一丝惆怅:我怎么变成了自己当初最不想变成的样子了?难道教育真的就只能是这个样子吗?听老教师说:“什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不都得考试吗?我看不出哪是素质教育,哪是应试教育。我就认得分。”他觉得这话有问题,可又说不出人家错在哪里。他想:或许再过几年,我也会以这种腔调跟新毕业的大学生说话吧?人生真的跳不出这个“周期律”吗?
我相信这是不少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疯狂的应试教育的巨轮不知碾碎了多少有志青年教师的教育理想。我很希望有些(“有些”就可以,我期望值不高)青年教师能够避免重蹈覆辙。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取消考试(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在于考试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很必要),而在明白应试不止我们通常见到的这样一种形态,现实主义也不止一种,你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姿态进行应试训练。你无须躲避考试,你可以超越它,不做它的奴隶,而做它的主人。
不信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甲乙两位园丁分别承包了两片果园。园丁甲承包10年,园丁乙承包100年。园丁甲大干快上,不改良品种,不改良土壤,狂用化肥,猛施生长素,数年之内,产量剧增。不但大把挣钱,而且被誉为果树大王。然而,果树专家却指出,该承包区土壤正趋于板结,水果的品种也在退化,口味一年不如一年。园丁甲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等问题严重的时候,他的承包合同也到期了。园丁乙就大不相同,他也施化肥,也用生长素,但适可而止。他注重施有机肥,注重品种改良,注重技术改造,自己还学习大学的果树种植课程。结果是在数年之内,他的果园产量可观,经济效益也很好,只是没有园丁甲那么“火”。园丁乙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再活100年,现在要为子孙打好基础。这两位都是现实主义者,却有高低文野之分。
(2)小学一年级数学考试中有一道看图题,上面画着一些火柴,共分4份。前3份每份都有若干根火柴,第4份只画着1根火柴。问题是:“图上共有几堆火柴?”标准答案:“4堆。”大多数同学也是这么答的。有一小男孩却答:“3堆+1根。”他认为1根不算“堆”。
教师甲给这道题判错,理由是:“从小就要训练孩子按标准答案答题,少出邪的,不然将来考不上好学校。”这当然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教师乙判对,理由是:“题目有缺点。孩子思维严密,难能可贵。”这也是一种现实主义态度,只不过侧重点是在思维能力上,长远来看,这对提高考试分数的益处更大。两种现实主义,自有高低文野之分。
(3)有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数学课时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不爱用草稿纸,即使是大数的运算,他也用心算。心算的准确率当然不如写出来,所以他考试很少得满分,总是差那么几分。对这个问题也有两种态度。教师甲气愤地指责:“你能得100分为什么不得?太懒!以后必须用草稿纸写,听见了没有?”教师乙则说:“你的心算能力真强。希望你注意力再集中一点,尽量少出错。你也可以这样,平时作业用心算,考试的时候,没有把握的题,写出来。能得100分,为什么不得呢?”两位老师都是现实主义者,都希望孩子得100分。但教师甲是以牺牲孩子的优点为代价提高分数,而教师乙却是主要靠发扬孩子优点的办法提高孩子的分数。多用心算效率高,年级越高越明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显然教师乙的方法优于教师甲。两种现实主义,自有高低文野之分。
(4)面临中考,两位语文老师都在帮学生准备作文考试,让学生先写一些文章,经过筛选,反复修改后背下来。到时候学生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叫做“带着作文进考场”。经验证明,这是应考的窍门。两位教师都这样做,然而,教师甲平时并不重视作文,一个学期布置不了二三次,只是拼命让学生做练习题;教师乙平时按量让学生写作文,考试前虽然也让学生背作文,却对学生说清楚:“这不是学习写作的正经路子,只是一种提高考试成绩的权宜之计。真正提高写作水平,还是要靠多读书多写文章。”这两位老师只是在面临考试的一个短时期内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其指导思想并不相同。本来他们就不是走在一条路上,再往前走一点,他们又会分道杨镳。懂教育的老师,有时为了迅速提高成绩,也会做一些他们自己并不赞成的事,这是一种操作层面上的让步,但他们一定会向学生讲清是非,避免谬误流传。搞单纯应试教育的老师则站不了这么高,在他们眼里,考前背作文,“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二位都很现实,都在抓分数,但显然也有高低文野之分。
我想通过这几个例子说明,“现实主义”不止一种,同是进行应试训练,教师的思路却可以相差甚远。现在我想对青年教师们说:你完全可以在不放弃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数,你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数的同时把考试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这样,应试教育就无法碾碎你的教育理想了;更多的人做到这样,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就会一点点被“蚕食”,终有一天,会出现“有应试而无应试主义”的局面,而这,正是我的教育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也许100年也无法实现,但是我认为,每向这个理想前进一小步,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