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师是国内中语界知名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其一流的论文写作和一流的教学艺术深受语文教师喜爱。
在本书中,余映潮老师从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他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考与自己的教学探索。全书角度精致,教例丰富,表达生动,覆盖全面,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本书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必读的专业书籍之一。
自 序
非常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教育编辑部的吴红老师,约我撰写了《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整整半年的写作,让我浸润在语文教学探索的世界里,使我体会到了更多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道理。
我最深刻的感悟是:做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一定要懂语文教学。
什么叫做懂得语文教学?懂得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认为,如下五点至关重要。
第一,要懂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这是阅读教学所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
课文研读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课文,从一般备课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都很难有精致的结果。教师的课文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否则发现不了“真金”。
课文研读要深究一个“内”字,即着力于课文的内容去进行研读。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用课文内容印证非常多的“文学知识”: 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细节;背景,场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虚实,抑扬;伏笔,照应;详写,略写;顺叙,插叙……从而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课文研读要勾联一个“外”字,即课文可以牵连出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研读《行路难》,得弄清楚什么是乐府诗、乐府古题、典故、映衬、警句、炼字、炼句、诗眼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文研读要坚守一个“细”字,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欣赏。读《夸父逐日》,如果注意到文中的分号与句号用法,便能够立即感受到文章的情节结构。你会发现,《夸父逐日》的37个字中,有:故事的开端——夸父逐日。故事的发展——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故事的高潮与结局——未至,道渴而死。故事的尾声——弃其杖,化为邓林。37个字中,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有永远的雄壮与悲情。
课文研读要讲究一个“美”字,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你会感到美妙绝伦:首联语势豪迈,总领全诗,高度赞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写山,写红军对山的征服。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全联用语新奇,境界阔大。颈联写红军对水的征服。“暖”字温馨,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尾联抒发喜悦之情。诗的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如果能确有心得地进行课文的“精读”,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教学上便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反过来说,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
第二,要懂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积累,就是打好基础,就是丰厚底子。
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积累,那叫什么语文教学?
学生如果没有或缺少语言积累,又如何寻求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共有约20次直接用到“积累”一词,其中关于语言积累的说法也多次出现。高中课标的力度更大一些,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学语文“积累”教育的重视。
什么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积累”呢?
广义的解释是,从显性和隐性的角度,在语言储存、能力培养、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而切实的训练,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
狭义的解释是,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更高层面上对“积累”进行了反复强调:
(1)“积累”是作为“素养”提出来的。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节中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积累”是作为“基础”提出来的。课标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积累”是作为“目标”提出来的。课标“总目标”的第七点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4)“积累”是作为“要求”提出来的。课标在“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5)在“评价”中课标也没有忽略对“积累”的要求。它是这样强调的:“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样的不厌其烦,这样的强调力度,表现在课标之中,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与提醒:语文教学要非常关注学生的积累;不注重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的课程标准的。
第三,要懂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一个人的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就课文教学而言,无数的话题与无数的讨论只是集中在“教懂”二字上,而不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
文章是教不完的,一个人有了阅读能力,才能解读无数的文章。
在中学阶段,如果语文教学能够关注如下所列阅读能力的训练,那就真正说得上是高效阅读教学:
(一)基础辨识能力
1.辨识各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辨识各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
3.辨识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4.辨识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辨识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辨识说明的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
7.辨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8.辨识小说的要素:人物形象(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9.辨识各种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二)基本分析能力
1.分析各种文体文章的整体结构。如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2.分析文章的层次、思路、顺序。
3.分析文章某个部分或某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思路、顺序、主次、详略。
(三)整体把握能力
1.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
2.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
3.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
4.整体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
5.整体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
6.对某个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的多角度的把握。
(四)概括提炼能力
1.对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大意、主旨进行整体概括。
2.对文章的要点(如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3.对文章的写法或思路进行概括提炼。
4.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概括。
5.对文章的某种表达规律进行概括。
(五)语言品味能力
1.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文段。
2.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句的深刻含义或言外之意。
3.品味词或句或段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六)文学欣赏能力
1.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对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予以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2.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赏析,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与欣赏,对文章中的景物或环境描写进行欣赏,品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
3.对诸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联想、先抑后扬、铺垫映衬、巧设悬念、正反对比、正面侧面、明线暗线、实写虚写、详写略写、巧用修辞等表达技巧有敏锐的感知与得当的欣赏。
(七)感受评价能力
1.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
2.评价文中的人物,结合语境表达自己的看法。
3.探究文章的难点,表述自己的见解。
4.结合文中的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八)阐释解说能力
1.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再说明(或解说,或解释)和再表达(或下定义,或画表格,或作图形)
2.对文章、文段、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
3.对一切阅读品析活动中的“答题”理由进行说明。
可以说,整体来看,目前大部分的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指导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教学,不愿意下力气、不深入细致地研究读写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高效途径,写作训练尤其如此。
第四,要懂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实践”一词一共出现了40次。
频率之高,次数之多,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强调,突显着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还有两句话值得品味:
1.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两句话的“眼”分别是“大量”和“广泛”。
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点示出来的是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的本质性的特点,是大方向。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活动充分”。
“学生活动充分”,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种境界能够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时尚,同时又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来形成熟练的教学技巧。
设计与组织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活动,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种类”,一是“层次”。
学生实践活动的“种类”要多。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不同的知识,形成不同的能力。如: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独立进行的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阅读分析活动,思考比较充分、阅读比较深入的品析活动,目标较为明确、话 题比较集中的课堂交流活动,用成“块”的时间来进行想象、探究或创造的活动,以及学生独立进行的长时间的读写活动等,都是可以合理地进行设计与组织的。
学生实践活动的“层次”要高。例如,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课与课之间的多角度比读,长篇课文的信息提取,课文阅读中的话题论证,课文学习中的美点欣赏,从课文中学作文,文体写作规律的发现与提炼,文体写作能力的训练,等等,都是具有一定能力层次与思维层次的实践活动。
如此去做,就是关注到、落实了讲究教学质量的课堂训练。
另外,“学生活动充分”也讲究形式的雅致、丰富与灵动。一定不要将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机械单一地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甚至单调与僵化到连“小组”活动的人数都永远不变的地步。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有的班级,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成年累月地相对而坐,面面相觑,这也是一种悲哀。
形式大于内容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的课堂教学。
第五,要懂教学技术,要讲究教学艺术,要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
对于教学艺术,人们有如下一些说法:
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
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
教学艺术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特征的艺术。
从“教学”二字来看:
创意优美、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手法巧妙、激趣益情、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具有美感、富有情味、因势利导、省时高效的高层次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的特征非常鲜明。
特征之一:创造性。
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具体体现。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两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时代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的指导;二是教师自己的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与勇于实践。如教学思路设计的创造性,就离不开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理念的支撑和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的研读与处理。
特征之二:审美性。
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性首先就是审美的创造。因为审美的创造,因为美的力量,教学艺术才能够益趣、益智、益情,才能够更好地激趣、激智、激情。我们常常说某节课好听、好看,就是因为它的美感。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既表现在教学的整体策划上,也表现在教学的局部之中,更多地则表现在教学细节之上。细节之美闪现出教学艺术美的亮点,细节之美的会聚形成了教学的整体之美。
特征之三:实用性。
各种形式的教学艺术都应该而且必须能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所喜爱、所欣赏、所运用,不能引起教师共鸣的教学艺术往往只是空洞的纸面上的“艺术”。所以,在实用性、普及性上多做一些有益于广大语文教师的工作,让教学的艺术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目的。
这个目的的实现,带来的是无数具有魅力、富有情味的语文学习课堂。
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够优雅地造福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余映潮
2011年11月11日
于武汉映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