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的时代,新、奇、异,是漫天飞翔的风筝;常识,则是那长长的线。唯有抓紧这根线,一切的变革与创新,才能经受得住时光的检验,成为新的常识。本书旨在引导教师:
◎ 从常识出发,发现教学问题——剖析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反常识行为,确立构建理想课堂的具体方法,重构教学思维;
◎ 以常识切入,思考教育问题——理顺当下需要和终生需求间的多种关系,在分数与成长间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重构教育思维;
◎ 用常识引路,探究管理问题——强化换位思考意识,从教师视角阐释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路径与手段,重构管理思维;
◎ 立足常识,解决成长问题——探究战胜倦怠、走向卓越的理想方式,给出专业阅读、专业思考、专业写作的具体方法,重构成长思维。
由此,就可以用常识码起教育的高度,走进那一方教育的明亮天空。
1.当你处于教学、教育、管理或专业成长的困境中无法突围时,不妨换个角度,回归常识。
2.回归常识,从常识出发,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发现问题,也有助于拓宽视野,解决问题。
3.本书作者的一大特色是,善于从寻常现象中提炼不寻常的意义。阅读本书,便似跟一位智者闲话教育,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明确当前的问题所在,还可以清理大脑中的非理性思维,重构教师思维,培植教育情怀。
常识3 常规教学法并不过时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最能够被多数人接受的一个常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若干规律性的内容,顺应这些规律,让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便是教学的最高法则。
所谓“无定法”,则是指一切教学手段与技巧,必须适应于具体的学情。学情出现了变化,方法也要对应地出现变化。唯有两者和谐共振,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有法”与“无定法”之间,“有法”是基础。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学方法的价值,很多时候,高于被传授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一座桥,有了它,才能架起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沟通桥梁。
“无定法”是在“有法”基础上的提升与提炼。“无定法”的前提,是不但“有法”,而且有若干的“法”。教师大脑中储存着诸多的教学方法,应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才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用最佳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大体构成同比关系。教学方法运用恰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便高;教学方法运用失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低。适宜的教学方法,如同课堂的一个支点,有了它,才能支撑起学科知识的应有体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法
讲授法的核心,不在于讲的内容,而在于讲的方式与目的。学生需要学习的那些知识,在教师未曾讲授之前,早已静态化地呈现在教材中。教学的价值,只在于借助科学的教学法,唤醒这些知识,使其能够以最美妙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成为其生命成长中的必要养分。
新课改十余年,讲授法遭遇的诟病最多。因为,但凡教学活动只停留在教师一个人的发现与体验时,学生便只能成为被动接纳的看客。而这“一个人的发现与体验”,绝大多数情况下,总和“最美妙的方式”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于是,课堂上便常见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或是口若悬河,或是声嘶力竭;讲台下,学生或是眉头紧锁,或是昏昏欲睡。
讲授法被扭曲成“满堂灌”,错误不在讲授法,而在于讲授者。讲授者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备课时又未能对教学活动的目的、手段和意义等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授课时自然无法顺应教学内容而精心锤炼讲授的语言,无法精心规划讲授的内容,无法处理好课堂的起承转合与节奏,只能将课堂教学演变成蹩脚演员表演的独角戏。这出“戏”,剧本并不差,差的只是表演者。
眼下,某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被严格限定在极为有限的规定时间内。比如,有些学校就硬性规定,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这样的规定,虽过于极端,却也不无道理。至少,它能够迫使教师精心提炼教学内容,让教学重难点更突出,教学环节更紧凑。
但是,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课堂变革,讲授法永远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消失。以学生的讲取代教师的讲,偶尔为之,确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天天如此,则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必定会出现问题。毕竟,学生的思考与发现,总难达到教师的宽度与深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合作探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拓展。
所以,切不可因为进行所谓的课改,便全然丢弃了讲授法。作为一种延续时间最长的教学法,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更好地钻研讲授的方式与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坚决不讲;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解决的,尽量少讲;学生思维受到阻滞、情感陷入困顿、理解出现偏差的,则深入浅出,大讲特讲,举一反三,讲深讲透。
对话法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生本之间、学生与生活经验之间等多种形式。这些对话,不是随心所欲的闲聊,而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运用对话法进行教学活动时,话题的确立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学习活动中的话题,应该来自学生预习中的困惑,或者来自学习过程中临时生成的疑虑。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问题值得组织起必要的思考、探究与讨论,不该由教师的预设决定。只有学生“思而不得”的问题,才真正适宜充当学习的核心问题。
要将这一点落到教学活动的实处,师生双方都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首先,学生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学生必须提前完成自身与教材内容的对话,整理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并围绕着重难点知识进行一定量的拓展性思维训练,才能透过表象化的知识信息,发现内核中的本质性问题。其次,学生必须将这样的问题提前反馈给教师,使其纳入教师的备课中,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对这样的问题展开充分的剖析,在备课中精心预设有效的课堂对话情境。最后,教师必须依据班集体内学生的整体水准而修正来自学生的各种问题。生本对话中形成的困惑与疑虑,要能够构成大多数人的共同关注;对话中形成的观念碰撞,要能够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而且,这些问题,还需要接近甚至切合课程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理想对话形式,在多数课堂上,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对话,更多的体现为以教师备课中预设的某些问题为探究点,通过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解决某些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这种在实际运用中被打了折扣的对话,因为缺少了对自主预习环节的足够关注,目的性与实效性或多或少也要出现折扣。两方面的折扣累积到一起,教学的质量也就必然受到影响。
解决此种折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只要将原本单一的课后作业,分解为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两种形式,并将侧重点前移到预习作业上,学生便能够在预习中认真进行生本对话活动,教师也能够及时获取必要的教学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至于课后作业,只需对预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少量的练习。
合作探究法
时下,合作探究法几乎就是课改的代名词。
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是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常常依照一定的学力组合而成。组内成员的学科发展和综合学力大体构成互补关系。
也有一些教师,以A、B、C等层级差异来组建学习小组。不同层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也不同。比如,各小组内的A生,均为品学兼优者,B生均为中等偏上成绩者,C生均为中等成绩者,D生均为成绩较差且行为习惯也较差者。
此种成员区分法,带有明显的贴标签色彩,显然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因而,也就有些教师,将序号位置故意乱置,将小组内核心成员确立为C生,实力最差的学生确立为A生。他们认为,这样的序号可以形成一种潜意识中的自我激励,促进A生朝自身最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用序号代替具体的学生,是一种偷懒行为,最大的危害在于漠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差异,容易形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自动对号入座。
理想的合作探究,虽然也会考虑到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关系,但学生间的知识结构,应该以学科互补为重要区分标准,而不是以总成绩为准则。这样的互补,有利于形成学习活动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制约,防止形成小组内部的集体性偏科。
组建起合理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只是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法的基础。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1)必须关注合作探究的学习前置性问题。探究的前提,是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对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钻研。这样的钻研,其实就是自主性预习。预习不充分,发现不了问题,把握不住重难点,探究也就缺乏针对性。当下,很多学校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普遍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导学案的优点,在于教师为学生明确标注了自主性预习的核心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围绕着相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究,这就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合作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导学案的缺点也同样很明显。最大的问题在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预习活动脱离了自主思考发现的轨道,变成了一种前置性的固定作业。如此,自主学习中的一些切实存在的问题,往往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并不具备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又常常被导学案中的预设程序制约,不得不耗费时间走完这个程序。
(2)必须关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平等对话问题。合作探究法的着眼点,在于学习活动的全员性。要让全体成员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均成为学习合作者,而非“忠实的听众”,就需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规划。比如,主持人轮值、发言人轮值、记录人轮值等。每次合作探究,都确保每一个成员承担一份独一无二的责任,便能够以活动本身迫使所有成员都主动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3)必须关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时间保障问题。因为教学时间的制约,相当数量的教师,常常将合作探究的时间限定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此,合作探究便成了一种程序化的摆设,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更无法培养起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品质。课堂上,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其实并不多。教师只有将探究点集中到最具合作价值的一两个问题上,并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将合作探究真正引向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合作探究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