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专业成长
-
在幼儿园,和孩子一起阅读(全彩)
《打开绘本看课程》姐妹篇;120多本绘本、30多篇早期阅读教学记录,手把手教你读懂图画书,和孩子共读图画书
作者:孙莉莉
学前教育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5219
    装帧:平装
    页码:308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共读一本书,共享一段美好的教育时光

    阅读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师和家长重视培养的良好习惯。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幼儿教师需要厘清以下问题。
    ·为什么开展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与儿童的发展有何关系?
    ·儿童是怎样阅读的?早期阅读教不教?
    ·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挑选图画书?
    ·不同种类的图画书支持儿童的哪些学习?
    ·如何在阅读中平衡儿童的兴趣与技能的学习?
    ·如何将图画书作为课程资源?
    ·如何创设能引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环境?
    ·如何建设图画书资源库,以支持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

    儿童早期阅读推广人、幼儿阅读研究者孙莉莉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带你走进儿童的阅读世界,了解儿童的阅读特点,赏析图画书中的“意外之喜”,体味图画书的课程资源价值,帮助儿童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发现自己、发现别人、发现生活,助力你和儿童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 推荐
  • 作译者序
    孙莉莉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从事绘本创作、翻译及评论工作,开展绘本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及亲子阅读等研究;已出版《打开绘本看课程》《欢迎走进图画书王国》《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绘本里的儿童心理学》《莫莉三岁了——在幼儿园长大》《小小孩都需要的教室——薇薇安·嘉辛·佩利的教学智慧》等多部专著和译著,并与他人合作出版《生蛋快乐》《爸爸的同事》《李先生出差记》等多部绘本。 
  • 序言
    2011年12月,《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作为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让理论看得见”丛书(虞永平主编)中的一本专业图书出版了。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第一,依据丛书整体策划方案,这本书写作的初衷,就是把当时比较主流的早期阅读理论、儿童文学理论、幼儿园课程理论加以整合梳理,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理论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向以幼儿园教师为主的阅读对象,介绍早期阅读理论及其在幼儿园教学和课程设计中的运用。因此,我必须大量地阅读和思考这些理论著作与相关实验报告,然后进行系统的梳理。为此,我颇费工夫,但也从中学到很多。
    第二,如果仅仅转述别人的理论,那么一来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结,不能对一线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动给予有效的指导;二来也难以体现作品本身的原创性。因此,在写作进行到第三个月时,我果断删掉了已经写好的大约6万字内容,从走进幼儿园开始,切实和一线教师一起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用理论解释实践困惑,让理论看得见。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也看到了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教师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摸索出了一些让理论和实践在教学现场达成一致的方法。我想,是写作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他们对理论指导的渴望。
    第三,除了写作带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乐趣与收获之外,这本书出版后还得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儿童文学泰斗级人物林文宝教授的肯定,他鼓励我报考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最终,我得以在林文宝教授的指导下深造并撰写博士论文。可以说,这本书功不可没。
    第四,这本书出版后,我得到了不少朋友的肯定和善意的指导,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研究者、幼儿园教师、阅读推广人、图画书创作者和出版人。记得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高校教师看到发言秩序册上有我的名字,就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问我:“你就是《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一书的作者孙莉莉吗?很高兴见到你,我一直把这本书作为‘幼儿园语言和早期阅读’这门课的教材。”还有一位阅读推广人对我说,是这本书引领他走上阅读推广的道路,并且在他遇到困惑的时候,帮他找到了答案。这些谬赞令我感动,更给予我继续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力量。总之,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远胜于我所付出的努力。
    在《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出版后的十多年里,我继续从事早期阅读、图画书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工作,并一直希望有机会修订这本书,直到2019年,我才下定了决心。一来是因为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早期阅读和幼儿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例如,由我策划引进并翻译的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薇薇安·嘉辛·佩利(Vivian Gussin Paley)的一系列作品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儿童在阅读时可能产生的独特的想法;我开始拥有图画书创作的经验,从而更加理解一本图画书在进行表达时的限制以及大量可阐释地带的存在;我阅读的大量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著作,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二来则是因为我计划开始动手写作另一本书《打开绘本看课程》,在那本书中,更多地从教研实践的角度讨论绘本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而一些关于绘本与教学的基础问题则在这本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讨论。我不想将这本书中的内容在那本书里重复,而这本书又绝版已久,所以我决定增补修订这本书,重新出版。
    作为《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一书的修订版,本书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做了较大的改动,增补了我近年来的思考与实践,并在最后附上了三篇已发表的论文。此外,在参考书目和资源方面,我尽可能地增补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新书和新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在撰写《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一书时,我的儿子刚好上幼儿园的中班、大班,我在他的班上做了很多教学实验,他也是我的“首席”幼儿阅读反应研究对象,而今他已经19岁了,已成为一个热爱阅读并有着很强的批判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青年。但是,我依然记得6岁时的他问我:“妈妈,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刘备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为什么图画书里的好人和坏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那些大人书里的人就很难看出来呢?”这是一个需要“让理论看得见”的好问题,涉及文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当时,我没办法回答他,只是说:“这是一个好问题,你觉得呢?”(一个狡猾大人的万能回复)他回答我说:“可能是因为图画书中的故事都很短,大人的书却都很厚很厚。”现在,这个19岁的大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是长篇大论,也可能是更多的阅读和思考,但无论如何,我都感谢所有和他一起阅读的日子,感谢我们一起读过的所有图画书、小说、戏剧作品和诗歌。是这些作品和共读的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他、今天的我以及未来的我们。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见证孩子的全部成长;但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大多只能见证孩子三年的成长。回想起我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实习时带过的小班孩子,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也可能有了自己的孩子。而那些我儿子班上的参与我的阅读研究的小朋友,现在应该也都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我想,他们不一定记得自己的幼儿园老师,不一定记得老师给他们读过的每一本故事书,更不会记得有一个坐在他们中间,给他们讲故事,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画图画,不停地录音、记笔记的“怪阿姨”,但是,有故事相伴的童年将会是他们一生成长的基础。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听我讲《小锡兵》的故事,听到泪眼婆娑的小朋友;记得那个听我讲完《一片披萨一块钱》后,流着口水说我也想吃比萨和蛋糕的小朋友……我相信,经常给孩子读故事的老师,内心是柔软的,经常听老师读故事的小朋友,世界是广阔的。他们在童年时听过的故事,不一定能成为高考时作文写作的素材,但肯定可以成为他们迈进阅读大门的阶梯,成为他们通向更广阔世界的指路明灯,而那些带着孩子们阅读的老师们,则是他们人生路上最早的点灯人。
    最后,感谢在本书修订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林文宝教授、虞永平教授,以及所有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朋友们。

    孙莉莉
    2023年5月31日于北京
  • 目录
    导言 关于早期阅读,我们应该了解什么

    第一章 走进早期阅读的视野
    一、“早期阅读”的官方表述和实践误读
    二、心理学对早期阅读的诠释
    三、儿童文学对早期阅读的诠释
    四、幼儿园教育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和阐释
    五、阅读推广人对早期阅读的诠释

    第二章 走进幼儿的阅读世界
    一、幼儿与阅读
    二、幼儿是怎样阅读图画书的
    三、幼儿阅读理解过程研究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 走进图画书的世界
    一、图画书是什么
    二、无字书
    三、可预测图书
    四、非故事类图画书

    第四章 早期阅读教不教
    一、以培养早期读写能力为目的的阅读活动
    二、以丰富文学体验为目的的阅读活动
    三、力图在兴趣和技能上取得平衡的教学

    第五章 以图画书作为课程资源的活动
    一、从全语言的视角看早期阅读
    二、假如我们“不教”幼儿阅读
    三、以图画书作为资源展开的生成课程
    四、创设支持幼儿主动阅读的班级图书角
    五、作为“蓄水池”的幼儿园图书馆和图画书资源库
    六、对图画书进行资源化管理以支持幼儿园课程建设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摘要
    1.图画语言及图画的可读性
    图画是可以被阅读的,那是因为图画中有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是什么、有几个、什么颜色等表现事实的信息,还有表现关系、态度、过程等方面的信息。我们以一些图画故事书为例来分析图画信息的表达通路和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的引导方式。
    (1)人物的形象(造型)
    是人物让我们喜欢故事。人物让我们常常回头翻看某些书,并找出更多关于这些人物的书来看。我们之所以能认同一些人物,是因为我们能在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借助人物融入故事中。
    人物产生行为。人物是故事里发起行为或对行为做出反应的人。事件发生在人物身上。他们的反应或决定使故事朝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发展。没有人物,故事只是对事件的描述或叙述。
    决定人物在故事中是否鲜明的一个原则是:如果把人物和人物的特征去掉,故事是否还和原来一样?是否还像原来一样有趣?如果去掉了主人公,故事就和原来不一样了,说明主人公足以带动故事。
    画家在设计人物的形象时,除了考虑视觉上的美观外,更重要的是考虑角色的个性特征如何通过造型表现出来。
    一位优秀的图画作者,会在角色造型上下很多工夫。我们以几个人物造型为例加以解说。
    “鳄鱼阿宝”是意大利插画家朱里安诺笔下的一个人物,它戴着漂亮的厨师帽,笑容可掬,身体总会略向前倾,表现了它的和蔼与谦逊、善良与热情。但是,它微微张开的嘴里那锋利的牙齿也会提醒读者,这毕竟是一条鳄鱼,它有着凶残或者不完美的一面。就像在故事中,它和它的好朋友大熊阿比有合作,也有竞争。朱里安诺说:“当我在设计和表现一个人物时,我不想把它单纯地设计为好人或者坏人。实际上,好人也有恶的一面,而坏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虽然孩子是单纯的,但我不希望展现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平面的世界。”
    当我们指导幼儿阅读图画时,我们往往会提出“是什么”和“什么样”的问题。这类问题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角色的形象,并且试图从角色的长相、着装、神态上去猜测角色的身份、职业、性格等。这就是对角色造型的阅读。
    (2)角色的动作
    图画书是静态的图画,却能讲述动态的故事,其中的一个重点就在于人物的动作。画家必须捕捉角色动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和一瞬间的动态,才能让图画“动起来”。
    《大卫惹麻烦》就是用大卫的一系列动作来讲述故事的。
    大卫的单个动作展现了他在做什么,而他的一系列动作充分展示了他的个性特点和作者想要展现的主题。
    当我们指导幼儿阅读时,我们往往会提出“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动作)”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指向了角色的动作、动作过程以及动作的后果。
    (3)角色的眼神
    角色的眼神不仅透露角色的内心世界,也透露作者希望读者关注的焦点。就如同我们关注交谈中对方的眼神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他关注的对象一样,图画书中的人物也在用眼神和我们对话,而作者也往往通过角色的眼神来引导我们的眼睛。在《跳舞吧,小雅》一书的这幅图画中,全家人目光的焦点都在小雅身上,虽然画面中有七个人物,而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画面,但真正的主角还是小雅。这就是目光造就的“阅读引导线”,帮助读者找到图画作者想要重点突出的部分。在阅读这样的图画时,我们往往会和孩子讨论:“他们在看(关注)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向孩子暗示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同时引导孩子关注画面的主要信息,或从众多信息中提取主要信息。
    (4)角色的关系
    无论是通过动作、眼神还是姿势,图画的叙事性都表现在画面中角色之间所存在的对话关系中。当众多角色之间搭建起一个因为事件而构成的桥梁时,故事便产生了。图画作者在设计图画故事书的插图时,不仅会考虑到图画要为故事的主线服务,表现文字所不能表现的内容,还要考虑到让读者在反复阅读图画时总能找到一些新鲜的视觉焦点、新鲜的阅读内容。而角色之间微妙的关系,往往可以成为反复阅读的内容。当多个角色同时出现,彼此之间存在合作、争执,而不是平行的关系时,我们往往会引导幼儿去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想对对方说什么?”“他们是怎样想的?”“他们还会做什么?”这时的重点不在于讨论动作或语言本身以及由动作或语言产生的后果,而在于讨论由动作、表情、语言等产生的双方对彼此的态度。例如,在《像妈妈一样》中的一幅插图中,三只动物宝宝接住险些从树上掉下来的狮子爸爸,每只动物宝宝都用尽了全力去托举它。树上的小豹子也想去拉住它。狮子爸爸的表情既无辜,又无奈,非常滑稽。只有它的儿子小狮子在大树的另一边悠然自得。而本页的文字写的是:“那棵很老的歪脖子树,是我和朋友们最喜欢去玩耍的地方。”显然,图画告诉了我们主人公和它的朋友们为什么喜欢去歪脖子树玩,不仅仅是因为那棵树,更是因为主人公可爱的“老爸”。

    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话:树下的三只动物宝宝之间在说什么?树上的小豹子和树下的小豹子在说什么?左上角的小狮子在和伙伴们说什么?动物宝宝在和狮子老爸说什么?它们之间的表情、动作和语言都构成了让人产生无限想象的对话空间,而这个对话空间就是角色之间具有叙事性的关系。
    (5)构图和布局
    除了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等元素可以被作为画面信息阅读外,图画本身的构图和布局也具有阅读的价值。我们以图画书《大猩猩》为例,解读一下作者对直线和距离的运用。
    我们先来分析表现主人公安妮和爸爸之间关系的几幅图。
    安妮和爸爸之间的关系,被作者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分割了。在其中一幅图中,他们面对面坐在餐桌的两端,餐桌、报纸都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壁垒,没有交流,只有疏远和陌生。在另一幅图中,安妮站在进门处,爸爸在伏案工作。安妮被拉长的身影横在二者之间,让原本并不遥远的距离显得非常远。之后的图中,即使安妮已经悄悄走到了爸爸的背后,高高的椅背仍然是他们之间的分割线。爸爸的后背和椅背一起阻挡了安妮和爸爸的交流。虽然三幅图在安妮和爸爸的距离上是逐渐拉近的,但是二者之间的疏远是越来越明显的。安妮渴望来自爸爸的关爱,而忙碌的爸爸无暇与女儿交流。空间上的近和气氛上的远,都被饱含深意的构图展现出来。
    另一组画面却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安妮和大猩猩第一次见面时的距离就如此接近,小小的栏杆根本挡不住安妮的视线;紧接着,大猩猩来到了安妮的面前,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阻挡物。在另一幅图中,安妮的手几乎没有和大猩猩分开过。
    同样是两人面对面就餐的画面,餐桌的设计也与安妮和爸爸就餐时的餐桌大不相同,前者是窄而长,显得两人十分遥远,而后者是宽而扁,两人看起来伸手可及。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遮挡物,即使满满一大桌子的美食,也没有阻挡他们目光的交流。
    所有这些构图和布局的设计,都直接透露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可以用语言讲述的方式向幼儿展露我们对于画面的理解。例如,我们在为幼儿讲读安妮和大猩猩去动物园的画面时,可以说:“安妮的手一直轻轻扶着大猩猩的腰,好像舍不得放下来。”这些内容虽然没有被写在文字中,但在图画里一览无遗。我们可以将图画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小读者关注画面所传达的叙述性信息,同时增加语言的经验和阅读的经验。
    (6)线索、规律和翻页设计
    很多优秀的图画书都会在书中安插一个有趣的线索或规律,这既能起到贯穿全书的作用,也能让幼儿在发现这个线索后有目的地循着线索进行阅读。
    这个线索可能是一样东西(角色)、一系列场景,也可能是一个无形的规律。
    在《打瞌睡的房子》一书中,角色从大到小一个个地睡去,又因为跳蚤咬了老鼠一口,而一个个地醒来。角色的大小和相克关系成为一条隐含的线索或者规律,为读者设计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可以通过细节预测的故事。在此,画面的可读性就不仅体现在画面表层的信息——从大到小上,还来自读者对于这些角色之间相克关系的认知。读者如果没有想到老奶奶管着小孙子,小孙子管着小狗,而狗追猫,猫追老鼠,老鼠追跳蚤这一系列关系,就无法领会到故事的幽默和有趣。反之,读者如果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到这一系列关系,就会在阅读图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趣味。
    图画的可读性不仅来自单幅画面,也来自画面之间的关系。图画书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组成的,虽然画面上的动作可以带来动态的想象,但这些图画毕竟是某个瞬间的定格,而定格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加以填补。正是这个空间,造就了阅读中想象力的发展。
    在图画书《疯狂星期二》中,两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在上一页中,一只突然获得飞行功能的青蛙在院落中与大黄狗相遇,其结果当然是大黄狗追逐导致青蛙落荒而逃。但当读者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时,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成群结队的飞行青蛙神态自若地从天而降,这次逃跑的自然是势单力孤的大黄狗了。

    在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图画的表现力,小读者就可以完全读懂这两幅画面的含义。而两幅画面之间的空间,就体现在一多一少、一跑一追的力量对比和关系转换中。这种对比和转换造就了翻页过程中的惊喜,也就是图画书具有动感的翻页设计带来的可读性。
    (7)色彩和细节
    图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图画书作者在创作图画书时,一般会根据婴幼儿的特点,选取清新、明亮的色彩。但并不是只有高饱和度的、亮丽的色彩才可以被用来创作图画书。实际上,大多数作者都是在根据情节及其要求的气氛来创作的。
    在《阿比忘了什么》一书中,作者特别提到三个页面的用色设计。
    在最开始的画面中,为了表达阿比和阿宝是好朋友,轻松愉快地一起生活,图画作者选用了明亮、轻快的颜色,力求画面干净、清新,让读者看起来觉得很愉快。
    而在故事中,阿比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自己到底忘了什么,色彩也因为夜深而逐渐变暗。在阿比考虑自己是否锁门、担心会不会有妖怪进来时,图画作者着重使用了紫色和青绿色,表现一种恐怖和诡异的氛围,同时用扭曲的线条表现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以区分阿比的想象和现实。

    在结尾处,阿比终于想起了自己忘了什么,两个好朋友在深夜一起喝茶、谈心,以及后来阿比在房间里安稳地睡着,都运用了温馨、温暖的色彩,给读者以平和、宁静的感觉。
    很多图画作者都喜欢在图画书中添加一些看似无关的细节,有时这些细节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咀嚼出它们与图画书内涵之间的关系,有时这些细节毋宁说是作者和读者开的一些小玩笑,希望读者在反复阅读中发现这些精细之处,将阅读中的惊喜作为一种乐趣。就像在前文中提到的《大猩猩》一书一样,在大猩猩和安妮准备外出的画面上,你可以看到多少只大猩猩?你有没有发现门有两个把手?如果我们认为两个把手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暗示着这是安妮的梦境,那么墙上的世界名画《老妇人》中的主角变成大猩猩的样子,又意味着什么呢?对小读者而言,这显然意味着阅读的乐趣,意味着无穷的想象力。
    我们列举了图画的语言和图画的可读性,目的在于通过对一些图画书的分析,帮助大家体会图画阅读的趣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位读者在阅读每一本书时都必须认识到和体会到这些内容,更不意味着小读者能够把这些感受用语言明晰地表达出来,尤其是人物的关系、构图和布局、翻页之间的关系以及色彩和细节等。作为成熟的读者,我们在阅读中了解这些图画书创作中的规律和作者的意图,可以让我们对图画书有更多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带领孩子们一同走进图画书阅读的世界,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在“喜爱”的引领中积累阅读经验,在自由的阅读氛围中表述自己通过阅读获取的信息和感受,而不是只有读出并说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才算读懂了一本书的图画。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