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求的是回到生活现场、回到个体生命、回到细节的公德教育,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公共场合的权利和义务等多个维度展开,针对小学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全方位地设计了一套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活动方案。
全书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每章分别设置“导入语”“主题活动”“实践拓展”“给家长的建议”四大板块,延展内容丰富多样,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成长空间。阅读每一个主题活动设计,如同欣赏一部跳跃着生命律动、充满了成长密码、闪耀着爱与智慧之光的电影短片。
【编辑推荐】
1.本书主题分类清晰,有层次感;活动设计具体、细致,操作起来十分便捷。
2.本书作者追求的是回到生活现场、回到个体生命、回到细节的公德教育。
3.这是一本能让人获得无限阅读快感的公德教育活动设计参考用书。
【名家推荐】
当了近20年小学班主任,我深切感受到公德教育是我们所忽视的,同时也是难以扎实开展的。本书以丰富的活动为基础,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和学生厌倦的“布道”,形式上有难得的创新。它更多的是带给学生活动的体验和生活中的经验,这正是孩子成长需要的。
——陈道龙(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教师)
在繁杂琐碎的教学生活中,我时常担忧自己会忘却选择为人之师这条道路的初衷。我不想成为独裁专断的“家长”,也不愿成为麻木平庸的“工匠”,我想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启明星”。在引导、陪伴我的孩子们,并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的道路上,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被这本散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并闪耀着理性的启迪之光的书深深地打动了。
——陈辉(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教师)
本书精心设计了诸多趣味盎然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活动和小故事中积极参与,主动分享,快乐成长;让童心在活动中“化蛹成蝶”。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天使,孩子们的公德心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王艳芳(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
陈文芳 男,江西东乡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师从刘铁芳教授,现为生命化教育研究团队成员。在《读写月报·新教育》《明日教育论坛》《教师月刊》《教师博览》(原创版)《中国基础教育评论》《中国教育报》等图书和报刊上发表文章10余万字。代表作为《教育与身体共在—孔子诗教导论》(见《中国基础教育评论(第1辑)》)。相信“写即救赎”。博客地址:www.edu11.net/726。
前言
一个有良好公德心的人是温暖的、美好的,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温暖和美好可以像太阳一样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力量和勇气。从本书框架的搭建到最终的定稿,我们一直心怀这样的信念和追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德教育”是古板的、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说教式的。庆幸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警惕着这种老旧、僵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入侵。在本书中,我们强调每一位作者都要把情感倾注到自己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中去,我们追求的是回到生活现场、回到个体生命、回到细节的公德教育,因为我们深知,公德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和个体生命发生关系才有意义。
本书共有八章内容,每章由“导入语”、“主题活动”、“实践拓展”、“给家长的建议”四大板块构成。“导入语”篇幅很短,一般由故事切入,引出本章的主题;“主题活动”是对本章大主题的细化,活动设计之间有一定梯度,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实、生动、有趣;“实践拓展”主要是以案例或者案例片段的方式呈现,相对“主题活动”而言,“实践拓展”部分的实践性、延展性更强,且有的耗时很长(公德教育本来就需要系统、持续的实践);考虑到在公德行为的示范方面,家长对孩子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学校进行公德教育时,也要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指导,这也是“给家长的建议”部分的设计初衷。
不少人看到第一章的标题“你了解自己生活的班级、学校和社区吗”可能会有点诧异。这些跟公德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一个人只有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生活的环境,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这片区域,也只有这样,他的生命才能真正融进这片区域。这种归属感、主人翁感是公德意识形成的前提。公德教育永远都不能脱离生命成长的那块土地,否则便是空谈。
孩子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过上了和在家里完全不一样的群体生活,为了更好地跟同学和老师交往,他需要了解和学习基本的礼貌言行。但是,会用礼貌用语,就算是有礼貌的孩子吗?第二章“怎样才算是有礼貌的孩子”将邀请你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这一话题。
在第三章“怎样帮助他人”中,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身体里都有无穷的力量,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同时,你又需要让孩子明确一个帮助他人的界限,即:我们不号召不提倡青少年危及自身安全的“见义勇为”。
第四章的主题是“从小做个诚实守信的人”,新鲜的材料加上有创意的设计,相信一定能够唤起孩子们对这个古老话题的讨论兴致。
有研究者曾对全国近2000人做过一项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公共场所守秩序”是社会公德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中国人评判一个人有没有公德,就是看这个人在公共场所守不守秩序,比如,会不会插队、会不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本书的第五章“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第六章“公共场合的权利和义务”便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考量。这两章的活动设计将引导孩子认识规则、知晓公共场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带领孩子尝试自己制定并运用规则,践行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让公德教育全面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来。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问题的凸显,“责任感缺失”成了媒体讨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第七章“做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将由小(引导孩子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和其中承载的父母的期待,从而鼓励他们朝这个目标去努力)及大(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团队、在班级中的责任,并履行自己的责任)展现多个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主题活动设计。
所有深刻和远大的认识,都源于孩子对身边事物的发现和理解。第八章“我是地球的一员”将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自然之美,去发现环境破坏对生活的影响,去调查身边的一些人是怎样一步步破坏周遭环境的……这些最直观、与日常生活最相关的事件能够让学生对自然之美和环境破坏之痛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是对本书结构的简略介绍。我们还想在此重申,公德教育需要系统、持续、耐心的实践,因而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按照标准课时容量来设计每一个主题活动,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怎样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真切、实在地感受和理解“公德”,并把这种感受和理解内化为日常的言谈和举止、思考和行动。
我们相信,当一个孩子拥有了更高、更广阔的视野,能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一分子时,他便已经在朝着成为一个世界公民的方向迈进。使我们的孩子具有现代公民素养,成为世界公民,这是本书背后隐藏着的“宏大目标”。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书中孩子的姓名皆为化名。
本书由八位作者共同撰写完成,他们分别是山东省济南市芙蓉小学的李庆霞(第一章);四川省绵阳市成绵路小学的廖学军(第二章);山东省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的陈炳峰(第三章);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的孙琳娜(第四章);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的张红(第五章和第六章);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的陈春(第五章和第六章);四川省绵阳市实验小学的杨晓斌(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我是绿色小卫士”);山东省济南市十亩园小学的毕伟(第八章)。
作为主编,我希望把自己所有能够想到的感谢和赞美都献给他们,是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以及对教育的热情和用心,使这本书得以顺利诞生。
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我的朋友王慧超女士,她像一位耐心的理发师一样把原本有些凌乱的书稿梳理得顺顺溜溜。感谢网友“青流”、“水边的长路”、“一叶兰舟”、“听雨看风”,你们的建议和援助加固了我做这本书的信心。
最后,我要像一朵花感激蜜蜂一样,感谢您成为本书的读者!
陈文芳
2012年8月26日
于福州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导入语:“排队机”的发明
去银行办理业务,窗口外的地面上都会有一条黄颜色的“一米线”,让前后两人保持距离,这既是为了保障客户的个人隐私,也兼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不仅仅是银行,在很多涉及个人隐私、需要排队办理业务的场所差不多都有类似的“一米线”。“请在一米线外等候”,这原本应当是公共场所的一个基本的文明规则,应该是一道大家自觉遵守的无形“屏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地方的“一米线”却是形同虚设,插队、拥挤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情形下,“排队机”应运而生也是自然的事情(如图5.1)。从图片上看,这个直径一米、类似于大方向盘的不锈钢圆环,把原来无形的“规则”显示出来,以坚硬的“器物制约”来代替“意识制约”。一个小发明,解决了“大问题”,真要佩服发明者的聪明。只是这样的技术创新让人难有一丝欣喜的感觉,因为它并不代表我们走向更为成熟和先进,却折射出我们仍然没有摆脱幼稚和落后,用一种近乎原始的防御方式在面对文明,而且往往还防御不住不文明的举动:为了防止在排队机的圆环外造成新的拥挤,不得不再加上两条长长的铁栏杆用于规范排队者的队形,这就是我们的“规则”现状。
图5.1 排队机
规则意识的缺乏,一方面源于人们对规则本身的不了解,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整个社会是否在按照正确的规则行事?世贸专家龙永图先生曾讲过一个事例,在瑞士日内瓦湖上,一名中国代表团成员喝完可乐后,顺手就把可乐瓶扔到湖里。这一举动被一个瑞士小孩看到了,小孩满脸愕然,他完全理解不了眼前这个中国人的行为。在瑞士小孩的眼中,把可乐瓶扔到湖里就是极大的罪恶——这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整个瑞士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不用担心他在排队的时候会超越“一米线”,而如果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排队机就成了一件多余的摆设。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规则的影子,我们不希望每一样规则都要靠“排队机”来规范,人们最终需要的是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这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每一个人、每一件小事做起。
主 题 活 动
活动设计1:让规则驻扎在孩子心中
【设计理念】
规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比如不插队、不乱扔垃圾等;一种是团体为了某个目标而约定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比如校规、班规、社区公约等。由于认知背景的差异,孩子们对于规则的理解也会有差异,但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凡是与孩子有关的规则都应该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制定,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心中有规则”。游戏规则是他们对规则的最初记忆,以此为切入口,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之一,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制定一个游戏规则,并且当场游戏,从而体验到规则的价值。
【适合年级】 3—4年级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从而对规则有直观的印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什么是规则。重新加强对“红灯停绿灯行”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如果没有规则,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干扰。学生要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严于律己。
(3)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在自己所处的团队中商讨、制定规则,并遵守团队共商出的规则。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社会规范充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坚定地做好不闯红灯、不插队、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1)准备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
(2)准备《让校规看守哈佛》等故事。
(3)准备场景剧剧本。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导入活动
1.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规则。出示一组照片,如图5.2。)
图5.2 让人惊讶的珍妮阿姨
图片内容:在北京街头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德国阿姨珍妮正在阻止那些轿车通行,让他们回到机动车道上去。画面清晰生动,珍妮阿姨手推自行车,时而横眉怒视,时而微笑耸肩,那些越界的轿车慢慢回到了自己的车道上去……
2. 如果你在那儿,你会怎么做?
3. 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表演场景剧,其他同学带着问题观看。)
场景剧:闯红灯的小孩
人物:学生1、学生2、由学生扮演的汽车1、由学生扮演的汽车2、指导老师。
环境布置:在教室的空地上画出一条马路,马路上有斑马线,两边有自行车道、人行道;一名学生手拿红牌、绿牌和黄牌扮演红绿灯。
(放学了,学生1和学生2走路回家,远远看到绿灯在一闪一闪。)
学生1:啊!绿灯快没了,快跑!
(说完拉着学生2就跑。他们跑到斑马线边上,学生1想拉着学生2冲过马路。学生2站立着不动。)
学生1:快走啊!绿灯一闪一闪,说明还有几秒钟呢。再不走,就要再等一分多钟。
学生2:老师说了,为了安全起见,绿灯闪时,最好也不要过马路。
学生1:傻子,你不走,我可走啦!
(说完学生1撒开腿就跑,谁知刚跑到斑马线中间,红灯亮了,汽车1和汽车2一前一后,从远处呼啸而来。)
(指导老师问现场的同学:下面会出现几种结果呢?)
指导老师:第一种结果,学生1跑得很快,顺利地到达了马路的另一头。然后回过头来嘲笑学生2。(汽车1和汽车2顺畅地越过斑马线。)
学生1:哈哈,胆小鬼,你要再等一分钟喽!
……
指导老师:第二种结果,学生1看到有汽车过来,慌不择路,像无头苍蝇。但是汽车司机发现了他,急忙刹车。
汽车1:天呐!有个小孩!
指导老师:学生1没被撞到,但是后面的汽车2没有来得及刹车,一头撞在汽车1的屁股上。“嘣!”(汽车1和汽车2撞在一起。)
指导老师:第三种结果最悲惨。汽车1没有看到斑马线上的小孩,呼地一下撞了过去。唉……(汽车1与学生1撞在一起,学生1倒地。)
这个时候,学生2阅读材料:“血的教训”。
血 的 教 训
在某城市近郊的一个铁路道口,上演了一幕幕惨剧,仅2002年一年就因为人们从这里横穿铁路,发生了12起重大伤亡事故。
为什么在这个道口惨剧会不断发生呢?人们发现主要原因是路过这里的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不愿意多走几步路去走离这里仅十米远的人行过街天桥。很多人尽管目睹了这一幕幕惨剧,但还是侥幸地认为车祸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而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资料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