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
作者:孙明霞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009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77048
    装帧:
    页码:292
    开本:16
    纸张:
  • 内容简介

    在你踏上讲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是否还有初上讲台时的那份欣喜、激情与全力以赴?在你眼里,教学是否始终鲜活,学生是否依然美好,课堂是否还如初次约会般甜蜜?如果这些已经离你远去,如果你对这些依然怀念并试图改变,如果你希望你的课堂:

    突破教室的限制,随手拈来皆是教学资源,成为开放的课堂;

    在精彩的预设之外,不时闪现意外的惊喜与灵机一动的美丽,成为生成的课堂;

    即使没有华丽的形式,依然能够于朴实的教学中凸显浓浓的科学味,成为科学的课堂;

    通过理智的拷问与情感的激荡,为每个生命的舒展留白,成为人文的课堂;
      ……

    那么,就请随作者一起走进生命化课堂,去赴与学生的一场场约会吧!

  • 推荐

    明霞遇上生命化教育一定是命运中的必然,而生命化教育团队中有了一个孙明霞,恰是我们共同的教育之梦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明霞耐心记录的对课堂的探索、对生命的叩问,还是明霞丰富的生活世界,无不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明霞的质朴、真诚与纯粹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尺。

    ——生命化教育倡导者、教育学者、诗人  张文质


    读孙明霞老师的教学笔记,透过那清澈如水般晶莹剔透的文字,你仿佛看见了一颗纯洁的心,以及一双充满爱心的眼睛,想象出一个如同花园般的课堂。这绝不仅仅是笔的记叙,而是灵魂的舒展;这不是单纯的“码字”,而是精神的轨迹。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  谢维和


    使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窄化,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摧残的应试教育越是顽固,我们越是需要像孙明霞这样的教师跟应试教育温柔地对抗,并带领更多的教师,一起温柔地对抗。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副主任  李 茂


    对许多老师来说,明霞是一个典范,是可及的学习目标,而非书本上的理论。如果你们看重自己、看重自己的职业、看重生命的意义,那么你们都可以像明霞一样成长。
    ——台北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兼任讲师   林士真

  • 作译者序

        

    孙明霞  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1995年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2000—2001年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01—2002年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培训。2006年加入生命化教育团队,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构建生物课堂,受到《中国教师报》、《当代教育科学》、《教育时报》、《教师月刊》、《教书育人》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在各类核心期刊和报纸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著有《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一书;在《中国教师报》开有专栏“明霞答问录”;多次应邀到省内外为校长、教师、家长作讲座,执教公开课;被评为《明日教育论坛》第40辑年度教师。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7


  • 序言
  •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开放的课堂 1
    给你一双想象的翅膀 2
    走,到校园上课去 5
    放飞十分钟 11
    到枝头寻找春天 18
    春光美 24
    “因为有了你” 33
    绿色行动 41
    又是一度春花开 49
    小舞台,大精彩 61

    第二篇 生成的课堂 67
    课堂与生活对接 68
    “请你帮我出主意” 74
    “假如我是……” 83
    学科间能彼此绝缘吗? 89
    走进童话小屋 97
    学生的问题让我招架不住 104
    没上完的课 111
    问题·讨论·辩论 118
    不得不叫暂停 124
    “和我一起探险去” 135
    联想,串起一片美丽 140

    第三篇 科学的课堂 151
    资料从哪里来? 152
    “奥特曼是不是生物?” 161
    观察·对话·思考 168
    昔日柳树已成荫 177
    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 183
    “谁可以给我献血?” 189
    心灵的窗户 194
    在乐曲中开始 198
    “为什么聋子通常也是哑巴?” 202
    用新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207
    “你也能成为科学家” 213

    第四篇 人文的课堂 221
    好的开端很重要 222
    “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学生?” 225
    培养兴趣从这里开始 233
    “老师,我错了……” 240
    “我把细胞给吃了” 243
    “我要把你引向何方?” 246
    “假如我得了流感……” 253
    “没有白学的知识” 261

    附录 265
    “明霞道路”及其意义/黄建初 265
    我所理解的教育 268
    答友人问:我这样做教师 271

    后记 教育的旅途中,一直有你 273

  • 摘要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