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李进成 1971年7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获中文系硕士学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负责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生涯教育教研员。《班主任之友》和《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家。国际时间线治疗师和催眠治疗师,把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进行整合的先行者。用西方心理学的逻辑思维和理论基础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擅长把专业心理咨询通俗化,把潜意识的内容形象化,把日常教育用语程序化,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
教育理念:播撒教育正能量,探索教育正途径,让学生的心田充满阳光。
专著:《班主任有效沟通的艺术与技巧》《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不怕学生搅局—教师的教育机智修炼之道》《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编著作品:《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班级有效管理密码》。
合著作品:《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
本人的专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不怕学生搅局——教师的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以下简称《不怕学生搅局》)和《班主任有效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出版后,很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大家较为一致的评价是这几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非常接地气。“高度”是指这几本书可以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视野;“接地气”是指这几本书从具体的案例出发,给教师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的方法、技巧和语言模式。很多老师告诉我,书中的很多案例都反映了他们平时遇到的问题,但是我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处理方式让他们打开了眼界,他们尝试用我书中写的一些语言模式和学生沟通,都取得了之前难以想象的效果。之前处理这些事情时,他们总是暴跳如雷,但现在他们发现自己也可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越来越能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越来越能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
也有老师告诉我,《不怕学生搅局》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方法和技巧都特别适用,但是读完之后,自己却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同时感觉“搅局”这个提法存在对学生行为评价上的主观偏见。结合读者的意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书的精髓,也为了避免教育理念因为字眼上的原因而引发老师的误解,经过和出版社协商,我决定对该书进行改版,把书名更换为《教师怎样说理才有效——轻松教育学生的心理学智慧》(以下简称《教师怎样说理才有效》)。具体考量如下:
①照顾原版的内容。《不怕学生搅局》(第一版)是针对教育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具有“叛逆思维”的学生而写的,对这样的学生既不能简单打压,也不能一味顺从,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教育规律。为了体现教师教育的主导性和学生受教育的主体性,该书从教师的教育机智入手,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从而帮助教师在学生“搅局”的表象中看到教育的真谛,找到教育的真经。这样的教育方式主要以说理为主,旨在用科学的说理方式达到高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第二版中,我将撰写的主题定位为如何“说理”。
②照应《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是从教师的工作领域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说话而撰写的。《不怕学生搅局》的读者比较多,将这本书更名为《教师怎样说理才有效》有利于其与前一本书形成系列图书,对读者系统、全面地理解几本书中的教育精髓有帮助。
③突出心理学智慧。本书主要关注学校中的一些学生的“搅局”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是绝大多数教师都会经常遇到的。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所以解决类似的问题还是需要从心理学中找答案。本书借鉴了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及技巧,所以我在书名里加了一个副标题——“轻松教育学生的心理学智慧”。
理论篇分为五个篇章。
第1章是从当下很多教师在说理时常出现的问题出发,总结了教师常见的一些问题,目的是引发教师从自身进行反思。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问题归因有误、时机选择不当、场合选择不宜、缺乏情感共鸣、一味灌输道理、缺乏教育智慧和专业知识不足。特别是一味道理灌输、误把讲道理当教育,这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存在的通病。
我经常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那么影响说理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第2章就是从影响说理效果的因素出发,本着系统论的思维来科学全面地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首先是强调教师的作用,确定教师是有效说理的主导。沟通的效果是由说话者主导、由听者决定的。在教育这个系统里,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地位,这样才可以积极地寻求突破。其次,围绕教师的主导地位,我提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思维模式、心理状态、非文字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目标导向等因素,以引导教师在给学生说理时全面地考虑问题,而不是强调单一因素。
教师对学生、家长、同事说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想说服对方,让对方在认知、观念、行为等方面做出改变。那么行为是怎样改变的呢?第3章就是对影响行为以及转变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找到有效说理的途径。本章重点从行为导致结果、结果影响选择,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用符合学生的激励策略谈话,考虑对方的讯息接收模式,价值观是说服的关键环节,情感的融入使说理效果倍增,增加内在影响、不要简单控制等因素出发,客观分析了让一个人行为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为有效说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方式。对于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思维策略,那么教师说理的常见思维模式有哪些呢?我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理论分析,在第4章中提炼了教师的十个思维模式,仅供教师们参考:分析行为,看到后果;换位体验,引发感知;明晰目标,调整行为;分析因果,洞察自己;归责归因,系统分析;透视表象,觉察真义;顺应推理,自我矛盾;联想类比,隐喻启迪;三赢思维,顾全大局;加法思维,指向成长。
实践篇大体分为两个部分:教师如何丰盛自己的思想以及机智巧妙地应对学生“搅局”行为的技巧。
教师的思想状态是根本的问题,我发现,很多被教师认为是“搅局”的行为,恰恰是学生思维亮点的体现,只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思想和教师的标准不一致,所以他们才不被教师接纳,甚至被打上“捣乱”的烙印。这样不但会破坏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更严重的还可能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本篇的第一章就是“丰盛自己:心大了,事就小了”,提出“爱心、耐心、包容、理解”等常规的却又实实在在的标准。很多教育专家也提出了这些要求,但是很少有专门的书籍对如何做到“爱心、耐心、包容、理解”做深入的探讨,本书分专门章节详细探究教师如何丰盛自己的思想蓝图、拓宽自己觉察问题的视野,从而让自己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
影响问题处理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很多时候,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搅局”行为时,不是在处理问题,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目标错了,方法自然无效,于是就出现了“越处理,问题越复杂”的局面。也有人说“某些教师就是制造问题的专家”。因此,本书对教师如何控制情绪也做了专门的探讨。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丰富的情感资源,本篇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教教师建构自己的“情感银行”,又针对教师产生情绪的现象分析了“情感密码”,指出爱和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引导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爱。
看别人不顺眼,实际上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口乃心之门户”,因此,控制情绪要从内心修养开始。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语言就是心灵的代言,表情就是心灵的形象。控制情绪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面部表情。
本书十分注重指导教师丰富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大大地丰富了教师处理问题的手段。我一直强调“以道御术”,教师不要为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所局限,应用方法和技巧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有“道”,这个“道”就是对教育的深度理解。
总之,本书通过归纳演绎的方式指出了教师在说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教师说理效果和学生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以及教师在说理过程中常见的思维方式,结合有关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借助于神经语言程序学的主要技巧进行理论升华,引导读者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进而提升其理论水平。
实践篇以引导读者丰盛思想和扩展觉察视野为主要目标,致力于使读者不但能够认识问题,还能够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不要把各章节的内容隔离开来,而要融会贯通。分章节、分方法来写是为了让大家对每一点都有深入的了解,而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这就好像拳击手一样,练拳的时候从一个个分解动作开始学习,而到实战的时候往往需要打出组合拳。“应用实例”部分的案例往往包含了很多方法和技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综合分析其应用了哪些技巧,这对于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更有效果。“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们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只要瞄准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定需要达到的效果,然后机智灵活地应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总会解决问题的。在这里,我更期待读完本书的老师,能够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创造出更多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