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幼儿心理
-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全彩)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呢?放下评价,品味孩子的绘画作品,倾听孩子的心灵.
作者:陈侃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1906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22531
    装帧:平装
    页码:272
    开本:32开
    纸张:铜版纸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陈侃老师在艺术治疗领域深耕多年,接触过无数个参加绘画心理课的孩子。本书既是陈侃老师工作多年的感悟,也是她关照孩子心灵的体现。她运用简练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幼儿绘画作品,告诉读者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和心理发展特点是怎样的,成人如何陪伴孩子绘画,用绘画滋养孩子的心灵,以及如何理解孩子的绘画作品所折射出的心灵。本书既适合广大家长,也适合幼儿教育工作者。
  • 推荐

    儿童,本来天真烂漫,充满灵性。绘画,便属于儿童自然心性的表达。这种表达犹如敞开心灵之窗,让我们来欣赏并理解儿童的心理与发展;这种表达犹如心灵的呼吸与舞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需要。《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这本书便是要呈现这样的理解与体验。


    作者陈侃是心理分析博士,具有国际心理分析师专业资质。她将绘画与心理分析融入儿童的心理教育。10多年前,她已出版专著《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她说艺术关乎心灵,她要把每一幅画当作一个生命去对待。在此基础上,通过绘画来理解儿童,并促进儿童的心性发展,便是其努力的方向。


    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已有心理分析之原型意象。我们仍可记得,人类童年留下的涂鸦,描绘的可能是鹿或牛,留在原始的岩洞里。然而,这古朴的意象凸现了人类深远的想象力,以及在意象和想象中所包含与传达的心灵气息。于是,我们通过绘画理解儿童心理时,也是在与人类的初心接触,彼此融会贯通。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哲人所表达的“以孩为师”。或许,这也正是“童心说”中所包含的心理分析意义。这本《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便是这样的用心之作,也属于核心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Heart)的体现。

    ——申荷永(心理学家,澳门城市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首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
  • 作译者序

    陈侃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学院访问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持多项国际心理咨询领域专业认证,包括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注册治疗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心理教育、表达性艺术治疗、荣格心理分析。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现代人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的心理分析》,译著《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探索梦的原野》等。曾为《中国教育报》《新闻晨报》《孩子》《时尚健康》等报刊撰写心理学专栏文章。长期带领团队为社区、医院、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 序言

    要想让孩子爱上绘画,最重要的并不是成人的启发或教导,而是成人对存在于孩子的心灵中的“景致”感到好奇。成人对于儿童的心灵表达应满怀期待,而不应有预设的标准。成人应该学习如何品味儿童自发的艺术表达,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教育、引导乃至启发。


    绘画不是为了讨好别人,绘画亦不能讨好自己。绘画应为心灵真实的表达而生,这种真实超越“好”与“坏”、“美”与“丑”的标准。现代人或许更多地把绘画的意义理解为一种“艺术”,甚至是一种表现的“技法”。然而纵观绘画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心智发展的初期,人类便自发地使用绘画与神灵沟通,用绘画讲述自身的故事,进行历史性的叙事。绘画凝练了人类的心灵经验,让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谐,以及让个体的内在心灵保持整合。可见,绘画始终与心灵有关,人们借助绘画体验心灵的存在,确认自己与自然母亲的联系,是人类本能地获取愉悦和心灵幸福的一种途径。


    对于天真无邪的儿童来说,用绘画去表达是一种天赋的自然本能,其画作中亦包含人类共有的自然灵性,抑或普遍的苦痛与困难。在观看儿童的绘画时,我时常感到,与其说在看儿童画了什么,倒不如说在看自然界通过儿童的画笔呈现什么。我们要思考的是人与绘画的“关系”,似乎人只是画作形成的一个媒介,而非画作的拥有者和创造者。于是,面对绘画我们需要谦卑,要多细细品味,而不要妄加评价。对于成年人,透过品味儿童的绘画,或许还可以寻回那个被我们遗忘许久的内在小孩,找到回归心灵的道路。


    因此,这本书不会谈论“如何分析绘画,解读儿童心灵”,因为这个想法不够谦卑,不切实际,也并不符合绘画测验的科学实践。滥用绘画的心理解读,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放下评价,学会品味”,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在学习了绘画心理分析的有关知识,再去看儿童的绘画时,我们往往觉得“终于明白”了儿童的感受,有时候这种学习真的可以暂时帮助我们与儿童建立更深的关系。但此时的“明白”只是一种“终于明白”了的“感觉”而已,只是暂时地去除了不明白所带来的困惑感。这个“明白”的代价是为儿童贴上了各种标签,以及对儿童心灵真实体验的覆盖。


    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很难说儿童的一个行为问题仅仅是“因为”什么想法或简单的某个动因造成的。甚至在绘画测验的研究领域亦有一个共识,就是绘画特征的识别本身都是难以标准化的。那么又何来根据绘画特征对心理状况做推测呢?


    其实,若要明白儿童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困难。成人若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借助绘画共情地去倾听儿童的心灵,无须“绘画心理分析”的技术,儿童会向你敞开心扉,和你诉说,一切都会十分简单和直接。只要用心若镜,不需要任何心理专家的帮助,成人便可以与儿童同步,与其持续变化的心灵保持沟通。


    这本书不会讲解用绘画去分析儿童心理的技术,但会重点介绍成人如何借助绘画活动来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借此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书的前半部分包含了一些原理,后半部分更多是实践的方法和案例,这样安排是因为耐心地读完理论比着急地进行实践更重要,发展品味儿童绘画的开放态度,比好的实操技能更重要。具体来说,本书的理论视角更多来自分析心理学的原理,用以理解儿童的世界,也讨论了现代人心灵发展的话题。读者可以尝试从儿童灵性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的心理教育,希望成年人可以通过这些视角来反思自身。实践部分所介绍的绘画活动方案均来自幼儿园至小学阶段心理教育课的实践,以及我与孩子们借助绘画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实践工作。这些方案亦多针对我国常见的大班教学场景进行了调整。因此,既适用于一对一的沟通,也大多可以用于心理教育课堂。


    本书所包含的许多方案,可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通过绘画自由地表达心灵。但在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个困难,就是当有目的地进行某个主题的表达时,儿童不知道什么叫“用绘画表达”,以及如何用绘画表达。此时,教育者需要为儿童做一个“热身”,即帮助儿童理解绘画与情绪、想法等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试验不同的绘画手法如何有效地表达这些情绪和想法。因此,我在此处着重介绍一些常用的绘画表达的热身实践方法。


    自由探索表达的媒介


    不管什么活动,对于不熟悉绘画表达的儿童来说,首先都要体验不同绘画材料的物理特点。比如,尝试不同的笔迹效果,干—湿,浓—淡等组合;使用不同画材的组合,像拼贴加水彩、蜡笔加水彩笔等,可以随意混合。这些方法有很多,可以参考各种创意绘画的点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儿童看到运用画笔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对于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来说,这一步十分必要。


    一般来说,教师会针对创意绘画的做法,强调哪种画法有趣、好看、有创意。但是要注意,作为服务于心理表达的绘画活动,此环节应努力避免这些带有判断性的叙述。教师可以为儿童示范一下,再让儿童自己试一下,然后鼓励儿童创造一些不同的方法。在试验笔迹之余,可以对儿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这个笔迹的画法你觉得怎么样?”“它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这一热身环节的重点是:不同技法带来的情绪效果和对笔迹的评价没有固定的答案,教育者要尊重每个人感受的差异性。


    音乐通感


    给儿童播放他们熟悉的、带有不同情绪基调的音乐,同时配合一些抽象绘画(注意不是具象的)。让儿童听不同的音乐,再寻找与所播放的音乐感觉最接近的绘画,然后说说为什么觉得某幅画更接近某一幅绘画。教师可以尝试从颜色、线条、构图等方面,帮助儿童理解绘画与音乐的关系。注意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十分个性化的,不同儿童配对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教师应对任何配对都表示:“哦,原来这是你的感觉。”


    这样的热身,可以让儿童通过不同艺术媒介来感受自己,以及明白感受是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的。之后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儿童根据音乐的感觉画一幅抽象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觉。


    情绪词配对游戏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情绪词,让儿童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去表现这些情绪;教师也可以给出一系列表情图(比如,挂一张上面画有各种面部表情的示意图),让儿童说说这是什么表情,自己什么时候有过这个表情所表达的情绪,或者这种情绪能让人想到什么(有时面对嫉妒、恐惧等负面情绪,儿童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经验,或拒绝承认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此时教师可以让儿童谈谈别人,通过投射的方法把情绪说出来并体验到)。认识表情、说一说情绪、回想一下情绪经验,可以唤起儿童的情绪体验,使儿童对情绪有更多的认识。这是表达的第一步。此处需要注意强调,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有消极的情绪也不要紧,这是十分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然后再去进行调节,以免不良的情绪伤害到自己和别人。


    在认识和体验完某种情绪之后,就可以请儿童试着画出这个情绪。若是在较大的班集体,此时可以当作一个游戏,由某个孩子说出某种情绪,其他孩子作画,画完以后再换另一个孩子喊出另一种情绪,大家继续画。等完成3—5幅绘画作品以后,大家互相猜猜对方的几幅画分别对应哪种情绪。猜一猜的游戏带有主动性和趣味性,十分受儿童欢迎。与此同时,儿童学习了情绪的体验、表达与觉察,也通过猜别人的绘画对他人的情绪产生共情,一举多得。


    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个困难,就是儿童不知道怎么画一种情绪。此时可以给儿童提供不同颜色的画笔或调色盘,问问儿童哪些颜色更接近这种情绪。再拿这些颜色在纸上画一些不同的笔迹,问问儿童哪个笔迹更接近这种情绪带来的感觉。教师可以把开放的题目变成选择题,让儿童多试验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画法。这样可以帮助儿童一点点明白如何利用绘画来表达。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擅长利用绘画来表达,但假以时日,相信每个儿童都能找到十分个性化的心灵表达方法。


    如果有的儿童表示自己不会画或担心自己画不好,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这种顾虑,并在教育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不对儿童的画进行判断的态度。当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供拼贴画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对绘画技能的要求不高,可以让那些担心自己画不好的儿童在群体中不必感到害羞。


    最后,感谢在过去10年间参加绘画心理课的所有孩子,是你们带领我寻回了那个坐在墙头,憧憬未来的女孩——我们相去已久,她却一直坐在那里,等着那个朝梦想远去的人。感谢为本书提供画作的孩子们,是你们纯真质朴的心灵成就了这本书。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高君老师,在书籍的最初设计和写作阶段,她都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也十分感动她与我共有的“为了孩子的心灵”的初心。希望这本书可以让这个心愿达成!

    陈侃
    2018年冬,于复旦大学
  • 目录
    第一章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表达
    1.绘画与意象思维
    2.绘画是心灵升华的容器
    3.绘画是心灵的演练场
    4.绘画可以绕过防御来表达

    第二章 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1.0—2岁婴幼儿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2.3—6岁儿童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3.小学生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第三章 如何陪伴孩子画画:滋养心灵的绘画教育
    1.反思绘画教育中的误区
    2.限制想象的陪伴方式
    3.滋养心灵的陪伴方式

    第四章 如何理解一幅绘画作品的心理意义
    1.绘画的理解与诠释
    2.促进心灵洞察的绘画教育
    3.促进绘画理解与欣赏的活动

    第五章 绘画结合故事改编:火柴人的畅想
    1.火柴人绘画的象征
    2.火柴人绘画与故事畅想的分析视角
    3.火柴人绘画与故事畅想案例解析

    第六章 交替绘画:人际关系中的动力
    1.交替绘画怎样操作
    2.交替绘画怎样分析
    3.儿童交替绘画案例解析
    4.亲子交替绘画案例解析
    5.适合在班级中进行的交替绘画

    参考文献
  • 摘要

    自发表达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


    在3—4岁,儿童的绘画进入控制涂鸦期,即从混乱涂鸦逐步过渡到越发具有控制感的阶段。此时儿童会有意识地把笔画控制在纸张之内的某个范围,笔触越来越有可控性,亦呈现更多种类的笔迹,比如,更多圆圈、螺旋和直线等(见图2.2)。

    图2.2 这张图为控制性涂鸦初期的作品。即使绘画者使用了毛笔,仍可以看到其可控性增强,以回旋的形式有效地收笔,使线条被控制在墨迹中央区域。画面出现折线、曲线、连续收回的大弧线,均体现出较高的可控性。

    同时,绘画进入对心理表征的表现阶段,而不再是感知运动阶段的涂鸦,即此时的绘画不是为了体会运动轨迹,而是有了表达心中浮现的意象的明确意图,儿童的画开始具有了意义。这是绘画在心理层面一次飞跃性的发展。然而,此时大多数儿童的绘画能力尚不足以充分表达心中浮现的意象,故绘画作品看起来往往还是一般的涂鸦画风。但如果认真询问儿童画的是什么,他们能说出很多绘画的内容。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命名涂鸦(案例参见第三章所介绍的“先入为主的命名判断”)。
    由于此时儿童的绘画还难以辨识,因此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容易被成人忽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儿童的绘画过程有了更多点和线条的变化,开始出现简单的图形。儿童变换着有限的技法,有意识地表达着意象。此时应试着用开放性的提问多问问儿童画的是什么,理解儿童绘画背后的故事,这样儿童就会很自然地借助绘画中的意象与成人沟通。
    在个性发展层面,儿童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想要进行社交参与,并逐渐从自我中心变得合群。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适合在简单的规则下,与其他儿童或者成人一起进行合作绘画活动。
    4—6岁的儿童从前运算时期进入直觉思维时期。绘画越来越具有辨识度,不再是涂鸦的画风。但由于概括能力尚不成熟,我们会发现儿童在画同一事物时,往往没有稳定的风格。比如,每次画的树的样子都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关于树的概括性理解。

    图2.3 4岁儿童尝试各种画鱼的方法,尚未形成关于鱼的概括性理解。

    由于泛灵论、对幻想的沉浸,以及区分现实和幻想能力的不足,儿童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均具有非写实主义的特点。儿童会根据自己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来选择所画事物的大小和色彩。因此,画出黑色的太阳、绿色的人物、比父母还大的自己等不符合现实的事物并不稀奇。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儿童的最直白的象征性表达方式,呈现的是儿童对这些事物的感受(见图2.4)。

    图2.4 这幅作品由6岁儿童所画,画中人物的大小显然不是按照实际比例呈现的,而是按照人物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呈现的。两个绿色的大些的人物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儿童更多是在他们的照料下长大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多由外婆说了算,因此她被画得更大些(右侧靠近房子的是外婆),而棕色的较小的人物是父母。有趣的是颜色的选择,左侧房子外面的人物是儿童,用了和外公、外婆一样的绿色。在情感上,他和外公、外婆更亲近,可归属为一类,而棕色的父母则是另一类。

    此时,儿童对空间的理解尚不成熟,在绘画中体现为常常用单线条表达事物。比如,人物的身体、手臂都用一条线来表示,即火柴人的样子。在空间理解的发展上,一般认为遵循以下发展的顺序,即3岁开始有了初步的绘画空间布局的能力,可以画圆圈(见图2.5);4岁能够理解方形和画出方形(见图2.6);5岁可以理解三角形并画出三角形;6岁对更复杂的菱形有了认识并可以画出来。

    图2.5 3岁8个月的儿童可以画圆圈,但内容不可辨识。

    图2.6 4岁儿童画的方形,可以对大方形进行分割,形成更多的小方形。对方形的基本特征有了理解。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理解比例关系,也不理解空间位置与尺寸的关系。即使通过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口诀式的空间表达技能,其理解也是表浅的,难以在复杂的条件下灵活应用。由于不理解空间布局,儿童画的人物大多位于纸张上方。此时的绘画特征常呈现出一种“悬浮”的状态(见图2.7)。

    图2.7 5岁儿童画的八爪鱼。图案已经可以辨识,具有悬浮在空中的特点。

    在6岁末期,随着运算能力的发展,从儿童的绘画中可以开始观察到更多的动感,以及带有一定逻辑性的、整合的图像,这意味着儿童开始借助表征进行逻辑性的运算和推理(见图2.8)。

    图2.8 6岁儿童画的动物图中充满了动感。大象有生动的抬头、抬脚的动作,弯曲的红色线条用来表示鸟儿发出的声音。

    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亦可通过人物画呈现出来。首先出现的人物意象是蝌蚪的形态,通常在4岁左右,儿童用一根线代表胳膊或腿,从一个圆圈(代表人物的头)的下部伸出来。可以说,人物的头和四肢被明显地表示出来,这体现了儿童对人物元素的初步把握。这时,很少有儿童在人物画中可以画出躯干。但有趣的是,儿童的人物画有时会出现性别意识,男女人物画可能被加入不同的元素以专门区分。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