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教育理念与实践
-
重构教师思维——教师应知的28条职业常识
作者:刘祥
教师成长/教师内功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501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00355
    装帧:平装
    页码:232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创新求变的时代,新、奇、异,是漫天飞翔的风筝;常识,则是那长长的线。唯有抓紧这根线,一切的变革与创新,才能经受得住时光的检验,成为新的常识。本书旨在引导教师:


        ◎ 从常识出发,发现教学问题——剖析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反常识行为,确立构建理想课堂的具体方法,重构教学思维;
        ◎ 以常识切入,思考教育问题——理顺当下需要和终生需求间的多种关系,在分数与成长间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重构教育思维;
        ◎ 用常识引路,探究管理问题——强化换位思考意识,从教师视角阐释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路径与手段,重构管理思维;
        ◎ 立足常识,解决成长问题——探究战胜倦怠、走向卓越的理想方式,给出专业阅读、专业思考、专业写作的具体方法,重构成长思维。


    由此,就可以用常识码起教育的高度,走进那一方教育的明亮天空。
     


  • 推荐

    1.当你处于教学、教育、管理或专业成长的困境中无法突围时,不妨换个角度,回归常识。


    2.回归常识,从常识出发,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发现问题,也有助于拓宽视野,解决问题。


    3.本书作者的一大特色是,善于从寻常现象中提炼不寻常的意义。阅读本书,便似跟一位智者闲话教育,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明确当前的问题所在,还可以清理大脑中的非理性思维,重构教师思维,培植教育情怀。


  • 作译者序
       刘祥 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新教育“走进乡校”讲师团骨干讲师,“人教杯”全国课堂教学课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近年来,在《人民教育》《语文建设》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数百篇。应邀在全国多地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近百场。
      出版有《追求语文的“三度”》《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等教育教学专著7部,另出版教育日记《走过高三》、散文集《岁月屐痕》等。主编《与优秀教师同行》《教师的第九个小时》等作品6部,参编各类书籍近20部。
      QQ:309296170 邮箱:liux6412@126.com
     

  • 序言
     前言 用常识码起教育的高度

    某日网络上闲逛时,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一批外国商人,集体起诉在他们国家谋生的中国商家,状告中国商人休息日正常营业,属于不正当竞争。

    这样的起诉,如果放到我们东方的文化背景下,简直匪夷所思。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崇尚“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训诫,凡事不求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在我们看来,利用休息日加班,多吃苦,多赚钱,不偷不抢,不坑不骗,不但没有任何过错,反而应该积极倡导。

    我们视为美德的事儿,为何到了西方的土壤上,却变成了违法行为?道理很简单: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休息日便该休息,工作日便该工作,这既是最基本的职业常识,也是人人皆应遵守的社会秩序。谁打破了这个秩序,违背了这个常识,便应受到惩戒。

    这一则消息,让我联想到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的教育常识问题。既然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那么,许多被我们认为是常识、是公序良俗的事情,如果转换了文化背景,或者转换了思维视角,是否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得出不同的结论?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转换文化背景,转换思维视角,把正在经历着的教育放到普世文化的背景中,放到人的正常需要的视角下进行观察,于是,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普世文化和人的正常需要。我们总是用过于功利的目标与手段,将教育一步步拉入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
      常识的颠覆与重构

    我相信,教育中的各种反常识行为,并非意味着人们不懂得常识,而是这些常识与人们的现实需要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在冲突中,人们选择了切身利益,丢弃了常识。

    关注切身利益,当然没有错。倘若切身利益和常识之间真的水火不容,那么,选择切身利益便是生命的本能。若是宁愿守护常识而丢弃切身利益,这样的人,堪称圣人。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利益诉求和尊重常识之间,并不构成二元对立关系。冲突固然存在,却并非一山不容二虎,而是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的。只是,人们往往见到利益后,唯恐这份利益受损,便选择了拒绝接纳常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当下,反常识便成为一种疯狂的逆流,肆无忌惮地冲撞着教育的堤岸。各种非理性的口号得以蔓延,各种荒谬的行为得以推广。

    君不见,总有一些地方行政官员,把升学率视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下的唯一标尺。升学指标到校、进班,进而分解到每个教师的头上。此种“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头上有指标”的行为,究其本质,有多少考虑过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多少考虑过学生真正的生命成长需要?倘若深挖根源,不过是“面子”和“政绩”意识在作祟。

    也有一些教育管理人员,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曲解为“办家长满意的教育”。教育理念被家长意识左右,教育行为被家长行为控制。家长要求节假日补课,便“不得不”补课;家长要求集中上晚自习,便“不得不”集中上晚自习;家长要求替换某个教师,便“不得不”替换某个教师……如此,学校丧失了固有的教育思想,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教育权,虽是一个词汇的变化,颠覆的,却是整个教育。毕竟,人民,需要的是多种人才;家长,需要的只是名牌和重点。

    至于极少数学校倡导的“生前何必贪睡,死后自会长眠”“抓高考要抓出血来”等主张,更是彻底丢弃了教育的育人本质,将反常识行为放大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正常的休息,都沦落为一种奢望,学生哪里还能有闲暇时间去读读所谓的“闲书”,看看窗外的风景?于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便只能成为语文试卷上的一句名句默写题,再也无法成为现实教育的真实价值诉求。

    诸多的反常识行为,形成了一种异常强大的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教育的话语权,于是,常识反而成了荒诞派作品。

    然而,教育终须回归理性,特定发展阶段的急功近利与是非混淆,尽管可以短时间内占领一部分人的思想高地,却终究无法阻挡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伪常识无论包裹得多漂亮,也不会拥有真常识的天生丽质。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假以时日,人们还是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依旧是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那些常识。

    所以,我们需要觉醒,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需要重构教育常识,需要重构教师思维。

    重构当然不是彻底摧毁了重新建造。教育中的重构,更大程度上在于回归。我们的前辈用智慧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没有必要将其完全抛弃,重新开始栽培幼苗。我们只需捡回被丢弃的钥匙,再次打开那座宝库,便可以坐拥无数的财富。

    重构也不是完全地继承。有一些物品,打碎了,便无法恢复;有一些常识,颠覆了,便无法重生。教育发展的过程,一如生命成长的过程,手臂上割出了一道长长的创口,假以时日慢慢恢复,也无法做到不留下疤痕。对于这样的疤痕,我们不愿意继承,而宁愿重新植入新皮,甚至宁愿选择壮士断臂。
      成长的误区与诊疗

    没有人心甘情愿地放弃成长。有人之所以终生无法长大,除了遗传基因作祟,便是成长之初受到了外力的巨大伤害。揠苗助长的故事人人皆知,那样的成长,便是外力伤害的典型。

    类似的故事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并不鲜见,比如,将有的教师架到先进者或者管理者的挂钩上,让他既摸不着天,又挨不着地,就是一种揠苗助长。

    更多的伤害则是来自精神的掌控。对于这样的掌控,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日复一日的反常识宣传,让李鬼变身为李逵。

    在当下的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受错误价值观的引导,滑入了成长误区。深陷该误区中的教师,不但自己终日围绕着分数和排名转,而且还逼迫学生和同事跟在他后面一起转。倘若有人不愿意顺服,便立刻将其视为另类和异己,在各种场合下攻击、诋毁他们。

    在此误区中,雕塑生命成了好高骛远,专业发展成了不切实际,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被看作不务正业。唯有挖空心思抓升学率,才成为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

    这样的误区,杀伤力巨大。任何一名年轻教师,一旦置身其中,再想挣脱,便需脱胎换骨,方可“二世为人”。

    然而,终会有人慢慢觉醒,终会有人渴望着重新回到科学合理的专业成长道路上,为了这样的目标,他们不惜牺牲一切,重塑生命。

    本书致力于探究的,正是这挣脱成长误区、重塑教育生命的思维与方法。书中的28条常识,归结起来,终究不过是一种对生命的顺应。在教育生活中,任何一名教师,要想让自身永远处于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上,只能是尊重成长常识,践行成长常识。
      生命的高度与价值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愿意做一个丰盈的人。唯有丰盈,生命的立方体才能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三方面,都具备无限的可延展性。为了这样的目标,我愿意坚守一切常识。

    我这样做,不是我行为高尚,更不是我愿意无条件地献身教育,而是我不愿愧对这份职业,不愿愧对自己的生命。

    我用十多年的时间,坚持了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反思、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这四方面的坚持,让我在朝向生命丰盈迈进的路上,有机会领略了更多的风景,感悟了更多的意义。我再也不会只把学生看作考试机器,再也不会只把自己看作蜡烛和春蚕。

    我开始追求教育的回报,开始追求付出后的效益比。我愿意用最少的时间消耗,换来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高度,抬高学生的生命高度。我可以不奢谈“男儿未展凌云志,枉负天生五尺躯”,可以不寄厚望于成名成家、建功立业,但却不可以不尽心尽力地用切实的行动雕塑我的生命,不可以不任劳任怨地用教育的常识码起教育生命的高度。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谈起教师的骄傲,我说过这样的话:作为教师,你唯一的骄傲资本,不是坐拥多少财富,不是养育了多么聪明的儿女,亦不是获得了多少世俗的荣光,而是你在专业上获得了多大的发展。任何一种与职业无关的光芒,都不见得是你主观努力的结果。身为教师,真正能够证明你的奋斗、你的成长的,只有你的专业成就。

    我说这番话,是针对一部分热衷于炫富的教师。因为他人的努力而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便以为自己从此拥有了高人一等的价值的教师,本质上看,不过是条生命的寄生虫。退一步讲,就算你的财富是通过自己炒股、做家教、经营第二职业而获取,那也只能说明你拥有杰出的商业头脑,与你的教师职业,依旧无关。

    这样的认知,其实也是一种常识。
      未来,那一方明亮的天空

    常识,构成了生命的觉解;常识,支撑起应有的教育情怀。

    现实依旧未曾阳光朗照,教育变革的雷声虽然四处轰响,可真正的大雷雨也还是未曾到来。

    在这样的不晴不阴中,思维容易发霉,精神容易抑郁,情感容易麻木,品质容易塌方。

    但“容易”仅是一种可能,绝非必然。要让这些可能无法变成现实,唯一能做的,是拨开乌云,让阳光朗照。

    我相信,未来的教育世界,必然是一方明亮的天空。能够驱散乌云的,就是常识。常识有手,可以拨乱反正;常识亦有脚,可以走向明亮的未来。

    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的常识之手、常识之脚。这样的手与脚,在当下,多数被应试的绳索捆绑了起来,无所作为。要挣脱这样的绳索,需要唤醒,需要互助。当每一个在昏睡中的人都醒来时,就有希望彼此协助,解开绳索,施展拳脚,搏击出一个教育的艳阳天。

  • 目录
     推荐序 这有一方明亮的天空
    前  言 用常识码起教育的高度

    第一章 必须遵守的7条教学常识
            常识1 拥有明晰的教育目标
            常识2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常识3 常规教学法并不过时
            常识4 课堂需要温度、宽度与深度
            常识5 作业处理有技巧
            常识6 教好书本知识离不开课外拓展
            常识7 学会考试,才能学会教学

    第二章 必须了解的8条教育常识
            常识8  分数不是唯一的成长意义
            常识9  每一个学生都会犯错
            常识10 没有惩戒,不是完整的教育
            常识11 有弹性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常识12 只有个性与只有共性同样可怕
            常识13 好学生应有敬畏之心
            常识14 培养精英,更要培养公民
            常识15 因材施教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三章 必须明白的6条管理常识
            常识16 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
            常识17 沟通是最有效的桥梁
            常识18 从管理者角度思考
            常识19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常识20 好环境由好教师共同构成
            常识21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第四章 必须落实的7条成长常识
            常识22 给生命一个定位
            常识23 有一点吃亏精神
            常识24 原则问题绝不妥协
            常识25 锤炼一颗优雅的心
            常识26 用专业阅读丰富自我
            常识27 用专业反思提升自我
            常识28 用专业写作成就自我

    后  记 

  • 摘要

    常识3 常规教学法并不过时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最能够被多数人接受的一个常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若干规律性的内容,顺应这些规律,让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便是教学的最高法则。

    所谓“无定法”,则是指一切教学手段与技巧,必须适应于具体的学情。学情出现了变化,方法也要对应地出现变化。唯有两者和谐共振,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有法”与“无定法”之间,“有法”是基础。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学方法的价值,很多时候,高于被传授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一座桥,有了它,才能架起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沟通桥梁。

    “无定法”是在“有法”基础上的提升与提炼。“无定法”的前提,是不但“有法”,而且有若干的“法”。教师大脑中储存着诸多的教学方法,应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才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用最佳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大体构成同比关系。教学方法运用恰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便高;教学方法运用失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低。适宜的教学方法,如同课堂的一个支点,有了它,才能支撑起学科知识的应有体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法

    讲授法的核心,不在于讲的内容,而在于讲的方式与目的。学生需要学习的那些知识,在教师未曾讲授之前,早已静态化地呈现在教材中。教学的价值,只在于借助科学的教学法,唤醒这些知识,使其能够以最美妙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成为其生命成长中的必要养分。

    新课改十余年,讲授法遭遇的诟病最多。因为,但凡教学活动只停留在教师一个人的发现与体验时,学生便只能成为被动接纳的看客。而这“一个人的发现与体验”,绝大多数情况下,总和“最美妙的方式”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于是,课堂上便常见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或是口若悬河,或是声嘶力竭;讲台下,学生或是眉头紧锁,或是昏昏欲睡。

    讲授法被扭曲成“满堂灌”,错误不在讲授法,而在于讲授者。讲授者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备课时又未能对教学活动的目的、手段和意义等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授课时自然无法顺应教学内容而精心锤炼讲授的语言,无法精心规划讲授的内容,无法处理好课堂的起承转合与节奏,只能将课堂教学演变成蹩脚演员表演的独角戏。这出“戏”,剧本并不差,差的只是表演者。

    眼下,某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被严格限定在极为有限的规定时间内。比如,有些学校就硬性规定,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这样的规定,虽过于极端,却也不无道理。至少,它能够迫使教师精心提炼教学内容,让教学重难点更突出,教学环节更紧凑。

    但是,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课堂变革,讲授法永远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消失。以学生的讲取代教师的讲,偶尔为之,确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天天如此,则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必定会出现问题。毕竟,学生的思考与发现,总难达到教师的宽度与深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合作探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拓展。

    所以,切不可因为进行所谓的课改,便全然丢弃了讲授法。作为一种延续时间最长的教学法,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更好地钻研讲授的方式与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坚决不讲;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解决的,尽量少讲;学生思维受到阻滞、情感陷入困顿、理解出现偏差的,则深入浅出,大讲特讲,举一反三,讲深讲透。
      对话法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生本之间、学生与生活经验之间等多种形式。这些对话,不是随心所欲的闲聊,而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实践活动。

    运用对话法进行教学活动时,话题的确立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学习活动中的话题,应该来自学生预习中的困惑,或者来自学习过程中临时生成的疑虑。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问题值得组织起必要的思考、探究与讨论,不该由教师的预设决定。只有学生“思而不得”的问题,才真正适宜充当学习的核心问题。

    要将这一点落到教学活动的实处,师生双方都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首先,学生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学生必须提前完成自身与教材内容的对话,整理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并围绕着重难点知识进行一定量的拓展性思维训练,才能透过表象化的知识信息,发现内核中的本质性问题。其次,学生必须将这样的问题提前反馈给教师,使其纳入教师的备课中,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对这样的问题展开充分的剖析,在备课中精心预设有效的课堂对话情境。最后,教师必须依据班集体内学生的整体水准而修正来自学生的各种问题。生本对话中形成的困惑与疑虑,要能够构成大多数人的共同关注;对话中形成的观念碰撞,要能够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而且,这些问题,还需要接近甚至切合课程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理想对话形式,在多数课堂上,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对话,更多的体现为以教师备课中预设的某些问题为探究点,通过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解决某些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这种在实际运用中被打了折扣的对话,因为缺少了对自主预习环节的足够关注,目的性与实效性或多或少也要出现折扣。两方面的折扣累积到一起,教学的质量也就必然受到影响。

    解决此种折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只要将原本单一的课后作业,分解为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两种形式,并将侧重点前移到预习作业上,学生便能够在预习中认真进行生本对话活动,教师也能够及时获取必要的教学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至于课后作业,只需对预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少量的练习。
      合作探究法

    时下,合作探究法几乎就是课改的代名词。

    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是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常常依照一定的学力组合而成。组内成员的学科发展和综合学力大体构成互补关系。

    也有一些教师,以A、B、C等层级差异来组建学习小组。不同层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也不同。比如,各小组内的A生,均为品学兼优者,B生均为中等偏上成绩者,C生均为中等成绩者,D生均为成绩较差且行为习惯也较差者。

    此种成员区分法,带有明显的贴标签色彩,显然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因而,也就有些教师,将序号位置故意乱置,将小组内核心成员确立为C生,实力最差的学生确立为A生。他们认为,这样的序号可以形成一种潜意识中的自我激励,促进A生朝自身最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用序号代替具体的学生,是一种偷懒行为,最大的危害在于漠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差异,容易形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自动对号入座。

    理想的合作探究,虽然也会考虑到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关系,但学生间的知识结构,应该以学科互补为重要区分标准,而不是以总成绩为准则。这样的互补,有利于形成学习活动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制约,防止形成小组内部的集体性偏科。

    组建起合理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只是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法的基础。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1)必须关注合作探究的学习前置性问题。探究的前提,是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对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钻研。这样的钻研,其实就是自主性预习。预习不充分,发现不了问题,把握不住重难点,探究也就缺乏针对性。当下,很多学校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普遍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导学案的优点,在于教师为学生明确标注了自主性预习的核心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围绕着相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究,这就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合作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导学案的缺点也同样很明显。最大的问题在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预习活动脱离了自主思考发现的轨道,变成了一种前置性的固定作业。如此,自主学习中的一些切实存在的问题,往往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并不具备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又常常被导学案中的预设程序制约,不得不耗费时间走完这个程序。

    (2)必须关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平等对话问题。合作探究法的着眼点,在于学习活动的全员性。要让全体成员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均成为学习合作者,而非“忠实的听众”,就需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规划。比如,主持人轮值、发言人轮值、记录人轮值等。每次合作探究,都确保每一个成员承担一份独一无二的责任,便能够以活动本身迫使所有成员都主动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3)必须关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时间保障问题。因为教学时间的制约,相当数量的教师,常常将合作探究的时间限定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此,合作探究便成了一种程序化的摆设,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更无法培养起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品质。课堂上,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其实并不多。教师只有将探究点集中到最具合作价值的一两个问题上,并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将合作探究真正引向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合作探究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