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也意味着契机。中学班主任在教育现场遭遇的每一个棘手的教育难题,处理得不好才是教育危机,处理得好就成了教育契机。
成功就是对简单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本书提出的“根据目标找方法”和“运用‘第二序改变’”两个核心观点,将告诉一线班主任临场时该遵循什么样的应变思路,从而去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比方法更重要。有了正确的思路,教师才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地将教育危机转变为教育契机。
全书采用MBA案例教学的方式,使读者在轻松阅读72个典型教育案例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临场应变的专业技术。
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突发的、棘手的问题时,如何灵活机智地应对,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很多一线班主任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初中教师,一位是高中教师,都曾担任多年的班主任。他们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些临场应变的有效策略,并总结出了两个思路:根据教育目标找方法;运用“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实践检验表明,这两个思路是班主任临场应变成功的法宝。让我们在本书的带领下去领略两位老师的教育智慧,自信地去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棘手的难题。
刘令军 湖南省宁乡县煤城中学数学教师,长期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研究。《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0年第8期封面人物。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班主任之友》、《教育时报》、《上海教育》等报刊上发表100多篇文章。已出版个人专著《如何管出好班级——突破班级管理的四大瓶颈》。曾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长沙市‘友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方 庆 1973年生,湖南岳阳人,毕业于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政教系。先后执教于岳阳市四中、长沙市一中、深圳市松岗中学,现在执教于深圳市光明中学。经常在网络上行走,在K12教育论坛上的网名为“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的网名为“洞庭方庆”。以“素质教育”为理想并身体力行。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情,有的还很棘手。怎么灵活机智地应对这些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危机为契机,这是很多一线班主任所期望的。
当班主任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老师总是在追问: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成功是对简单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能达到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的境界,还必须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
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种数学思维。
一个数学教师要“修炼”到优秀的境界,他就必须要有这种本领:拿到一本教材,稍加分析以后,他就能明白这节课要教什么。
举一个例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要教什么?
教“比较”。
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我们“用教材教”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素养怎么培养?它需要“舟车”,需要“载体”,我们要通过比较“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这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就曾经听过一个数学老师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这位老师反反复复讲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就是不讲“比较”的数学思维和方法,我当时坐在下面很着急。这位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课堂气氛也很好。到最后练习解题的时候,学生出现了很多困难。因为教师并没有培养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他们只知道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当习题需要他们用“比较”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傻眼了。当然其中还是有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自己领悟了“比较”思维,解题比较顺利。
下课后,这位数学老师一脸自信地请我多提“宝贵意见”,但我只能苦笑,我问他:“您找到大部分学生最后解题出现困难的原因了吗?”这位数学老师回答说:“学生基础太差。”我说:“作为诤友,我不得不跟您指出,您还没有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学目标还没有找到。”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以数学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据调查,一个人将来会从事与数学有关的职业的可能性是2%,而这2%的人中将来可能用到三角函数的可能性又是2%,而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十年后还能记得初中时学的数学知识的只有2%。如此几个2%下来,说明咱们这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是不会用在中学“辛辛苦苦”学的三角函数来“安身立命”的。
但是不是开设数学课就没有意义了呢?
所以,教师要明白一点:所有的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置的。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该给学生具有终身价值的数学素养。这种教学方式也许见效慢一点,但一旦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激发出来的热情和能量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观点: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通过“教知识”进行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同样,对于班级管理而言,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帮助人、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也需要根据目标找方法。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临场时表现得手足无措,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不清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思路,临场采取的措施,都是一种“被动迎战”,胡乱抓药。
在任何一个教育现场,教师如果能迅速找到教育目标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一步步走出一条教育的康庄大道。
比如,一个孩子在寝室里喝酒了,我打电话请来家长,没想到,这个孩子在家长到来的那一刻突然爆发:“刘令军,我受不了你啦,我不读书了!”然后他摔门而去。
对于这个事例,目标不同,方法就不同。
第一种情况,没有目标。老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所以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家长反复求情,学生在家长的胁迫下也道歉了,那就算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那是下次的事了。
第二种情况,有自己的个人目标,一定要维护好个人颜面。学生直呼其名,顶撞老师,这还了得!立即上报学校政教处,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处分,这样的老师有报复心态,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师生之间的对抗就永远也不会终结了。
第三种情况,有“帮助学生成长”的目标。学生虽然顶撞我了,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我如果抓住这个契机,说不定就能转化这个学生。因此,有了这个目标,老师就会放下个人颜面,主动跟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喝酒,哪些方面“受不了”老师,等等。反思自己的教育,既帮助学生成长,也使自己在处理问题中获得成长。
由于目标的区别,导致我们的行动思路就截然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前面两种教育思路,不但学生不能获得成长,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不能获得成长。因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暂时把问题“掩盖”了起来。学生不满意:老师对我太严苛,心中的怨气还在,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爆发。老师不满意: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竟然当众直呼其名,顶撞老师;心中的成见还在。家长也不满意:孩子太不争气,老师也缺少方法,两头受气。这样,三方都在互相埋怨、互相猜忌,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矛盾并没有化解,而是在酝酿、发酵,再次爆发会更加惊人。
而第三种思路,班主任在帮助学生“真实成长”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成长。学生满意:老师以德报怨,我确实做错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老师满意: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提高了道德素养,这是我教育的成功。家长也满意:老师宁可自己颜面受损也要教育孩子且教育有方,以后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这样,三方相互信任、相互激励,教育的合力在和谐的氛围之中悄然形成。
要了解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先听一个故事。
怎样将鸡关进笼子里?
令汤姆烦恼不已的是他的邻居布劳斯太太家的鸡。自从布劳斯太太搬到汤姆家的隔壁,汤姆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便遭了殃,因为随布劳斯太太一起来的还有一群鸡。不要说汤姆每天上班不在家,就是他在家休息时,布劳斯太太家的鸡也会旁若无人地进入他家的花园,去糟蹋他家的花儿和青草。
汤姆已经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了,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笼子,他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每天,汤姆都会对着上天祈祷一番:请赐给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一天时间吧,让他将他们家的鸡笼做好!
突然有一天,汤姆发现,布劳斯太太居然将鸡笼做好了。汤姆跟妻子安娜说:“上天终于赐给布劳斯太太的丈夫时间了,他把鸡笼做好了。现在他们家的鸡都关进了笼子,不会再来烦我们了。”
安娜对汤姆说:“你说得不对,不是上天赐给了布劳斯太太的丈夫时间,让他做好了鸡笼,而是我让他做的鸡笼。”
汤姆睁大了双眼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这个故事里,安娜就是成功地运用了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将鸡关进了笼子。
“第二序改变”是相对于“第一序改变”来说的,先前汤姆的做法都是第一序改变。他先前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了笼子,他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
在某种境况下,第一序改变根本不能“改变”什么问题。
后来,安娜换了一种“改变”的思路,每天早上她都会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放上几个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然后晚上又当着布劳斯太太的面把鸡蛋捡回来。这样过了几天后,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便有时间做鸡笼了。这就是“第二序改变”,而且产生了实质性效果。
有的学生,老师批评他、骂他、惩罚他、处分他,都无法使之改变,教育陷入困境。
有的家庭,丈夫以酗酒的方式应对妻子的唠叨,妻子以更多的唠叨应对丈夫的酗酒。这样就发生了恶性循环。事实上,我们很多家庭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恶性循环,以猜忌对猜忌,以争吵对争吵……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正是这种“不合逻辑”、“匪夷所思”的变化。它探讨的是常规教育下无法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出自《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作者是美国的三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保罗·瓦茨拉维克、约翰·威克兰德、理查德·菲什。
学生迟到了,一批评就改正了,这是合乎逻辑的改变,是能够在第一序里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探讨的是第一序里无法发生的改变。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是我们怎么应对我们一般情况下改变不了的问题。
……
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这都是在第一序里边转。还在拼命做量的积累,渴望有一天会发生质变。当然,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变,假以时日,这个孩子终于被感化。但这样做似乎效率太低。而有时候,在囚徒困境里,在第一序里是无法形成质变的——前面的量变都是徒费精力。
下面是运用第二序改变实施教育的一个案例:
有一群顽皮学生,每天放学以后路过一个橘园,由于顽皮,他们每天都要随手捡起路边的一些石块丢到橘园里。看园人每次发现孩子们顽皮,就出来追赶。结果一无所获,孩子们鬼灵精怪,早跑了个无影无踪。但等到看园人回到橘园,乱石又会不断飞进来。
后来橘园主人改变了办法,他守在橘园边,看到孩子们都过来了,他说:“我们来进行一次投石块比赛吧,每人投10次,谁如果打中了树上的橘子,就奖励10元钱。”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到路边寻找石块,果然有人领走了10元钱奖金。过了几天,看园人说:“奖金太高了,今天只能奖5元。”5元也不错,还是有人领走了5元奖金。又过了几天,看园人说:“5元还是太多了,只能奖2元。”到最后,没有奖金了。那些顽皮的学生经过橘园的时候,再也不丢石块了。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丢了,学生说:“没有奖金,谁还干那样无聊的事?”
(刘令军摘)
看园人最初的驱赶、警告是“第一序改变”,这种改变能解决教育中的一部分问题,不需要特别的技巧。比如学生不做作业,老师和家长就督促他做作业,甚至抽出时间来陪着他做作业。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个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它只能改变系统内的“困难”。如果原因在系统之外,它就无能为力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扔石块玩,是一种内在动机,因为他们想玩爱玩。看园人的驱赶、警告,就是试图阻止孩子玩,改变孩子的内在动机,动机和改变都在“玩”这一个系统内。
但后来看园人的办法跳出了“玩”这个系统,进入到“比赛”系统,成功地将学生的内在动机转化成了外在动机,打中橘子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孩子“玩”的动机转化成了“获得奖金”的动机,而当奖金不存在的时候,其动机也就没有了。
在这个故事里看园人成功地进行了身份换框。原先是“驱逐者”,试图用驱赶的方法来制止孩子们丢石块,结果没有一点效果。后来身份变换,看园人成了一种游戏的“组织者”,当他不再组织游戏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就努力帮助学生“补短”,结果学生老是不上进,越补越短。但后来老师忽然发现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马上改变教育思路,从“补短”转变为“扬长”,经常表扬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好,这个学生因此信心大增,当学生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如果不把数学成绩提高,就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目标实现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觉补短”,数学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在第一序里很难解决的问题,跳出来,进入第二序之后,改变就容易多了。
第二序改变有一项很重要的操作技术:重新框定。它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体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于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1.意义重新框定
所有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意义是人加上去的,那么一件事:
(2)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前两年,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班,显然,成绩好的学生都归好班了。我当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学着与普通班的学生友好相处,并试图在该班突破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来,我教这个普通班不仅没有失落感,反而找到了事业感,我赋予我的教育新的意义。
那么,我该怎样实现换框呢?
方法是:变果为因。
例如: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我比较郁闷。
那么,我可以这么想: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对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有什么益处?
2.二者兼得法
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由于有了这种思维的局限,我们放弃了可以做出的努力。二者兼得,我们如何才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某几天,我们班的学生一直在讨论聚会的问题。我基本上只围观,不发言。经过讨论,他们想出两个方案,要求二选一:吃饭+K歌;南澳两天游。
当时讨论时,就有一个女同学提出,交10块钱就差不多了,不要太费钱。我就提醒他们做方案时要照顾这些学生。同时,想去南澳玩的也不少,甚至会占多数。
3.环境重新框定
同一件东西或同一种情况,在不同环境中含有的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这件东西或这种情况的价值,从而改变有关信念。
一个慢性失眠患者,每天靠药物入睡。前些天,从报纸上看了几则改善睡眠的药物广告后,失眠更严重了。每天入睡时,广告上的语句便浮现于眼前:“失眠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甚至引起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愈想愈害怕,愈害怕愈睡不着,只好加倍服用安眠药。无奈,到精神病院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失眠者说,我每天只能入睡四五个小时。
医生回答说,够了,不少了。盖世英雄拿破仑,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领导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睡4~5个小时,他一生取得了1000多项发明专利……
失眠者说,我中午躺在床上,就不合眼。
医生回答说,欧洲人和美国人中午从不睡午觉,人和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有的人则需要七八个小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每天要睡10个小时。
心理医生的话,对失眠者起到了极大的治疗作用,当天晚上的睡眠便有了好转。中午躺在床上看书,决心不睡午觉,想不到反而睡着了。
(刘令军摘)在这里,心理医生巧妙地进行了环境换框,帮助失眠者破除心理障碍,重新获得信心。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前些天为什么失眠加重?原因是改善睡眠广告中的吓人词句制造了一个情境:失眠要得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啊,于是愈想愈睡不着。
4.身份重新框定
同样的人,同样的活动,当教育者用一种身份去实施改变无效的时候,换一种身份去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话带刺的瑜
高二刚接班时,瑜总是用带有敌意的眼光看我,说话的口吻也是咄咄逼人,话中带刺。我关心她,无效;我批评她,无效。有一阵子,我拿她没办法。
有一天,她眼睛发红,我带她去校医室,校医说可能是结膜炎。结膜炎是传染病,但我没有躲避,而是借电话让她打给父母,并带她去医院检查,经确诊是结膜炎,于是她请假回家了。
后来,她再回校上课,再跟我说话,语气中没“刺”了。
(方庆提供)
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系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瑜对老师只有恶意,没有好感,刚和她接触,她就明显显示出敌意。在这个系统里,老师批评她是“加深阶级仇恨”,老师关心她是“拉拢腐蚀,企图收买”,她一律报以怨怼。这就是第一序。
当瑜生病时,老师陪她去看医生,身份发生了改变:她是病人,老师是照顾者。照顾她是病情所需,老师并没有教育她,在这种身份下,她接纳了老师,并体会到了老师是一个人,而不只是老师。这就使她跳出了师生关系的定势,跳出了第一序,进入了第二序——进入了病人和照顾者的关系,暂时解除了防线,并体会到了改变的好处。
54.学生酒后辱骂班主任怎么办?
—抓住难得的教育契机
教育现场
某某某,我早就看不惯你了
秦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也是一个习惯很不好的学生。
接手这个班后,从前任班主任那里我了解到秦虎的一些“壮举”:打架、抽烟、吃槟榔、偷东西、怂恿人家做坏事,除了他的体育成绩拔尖外,我听到的都是有关秦虎的不良反映。
为了转化秦虎,我绞尽脑汁,先是个别谈心,鼓励秦虎参加体训,争取初中毕业的时候以特长生考上高中。当然我对他也免不了严厉批评,指出秦虎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什么家访、学生结对互助、课余时间开小灶等方法我都用上了,我觉得自己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还好,任课老师反映良好,都感觉秦虎收敛了许多,特别是在我面前,秦虎变得很老实,有时候还老躲着我,对我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秦虎,看来真的意识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准备改头换面了。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教育已初见成效。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的心情也出奇的好,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批改作业。班长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说秦虎一个人在寝室里喝了很多酒,现在正在教室里说胡话。我急忙冲出去,把秦虎叫到办公室,我明显地感到酒气熏人,我强忍火气批评了秦虎几句,并毫不犹豫地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一切都很正常,秦虎很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表情木然。可就在秦虎家长到来的一刹那,他突然发疯似的站起来,大声地对着我咆哮起来:“某某某(直呼我的名字),我早就看不惯你了,我恨死你了,我不读书了,你以后不要再管我啦!”说完,他一转头欲冲出办公室。我惊出一身冷汗,还好,家长和办公室的同事迅速拦住了他。
老师们,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他居然还这样对我。
(教育预案草根研究QQ群 雨霏霏)
临场应变
目标:帮助学生真实地成长。
应变策略:避免与学生对立,先让家长带学生回家,放学以后,班主任到这个学生家里做一次家访。
此次家访,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自己去的目的:
了解秦虎为什么喝酒
喝酒只是表面现象,有可能老师成了他发泄的一个临界条件,是他借此机会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关键不在老师这里,是其他一些事情。我分析,秦虎喝酒至少有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1)无意喝酒,只是在“样板效应”的带动下,看到别人喝酒,就跟着喝了。
(2)有意喝酒,内心郁闷或者压抑,想喝酒解愁。
(3)有意喝酒,为的是借酒发疯,由于班主任老师长期管束较严,想发泄一下。
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清楚秦虎属于哪一种情况,才好“对症下药”。
跟秦虎交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个事件。可以肯定一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有失误:
(1)班主任临场处理的方式不妥当。班主任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根据我的经验,学生都忌讳这一点,觉得老师在通过家长来要挟自己。而且,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2)这个班主任比较“强势”,他一直在用一种“高压”的方式逼迫秦虎。师生之间只有很严格的“管理”,没有情感的交流和想法的沟通,导致学生在想什么,学生有什么诉求,老师一概不知,因为老师需要的是秦虎“循规蹈矩”、“老实听话”, 由于老师与秦虎的交流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所以老师所谓的爱,反而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老师是用 “关爱”、“好心”的名义逼迫人,控制人。老师自认为已经把学生“驯服”得规规矩矩,却浑然不知自己的“步步紧逼”已经使学生的内心极度不满,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而家长的到来,正好点燃了导火索。
(3)班主任和秦虎的沟通始终存在问题。这个班主任所谓的关心只能说明他在这个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打交道的次数比较多。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其实老师一直没有站在秦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班主任以前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理,秦虎借酒发疯其实是长期受压抑的一种必然结果。
坚持让秦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班主任虽然有失误,但学生该承担的责任必须要承担。学生做错了事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严格就是要严而有格,严就是原则,格就是方法。
学生做错了事一定要受到惩罚,不能因为他的苦肉计就放弃处罚。但在处罚之前班主任要做好沟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在心理学上,短时间内的情绪发泄称为“激情爆发”,当人的大脑被某种不良情绪控制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傻事来:有人“激情杀人”,有人“激情跳楼”,这说明人已经失去了理智。但过了这个时间段,人就会开始反思,发现自己真的错了。案例中的学生秦虎就属于这种“激情爆发”,只要他回到家中,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爆发”不见得完全是一件坏事,很有可能这个事件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一种管理方式的结束,另一种管理方式的诞生,或者是师生之间一种沟通方式的结束,另一种沟通方式的诞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事例,某地突然爆发了一个“公众事件”,后来这个事件就成了一个转折点,直接促成了一个新的政策或者新的制度的诞生。
今晚去做工作,不是迁就学生,而是为了走近学生。有的老师会认为,明明是学生错了,老师还去家访,这样是向学生妥协,老师颜面上过不去。老师当然可以置之不理,在办公室里等着秦虎和他的家长来道歉。但是,等到第二天或者几天之后学生来道歉的时候,教育的良机已经错失了,学生仍然会像以前一样,貌恭而心不服。
案例反思
虽然班主任自己说已经为这个学生“呕心沥血”了,但班主任在关爱这个学生的过程中,仍然多多少少地夹杂了一些自己的功利心。这一点,尽管一般老师不愿意面对,但它却深深地存在于一些老师的内心深处。其实说没有一点自己的功利心也难,但是老师应该让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学生的想法对接,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并不是真正关心自己。上述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老师们要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