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万千书架 作者译者 书评推荐 资讯动态 关于我们
书评推荐
游戏治疗的知与行:怎样从游戏实操达到疗效——《如何做游戏治疗》
发布时间:2021-03-04 来源: 作者:王文秀 返回上一页

“鸟飞、鱼游、儿童游戏。”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乐趣之所在,更是儿童语言、认知、情绪、行为、道德、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等发展,以及强化大脑神经元连接的重要基石。除此之外,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挫折容忍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心理韧性(resilience),因此,游戏可以只是单纯令儿童开心与投入,无成败得失压力的活动,游戏也可以不只是游戏。

 

尽管近年来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让绝大多数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但是身处这个变动的世界,儿童难免受到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社区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因应得宜,会带给儿童积极的成长养分。但是如果儿童在面临这些压力时,未能获得来自内在或外在的充分滋养与帮助,儿童的成长过程将备尝艰辛。这些短时间或长此以往的压力,甚至会影响儿童各方面功能的发展,终至对其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学业或工作等方面有不良影响。游戏治疗(或亲子游戏治疗)的适时干预,对这些儿童及其家庭而言,会带来莫大的帮助。

 

游戏治疗是由受过训练的治疗师,通过妥善规划的游戏治疗室和具有疗效性的玩具与媒介,以一套系统性的干预方式,帮助身处困扰中的儿童。消极而言是减缓身心症状或降低负面思考、情绪和行为的产生频率,积极言之,则是增进其身心健康的最大化成长。至于“一套系统性的干预方式”,指的是游戏治疗师在进行游戏治疗时,依据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和信念、自己的个性或价值观、所协助儿童的困扰问题,以及自己服膺的理论取向,所选择的干预方式。

 

游戏治疗的理论流派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偏向结构或非结构性,对许多游戏治疗的初学者而言,看着坊间各式各样介绍游戏治疗的书籍,常会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一些书偏向理论,读完仍觉得无从下手;一些则过于实操,缺乏理论的引导。由Kottman和Meany-Walen两位教授撰写的《如何做游戏治疗:从建立关系到促成转变》(Doing Play Therapy:From 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to Facilitating Change)则努力结合结构与非结构、理论与实操。本书除了广泛介绍大多数游戏治疗取向之外,还以阿德勒取向游戏治疗为核心,将治疗分为建立关系、探索内在/人际动力、协助来访者获得洞察,以及促成来访者改变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介绍适合用来达成目的的各种技术(skills)、技巧(techniques)和策略(strategies)。这些策略又可分为冒险治疗技巧、讲故事和治疗性隐喻、运动/舞蹈/音乐体验、沙盘游戏治疗、艺术技巧和结构化游戏体验六方面,且能广泛运用于个体、团体或家庭。本书无论是适用对象,还是可用的理论与策略,均是非常多元的,强调的是每位治疗师了解自己的治疗风格、熟悉对来访者的个案概念化以及书中介绍的各项实操精髓,加上自己的无限创意,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借以发挥最大的疗效。

 

本书的可读性高,实操性强。作者基于自身数十年来丰富的游戏治疗实务经验和研究基础,提供了许多进行游戏治疗时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咨询,以及游戏治疗常见的棘手情境提供了思考与处理方向。这些内容对于有心学习游戏治疗的初学者而言,宛如一颗“定心丸”;而对于已经有多年游戏治疗经验的治疗师而言,可借此书整合自己的实务经验与个人对游戏治疗的信念,让自己的工作更得心应手,更有自己的治疗风格,也更能帮助来访者及其家人。

 

本书的翻译由倪喆医师、应通心理治疗师与张萌教师合力完成。三位译者对游戏治疗均极为投入,亦有心推广游戏治疗,本人很高兴有此机会协助校阅并为之序,期望本书能惠及有志于游戏治疗的临床工作者,大家一起来“做”游戏治疗。

 

王文秀谨志

台湾“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系退休教授

前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理事长

2020年12月21日

联系我们

编辑部电话:010—65181109

编辑部邮箱:wanqianpsy@163.com

客服部微信:wanqianxinli199807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