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兵法,是让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登堂入室的法宝。余映潮先生数十载心血凝聚的精华,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主张、方法、技巧,更是方向、路径、圭臬。愿此书中的主张如先生所想:走进千万个语文教师的课堂,优雅地造福于无数的学生。
品读此书,感动于余映潮老师的事业追求、人格境界与教学艺术;愿我们倾注全部热情,共创语文教学的辉煌。
余映潮老师在本书中简明生动地概述了中学语文教师在读、写教学方面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全书高屋建瓴,角度新颖,视野开阔,例证丰美,让人切身感受到内容的系统性、问题的针对性、方法的实用性和论述的严谨缜密等鲜明特色。这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师进修用书!
余映潮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800余篇;出版了《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致语文教师》《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余映潮谈写作艺术》《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等20部专著。
其创建的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影响深广;其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2020年的春天格外不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进行抗疫阻击战。已经进入74岁的我,在宅于家中的日子里,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细致的修订与补充,并更改书名为《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与教学创意》。
这次修订,是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面使用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全书总体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删换了书中的绝大部分旧例,用比较大的篇幅新增了一些内容,如第一章的“提升古诗词鉴赏力”、第二章的“统编教材15篇课文的教学新创意”、第三章的“指导自读,实践学法”、第六章的“养成积累‘范文’资料的好习惯”等,意在给语文教师同人提供更多的实用教学资料。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语文教学主张,那就是:
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来组织课堂读写训练活动。
只有摆脱了“就课文教课文”“就课文内容问课文内容”的陈旧教学习惯,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提升。
做追求教学质量的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懂得语文教学。
最最基础的“懂”,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语文教师要懂得,语文教材是用于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离开训练目标,任何语文课堂都只是在照本宣科。
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36个单元,对阅读能力和文体阅读的训练点,安排了如下清晰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学习默读,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学习快速阅读,练习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八年级: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诵读古诗文,积累常见文言虚词;了解民俗,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诵读古诗文,积累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阅读游记,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诵读古诗文,积累经典语句。
九年级: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意境,品味语言;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语言;学习诗歌,感受韵律,把握意象,理解诗人情感;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小说;诵读古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可谓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充分覆盖,周密安排:设若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背景知识不厚,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方法不力,只知道在烦琐的课堂提问中对课文内容进行解析,无法落实上述各项训练目标,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语文教师只有深刻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课文教学资源,才能组织起真正的课堂训练活动。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仍然很难见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的好案例。
怎样判断教师是在“教教材”?主要看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量越大,提问越细碎,“教教材”的痕迹就越重,教学方法就越陈旧;这就是所谓“碎问”式教学。
而教师的“碎问”所引发的,就是学生的“碎答”。“碎问碎答”是阅读教学的顽固基因,也是无数语文教师的教学习惯。其流弊是浮于课文表层,零碎肤浅地解析课文内容。它大量耗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却难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及厚实的积累。
怎样判断教师是在“利用教材”“用教材教”?主要看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所谓“课堂实践活动”,就是学生集体参与的朗读背诵、大意概说、故事复述、层次划分、语言品析、精段品读、手法欣赏、人物评说、内容探究、改写扩写等训练活动。
“利用教材”进行教学的本质特点是,不着眼于单调地解析课文内容,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用训练、读写技能训练和知识积累训练;在课堂训练中落实课程标准所说的“注重”:“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如《春》的“春花图”片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它可以用于:朗读训练,背诵训练,概括训练,仿写训练,层次划分,字词品析,修辞手法赏析,映衬手法欣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分析,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的分析,等等。假设有选择地整合上述训练角度来上一节课,一切的“碎问”在这些“用于”面前都会相形见绌。
这些“用于”都是开展阅读活动的抓手,可以称为“课文教学资源”。
变“碎问碎答”为“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有“课文教学资源”的意识。
每篇课文中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即使课文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段,乃至一个句子,也都含有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指的是教材、课文中能够用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养成、知识积累、情感熏陶的材料。一位语文教师,有了提取、整合课文教学资源的能力,就有可能在“利用教材”“利用课文”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提取、整合课文教学资源的方法是:分类集聚。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取出来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字音认读,字形书写,词义解释,动词连用的片段,量词丰富的片段,句式学用的片段,段式学用的片段,人物素描的片段,场景描写的片段,重要精美段落,课文文意把握,课文层次分析,课文语言赏析,表达手法欣赏,课中比较阅读,课文朗读与背诵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呈现,就可以利用其训练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角度的有效训练了。
语文教师要建立“课文教学资源”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提升自己教材研读的能力和利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的能力。
建立“教学资源”的理念,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从低端能力向高端能力发展的关键。在善于提取、整合、利用课文教学资源的教师的眼中,教材、课文中的教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重要的是,因为减少了“碎问碎答”而增加了“实践活动”,学生能真正享受到优质的语文学科的教育。(3)要懂得讲究教学能力,追求教学艺术
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磨炼教学艺术。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活动,是语文教师的真本领。
从“教学”二字来看:创意优美、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手法巧妙、激趣益情、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技巧就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具有美感、富有情味、训练智能、省时高效的高层次教学艺术。
语文教师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活动,其最简单的方法与角度是什么?
①运用“板块式”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清晰是所有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第一反映。
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思路设计:
活动一:自读自讲—教师出示作家作品简介;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文注释自读自讲。
以上教学创意将一个课的教学大致上整合为四个教学板块,由此可知“板块式”思路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有序,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形态。
②运用“主问题”手法进行教学设计。
提问精粹实在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第一反映。
如《散步》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对于上述这些话题,学生并不能立即回答“是”或“不是”,每个话题或每个任务都需要在反复研读、认真揣摩课文内容之后才能进行阐释或表达。
这就是“主问题”教学手法的运用。它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真知。
有了“板块式”思路对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规划”,有了“主问题”设计对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引领,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语文课上得到有质量的教学训练就不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够优雅地造福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笔者愿意与所有语文教师同人一起,做懂得语文教学的人,做站得稳讲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