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学生品性
-
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小学品行教育实践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教师的角色和立场。
作者:徐莉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1327
    装帧:平装
    页码:192页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从分析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行教育入手,立足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角度,引导管理者和教育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立场,省察自己的教养、教育方式,指出小学教育应是养育重于矫正,教育者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与儿童建立起相互信赖、支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尽力改善或缓解,帮助儿童实现自由地成长。
  • 推荐

    1.作者是实践品行教育的有心人,不仅多年专注于研究国内外儿童品行教育、儿童纪律教育理论及实践,单就跨学科教学实践一项,一做就是五年。结合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写成的这本书,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策略,值得关注小学品行教育的教师借鉴。


    2.本书立足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视角,分析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和立场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行教育。


    3.言简意赅,浓缩小学品行教育实践的精华,读后行动,必能助你解决品行教育好说不好做的尴尬,摆脱问题学生的困扰。

  • 作译者序

    徐 莉 从教16年,累计有12年儿童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经历、12年学校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经历、3年班主任工作经历。长期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参与编写多套国家、地方教材,策划、编写多套教师专业发展用书、研究成果集。已出版教育随笔集《能说的,都不痛》,发表文章50余篇。长期关注并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世界各国及国内在家上学现象和多种非主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序言

    自  序

    我得到的胜过我给予的


    这是印度一个儿童收养组织所做的广告,广告语“Adopt,You will receive more than you can ever give”的中文意思是:“收养,你所得到的将胜过你所给予的。”将“Adopt”(中文意为收养)换成“Education”(中文意为教育),配着这张海报一样贴切。


    “教育”可以从规训来说。“不要乱扔垃圾”、“不可以乱穿马路”、“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之类,第一次说或者只是说说而已,至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联想到自己日常也偶有违犯,心里多少感到有点不妥、不安,再重复十遍、百遍,行为难免发生变化——不管一张面巾纸在手里攥了多久,看不到垃圾桶就觉得不能扔;图省事乱穿马路,踏到单黄线、双黄线后,又难受得无限悔恨;在公共汽车上接个手机,与好友多说笑了几句,便觉得四面有异样目光盯着、浑身不自在……这样不断重复“不应该”、“不能”的过程对儿童而言是被动的,意味着受教,意味着顺服和遵循,可对教师而言,则是不断向内强调准则的过程——自我规矩是教师职业带给我的恩惠。


    说了无数的“不许”、“禁止”、“不能”、“不应该”,我体验到的是,仅凭抑制往往不能达到自身的真正改善,儿童或许日渐驯顺,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要服从,为什么要遵从这一些而不是那一些?除了全然的否定,我还肯定些什么?如果意求善的、好的东西,善的、好的究竟是什么?


    不能也不愿仅凭自己的经验作为依据,因为我从未觉得自己的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其实是最艰难的岁月,因为那时候的人大都处在训诫之下,很少有真正的朋友,更难以有自由”。(康德,2006)我的童年和青春在太多的打骂、羞辱感中度过——这几乎是我们那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关爱我们的父母、老师、领导或专家总以教育的名义将他们所以为的好强加给我们。在不由分说的强制与强权中长期过活,一个孩子、一个青年所渴望的温情、信赖、正向的导引极度匮乏,对人类的至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爱便产生无数错觉,一面过度期待,一面并不信任。回头看看一切伤人及自伤皆出于此,概莫能外。


    如今,虽然已经能够理解父母、老师、领导、专家的许多言行,但个人的成就及情怀,并不能随手拿来证明那种没有多少理解体谅的教育的价值。只有自己知道,以全然否定为主的教育令人缺乏对自身的信任:独处时会有无穷无尽的虚无之感,在任何群落里,都禁不住地怀疑一切、反对一切,却心无所主,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是怯懦生蛮。作为教师,要做的难道是将这样的人生简单地传递下去吗?如果失去自由、被无视天性的孩子是痛苦的,作为从业者的教师怎么会感到幸福?


    每次下课后,孩子们都争相替我拿物什,簇拥着送我回办公室,即便我两手空空无需帮助,他们也快乐地一路尾随。若没有拥入办公室说话就趴在窗台上,一面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一面议论纷纷,连喝口水有时都会听到谁谁的大叫:“徐老师在喝水!徐老师喝水了!老师也喝水啊!”这是我平日最常经历的教育生活中的一幕。


    其实,我对他们的批评、指正并不少,面色难看、恶声恶气的当众训斥当不止一次两次,罚站练坐亦偶有为之。每每如此,我自己都十分不安,担心如此会伤了孩子们的心,怨其师远其道。可每年的评教评学,我仍忝列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之列,被我数落无数次的夏同学、涵同学居然告诉妈妈,说我是世上最懂孩子心的老师、最幽默风趣的老师,从不和我主动说话的刘同学、江同学会因为周二有我的课而喜欢、期待这一整天……


    从教15年,我在日复一日的庸常琐碎中受用并领悟了儿童的爱——人类最初的爱——作为结果的整体感官印象,借助这些印象,孩子们不再费心费力分辨点点滴滴,大端很好则小处不计,然后真率地表达:“我喜欢,我希望和你呆在一起!”“你责备我,我也不介意!”——自然地表露不竭的热情、顽强的自愈能力。是孩子们教会我,爱是天生的禀赋,天真之爱是真率、不吝——甘愿付出,不常常怅然于自己付出很多、所得很少,不总是心中忿忿然、恨恨然,怨气冲天。


    不只是对人,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也都是这般投入热爱的。他们几乎从不为时间流逝感到焦灼,所以没有对未来的忧虑、对过去的感伤,满足并贪恋此时此刻。这对于一直被日程表和时间表驱赶的我而言,真是惊人的发现。是的,过去了的并不因为你的感伤、懊恼便可以追回,未来也并不因你的恐惧、缜密计划而就能变得更加确定和美妙,甚至因为你过度的沉浸和焦灼,把一个个今天用感叹、自怜填满,以致错失了当下的诸多美好事物。


    仔细想来,人性中的一切美好——耐心、宽容、尊重、理解都可以从天真之爱里产生,如果说童年确有幸福可言,那么一定是这样的天性对儿童的佑护。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向儿童学习,让天真之爱带给教师生活和职业上的幸福感。即便做不到“关心学生超过关心自己”,但至少能做到试着“以他的眼光来审视他”,站在儿童的立场体会教育对他们的理解、滋养与帮助。


    这样的爱一旦学成,则福至心灵——看到人的无数可能,做你认为值得做的,安然付出,不过于计较得失。再不一味纠结于不确定的未来,坐立难安地以未来的名义苛求、折磨孩子们的现在;再不为顶撞、违规之类的琐事而气急败坏到觉得某某一无是处、全不受教。仔细想想,孩子的问题不过是时间感的缺乏,自我节制的能力需要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慢慢提高。


    起先读《童年的秘密》,我的思维常徘徊于“能够帮助人类的能量潜藏在儿童之中”。那时的我对蒙台梭利的此类句子一概颇感费解,但这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特别是为人母之后,每次开卷都难过一遍——为什么不能早些领悟通达?旋即叹息着安慰自己——只有体验过才能学到的东西仅靠阅读显然无法拥有、把握。对于我而言,确是因着生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又因着教育一个又一个儿童,一次次感受、经历人的初心与天性的力量,儿童的天真童趣照见我的自私、专制、骄傲,羞愧之余,幸还生出更多对自己的期许。藉着这些,混沌错乱的自我得到某种程度的澄清和修复——自我修复是教师职业意外带给我的福泽。


    同事带学生去香港交流访问,回来告诉我,一位香港老师说当然要善待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饭主。”有学生才有教师的存在,从世俗层面看,这份工作带给教师安身立命的尊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应给孩子们同等的尊严感。


    每逢节令,常会有孩子送来礼物——小饰物、巧克力、贺卡之类,有时明明是他们自己过生日还乐滋滋地带着礼物跑过来同我分享快乐。以前教过的学生见面后亲切地跟我打招呼,围着我叽叽喳喳地撒娇、赞美……心里当然甜蜜和欢喜,而我又如此不安:我给予他们每一个人的是否有他们给予我的这么多?


    品读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的话,学习的过程就是“远离其自己而复回归于其自己”(牟宗三,2000),深得我心。其一,“远离”是为着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教育使人有超拔的志气与智慧,促其内转、向上。其二,教育所致的“远离”终要助其“复回归于其自己”,找寻、发现、升华、确证、回归。不错,受教育是被“曲”(被规训)的过程,但教师要尽力不毁损、扭曲其天性,不让“曲”的过程对儿童造成太大伤害。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说:“即使是最完美的父母,其孩子也有数不清的创伤。”同理,即使是最完美的教师,其学生多少亦会有伤吧。不安,不安,不安!


    徐莉
    2012年11月

  • 目录
    自    序  我得到的胜过我给予的
              
    第一部分  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不好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伤——为何家会伤人
              权力侵犯权利——为何学校会伤人
              “最好”是“好”的敌人
              自省是洞察力的来源
              不把差异当作偏差

    第二部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教师的角色和立场
              在其中的协商者
              在其中的观察者
              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你所以为的好
              寻找帮助孩子迈向自由的教育

    第三部分  谁要拾走影子,谁就拾走光芒——品行教育的实践
              教育是一种人际过程
              教育中的自悟自觉
              遵从自然的节律
              尽力提供解释和选择
              最艰难的理解

    尾    声  我们
    参考文献
    后    记
  • 摘要

    遵从自然的节律

    一、养一盆植物


    F站在一棵大树下,我问她:“这是什么树?”她茫然地摇摇头。可就在一周前上课时,她曾告诉我:“我最喜欢松树,它的树干挺拔、高大,树叶是针尖形状的。”可当她站在松树下时,她却浑然不知自己面前的就是她“最爱”的树种。这种爱上一个概念的现象在我的学生中非常普遍。


    当我在课堂上询问:“大家最喜欢什么动物?”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小兔子!”“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鸟!”可是,说最爱小狗的孩子,见到小狗会尖叫大哭;说喜欢小兔子的孩子,只看过图片中的小兔子;还有好多孩子说喜欢小鸟,但在他们看来,世上的鸟只有两种:个头小的叫麻雀,个头大点的叫鸽子。


    一个五年级的女孩看到小鸟停在附近会哇哇大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个非常开朗的女孩,如果你不了解原因便很难理解她对于小动物竟如此恐惧。“妈妈说,小动物特别脏,泥巴也很脏。”父母多年的持续灌输让她对植物和动物有种根深蒂固的“敌意”,“只要长毛的都怕!沾上泥巴就脏!”鸡、鸭、猫、狗、鸟都是孩子眼中的“恐怖生物”。“可是,人类同样是长毛发的动物啊。”我的规劝无奈也无力。在科学课上带领孩子们观察蚯蚓,总有五六个孩子不敢动手触摸,男孩女孩都有。孩子的观念大多来自家人,正是父母反复强调了动植物的肮脏,才制造了孩子对大自然的戒备之心和恐惧之心。


    我曾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做过调查: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小动物吗?结果是,一年级的孩子齐刷刷地全举起手,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六年级的孩子表情漠然,大概在他们眼中,大自然已经不是重要的话题了,比不上电子游戏、考试和网络。
    让孩子画一棵大树,孩子们画的树千篇一律——棕色树干,蘑菇状的绿色树冠。当我告诉他们,一棵树上随随便便就能找出至少10种颜色,孩子们都觉得我的鼻子呼啦一下就长长了。我带他们去观察,用眼睛去看——太阳照到和照不到的区域、树叶中间和边沿、树叶正面和背面、树的绒毛和果实……看到这些,孩子们会兴奋地欢呼。


    养在班上的花草个个活得艰难,凤仙花刚冒出芽就被好奇的手、激动的手拨拉拨拉弄断了,再种,孩子们会稍稍注意些,但一时忘了浇水,一时不小心碰落,一时被其他班孩子好奇地夺取性命,还是看不到凤仙花的欣欣向荣。我向学校申请了一块土地和孩子们一起栽种。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一阵乱踏,不仅寸草不生,连土地都板结得需要重新翻过。后来只能改为一组组轮换着去栽种,四十多个孩子轮完,一个学期就差不多结束了。
    “养一盆植物,不要等着看别人的。”我把凤仙花、含羞草、紫苏、紫茉莉、辣椒的种子当礼物送给孩子们,他们个个都显得很惊喜。我嘱咐孩子们好好收着,到春天的时候一起拿出来种,等到收获了再把种子分一部分给我。对于不上心的孩子,我便把小小的一株株吊兰连着花盆一起送给他:“不用你操心,怎么都能活,看着它开花,分出新的植株再还给我。”


    我还会认真说服孩子们不要仅仅出于喜欢而领养动物,因为它会给家庭生活带来挑战和压力,一定要和家人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期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再着手准备饲养。


    我认为,每个孩子一生中都该有这样的尝试:照顾一盆植物或养一种小动物。因为这些长时间只呆在室内的孩子,缺乏与自然的联系,更容易感到压力过大和无法集中注意力。通过长时间照料一盆植物和某种动物,他们会获得心灵的修复、内在的平衡。一个不焦躁的孩子,不会去伤害自己和旁的人。

    二、培养并顺应内在的节律


    起初,我会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一路走一路看,一齐大声叫出每株花木的名字。可一趟、两趟、三趟……还是有遗漏、会错过。毕竟四时不同,怎么都看不完、说不尽。再后来,每一季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为着这些花木在校园里走动几趟。不急,我们有六年的时光。
    樱花是校园里最美的树。三月,零落如雨,孩子们拿着纸杯在树下接花瓣。风过处,笑声一片,尖叫连连。十一月,掉落的是樱花斑斓狭长的叶片,我让孩子们捡起,对着午后的秋阳,看叶片里攒着的二百多日的灿烂朝霞、晚霞。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黑色的沥青地面上,拼摆叶子,我喜欢听孩子们说:“秋天,再见!”


    梧桐发芽,要去数数遍布白色绒毛的“小星星”;梧桐凋落,要去听听枯叶被风推着,刮在水泥地上“嘎吱——”“嘎啦——”“咔吧——”的脆响。我们集来大大小小、黄黄绿绿的落叶,在黑板上贴成图画,然后把余下的放在兜里搅和出“稀里哗啦”,让这些从指缝里漏下的“碎金”划得手指麻麻痒痒。


    桂花开了,我会让孩子们数出花瓣的数儿。农历八月的某个清晨,我们静静站在晨曦中深呼吸,让花香在身体里回转。小小的手、顾盼的眼数不准1、2、3、4,那就再来!再来!一口气还没沉下去,“扑哧”一声倒笑了出来。“来,试试你能听到多少种声音?”当孩子们细心捕捉四下里流动的各种声响时,身体便完全舒展开了,再来做呼吸的练习,气息便自然往下沉了,花香开始在身体里回转了。


    “都认识了?那好,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校园里找到:一片紫红的乌桕叶子、一片鹅黄的樱花树的叶子、一片羽毛状的水杉叶片、一片褐色的梧桐叶、一粒女贞子的果实。对,今天就找到这五样,记得四个人要一同出发、一同返回,不可以打扰其他班级同学上课。”或者我会在八宝盒子里放上香附、紫茉莉、广玉兰叶、枇杷叶……让孩子们随手摸出一样,“就照着这个样子去校园里‘寻宝’吧,回来告诉我,它们都生长在哪里”。


    仲春、深秋的武汉是一年中最美、最舒适的季节。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会尽力多设计室外课,让孩子们在阳光底下走走跑跑、说说笑笑,看啊看,找啊找,不时会有认出各种植物、动物的惊喜。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难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他们丧失了从大自然中感受节律的能力和机会。同时,他们的生活因琐细忙碌而容易陷入混乱,丧失了从舒服的、不断重复着的自然节奏中习得秩序感的机会。春日,孩子们身心躁动;秋日,孩子们的心绪容易波动。这个时候,让他们长时间久坐在教室里往往需要特别多的外在强制,与其斗智斗勇不如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亲近自然、学习呼吸吐纳能帮助孩子们修生养息,调理好内在的秩序感。


    三、照拂孩子们的身体可以减少行为问题

    ……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