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幼儿行为观察
-
幼儿园师幼互动观察与评价:如何使用CLASS与儿童有效互动
与幼儿同频共振,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适时互动而非干扰,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李克建、潘月娟、李毅倾情推荐
作者:胡碧颖
学前教育
  • 出版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
  • 著译者介绍
  • 序言
  • 目录
  • 书摘
  • 出版信息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3581
    装帧:平装
    页码:264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 内容简介
    “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是国际上广受认可的师幼互动质量评价工具。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我国幼儿教育从业者日益认识到师幼互动的重要性,CLASS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园所对它进行了探索。
    本书作者胡碧颖教授在CLASS研发团队的支持下,历经八年的追踪研究,对CLASS的中国本土化应用进行了系统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书。本书不仅用生活化的语言展示了CLASS的十个维度和若干指标以及评估目的、理论基础等内容,便于读者一窥CLASS的“全貌”,而且结合大量的案例和实践练习展示了CLASS的具体应用方法,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并掌握师幼互动的观察与评价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阅读本书,相信幼儿园一线教师和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能以CLASS为抓手,与幼儿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在与幼儿的同频共振中助推他们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 推荐
    我非常期待胡碧颖教授的这本新作成为关注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广大学前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必读之作,相信本书将为推动中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克建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

    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它系统地介绍了CLASS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结合生动的案例细致地剖析了各指标的内涵、特征和评估要求,为读者理解和应用CLASS来观察与评价师幼互动提供了有益经验,为改善师幼互动质量和评价方法提供了可靠工具,为思考和探索中国背景下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价与提升提供了独特见解。
    ——潘月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没有捷径,而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本土文化适宜性、可操作性的工具和策略。它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理念的启迪,还是一份可执行的路线图,更是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一个“杠杆点”,将助力我们朝着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未来迈进。
    ——李毅
    (珠海华发容闳幼儿园园长,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
  • 作译者序
    胡碧颖 博士,澳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主持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的大型课题,带领的团队在学前教育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 序言
    我和美国“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的缘分始于2012年我来澳门大学工作。那时,我刚完成了一项研究——对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弗兰克·波特·格雷厄姆(Frank Porter Graham,FPG)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特尔玛·哈姆斯(Thelma Harms)、理查德·M.克利福德(Richard M. Clifford)和黛比·克莱尔(Debby Cryer)教授编写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ECERS)进行细致的中国本土化分析。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国际学前教育期刊——《幼儿教育研究季刊》(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上。在对这个评估量表的本土化结构效度进行验证时,我发现它的两个因子(因子一是指为儿童的学习和游戏提供的环境,因子二是指教学与互动)中只有第二个因子与所测量的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变量产生了关联效果。也就是说,代表过程性质量的师幼互动与儿童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师幼互动质量才是中国幼儿园质量的核心,比起铺垫作用的学习环境质量更为关键。此时,我开始把目光投向具有文化普适性且有深厚的儿童发展理论作为支撑的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评估上,并将CLASS锁定为最佳选择。2008年,它由美国学者罗伯特·C.皮安塔(Robert C. Pianta)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发推出,并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成为备受学者们青睐且得到大量实证支持的有效工具。2014年,美国大部分州已经将它首选为幼儿园等级评定中评估师幼互动质量的工具。此外,研究者在对教师培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围绕CLASS研发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课程给一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实质性帮助,因此受到他们的欢迎。幸运的是,当时我的研究团队的引路人——时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的范息涛院长——与CLASS的研发者有过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我被引荐给皮安塔教授的团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训练成CLASS的培训员。
    接下来,我在广东省开展了全国首例关于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的追踪研究。这项追踪研究长达八年,皮安塔教授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并且一直与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项追踪研究是对CLASS在中国本土化的系统检验,并取得了很多开创性成果。它也为如何在中国应用CLASS,从而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启发。至于相关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的另一本书《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
    可能会有很多中国学者对CLASS的本土文化适宜性有所质疑。我赞赏这样的态度,因为质疑可以推动研究的进程。任何工具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待人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它。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高质量幼儿园内涵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正如在20世纪80年代,《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当时专业人员对幼儿园质量的内涵进行建构以及提升的途径,但是在二十几年后,它被发现已经不具备这样的敏感性了,所以能够更好地代表幼儿园质量核心特征的CLASS应运而生,并且在如今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与提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毋庸置疑,CLASS可以帮助我国幼儿园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它是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一个杠杆点。通过CLASS的视角,我们能够透视我国幼儿园班级师幼互动的特质,而教师们也迫切地需要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的独特性及其背后的文化或社会原因。有学者认为,我国幼儿园的文化特色太强,不适合应用CLASS来评估其质量。其实不然。这涉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的争议。我国的幼儿园也在大力推广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美国的幼儿园里尤其是大班也在开展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活动。因此,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模式,CLASS都超越了其限制,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审视以及提升师幼互动的水平或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优质学前教育。
    CLASS值得我们了解和应用,也值得我们借助它提出更有价值的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问题。自我国教育部于2022年2月颁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来,幼儿园纷纷对如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探索,而我撰写此书就是为了助大家一臂之力!本书导言阐述了中国文化情境下幼儿园班级师幼互动的特点与CLASS的中国文化适宜性问题;第一章至第九章围绕CLASS的十个维度,用生活化的语言分别介绍了每个维度的主要评估目的和理论基础、组成每个维度的各个指标的含义,以及构成每个指标的具体行为指标的定义。每章均通过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每个行为指标的内涵,同时运用录像文本,指导读者练习运用指标与行为指标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这样的练习,读者可以快速掌握CLASS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方法,并且学以致用。第十章提供了两个综合案例供大家参考,这些案例是由接受过CLASS培训的博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撰写的。
    最后,感谢Teachstone公司将我培训成CLASS工具培训师和“班级互动最大化”(Making the Most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s,MMCI)课程培训师。本书第31页、42页、57页、93页和126页的案例来自MMCI培训课程资料。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胡碧颖
    2023年6月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导言 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班级师幼互动特点
       CLASS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架构的
       使用CLASS的好处是什么
       学习本书后可以进行质量评价吗

    第一章 积极氛围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人际关系
        积极的情感
        积极交流
        尊重

    第二章 教师敏感性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意识
        回应
        关注问题
        儿童的自在表现

    第三章 关注儿童观点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灵活性和儿童关注点
        支持自主和领导
        儿童表达
        对行动的限制

    第四章 行为管理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清晰的行为期望
        前瞻性
        纠正不良行为
        儿童行为

    第五章 管理效率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使学习时间最大化
        常规
        过渡环节
        准备

    第六章 教学指导形式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有效的促进
        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
        儿童感兴趣
        对学习目标的澄清

    第七章 认知发展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分析和推理
        对创造力的挖掘
        融会贯通
        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第八章 反馈质量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支架
        循环反馈
        促进思考过程
        提供信息
        鼓励和肯定

    第九章 语言示范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频繁的对话
        开放式问题
        重复和扩展
        自我对话和平行对话

        高级语言


    第十章 综合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 摘要
    第三章
    关注儿童观点维度的解读与案例分析

    关注儿童的观点听上去很简单,其实暗藏玄机。这个维度可以从本质上反映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关注儿童的兴趣、动机和想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儿童中心教育观。当教师践行这一教育观的时候,可以鼓励和培养儿童更有责任感、更独立。
    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当前的兴趣、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关注儿童的观点也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的应该给予儿童的权利。关注儿童的观点,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什么事情会比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可以独立做事更让他们感到兴奋。学前阶段的儿童总是喊着:“我自己来,不用帮忙。”如果这时候家长能够鼓励他们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家务和活动,比如操作洗衣机、修理钟表,那么可以大大促进他们的独立精神。在幼儿园,教师要主动发现儿童的想法和观点,以此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有一次,我负责的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关于幼小衔接的会议。会上,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张晓副教授的报告令人印象深刻。他分享了有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发现取得高成就需要具备以下特质: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巨大的兴趣和高度热情;②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③强烈的成长动机;④反潮流精神;⑤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忍精神。他还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J.赫克曼(James J. Heckman)教授发表文章提出:“认知能力是重要的,但是非认知能力,如动机(兴趣)、毅力和坚忍(行为自控)等,对于生活的成功也是重要的。”赫克曼教授曾带领团队成员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如何帮助儿童取得成功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成功的人生有帮助,而这种帮助是通过促进儿童三方面的发展来实现的,即认知能力、成就动机和行为自控能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所培养的儿童的成就动机和行为自控能力比认知能力对儿童后期成功的影响更大。
    我在对广东省幼儿园所做的追踪研究中也发现,中班儿童的成就动机和行为自控能力对他们大班时候的学业成就有影响,而同时期的学业发展则没有这样的预测功能。这再一次证明,培养儿童的学习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保护更为恰当,因为儿童天生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成人的保护,被一次次的批评和责备扼杀了。有关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的行为管理章节进行细致的分析。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除了关注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外,关注儿童的观点进而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样重要。

    分享与讨论
    你是如何关注儿童的观点的?可以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次与孩子们的交流,然后与班级同事分享和讨论。

    关注儿童观点维度由以下四个指标组成:灵活性和儿童关注点、支持自主和领导、儿童表达,以及对行动的限制(见表3.1)。



    灵活性和儿童关注点

    这个指标反映了教室内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儿童主导的或由教师主导的。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中,教师较少考虑儿童的需求、想法和兴趣,因为课程的实施严格按照教师的想法和计划执行。而在儿童主导的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儿童的想法和兴趣,并且结合他们的想法和兴趣来实施课程。

    展现出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程的时候不僵化,可以根据儿童当下的兴趣和想法灵活应变。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考验教师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教师本来计划使用新的数学玩具教儿童理解数学概念,结果儿童一拿到玩具就不由自主、饶有兴趣地操作起来,具有灵活性的教师不但不会斥责儿童不听指令,而且会随机应变地给儿童10分钟的时间自由探索。又如,当儿童被告知班主任老师生病时,他们想给老师制作一张写有“祝你早日康复”字样的卡片,配班老师听后马上放弃原来的教学计划,满足儿童的愿望。再比如,在开展“蚂蚁”主题活动时,中班儿童在户外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对大街上眼花缭乱的广告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灵活地调整了主题安排,将“广告公司”这个原本下学期开展的主题提上日程。

    结合儿童的想法
    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教师不会一成不变地执行自己的计划,而是跟随儿童的想法或步伐开展课程,围绕儿童的兴趣组织活动,因此他们的大部分活动内容是有血有肉的,是生成性的。比如,在前文给班主任老师制作卡片的例子中,配班老师没有手把手地教儿童制作卡片,而是让儿童自己设计卡片,并且询问他们想在卡片上写些什么。高水平的教师允许儿童把自己的想法带入课堂,不会要求儿童按照教师的指示完成任务和游戏。比如,他们不会规定儿童只能在假扮游戏区玩,也不会规定儿童在建构区搭建某种具体的建筑物,而是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游戏。记得在我接受《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观察员培训时,该量表的第一作者哈姆斯教授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很多大班教师不明白什么是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其实孩子们完全有能力经营自己的班级。”我想,她所表达的意思是教师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关注儿童的观点。

    遵从儿童的领导
    当幼儿园教师做到了具有灵活性和结合儿童的想法时,也就自然而然地遵从了他们的领导。还以前文的制作卡片为例,当教师允许儿童设计卡片并把自己的祝福语写在上面时,她自然就遵从了他们的领导,并通过把他们的祝福语写在黑板上方便他们誊写,为他们提供了支持。
    十年前,我曾拜访过台北的爱德幼稚园,该园的一个方案教学案例非常成功。在主题活动开展前,该园的儿童提出了一系列主题建议,如动物、飞机、花园等。最后,大家决定表演戏剧。接下来的十几周里,孩子们讨论了什么是戏剧、了解戏剧的种类、欣赏不同类型的戏剧、自己编写剧本、请专业戏剧演员指导表演、设计和布置演出的舞台、制作演出用的道具、排练以及邀请父母和朋友们欣赏演出。在整个过程中,儿童展现出来的主导课程的精神、组织能力和表演水平让人惊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资源提供者、引导者和追随者的角色。


    实践链接
    在讲完绘本《小黑鱼》(Swimmy)后,教师邀请孩子们画一画“小黑鱼历险记”。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它可能会在海里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师说:“哦,奇怪的现象是什么呢?”(展现出灵活性)孩子回答说:“是……是波浪小姐。我可以画出来给你看。”教师说:“哦,你觉得小黑鱼可能会遇到波浪这种奇怪的现象,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那么请你画出来展示给小朋友们看。”(遵从儿童的领导)孩子又说:“我想,它还可能遇到一些海草什么的,但是我不知道海草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说:“我们可以搜索一下海草的样子。”于是,她打开计算机找到一些海草的图片展示给孩子看。(结合儿童的想法)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