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好奇心的好奇始于课堂。在一所小型实验学校中,我与一群教师一起工作,试图帮助他们确定这一年的教育目标。自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颁布以来,教师们每每聚集在一起就会对小学生标准化考试提出异议。他们坚持认为,儿童能够解答的除法问题的数量、正确拼写单词的数量并不能用以评判教师正在努力教给儿童的内容。我请教师们详细地说一说,如果不教拼写、除法、段落理解或历史知识,那么要教什么呢?虽然他们给出的答案各式各样,但是我发现在他们叙述的所有事情中有一条共同的线索,即“对学习的渴望”“对新知识的兴趣”“对发现的渴望”以及“好奇心”。政府想要儿童了解一些事情、能够做一些事情,而教师希望儿童充满好奇心。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真的会让儿童拥有更多好奇心吗?几个月以后,在参加儿童发展研究协会(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两年一次的会议期间,我漫步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街道。会上所有有关实验、编码系统以及统计的讨论让我突然明白,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社会:我们所测试的正是我们所看重的,而我们所看重的也正是我们所测试的。例如,如果我们测试的是计算和词汇,那么计算和词汇就会成为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而如果我们重视的是计算和词汇以外的其他东西,那么我们最好先弄清楚如何去测试它。如果培养好奇心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测试。我认为,我将提出一个测试好奇心的方法(鬼才相信)。 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从那时起,各种有趣的挑战就摆在我与那个想象中的好奇心测试之间。我需要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哪些言行举止可能被视为好奇的表现?我必须弄清楚,好奇心是否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或减少?我还必须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好奇心到底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稳定的特性,还是一种对每个人来说都会依情况变化而增强或减弱的特性?另外,我需要弄清楚,求知欲是否只是个体智力的一种功能,是什么将婴儿的好奇心与科学家及其他成人的好奇心联系起来的?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开始收集数据,一幅好奇心的发展图像也开始浮现出来。本书展现了我对于好奇心发展的看法。然而,在我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另一幅不那么乐观的图像也开始浮现出来。我发现,儿童的好奇心在学校里受到压制,我还发现一些人们所普遍持有的迷思和偏好默默地助长了这种压制过程:(1)包括教师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缄默地认为有些儿童是有好奇心的,而有些儿童没有。他们并不认为,好奇心可以通过积极培养或传授而生发。(2)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好奇心是一件好东西,但是当需要在好奇心与顺从之间做选择时,教育系统还是会倾向于选择顺从。(3)很多人认为,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平庸的教师则不会。但事实上,学生的好奇心的激发与教师的优秀与否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讲述我自己的成长故事时,我想说明的是,所有正常发育的婴儿一开始就具有某种明显的特征,后来往往逐渐式微,并开始表现出儿童自身经历的印记——与父母在一起的经历、家庭生活的经历以及学校生活的经历等。换句话说,这种对于发展性的描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幼儿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品质到了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却难以再被发现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好奇心是智力成就的关键,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确。具有好奇心的人比不具有好奇心的人学得更多,而人在有好奇心时比没有好奇心时学得更多。上述两种情况是不同的,但都是正确的,它们对于弄清楚是什么阻碍了学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我们可以为此采取哪些措施至关重要。 与教师的谈话让我一不小心陷入了好奇心研究的“无底洞”。10年前,当我开始研究好奇心时,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还非常少,这令我既欣喜又沮丧。欣喜的是,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需要实证检验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未被彻底研究过。沮丧的是,好奇心这一重要品质一直以来竟被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相对忽视了。我想知道,我们怎么会对这么重要的事情知之甚少呢?然而,随后10年中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这一点,其中一件发生在好奇心研究领域,另一件发生在我的脑海中。 在好奇心以及它的“近亲”——兴趣的发展过程中,经验兴趣(empirical interest)正在蓬勃发展。很明显,意识到我们需要了解更多这方面信息的人不止我一个。当前,这个话题在期刊以及会议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与此同时,我看到实际上有大量的资料在论述这个话题,虽然它们很少被定义为关于好奇心的研究。大量研究证明,好奇心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有关依恋的研究将对环境的探索作为一个因变量;旨在确定学业成就根源的研究发现,好奇心既是学生日后学业成功的预测因素,又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原因之一;智力研究将对新奇事物的反应作为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关于儿童发展的几个最主要的研究方向都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好奇心。有人可能会说,好奇心如此重要但几乎又是无形的。在这里,我的目的不是详尽地阐述所有可能的相关研究,而在于尽力追踪好奇心的发展。为此,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经常调查那些可能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工作与该主题相关的人。我试图构建一个引人注目的经验型故事来说明好奇心是如何发展的,我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引导读者获得一些有关如何在学校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想法。 接下来,我对本书的结构进行简要解释。本书的每一章均包含三个相互融合的部分——一个是我自己的故事,一个是关于好奇心本质的内容,另一个则是关于儿童好奇心发展的阐述。尽管我的观点是基于观察和研究的,但好奇心如此吸引人,部分原因是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且令人难忘。无论是在童年期还是在成人期,好奇的体验都值得关注。通过书中的文字,我想传达的是好奇心的结构和特征,而且我想提醒读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好奇心历史。因此,每一章我都会以我记忆中自己从小到大充满渴望的心灵故事开始。虽然每一章都会涉及好奇心的不同方面(婴儿期好奇心的普遍存在、其他人的影响、语言的作用、个体差异等),但每一章都遵循一个共同的时间发展进程——从婴儿期开始到接近青春期结束。 我希望读者阅读完本书后能生发三个彼此相关的想法:一个是思考自己的好奇心的新方式,一个是对于好奇心是如何发展的理解,另一个则是对于好奇心可以是而且应该是课堂学习中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